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书是读得多点好,还是读得深些好?[bak]


还是知乎上的一个问题,在RSS上看到该问题上了日报(虽然说到现在为止断断续续的有不少大V、优质用户离开了知乎,但是之前积累起来的一些内容以及新加入的一些牛人也提供了不少不错的内容,对于我来说怎么学习都是不为过的,因为少小不努力只有现在不断追赶才不至于被甩的太远了),质量还不错,所以摘录如下:


原题描述

最近刚读完一本书,有囫囵吞枣的感觉,基本边读边忘。读完试图向身边的人解释,发现讲得非常没条理,大部分忘记了。怎么解决?

——

读书是更注重量的积累,还是深度的挖掘?
@张佳玮
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本身不矛盾,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就像吃东西:多吃和深度品味,并不矛盾。

当然,要投入更多时间罢了。这才是关键!

所以我是否可以这么理解?题主的需求是,“有限时间内,积累读书或量深度挖掘,找一个侧重点?”

先说题。我觉得题主所言的“随看随忘”,很正常。过目不忘乃是传说中的技能。大多数人看一本书,并不能就此看懂。

想提高对一本书的理解?两种法子。

其一,读慢一点。大多数信息转化率差,都在于读得太快,许多概念和逻辑还没弄明白就草草过去了。

其二,重读。好的书是经得起重读的。

就事论事,这是我的结论。

至于“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实际上,“量的积累”约等于“更广泛的学习”,而“深度挖掘”约等于“进一步思考”,这里当然也包括重读。

圣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是相辅相成的。

但圣人又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

许多人大概都有类似经验吧?

自己思考了许多许多,自觉心得深邃无比;结果一查一读,发现自己思考过的,前人已经想过了,而且说得透透的。

许多人大概都有类似经验吧?

读一本书,反复思索,隐约有些心得;但偶尔看其他名家的笔记评述,发现“哎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啊”,忽然间豁然开朗了?

认识事物,不只有一个角度。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其实是最好的“深度挖掘”方式。

阅读的宽度,很大程度上,会提升你的深度。

你光是读查良铮先生翻译的普希金,只是觉得好;再多读读查良铮先生写的译后记,会觉得“哎呀原来这么好”——这种后续阅读,就是另一种“量的积累”。

你光是读杜甫的诗,觉得好;看看《杜工部草堂诗话》,会发现自己其实对杜甫理解可能还是窄了——这种相关阅读,也是另一种“量的积累”。

对许多东西的不理解,其实不是你思考得不够深,而是读得不够广。

许多人会混淆这两者的关系。

杨绛先生说,许多人的问题是读得不够,想得太多。

我的补充是,这世上许多事,已经有许多人替我们做过“深度挖掘”。我们只需要“量的积累”,就能更高效率的获得更高质量的“深度挖掘”了。

如是,若时间有限,就尽量“量的积累”吧。偶尔把眼光放远一点,你会发现自己先前“深度挖掘”,其实一点儿都不深。


@采铜

我先解析一下题主那个《拖延心理学》的例子,再扩展开来,讲一般性的原则。

题主在问题说明里讲,《拖延心理学》这本书,看了以后感觉囫囵吞枣,于是求教是否有深度阅读的方法。这个问法颇有点奇怪的,因为像这种书,湛庐文化的系列,本就是面向大众的通俗普及类读物,已经掰开来揉碎了跟你讲了,还怎么个深读法呢?可谓无深可读也。但题主遇到的这种情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又非常能理解,我猜测,题主的问题出在,他很可能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是空白的,之前读过的心理学类的读物非常少,对书中提及的即便是非常基础的心理学概念不能完全理解或理解出现了偏差,才出了这种情况。

知识是相互联结在一起,互相启发促进,如果一个人「心理学体系」的知识储备接近于零,立即就要读一本某个专门领域的心理学读物,即便是通俗读物,出现不能完全理解的情形,也是正常。读书如登山,你不可能山脚的路都没踏过,直接就跳到山腰上去。

所以扩展开来讲,宽泛的谈读书的数量和深度何者重要,没有意义,你要审视的,是你的知识体系的搭建,现在处于何种阶段才行。

像题主所处的情况,还谈不上深浅,着力看几本公认的最佳入门读物,是事半功倍之举。

而对于读书到一定境界的人士,方可考虑数量和深度相权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没有一定之规,而是关键取决于书本身的价值以及与你自身趣味和目标的关联度。

概括的讲就是:

值得你深读的书就深读,不值得你深读的书就不要深读,甚至不读。

看上去是废话,但就是这么个道理。

熊十力先生讲过读书二义,我们这里就看他第一义:

每一种学问皆有甚多著述,唯则专家名著而详加玩索,其余可略,此一义也。博学者,非无书不读之谓,乃于不可不读之书,必须熟读耳。(《十力语要卷二·复性书院开讲示诸生》)

而专家名著又是何其多也,况且深度一本书,必定意味着深入的思考,而思考一深入,疑惑也就自然多起来,而要解这些疑惑,则必定要参研其他相关书籍才行。所以一个习惯于深度阅读的人,也必定会泛览更多书籍,这样自然而然就渐渐走向博览群书了。

一个读书不博、不深的人,按我个人的偏见,是无法从读书中有大成的。而做到这一点,就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是先打好知识的基础,然后去找几本名家名作来,从阅读本身中收获乐趣,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与人攀比,然后顺着自己的兴趣和疑惑,拓展开来,一步步读深、读广。

讲到深读的方法。金克木先生有妙语,他先自谦说:

我读书经验只有三个字:少、懒、忘。我看见过的书可以说是很多,但读过的书却只能说是很少;连幼年背诵的经书、诗、文之类也不能算是读过,只能说是背过。我是懒人,不会用苦功,什么“ 悬梁”、“ 刺股” 说法我都害怕。我一天读不了几个小时的书,倦了就放下。自知是个懒人,疲倦了硬读也读不进去,白费,不如去睡觉或闲聊或游玩。

然后他笔锋一转,又写到:

现在比以前还多了一点,却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这就是读书中无字的地方比有字的地方还多些。这大概是年老了的缘故。小时候学写字,说是要注意“ 分行布白”。字没有学好,这一点倒记得,看书法家的字连空白一起看。一本书若满是字,岂不是一片油墨?没有空白是不行的,像下围棋一样。古人和外国人及现代人作书的好像都是不会把话说完、说尽的。不是说他们“ 惜墨如金”,而是说他们无论有意无意都说不尽要说的。 越是啰唆废话多,越说明他有话说不出或是还没有说出来。那只说几句话的就更是话里有话了。所以我就连字带空白一起读,仿佛每页上都藏了不少话,不在字里而在空白里。似乎有位古人说过:“ 当于无字处求之。” 完全没有字的书除画图册和录音带外我还未读过,没有空白的书也没见过,所以还是得连字带空白一起读。这可能是我的笨人笨想法。

他这个读空白的深度法,唐君毅先生在《说读书之难与易》一文中是这样写的:

见文字平铺纸上,易;见若干文字自纸面浮超凸出,难。见书中文字都是一般大小,易;见书中文字重要性有大小,而如变大或变小,难。顺书之文句之次序读书, 易;因识其义理之贯通,见前面文句如跑到后面,后面文句如跑到前面,平面之纸变卷筒,难。于有字处见字而知其意义,易;心知著者未言之意,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难。

而你若要再讨教读书的方法,把唐先生的这篇文章读透也就差不多了。


@叶存智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真正有效率、有效果的,可以归于两种:把书读厚和把书读薄。前者就是你说的“量的积累”,后者就是你说的“深度挖掘”。

但是,当你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就犯了一个错误:将两个原本应该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对立成了水火之势。

初读一本书,免不了要“把它读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见到一种观点,以点带面的联想,发散思维。比如,以刚刚答过的一题为例(有哪些能够表达一定哲学思想的文学作品?),对于幸福的看法,罗素是怎样认为的;叔本华又是怎样认为的;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可以Baidu或Google,边记录边思考。从而构筑起庞杂的知识框架。这是把书读厚。

书读得厚了,免不了像是一座混乱的仓库。接下来的过程,就是如今流行异常的“断、舍、离”。韩愈有一套“提要钩玄”的读书法,大概就是钩起精义、去伪存真。不断浓缩、不断蒸馏。继续上面的例子,我了解了那么多关于幸福的方法论,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是适用于我的。从中选择或者重新整合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秘方。这就是把书读薄。

说白了,把书读厚再读薄的过程,就是把知识点变成知识框架,再把知识框架变成智慧。

在《中国哲学简史》的末尾,冯友兰说: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阅读同样如此。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才学会保持沉默。


@Lydia

我对每一个能把任何一本正经书读十遍的人保持高度警惕和敬畏。


@后卒

熟读三国一百遍,识尽人间真假面。 乱世休论德与道,满纸皆是利与权。 ——观《三国演义》有感 程浩


@一俞

我曾跟题主有一样的困扰,后来在微博上请教了一个老师,他回我“无所谓,我也常忘,那就享受记得的时候。”
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后来看书的时候心态都好多了。

 

原文讨论地址读书注重量的积累还是深度的挖掘?

拓展阅读:
,

《 “[think]书是读得多点好,还是读得深些好?[bak]” 》 有 9 条评论

  1. 观点 | 获取专业知识的正确姿势
    http://mp.weixin.qq.com/s/K6EyaAcKIFdgwsnErzhqyw
    `
    如果你想进入一个领域,最好先计划把官方文档撸一遍,如果还有疑问再想办法,去挖掘相关领域比较深入的二手知识,自己也要有独立的思考,对比,想一想这些有没有收益,有没有价值。在进入一个专业领域时,最好是能克制自己的求知欲,俗话说“酒不能贪杯”,越多有时候不一定是件好事情。比如,你是做前端开发的,突然有一天你深入阅读用Java学Web服务,并做了一些接口,但这然并卵。现实是什么?实现是我们的精力有限,无法成为每个领域的专家,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去阅读并无太交集的话题,反而会造成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看上你可能什么都会,其实你什么都不会。

    泛读和精读相辅相成,并且重精读轻泛读

    而且关于阅读,也一定要善于发现好的阅读渠道

    阅读过程中,要多写一写笔记,哪怕疑问也可以。有疑问,你才可能有思考。
    `

  2. 王川:论数量就是质量
    https://mp.weixin.qq.com/s/VLT3XdejNNazi-xS7XMS0A
    `
    1/ 很多我们以为的非常困难的质量问题,本质是数量问题,因为数量不够,差好几个数量级。

    2/ 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大部分质量问题,在微观上看,就是某个地方数量不够。

    3/ 贫贱夫妻百事哀,主要是因为钱不够,而不是其它鸡毛蒜皮的小事。

    4/ 很多商家搞市场开发,东西卖不动,实际上不是质量性能的问题,而是没有找到大规模匹配的市场。很多人觉得赚得不够多,是自己工作不勤奋,但实际问题是对外连接太少,无法发生大规模价值交换。

    5/ 一般人觉得微博没啥用,那是因为粉丝数不够 (笔者体会大约两万是个临界点),自说自话时没人评论,无法产生有趣的信息交换;

    6/ 很多人觉得投资太难,那是因为经历和吃亏太少,经过两三个牛熊周期,(低成本地)犯完一百个错误,很多问题就弄通了。

    7/ 常有人哀叹世态炎凉,遇人不淑,本质上还是接触人太少了,因此没得选。

    8/ 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崛起来自于计算速度的几个数量级的提升。
    `

  3. 读书的意义不是在于能记多少知识,而是在于对思维能力的提升。
    http://www.zhangzishi.cc/20190225ts.html
    `
    @刘未鹏pongba

    看新闻,又一个12岁孩子跳楼了,评论有说“现在的孩子真的真的非常非常需要心理课!家长教育方式是一方面,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占大部分原因!听老人们说我父母那辈人都是打骂出来的,也没见有想不开的!”。

    其中“父母那辈人都是打骂出来的,也没见有想不开的”这个看法应该不少见,之所以不少见,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它是有道理的,很可能说出了事实——只不过,是一部分,有前提的事实。

    父母那辈有几个特殊的时代背景:

    1)普遍穷,在生存线上下挣扎
    2)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有知识文化,就更能挣钱,过上更好的生活
    3)父母的时间极其有限
    4)孩子的生活从小就和父母交织在一起(例如被带去上班),所以有大量的时间观察父母辈的生活(以及生活的艰难)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的结果就是,不管有没有言语表达,孩子多多少少都知道和潜意识里认同,学习好是很重要的(至于自己能不能学好,那是另一个问题),这使得父母因为成绩去斥责乃至打骂孩子,孩子多多少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换句话说,孩子的内部认知系统多少是能够去认识这件事情的原因乃至发心的,这个认知,会一定程度上缓冲心理层面的痛苦。

    而其中那些成绩好的,甚至后来会深切认同这样的教育方式,因为他们会深刻的认识到,当年如果没有被打骂,按照自己的脾性和/或因为年幼而对世界认识不足,是不大可能那么专心的学习的。这样的认同,是有内在逻辑的,并不像一些人批评的那样很离谱。之前也看过研究表明,体罚在黑人家庭中造成的心理痛苦要比白人家庭中总体小得多,原因分析下来也是类似的,只是,这种对打骂的心理响应/认同有时代/家庭背景的大前提。

    而现在,上面四点前提,很多时候已经不成立了。

    当然,也有人可能反驳说,你看新闻中那些家庭,也并不是什么富贵之家啊,但你要知道,成年人觉得自己穷,和孩子觉得穷,是两个概念,因为成年人不仅想要的要比孩子远远多得多,而且对未来的焦虑和因此而导致的对现在想要的更多的心理,也比更多活在当下的孩子要多得多。

    此外,还有其他三个因素也改变了。

    父母时间客观上变多了(again,不要用当下的标准来看,和父母辈来对照),既然时间变多了,那么粗暴的“教育”手段也就变得不那么情有可原了。

    教育很多时候令人失望了(至少舆论层面而言,良好的教育不再那么稀缺,不可替代,换句话说,如果说父母辈的时代,高等教育是一个产出/投入比超高的事情,那现在,这个比例被大幅降低了。这和自动化和智能的兴起也有关系,“通过重复训练掌握某技能然后受用几十年”的这种思路越来越行不通了,然而教育体系却很多时候还在做这种重复训练)。

    孩子和大人们的生活大多数时候被隔离了,观察不到父母的辛苦,也就难以早早产生通过努力去避免未来落入这种生活的念头和动力,这里也有人可能反驳说,怎么观察不到,父母早出晚归的,孩子不看在眼里吗?还真不是这样,仅仅观察这么个结果,是不会产生情感冲击力的,我们都知道有些时候一个细节能深深震撼到一个人,乃至改变ta整个的观念,动力,和视角的。仅仅是抽象的看到父母早出晚归,和父母整夜劳作你在一旁默默看着他们的背影,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更不用说,一些当代的(我认为一定程度上被误导的)教育理念,使得父母刻意的对孩子隐藏生活的困难和辛劳,认为这一定是对孩子更好的做法,其实未必,教育的核心是学习的动机,如果因为教学方式的落后,使得兴趣作为动机很难实现(虽然现在有很多教育方向的尝试,但从更大的整体现状来说,我想谁也无法否认,那种发自内心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当下教育环境中仍然还是一个稀缺品),而更大的理想愿景对孩子这个年龄又太虚,那么“摆脱贫困,人生不自主,辛劳的”生活状态,总比没有任何动机,内心茫然一片,每日被无意义的练习所填满要更好,更何况不仅是无意义感,还有各种批评,压力,换成谁,内心都会不由自主的痛苦追问这些苦到底受了干什么,什么时候是个头,尤其是本来成绩就不大好父母还特别焦虑要求特别高的。

    人可以忍受和穿越苦难,前提是苦难必须是有意义的,否则苦难只是绝望。

    在父母辈的年代,可能大多数时候,在教育这个命题上,父母不需要去回答“为什么”这个命题,因为“为什么”是明明白白的摆在生活层面的。但现在,已经不一样了,甚至,很多时候,是尴尬了,因为老的动机系统消失了(生存问题),而只顾how不顾why的教育系统又没有提供新的动机(兴趣,好奇心,etc.),于是很多时候,孩子成长在一个动机真空地带,有的父母,像作家六六,试图把老的动机系统找回来,从小就教育孩子生活艰难等等道理并辅以金钱上面的控制和在生活费玩具方面引入类似于工资的体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有用,谨慎保持怀疑吧,孩子有眼睛自己观察,装穷能装多久是个问题。(again,孩子眼里的穷,和成年人眼里的穷完全是两码事)。

    说到底,几十年的飞速发展,让整个社会从生死线上脱了出来,但对于随之到来的“那在这种状况下,什么才是一个孩子学习的动力”,教育体系也好,父母长辈也好,都还没有建立足够的准备。生存(survive)动机是普适的,足够驱动绝大多数人,但发展(thrive)或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动机却有不少个体差异,当没有一个每个人都有的“按钮”可以去push的时候,如何激发秉性各异的孩子的学习动力,或者说,也别说多大动力,至少能保护ta不讨厌学习(就很好了),或者再退一步,不那么憎恨父母的push,我觉得是教育需要深思的本质命题,而不是什么增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

  4.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意义?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662871

    读书的本质在于思考和内化,那么该如何做呢?
    https://zhuanlan.zhihu.com/p/47713823

    「帮你读书」的时代,我们还有必要自己读书吗?
    https://36kr.com/p/5135630.html

    看书总是「过目就忘」?这套人人都能学会的思维方法,让你的阅读更高效
    https://www.ifanr.com/app/1118393

    读书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背诵,而是培养独立思考
    http://www.sohu.com/a/196214667_488601

  5. `
    1、
    **人是由他们的经历和生活环境塑造的。**如果不发生一些疯狂的事情,就不可能迅速改变一个人。
    –《从最难塑造的开始》

    2、
    狂热和不宽容的主要来源,或者来源之一,就是有些人坚信自己的宗教是终极真理,比其他宗教更正确。
    **人类的悲剧之一,就是变得傲慢比变得谦虚更容易。**
    — 《狂热与傲慢》

    3、
    生命太短暂,不能花在那些不值得阅读的内容上面。
    就算你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活到70岁最多大概能阅读15000本书,这只占世界最大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3800万册藏书的0.04%。
    我们一生中能够阅读的书籍其实很少。因此,关键技能不是多读,而是跳过那些不值得读的内容。
    — Hacker News 读者

    4、
    有些领域变化非常快,在有人写书之前,博客有时是唯一的信息来源。Stable diffusion 模型出现后的第二天,人们就已经在写博客了,书籍永远不会那么快。
    而且,博客往往是免费的,而书籍和论文则被锁定在付费墙之后。因此,**你可以这么认为,博客获取灵感,书籍获取知识。**
    — Hacker News 读者

    5、
    比特币的原始设想,只是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去中心化实验,但是等到有人发现可以从中获利,事情就变质了。
    这原本只是一群程序员在玩加密游戏,后来有人创建了纯粹的营利性企业,比特币从此就变了。
    — 《加密货币与皇帝的新衣》
    `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23/03/weekly-issue-245.html
    https://devpoga.org/blog/2023-01-02_start_with_the_least_malleable/
    https://www.louayfatoohi.com/religion/fanaticism-is-a-problem-of-arrogant-self-belief-not-of-faith/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4310318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4310109
    https://robinwinslow.uk/crypto-house-of-cards

  6. 为什么我看了四十多本书,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1490937/answer/3206626599
    `
    清代文人张潮《幽梦影》中有句话叫做:“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他用“隙中窥月”“庭中望月”“台上玩月”三个比喻,形象的描述了读书的三层境界。

    少年时读书主要是囿于阅历有限,只是为了求知,了解宇宙万物、认清世界运行和发展规律,提升专业技能;
    中年时的读书则因为阅历增长,更多是为了求识,开始用自己经历与书本知识进行相互印证,开始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体系,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更多的是意识层面;
    老年时人的思维基本固化,精力也不如以前旺盛,对能力提升、意识提升的需求也不再迫切,读书更多的是兴趣使然,成为了个人爱好,打发时间的消遣工作。

    读书和阅历都是一个需要重复积累的过程,读的书多了,对事物的变化、事情的发展,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而不是人云亦云;阅历也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过的槛、走的弯、摔的跤多了,自然而然就通达了、豁然开朗了。

    现在读书没有转变,要么就是读的书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贴切不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无法引起自己的共鸣,这样的读书还不如不读。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应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方向来进行读书,同时在“干中学、学中干”,以学促干,以干促学,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

  7. 代码之外周刊(第 121 期):数量永远胜过质量
    https://www.wmyskxz.com/weekly/121/
    `
    本周讨论:数量永远胜过质量

    《艺术与恐惧》里有一个故事:

    陶艺老师在开学第一天就宣布,他将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他说,坐在工作室左侧的同学们,将根据他们的作品数量来评分,而坐在右侧的同学们,将根据作品的质量来评分。他的评分方法很简单:在课程的最后一天,他会带来他的浴室秤,对”数量”组的作品进行称重:50磅的陶罐能得到”A”等级,40磅的能得到”B”等级,以此类推。然而,对于被评价为”质量”的同学们,他们只需要制作出一个——尽管它必须是完美的——陶罐就可以得到”A”等级。

    然而,到了评分的时候,一个有趣的事实浮现出来:最优质的作品都是由那些被评为”数量”的组别制作出来的。看起来,”数量”组在忙碌地大量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并从他们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而”质量”组的同学们却在思考如何制作出完美的作品,结果他们的努力成果除了一些宏大的理论和一堆无用的黏土,别无他物。

    **这个故事不仅仅适用于艺术,他和写文章,写代码,做项目等等也是能代入的。**

    **这个故事很直白的告诉大家:数量 > 质量**

    这是给一些理想主义的人唯一建议。

    也是给新人的唯一建议。

    因为除非你在精神上承诺一遍又一遍地这样做,否则你不会进步。你不能。

    **当涉及到软件时,同样的规则也适用。如果你不建造,你就没有学习。与其纠结于你是否在构建正确的东西,不如构建它。如果那个不起作用,请继续构建,直到你得到一个有效的。**
    `

  8. 认知与方法论(分享手稿)
    https://mp.weixin.qq.com/s/lUNwOscSWyvgxup1WB2dKw
    `
    # WHY(目标、愿景)

    有人爬险峰,览胜景,有人走坦途,得惬意,但是大家都在往上走,人之上行正如水之下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更高更快更强
    *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价值越大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今天简单讲讲 『认知』 这个概念
    按照《人类简史》所言,人之为人而不再是猿,乃是因为『认知革命』 依次推论,一个人之自强不息与『认知』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

    # HOW(步骤、套路)

    学习 > 思考 > 践行
    沉淀出 适合自己 的方法论和行为守则/箴言

    ## 学习

    大珠小珠落玉盘,金线银线连成串
    收集信息和知识
    多维度
    创造性的输入才有创造性的输出
    阅读
    阅读
    做笔记
    做总结
    做分享
    学习他人知识 > 运用他人知识 > 归纳自己知识 > 综合运用自己知识

    ## 思考

    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

    让思维模式成为自己的本能,成为直觉
    * 简洁思维
    * 逆向思维
    * 换位思维(eg: 从读者的视角写文章,从听众的角度准备演讲)
    * 因果思维
    * 结构化思维
    * 类比思维
    * more …

    结构化思维
    * 最容易学习的思维模式 ~= 套路思维 eg:
    * 过去 -> 现在 -> 未来(适用场景:会议临时发言,工作汇报)
    * 电话访谈技巧(衍生:电话面试)
    * 李笑来:怎么写好一篇文章: 结构化写作
    * 金字塔原理

    类比思维
    高中政治思想课告诉我们:万物都是联系的
    很多工作中的专业事情,是完全可以类比到其他领域里面去的,并且会有特别好的效果,类比之后容易理解
    元认知

    反思 & 改进自己的思维模式
    * 日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冥想 / Meditation
    * 阅读、亲近自然,独处

    ## 践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思考的东西必须自己去实践,才真真正正是自己的了

    人至“践”则无敌
    勤奋学习
    优质思考
    敏捷实践
    自律 + 耐心

    怎么做呢?万事开头难
    写书评
    积累书单
    利用暗时间
    微分享、微周会、微产品、微创新
    争取做小分享
    积累自己的金句、方法论
    积累自己的文档套路
    多鼓励,鼓励自己,鼓励他人
    如何坚持?无恒心者无恒产
    开始一件事之前,想尽办法赋予其重大意义
    (反面)如果我没有这项技能,我会丧失哪些机会
    (正面)想象拥有这项技能的人群
    社交学习
    近朱者赤
    参与开源
    刻意练习
    目标分解: LOTS OF SMALL CHANGES MAKE BIG GAINS

    刻意练习
    一万小时理论
    类比健身时练习指定肌肉群,重要的是肌肉发力到位;发力不对,再练也没什么用

    # WHAT(沉淀、收获)

    通过方法论和行为准则
    可以大幅降低日常工作中的心智负担、选择困难、低效劳动
    提高执行成功率

    一般都是一句话,便于记忆,便于成为直觉

    方法论
    审美不需要知道原理,但是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否则不可能持续创造

    我的一些方法
    * 看书 – 从厚到薄,从薄到厚
    * 项目 – 先紧后松
    * 项目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项目 – 手里有数,心里不慌
    * 文章 – 一图胜千言
    * 文章 – 中心明确,架构先行,逐步完善

    行为准则、箴言

    自我管理三原则
    * 把握方向
    * 消除杂音
    * 保持斗志

    日课三则
    * the good
    * the bad
    * pensée

    神奇『三』
    * 软件架构不可能三角: 速度、简单、稳定
    * 数据库不可能三角: CAP 定理
    * 蒙代尔三角: 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
    * 投资收益不可能三角: 大市场容量,低风险,高收益

    黄金圈法则
    四象限工作法

    # THE END

    Why: 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How: 学习、思考、实践
    What: 方法论、行为准则、箴言

    以上,我的一些总结,写下来,分享出来,希望有所助益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