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有用的思考方法


=Start=

# 六步思考法

1.解决什么问题?
业务把控、需求理解

2.使用什么方案?
广泛调研、合理选型

3.遇到什么挑战?
细节把控、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团队配合

4.取得什么结果?
业绩产出、指标衡量

5.复盘什么不足?
及时复盘、精益求精

6.未来什么规划?
清晰规划、合理迭代

=END=

,

《“一些有用的思考方法”》 有 6 条评论

  1. `
    网传的「阿里灵魂拷问」:
    1、你的产品有什么价值?
    2、你个人发挥了什么价值?
    3、如果不这样做,还可以怎么做?
    4、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
    5、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6、为什么一定要你去做?
    `

  2. 谈谈调研能力
    https://mp.weixin.qq.com/s/0RTDDBhaSh_8ftZHzwUwhg
    `
    最后,调研能力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对自身成长也好,对提升职场中的成就也好,乃至于创业或者发展新项目也好,其实都很重要很有价值的。

    此外,优秀的调研能力,也有助于你生活中的重要决策,比如你投资决策,购房决策,购车决策,充分细致的调研,可以少踩坑,少被骗,以及有更好的投资回报机会。

    这真的不只是职场而已。

    我以前说过,很多业内大佬,创业新贵,真的是随时随地在调研,在机场贵宾厅上网都要看看人家默认导航网站是什么,上面有没有自己公司产品的链接。以前有个上市公司老板天天蹲在工厂门口和那些厂工厂妹们聊天搭讪,就是为了了解这些阶层的上网诉求。至于跨境电商创业者,分析各种分类销售榜单,分析竞品是日常工作。还有广告投手,那是天天盯着竞品投放做拆解分析的。

    调研的核心思想就是,了解别人怎么想的,了解别人怎么做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
    谈谈验证能力
    https://mp.weixin.qq.com/s/VUGP-3O3E6ac28riDWSUrg

  3. 一份个人复盘指南——成为更好的自己
    https://sspai.com/post/64294
    `
    一、为什么要复盘?
    说起「复盘」,我首先想到的是大学学习的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的基础概念:「反馈」。在控制论中,「反馈」的定义是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正反馈可以放大激励,典型的有放大器,而负反馈能减小偏差,典型的有我们使用的空调和冰箱。

    而「复盘」正类似于「反馈」概念,一个人如果不反思总结,难以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获得成长,就好像系统采用开环控制方式,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控制精度低。而懂得复盘反思的人,能从自己走过的路中吸收精华,如同采用闭环控制的系统,将输出值反馈到输入端来参与控制,精度更高,这个比喻可能有点奇怪,懂我的意思就好哈哈。

    所以呢,复盘的真正目的在于,让我们能 从过去中汲取力量,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在与未来 ,这是一种 成长型思维 ,不论什么事情,我们都能从中学习和成长。养成反思复盘的思维习惯,能帮我们大幅提高效率,越来越有效地应对现实,因为人生中我们会碰到许许多多挑战和问题,而很多时候就像瑞·达利欧所说的:

    生活中的大多数东西都不过是「同类情况的重演」。

    二、如何复盘?
    在复盘时,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改善与解决】。面对负面事件,我们修正错误,寻找改善优化的空间;面对正面事件我们可以总结归纳方法论。

    三、复盘什么内容?
    在复盘的时候,首先回顾并记录之前的计划 / 目标和目前的现状 / 结果,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写下回答:
    K ( Keep 保持):有哪些细节、操作,是可以继续保持的?
    P ( Problem 问题):遇到了什么问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
    T ( Try 尝试):我可以尝试去做什么?

    个人健康 :这个版块我又将其细分为 身体状况、饮食搭配、运动锻炼、睡眠休息、健康习惯、心理情绪 等方面来复盘;
    学习成长 :我主要是通过阅读、听课来学习,所以主要分这两块来回顾,当然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类别划分;
    恋爱家庭 :大家可以自己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自我实现 :这个版块比较主观,主要指个人认为在成为自己、实现自己价值的事;
    职业发展 :职业方面,主业及副业等;
    理财投资 :主要分为 开源 与 节流 两方面,重点是 开源 (增加被动收入);
    休闲放松 :我的休闲放松方式主要是看剧、看电影、听音乐、读小说(平时)以及 户外旅行 等,所以回顾也是从这些方面展开;
    社交人际 :与朋友和重要他人的关系维护。

    四、搭建个人复盘体系
    1. 随时记录碎片想法
    2. 记录日记
    3. 人生阶段性复盘总结
    4. 专题复盘
    5. 制定行动方案
    6. 归纳方法论
    `

  4. 学习美团:王兴如何带团队复盘?
    https://mp.weixin.qq.com/s/epC2Oh6FEdVxrniHMgGmMw
    `
    如果想要做好复盘,有几个事情要做好。首先,上层管理者一定要重视;其次,复盘之后需要明确具体的行动,或者转换成行动;再次,复盘能让每个相关人都能从中看到收益(个人成长也好,不被惩罚也算)。
    ==

    我旁观过很多企业的业务复盘会。
    项目结束后,大家会聚拢在一起,花2小时左右的时间,总结一些业务经验,发现没做好的地方就说下次一定要注意。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甚至有一些创业公司,因为业务跑不好,问题太多,老板为了避免尴尬,甚至省略了做复盘的环节。

    与之对应,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王慧文(美团联合创始人)说“一个能做出高质量复盘的组织,差不多是可以做好所有事的。”

    我很好奇,为什么他会花这么多时间来复盘,而不是做业务呢?
    后来我才想明白,

    美团之所以能在团购、外卖、酒旅等领域快速学习,战胜对手,主要就是通过复盘。

    通过复盘,
    * 成功的动作会被发现,分析其原因后,会被抽象成执行标准,被所有人整齐划一的执行。
    * 失败的动作则会被找到原因、建立相应制度,让同类问题从此不再发生。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层面来阐述:
    1. 为什么大多数企业都做不好复盘?
    2. 王兴是怎么带领美团复盘的?
    3. 我又不是王兴,怎样才能做到像他一样复盘呢?

    任何管理动作,要想能坚持,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收益”。
    复盘正是这样的一个管理动作。

    当我作为老板觉得没有收益、团队也觉得没有收益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坚持下去。
    为什么我的复盘会没有收益呢?
    原因在于,我的复盘总是结束在“知道了”和“下次注意”——根本没有把复盘的结果转化为行动。

    没有行动,就不可能有收益,自然大家也就都不乐意做。

    对比之下,美团在王兴的带领下,能花那么大精力复盘,正是因为让复盘的结果充分转化为了行动、王兴和团队都看到了复盘的巨大收益,才会在复盘上投入那么多的时间。

    接下来我以美团在“千团大战”,其中一个部门的复盘为核心案例,看王兴是如何带领团队复盘的。
    在每个周六,一整天的复盘会上,
    王兴会提前让每个团队成员按照规范准备好复盘材料。
    那会儿美团的主营业务,只有团购。
    运营团购,做得最多的动作,就是找到商家、和商家谈下来上什么团购套餐、然后把套餐上线。
    于是,
    负责找商家、上线团购套餐的同学,每周在复盘会上,要呈现的主要是下面两个内容。

    第一,数据。

    你所负责的范围,这一周的团购数据如何。
    涨了跌了。
    哪些团餐卖得更好、哪些团餐卖得不行。

    第二,动作。

    你这周,上线了哪些团餐,什么餐厅、什么菜系、具体什么套餐内容。
    那好,数据有涨有跌。
    但是,涨了就一定是好?跌了就一定是不好吗?
    也未必。
    有可能,今天是连续高温之后难得凉快的一天,大家中午都更想出门吃饭,于是,导致了团购卖得好。
    也有可能,我们上这个团购套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直接拉到最高的销量,而是和这个很难谈下来的新品类商户,尝试第一次合作,之后拿到数据,才好谈下来这个品类的更多商家。
    那好,到底啥样的数据是好?啥样是不好呢?

    一般看到数据,王兴就会开始提问了,在复盘会上,大多数时候,他都在提问、和团队讨论问题。

    比如,他就会问:“当时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为什么要上这个团购套餐?”
    因为目的不一样,决定了好坏标准也不一样。
    团队会说:“这个是为了冲一下高销量。”
    那下一个问题,自然就是:“为什么你会认为这个团餐能冲到高销量呢?”——王兴总是会多追问几个为什么。
    “因为两周前,上过这个商家的团购套餐,效果不错。这次又加大了优惠力度,效果就应该也会不错!”
    “那为什么结果,销量数据反而不如其他套餐呢?”
    团队也未必能直接找到原因。
    王兴就会和团队一起讨论。
    比如,最后可能发现的原因是:这家餐厅不太适合工作日吃,主要是周末家庭聚会才会吃。由于两周前已经上过他家的团购,所以此前的团购很多用户还没消费完,就不会再买了。
    这个时候,找到了原因。
    下一个王兴会提的问题,就是:“怎么避免这个问题再发生?”——他最爱问的总是两类问题,要么是“为什么”,要么是“怎么办”。
    团队就会说:“此后,每次再上团购时,先看一下同一商家此前的团购,还有多少没消费。”
    这一场复盘才算结束。

    对于大多数情况,老板和管理者们只需要反复坚持提出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个结果好还是不好?”
    第二个问题:“这个结果为什么好/或不好?”
    第三个问题:“怎样做,可以重复这样的好/或者避免这样的不好?”

    因为,通过复盘提升业务成果的关键逻辑,就是“找到过去使得结果好的原因,将这个原因转变成后续行动的标准,使得结果持续的好下去”。

    在大多数情况下,老板、管理者们的业务理解都是远远强于团队、也足以解决问题的。

    只要团队能解答这三个问题、管理者觉得拿到了能说服自己的答案,一般复盘的结果都不会太差。

    看到了美团是如何复盘的,我也才理解,为什么我认识的美团创业者们,哪怕公司只有几个人时,也坚持开周会。
    因为周会,就是每周一次的复盘会。

    而每个管理者,只要坚持提出那几个问题,坚持要求,就都能让团队开始复盘、并渐渐从复盘中感知到收益。
    这也是大多数管理动作能够落地、并被坚持的必经过程——

    先靠着管理者的要求,让团队开始行动。
    管理者坚持到团队达到标准。
    最终,每个人都看到收益,此后可以自发坚持。
    `

  5. 创新

    作者:电光幻影炼金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4444001/answer/25122646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直接上干货。在阅读了100+顶会论文以后,我总结出了以下构造创新点的方式:
    1、化繁为简法:发现过去的文章过于复杂,或者模块过于多,用一个简单本质的办法把过去很难做成的事情做成。
    2、包容并蓄法:把多个文章的优点通过某种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互相弥补不足。
    3、推广应用法:把已有的发现做新场景的应用推广,做的更大更强更好。
    4、弥补不足法:通过对已有的不足场景进行归纳梳理,定义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方法加以解决。
    5、天马行空法:构造一个新的任务或者模式,并且通过对比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方案。
    6、解释演绎法:通过对已有方法的深入分析,演绎出新的结论。然后通过实际场景验证结论是否成立,并且提出新的方法。
    7、考古翻新法:把N年以前的基线方法拿出来,看看是不是能调的更好。往往N年以前的方法+最新的tricks就是最好的。
    8、挖掘比较法:挖掘未发现的影响因子,通过比较建立结果与猜想变量之间的关联。
    我在2022年7月1日的live分享将对上述套路进行系统性总结并结合例证进行分析,欢迎到时候参加!

    题主还有一个问题,如何去寻找创新点,是看文献还是复现别人的结果。我总结了一下寻找创新点的方式:
    1.多读文献加总结是科研有突破的重要途径。建议从早期的文章开始读,读的时候想象自己穿越回当时,能不能发现问题在哪里,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然后再找后面的文章查对一下,看看自己的想法对不对。通过这种方式促使自己学会发现问题,找到创新点。
    2.多阅读一些专业的审稿意见,训练自己的鉴赏能力。很多未解决的问题都能从审稿意见中发掘出来。欢迎关注我的系列视频栏目「从审稿到中稿」,带大家从审稿意见中发现问题,最终实现中稿。
    3.多读读arxiv,最好培养定期翻看arxiv最新文章的习惯。很多厉害的文章都会先放在arxiv上,而做研究掌握一个好的timing至关重要,早点入局就能抢到先手。另一方面,arxiv上很多文章做的不够好,问题没做完,自己多想想努力一下就能有更好的结果。当然别忘了引用arxiv的文章并讨论区别。
    4.培养自己对科研问题的格局把握,具体说,判断一个问题是三个月之内可以解决的,还是三年可以解决的,还是三十年也解决不了的。不要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断,多看看大佬怎么说。如果很多大佬都觉得一个问题三年之内可以解决,并且很有趣,那么就是一个很好的入手问题。
    5.有人说,看到很多论文准确率都很高了,不知道该咋办。这是个新手非常常见的问题,我想引用一个著名的比喻来回答。一个问题的模型,就好比一架很复杂的波音飞机,有几百上千个按钮,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你现在看到的,就好比看到有那么一架飞机飞的很快。但是更有意义的问题是,你对这架飞机的性能完全了解吗?哪些部分是真正起作用的?能不能造一架更简单但是飞的更快的飞机?如果不能,瓶颈在哪里?这架飞机是不是足够鲁棒,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飞得很好?
    6.有人说准确率已经很高了,比如说达到了95%。一个事实:如果把5%的错误样本拿出来构成一个数据集,那么它的正确率将是0%。
    所以关键不在准确率多高,而在失败的样本是不是重要。在真实的自动驾驶或者机器人中,有1%的失误可能会导致很快报废。
    7.永远关注交叉领域或者新领域,并大胆提出新想法。可能新想法会被另一个领域的人爆锤,不要灰心,这是常态,并不要怕碰壁成为作为阻止你学习的理由。不要自己给自己设置壁垒。
    8.可能导师会觉得研究另一个领域会投入很多资源(比如算力或者他开会的时间),但是他挡不住你学习另一个领域的论文。资源可以受限,但是思想不会受限。特别是一个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往往可以影响其他领域。降维打击很重要。
    9.把卡住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之后会有意想不到的影响。我跟swin transformer(今年获得了比best paper很难得的马尔奖)的作者聊过,他们是怎么想到swin transformer的?他们说,之前就有想过把self attention替换cnn,但是瓶颈是计算量会大很多,看到谷歌出了vit,算的很快,解决了他们之前的瓶颈,就是self-attention也可以很快还很好,这样他们就产生了swin的想法。
    10.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科研更多是一种文化,比赛才要刷点。比如同一届的会议有很多论文在imagenet上点数都差不多,但是都各有亮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要内卷。
    11.多复现一些代码,很多论文都是表面好看,实质代码一跑就有很多问题。
    12.历史是会循环的,旧的领域的突破往往可以适用于新的领域。因此多看看经典论文很有帮助。
    13.要掌握一门到两门可以泛化的,经过大量事实验证有效的方法论。举个例子,比如加速计算的cuda编程等一系列方法,在不同的领域都可以试用。
    14、很多好的idea都是在讨论和碰撞中产生的。尽量多和研究者讨论,方式不限于
    (1)实验室交流
    (2)参加讨论会或者研讨会
    (3)微信群组讨论,可以看评论区加入我的讨论群
    (4)参加一些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不需要发表论文也可以参加
    (5)网上看workshop的录像
    15、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把同一个顶会做同一个任务的论文放到一起,高下立判。
    16、想到什么好的idea,马上去试,不要犹豫。没有不好的idea,只有不明确的idea。
    17、如果单个数据集不能做好,尝试做更多数据集,甚至是跨领域数据集。小数据集上有用的,不一定大数据集有用。
    18、必要的时候翻一翻很久之前的baseline,比如我这篇回答就是很久之前就有的,但是应该有很多人还没看过。

    时间足够长以后,会发现创新点的寻找远远容易于实验验证,也就是说,只要看的文章足够多,思维应当是远远领先实验的。
    `

回复 a-z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