[think]每周分享第8期@20190222


=Start=

缘由:

回顾、整理、总结一段时间以来看过的书籍、文章,方便自己参考。

这次的主要分享内容围绕「每天前进30公里」这个主题进行。

正文:

参考解答:
1、在面对「新问题」时,如何避免决策出现重大失误?

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心态:你我不是这世上最聪明、勤奋的,也不是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
在遇见困难的时候,知道怎么去学习,好过你凭有限的经验做决策,因为大多数人对于基本的常识是不清楚的,都是基于一些不清晰的常识在讨论问题,建立基本的思考框架很重要

大多企业创始人特别缺乏对战略的深度思考。比如,这是不是一个机会?这件事能不能成?从逻辑上来讲,它创造了什么机会?很多人看不到,他们所想要干的事情,要么是机会本身就是不存在的,或者机会存在、但不是他们的机会。其实如果能清晰回答这几个战略上的问题,他们就能进一步往下探索。因为对战略思考的质量不够、他们没发现有些仗不用打,也是没机会的。

讲到执行这块,最重要的还是对标学习的对象,既然你不是最聪明、最勤奋的,那你就去参考别人是如何做的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凡事一定有先例,能找到最优的方法论。

2、忽略个体差异,好员工是培养出来的

学过管理的都知道一个概念:招一个好员工的收益远超招一个很一般的人。我觉得这个理论听起来有道理,但事实上,这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很实用。

首先,想在2个小时里里外外看透候选人的价值观、能力不太现实,通过面试把长期合适的人找出来是很难的。

所以要靠一个好的机制培养出优秀的员工,清晰定义“优秀”,设计好制度,基本管理做好,员工就会成长,好的员工自己就会冒出来。

3、管理人员的自我修养

三心

  • 不用上级说第二遍—省心
  • 主动汇报工作进展—放心
  • 乐于分享,帮助同事—开心

二禁

  • 严禁在下属面前流露出对上级和公司的不满
  • 表扬、激励下属时严禁过度承诺

十二个字

  • 讲信用
  • 无官气
  • 有条理
  • 少大话
4、每天前进30公里

常言道: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日拱一卒”的意思是:每天像个卒子一样前进一点点。“功不唐捐”是佛经里说的话,唐捐的意思就白费了,泡汤了。功不唐捐是指努力绝不白费,绝不泡汤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意思就是只要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每天像个卒子一样前进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终会有所成就。

一个发生在100年前的故事:

在1911年12月之前,没有哪个地球人到过南极点,所以这是一百年前所有最伟大的探险者、所有最有探险精神及梦想的人最想做到的事情。他们的故事和我们将要进行的事情有几分相似,所以他们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来讲有借鉴意义,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这个故事。

大家知道南极点是在地球的最南端,就应该是南纬90度的地方,通常探险的时候从南纬82度开始,到了南极点还要顺利回去,这是2200多公里的路。最后是两个竞争团队,一个是来自挪威的阿蒙森团队,另一个是英国的斯科特团队,他们都想率先完成这个从来没有人完成过的事情,到达南极点。

这是一个有趣的比较,一个是阿蒙森团队,总共五个人,一个是斯科特团队,十七个人。凭你的感觉,大家猜谁最后赢了?谁更可能赢呢? 不一定人多的赢,也不一定人少的赢。

他们出发时间是差不多的,这是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竞争都非常激烈,当有一个大的机会的时候,没有可能只有你看到了,基本是差不多时候有一帮人看到了,这跟其他无数场合的竞争都很像。所以这两支团队差不多都是1911年10月在南极圈的外围做好了准备,准备进行最后的冲刺。

结果是这样的,阿蒙森团队在两个多月后,也就是1911年12月15日,率先到达了南极点,插上了挪威国旗。而斯科特团队虽然出发时间差不多,而且人数还更多一些,可是他们晚到了很多,他们晚到了一个多月,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成功跟失败的区别,阿蒙森团队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团队会永载史册,获得一切的荣誉,而斯科特团队他们虽然经历了一样的艰难险阻,但是晚了一个多月,没有人会记住第二名,大家只知道第一名。

但这个故事并没有这么简单,你不光要到南极点,你还要活着回去。阿蒙森团队率先到达南极点之后,他们又顺利地返回了原来的基地。

而斯科特团队晚到了,他们没有获得荣誉。而且更糟糕的是,他们因为晚了,回去的路上天气非常差。他们在回去的路上不断地有人掉队,最后他们没有任何一个人生还。这队十七个人,不但没有完成首先到达南极点的目标,而且全军覆没,这已经是生与死的区别了。

所以,这些前辈进行的探险比我们更困难、更刺激,赌注更大。那么是什么造成这么重大的区别,不光是成功与失败的区别,而且是生与死的区别呢?对这个事情进行研究,可能对我们在做的事情会有些帮助和启发。

首先,去南极探险,不光是需要人,还需要物资,事后有人总结分析两个队的策略和两个队的准备,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区别。阿蒙森团队虽然人少,但是物资准备非常非常充分,他们是三吨的物资。而斯科特团队的人多,但是准备的东西少,他们只有一吨的物资。

一吨的物资够吗?如果你在过程中不犯任何错,完全不犯任何错的话,刚好够。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理论上可行,但现实中碰到很大的压力、碰到很大的未知困难,你不可避免地会动作走形,会犯很多错。所以,当你的计划定得太紧的时候,其实是非常非常危险的。

而阿蒙森团队做得非常好,他们只有五个人去,但是他们准备了三吨的物资,这些物资有极大的富余量。他们充分预知到环境的困难,做好充足的准备,给自己留下了犯错的空间。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区别,资源有多足够,是否有空间?

事实上,他们碰到的环境是差不多的,最后两个团队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个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阿蒙森团队的成功经验,最后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不管天气好坏,坚持每天前进大概30公里。在一个极限环境里面,你要做到最好,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做到可持续的最好。 

相反,斯科特团队从他们的日志来看,是一个比较随心所欲的团队,天气很好就走得非常猛,可能四五十公里甚至六十公里。但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就睡在帐篷里,吃点东西,诅咒恶劣的天气,诅咒运气不好,希望尽快天转晴,尽快能够前进。

事后总结,这两种做法很可能是他们最大的区别。不管环境好坏,不管容易与否,坚持每天前进三十公里。不管是到达南极点还是从南极点顺利返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5、真正的高手,在于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通盘无妙手”是一个下棋的术语,原话叫做“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也就是说很会下棋的人,往往一整盘棋你是看不到那种神奇的一招,或者力挽狂澜的一手的。

所谓的“妙手”,虽然看起来很酷,赢得很漂亮,但存在一个问题——给对方致命一击的同时,往往也会暴露自己的缺陷,正所谓“大胜之后,必有大败;大明之后,必有大暗”。

而且,“妙手”存在不稳定和不可持续性,无法通过刻意练习来形成技能上的积累,一旦“灵感”枯竭,难免手足无措。正如守卫一座城池,只靠“奇兵”是不行的,终归要有深沟、高垒的防护。

而与之相比,“通盘无妙手”看似平淡无奇,但是积胜势于点滴、化危机于无形,最终取得胜利是稳稳当当的,体现的是不同于“妙手”的另一种智慧。

真正的高手是不太会去做这些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事情,因为他们懂得“善弈者通盘无妙手”。那些看起来很风光的事情,其实风险很大,失误率高,一次失误后果就很严重。

6、结硬寨,打呆仗

《孙子兵法》中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所谓 “结硬寨,打呆仗”,简而言之,就是先占据不败之地,然后慢慢获得细小优势。

曾国藩是一个爱用“笨”方法的人,他不喜欢取巧的东西,也不相信什么四两拨千斤的事情。因为胜利果实从来不是强攻出来的,而是它熟透了,自己掉下来的。《孙子兵法》里说,“胜可知,而不可为。

美团王兴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多数人对战争的理解是错的,战争不是由拼搏和牺牲组成的,而是由忍耐和煎熬组成的。

无论是战争、商业还是个人层面,道理都一样,要想走出困境或者取得胜利,靠的都是耐心,而不是某个突发性的、奇迹般的胜利。

很多时候,你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等时机来临时,一切都会有所改变,只是在那之前,你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参考链接:

=END=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