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白皮书阅读学习-s1


=Start=

缘由: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前段时间发布的《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白皮书》对于从事数据安全、内部威胁等方向的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资料,先简单整理一下大致内容框架,方便后面学习参考(后面有机会的话我再在这里补充一些我个人的经验和想法)。

正文:

参考解答:

一、近五年海淀法院审理的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概况

2020 年至 2024 年,海淀法院审理非国家工作人员贪腐犯罪案件 350 件,其中,涉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 127件,占 36.28%,案件罪名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涉案金额共计 305,168,919.35 元。其中,2020 年审理该类案件 22 件,2021 年审理 41 件,2022 年审理 14 件,2023 年审理 23 件,2024 年审理 27 件。年均案件数为 25 件上下,近三年案件量呈回涨态势。

(一)从企业类型看,案件集中在辖区大型互联网企业内

从涉案公司来看,多数案件发生在辖区大型互联网企业内部。127 件案件中,互联网“大厂”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数共 93 件,占比 73.23%,犯罪金额共计 184 031 850 余元,占比 60.3%,个案平均犯罪金额达 197.88 余万元。大型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集中,与企业整体业务规模、行业影响力和员工体量存在关联,也和企业自身开展反贪腐自查工作成效相关。

(二)从部门类型看,涵盖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业务部门贪腐问题更为突出

(三)从人员身份看,被告人年龄中青年化、职级中层化

整体来看,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呈人员年轻化、职级中层化的特点,中青年职员及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中层员工是行业反腐工作的重点对象

(四)从案件类型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占比最大

(五)从犯罪金额看,“数额巨大”案件占比高,职务侵占犯罪金额最大

(六)从判决情况看,案件追赃挽损效果较好,刑罚判处体现宽严相济

【重点学习】二、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突出特征

【重点学习】三、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成因分析

(一)内部成因:行业运行理念和机制特性

(二)外部限制:贪腐治理机制缺失和现实维权局限

1.企业贪腐治理社会机制不完善

2.企业维权成本和现实顾虑

四、防范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的提示和建议

(一)完善外部制约,构建企业反腐法治屏障

1.完善规范体系建设

2.提高执法办案水平

3.落实司法治理与保障

(二)强化内部监督,推进互联网企业廉洁体系建设

1.进行反腐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文化

2.强化内部监督,完善反腐职能机构设置

3.建立预防机制,增强企业反腐制度建设

4.加强贪腐惩治,形成内部腐败惩戒机制

【案例一】石某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案——网络技术公司用户经理引入供应商合作虚拟货币业务,收受贿赂并侵占虚拟货币套现

【案例二】韦某职务侵占案——公司高管利用实控公司行自我交易,骗取巨额合同款

【案例三】李某职务侵占案——电商部门员工利用第三方公司虚假交易“刷单”,骗取平台补贴款

【案例四】刘某某等六人职务侵占案——社交媒体平台工作人员使用平台运营账号私自发布广告“赚外快”

【案例五】苑某某、柴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渠道销售经理违规发放货款折扣券,收取经销商大额贿赂

【案例六】高某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互联网“大厂”餐饮专家收受供应商巨额贿赂

【案例七】郭某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短视频平台运营人员索要、非法收受主播行贿款

【案例八】赵某某挪用资金案——员工使用个人账户存放公司资金,引发挪用风险

参考链接:

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如何治理?这个白皮书讲清楚
https://peking.bjd.com.cn/content/s6826d436e4b0ec1c3d972272.html

互联网行业刮起反腐风暴:“小官巨贪”现象值得警惕
https://www.jsjc.gov.cn/yaowen/202505/t20250522_1717578.shtml

=END=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