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习方法的总结[不定期更新]


一些学习方法的总结-更新ing…

1. 情绪是可以操纵的,尽量往好的方向引导,行为才会改变
6. 写下问题,越清楚,得到的答案也就越透彻
7. 先背佐证或例子,有些抽象概念是要一定积累才能理解的
8. 讨论能减少偏差
9. 给大脑0.5~9小时来处理信息,再回顾才会有新收获,不要在难点上停留
10. 锻炼左手
11. 随身携带相机或小本子
12. 把大事化为小步骤写在to-do list上,会更有成就感,效率也更高
15. 新词用了7次才真正算自己的
17. 利用空闲的等待时间来做事,随身携带书籍,手工或电话单
18. 每天做件不愿做的事
26. 养成记关键词的习惯
27. 多总结
28. 做思维导图/心智图
29. 从整体上记忆和理解
30. 大脑有忘记痛苦的特征,学习时要保持良好心态
34. 利用吸引力法则
    a)你生活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
    b)你会成为你心里想的最多的那种人,你也会拥有你心里想的最多的东西。相似的吸引相似的
    c)你在心中见到的,将会成为你手中得到的
35. 学会速读:阅读就像骑自行车,骑到一定速度才能骑得好,骑得顺畅
37. 众多技巧之一,去“做”,绝不要期待任何 “结果”
38. 一时一事,花5分钟也好10小时也好,一口气做完
39. 优柔寡断是严重的浪费时间,不要超过60秒
41. 工作越努力,工作的能力就越强,休息就越有效果
44. 自我讲授,像老师教学一样把资料概述出来,疑点会变得清晰
45. 每天学习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
47. 持续分析,反馈,突破
49. 对生活观察入微
50. 不要问:“为什么我失败了?”,而应该问:“我做了什么?”
52. 技能不是持久的,不练习,它每天都在退步
53. 大脑更喜欢图像
56. 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
57. 把思考内容画下来
58. 自己说话录音,倾听不足
59. 每天做件没做过的事
62. 回忆细节
64. 学习时间随着年龄增加会越来越少
65. 把问题用另一个角度重复一遍
68. 加速形成概括力
71. 思考弦外之音
72. 翻扑克牌锻炼运算
73. 不熬夜
74. 每天喝水至少1500毫升,许多头痛都是缺水引起的
76. 慢慢做,但要做得精确
77. 画效率/时间曲线表
78. 转移注意力是拒绝诱惑的根本
82. 阅读时区分知道和不知道的,避免浪费时间
83. 记知识点比理解概念要简单,知识点记多了潜意识便会逐渐形成概念
84. 想到就做,不要延缓
85. 累了立即休息
89. 坚持,专注,重复
91. 饮食健康,早有蛋白质晚有纤维
92. 趁精神饱满先解决难题
93. 每天花10分钟写随笔,不要停顿
94. 去了解习惯体系
95. 不要压制欲望,化解它
96. 微笑释放的化学物质对紧张和愤怒极有效
98. 多问为什么
99. 推迟情绪,立即行动
103. 四个约定:心灵自由
   a) 用诚心说话,勇敢清晰地表达你的意愿
   b) 不评断自己和他人,不下定论
   c) 不要把任何问题私人化,这是他人的选择与你无关
   d) 总是全力以赴,因为你最好的一面每段时间都不一样
104. 交流是人的本能
105. 自信来自对挑战的渴望
106. 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脑中犯的错越多现实中越少
108. 不断地在大脑中演练,直到遇到状况能反射性回应
111. 正确估算做事时间:定下每个任务时估计完成时间,再对比实际完成时间,逐步提高效率
113. 意识部分只占10%左右,一个人学得越多,他的意识便被迫产生更多神经元,一旦密度提高,神经元会自然而然的跟别的神经产生连接,便是所谓的融会贯通
114. 知识简化简化再简化
115. 追求摸清规律/模式
116. 阅读速度越快就越有利于提取信息,综合概括
117. 学习时手边有纸
118. 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时间段
119. 在每一天的结尾而不是开始列出计划
121. 每天运动一刻钟
122. 培养快的习惯
128. 2分钟能搞定的事情立即做,不拖延;用时2分钟以上的放在to do list里
129. 学习受阻时找内行/高人指点
130. 随时调整自己
131. 区分抱怨,停止抱怨
134. 兴趣是天分的一部分
138. 熟能生巧,捷径也是要积累才能找到的
139. 紧张时提醒自己放松面部肌肉,深呼吸压制体内升起的不悦感,微笑,转移注意力
141. 学习时旁边要有纸,遇到有答案的题可以主动推理
142. say what you mean and mean what you say
143. 做计划不要太满,给意外和懈怠也留出时间
144. 一年是很长的时间,重复就是力量
147. 每工作90~120分钟便需要休整,再全力以赴
149. 遇到不懂的要立即弄明白,反之内容会变得乏味无聊
154. 举反证
157. to-do-list: 1.想事件 2.估算所需时间 3.用abc按事态紧急排序 4.划掉完成事项 5.评估与检讨
158. 问自己,愿用2小时把事情做到80%还是4小时做到100%?它需要做到完美吗?
161. 创造力即发现灵感再及时记录它们
162. 密集的学习同一学科内容,看大量相关书籍,能在短时间内对这门学科的框架有所掌握
163. 读书要系统,纸笔帮助思考
164. 觉得再难的,只要你能静下心来反复练习,就会有进步。
,

《 “一些学习方法的总结[不定期更新]” 》 有 4 条评论

  1. 没时间读书? | 史上最简单的“不读书法”
    https://mp.weixin.qq.com/s/83CcOEHDBD5F6TWNzVYejg
    `
    一旦在读书时看到对你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

    从阅读改变自己的角度而言,灵感不重要,改变才重要,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把获得的启发用到生活里。

    过去,我们把99%的时间用在了阅读上,偶尔回忆读书内容的时候却想不起来。现在,我们要调整读书的时间分配,要用20%的时间阅读,用80%的时间来思考——我要怎么应用获得的启发?

    所以,如果我现在只有半小时的时间读书,就会这么做:
    (1)拿出一本书/一篇文章,看目录或快速浏览,翻到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2)快速阅读,一旦读到自己觉得:诶,这个有用\有趣\太好了,就停下来合上书。
    现在就不读书了。

    不读书了,那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呢?
    接下来的时间,就进入“思考提问”环节了。这段时间里,我会这么做:
    (1)拿出纸笔或者打开印象笔记的反思日记;
    (2)向自己提问。

    提什么问题呢?这是很关键的,不同的问题会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收获。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只有半小时的时间内,回答下面几个问题非常高效实用:
    ▶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
    ▶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事情上吗?
    ▶ 我能用这个启发点赚钱吗?
    ▶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

    别看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简单,绝大多数情况下,你读书时获得的启发点,都可以在“不读书的时间”里用上面的问题内化。
    `

  2. 操作性最强的学习方法
    http://www.zreading.cn/archives/6732.html
    `
    三点声明:
    第一、学习方法不是万能的,学习中,最宝贵的品质永远是勤奋;
    第二、事半功倍是不可能的,学习中,永远也不要奢望不劳而获;
    第三、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保证你的付出取得最大限度的收获。

    ①笔记纸——轻松做到没有遗漏
    1、建目录。
    2、勤总结。
    3、大盘点。
    4、常补充。

    ②自检本——轻松做到真正掌握
    1、自检知识点记忆成果。
    2、错题、典型考题自检。

    学习小技巧
    1. 同学间互相借阅带笔记纸的教材和自检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 要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笔,在书上和笔记纸上面写字,要用红笔,使自己的笔记更加醒目,查阅起来效果更好。
    3. 动眼即动笔,面前始终有一叠草稿纸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大脑中在同一时间能够容纳的东西是很少的,只看不动手,很快就会忘记。
    4. 把自检本和练习册上的习题类型等内容摘要到笔记纸上,粘入教材内,能够做到知识点和习题全盘掌握,做到“学”、“习”兼顾。
    5. 亲自总结。每个人思考、理解和记忆的方式等都不尽相同,必须亲自总结知识,按照自己的方式把知识放到脑子里。
    6. 亲自做题,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看别人演算十遍不如自己亲自做一遍的效果好。
    `

  3. 怎么理解华罗庚的“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82461880749963805.html
    `
    我的理解是——
    * 把厚书(丰富的材料理论)中的精华部分汲取出来,变成“薄书”,而对于有”精华”的薄书则要好好理解,把内涵充分的挖掘出来,从而使薄书变得厚重,厚重的不仅是书页,而是内在蕴含和你所学到的东西。

    * 对于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
    什么叫做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如何做到?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115080

    怎么学习才最好?老师:把书读厚了,再读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7060425341698426&wfr=spider&for=pc

    学习观02:什么叫“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853733

    教你一招如何将书读厚了再如何读薄了
    https://www.sohu.com/a/17983344_188997

  4. **不要停止思考**

    抛开分数,看看那些和学习有关的方法、价值和意义
    https://sspai.com/post/78288
    `
    按理说每年都应该有一个年度总结,但是这两年过得实在太过贫瘠没什么好分享的,所以我决定通过一个相对较为大型的作品来总结一下这些年我的所见和所思。这就是一篇花了整个春节长假完成的大型文字作品——关于学习。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从心理健康、认知和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现在学校教育当中最基础的构成要件,并且如何映射到每一个学科之上,对应适合且可执行的学习方法。以及在此之上,这些学科对应的能力又如何为个体的毕生发展、宏观社会的公民素养服务。

    这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本篇文章也只会是一个范围有限切角,希望能给各位提供一些启发,或者安慰。

    情感与动机
    * 「受力分析」
    * 勇气
    * 苦学

    一个故事
    * 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能力与方法
    * 归纳整理
    * 演绎推理

    单独聊聊语文
    * 书法
    * 思考能力
    再进一步,上一下终极价值
    「打牌」
    道理谁都懂,但是道理不能说服这个任何人

    ==
    我常讲道理谁都懂,但是道理不能说服这个任何人。

    我当然可以给你讲角色采择理论是什么、价值观的构成是什么、依恋理论是什么、弗洛伊德怎么淦他娘,我也可以讲社会性的发展是什么、认知神经科学是什么、注意力是什么、那些科学怪人把被试推到磁共振里面狂扫人的脑子,然后得出了一些根本没有几个人能看得懂的结论。我也可以讲课堂三维目标,什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些常出现在教参里面的话术,那些「通俗」的理念,什么跳一跳摘桃子,每一个老师的教案里面都有写呀,写了有什么用啊,你们班的小猴子不会跳,在树下都要饿死了呀。

    道理谁都懂,但是道理不能说服这个任何人。因为道理是空洞的结果,探索这些道理的过程才是智慧。我们需要的不是道理,我们需要的是智慧。

    智慧是最重要的,所以最后我想用这句话,为今天的风分享做一个结尾:**不要停止思考**。

    通过这些思考,我们才能构建出一个更好的自己、才能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这个就是今天我想向大家分享的所有的内容,非常感谢你能看完这近三万字的文字作品,希望这个作品能对你有所帮助。我是螺丝,祝您平安喜乐,顺遂安康。

    𝐼𝑛 𝑙𝑖𝑔ℎ𝑡 𝑜𝑓 𝑡ℎ𝑒 𝑠𝑢𝑓𝑓𝑒𝑟𝑖𝑛𝑔 𝑎𝑛𝑑 𝑡ℎ𝑒 𝑠𝑡𝑟𝑢𝑔𝑔𝑙𝑒𝑠
    𝐼 ℎ𝑎𝑣𝑒 𝑒𝑥𝑝𝑒𝑟𝑖𝑒𝑛𝑐𝑒𝑑 𝑜𝑣𝑒𝑟 𝑡ℎ𝑒 𝑝𝑎𝑠𝑡 𝑡𝑤𝑜 𝑑𝑒𝑐𝑎𝑑𝑒𝑠.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