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穷查理宝典


=Start=

缘由:

整理一下在用Kindle看《穷查理宝典》时做的一些标注。

正文:

参考解答:

《穷查理宝典》效仿的对象当然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年鉴》。

不把事管好,就要被事管。

讲价最怕急时需。

“三个人也能保守秘密,前提是其中两个已经死掉。”

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查理首先是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查理首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大部分人更关心如何在股市投资上成功,查理最关心的是为什么在股市投资上大部分人都失败了。

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查理一辈子研究人类灾难性的错误,对于由于人类心理倾向引起的灾难性错误尤其情有独钟。

有人问查理如何才能找到一个优秀的配偶。查理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她/他,因为优秀配偶都不是傻瓜。

专注于当前的任务,控制支出。

吸引客户:“关键是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已经拥有的客户照顾好,其他的自然会来找你。”

他总是提醒他们,“别只看到钱”,要“选择那些你愿意与他交朋友的客户”。

查理更专注于让他的资本运转起来,而不是吸引新的客户。

查理说:“我本人是个传记爱好者。我认为当你试图让人们学到有用的伟大概念时,最好是将这些概念和提出它们的伟人的生活与个性联系起来。我想你要是能够和亚当·斯密交朋友,那你的经济学肯定可以学得更好。

和‘已逝的伟人’交朋友,这听起来很好玩,但如果你确实在生活中与那些有杰出思想的已逝的伟人成为朋友,那么我认为你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这种方法比简单地给出一些基本概念好得多。”

“人们无法相信我突然让自己变成沃伦的一名服从型合伙人,但有些人很好,你成为他的服从型合伙人也挺好的。我并没有妄自尊大,对此无法接受。总是会有人在某些方面比你优秀。你必须先成为下属,然后才能成为领导。人们应该学会扮演各种角色。

带来新客户的最佳办法就是把案头工作做好

从资金中创造价值,这无论在慈善业还是投资业都同样重要。

找出你最擅长的事情,然后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地去把它做好。

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动物在合适的地方能够繁衍,同样地,人只要在社会上找到了专属于自己的位置,也能够做得很成功。

简单是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人们要是觉得一件事情“太难”,往往就会放弃去做它。

当面临要么改变想法、要么证明无需这么做的选择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忙于寻找证据。

查理认为未雨绸缪、富有耐心、律己严厉和不偏不倚是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也许所有教育最有价值的结果是,当你不得不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你是否喜欢它,你都有能力去完成这项必须的任务。这是每个人应该学的第一课,然而,无论一个人多早接受教育,这可能是他彻底学到的最后一课。

查理一般会先注意应该避免什么,也就是说,先弄清楚应该别做什么事情,然后才会考虑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啦。”

科学理论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

我最反对的是过于自信、过于有把握地认为你清楚你的某次行动是利大于弊的。你要应付的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在其中,任何事物都跟其他一切事物相互影响。

迅速歼灭不该做的事情,接着对该做的事情发起熟练的、跨学科的攻击,然后,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只有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就采取果断的行动。

就短线投资而言,市场是一台投票机器。 但就长线投资而言,它是一台称重机器。

我不是天才。我有几点聪明,我只不过就留在这几点里面。

查理认为,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是该企业的“护城河”,是保护企业免遭入侵的无形沟壕。优秀的公司拥有很深的护城河,这些护城河不断加宽,为公司提供长久的保护。

你是正确的或错误的,并不取决于大家是否同意你。你是正确的,是因为你的资料和推理是正确的。

做生意时,最困难的事情是先让你自己思考,再让别人思考。

他知道在正确地评估股票的价值之后,还必须在正确的时间买入,所以他会进行更精细的筛选,也就是“扣动扳机之前”的检查。

他们花在学习和思考上的时间,比花在行动上的时间要多,这种习惯绝对不是偶然的。这是每个行业真正的大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纪律和耐心的混合物:一种绝不妥协的“把手上的牌打好”的决心。

尽管在芒格和巴菲特的世界里,糟糕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有些结果并不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但准备不足和仓促决策是不可原谅的,因为这些因素是可以控制的。

你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去弄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如果你能够长期保持这种心态,你关注现实的能力将会逐渐得到提高。如果你没有这种心态,那么即使你有很高的智商,也注定会失败。

你若想在任何领域拥有竞争力,就必须熟练地掌握该领域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否喜欢这么做,这是人类大脑的深层结构决定的。

我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全部信息都局限于他的工作领域,那么他的工作不会做得很好。一个人必须有眼光,他可以从书籍上或者人们身上——最好是两者兼有——培养眼光。

大多数玩家从被群体接受或者从对群体的归属感中得到快乐。然而,好的玩家从他应付游戏里各种局面的能力中得到快乐。

查理这种伟大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可以从他推荐的阅读书目(见附录)中看出一些端倪。《枪炮、病菌与钢铁》《自私的基因》《冰河世纪》和《达尔文的盲点》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关注前面提到的“竞争性毁灭”问题,研究为什么有些事物能够适应环境,存活下来,甚至在经过很长的时间之后占据统治地位。当这个主题被应用于投资选择时,芒格偏爱的企业就出现了:有些是通过消灭竞争对手而达到繁荣的企业(就像《自私的基因》里面描绘的),有些是通过合作而兴旺的企业(《达尔文的盲点》)。我们再次看到,查理能够熟练地应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有多少投资者能够像查理经常做的那样,考虑到如此之多、如此之复杂的因素呢?

“所有聪明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获得比你的付出更多的东西。你必须先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然后才能评估它股票的价值。”

就确定未来而言,没有比历史更好的老师……一本30美元的历史书里隐藏着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答案。”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记住,你是对是错,并不取决于别人同意你还是反对你——惟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断是否正确

通过广泛的阅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终生自学者;培养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聪明一点点。

如果你想要变得聪明,你必须不停地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只在自己明确界定的能力圈内行事。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爱因斯坦),不到必要的时候,别去打断它。

享受结果,也享受过程,因为你活在过程当中。

“人的任务不是去看清远处模糊的东西,而是去做好身边清楚的事情。”

当别人贪婪时,要害怕;当别人害怕时,要贪婪。

机会来临的次数不多,所以当它来临时,抓住它。

改变——在生活中要学会改变和接受无法消除的复杂性。

认识和适应你身边的世界的真实本质,别指望它来适应你。

正视现实,即使你并不喜欢它——尤其当你不喜欢它的时候。

专注——别把事情搞复杂,记住你原来要做的事。

直面你的大问题,别把它们藏起来。

最后,简单来讲一下这篇概述芒格投资哲学的文章极其关注“买什么”而极少关注“何时卖”的原因。

我们偏向于把大量的钱投放在我们不用再另外作决策的地方。如果你因为一样东西的价值被低估而购买了它,那么当它的价格上涨到你预期的水平时,你就必须考虑把它卖掉。那很难。但是,如果你能购买几个伟大的公司,那么你就可以安坐下来啦。那是很好的事情。”

我认为保持良好的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从一开始就能够在诸如诚实这样简单的事情上拥有完美的记录,你将会在这个世界上取得很大的成功。

“在股票交易所占价格低廉的股票便宜是一回事,但是占合伙人或者老太太便宜是另外一回事——这是查理绝对不会做的事。”

我是对的,你很聪明,迟早你将会明白我是对的。

“能力会让你到达巅峰,但只有品德才能让你留在那里。”

我们认为,有些事情就算你能做,而且做了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者不会造成损失,你也不应该去做。你应该有一条底线。你心里应该有个指南针。所以有很多事情你不会去做,即使它们完全是合法的。这就是我们试图做到的经营方式。

向沃伦和查理学习的真正乐趣并不在于人们能够了解大量关于如何在长时间内让金钱以很高的复利增长的知识——尽管这当然是一种很不错的额外收获——而是在于通过听取他们的教导,人们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的本性、世界的现状、如何理性思考,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更好地过上一种正直、幸福、善良的生活(提示:这三种要素是相辅相成的)。

我总是很惊讶地发现,原来人们只要掌握和不停地应用所有明显而且容易学习的原理,就能够精通许许多多的领域。

我们赚钱,靠的是记住浅显的,而不是掌握深奥的。

说真话,你将无须记住你的谎言。

三分之二的收购是失败的。而我们的收购很成功,那是因为我们从来不试图为收购而收购——我们等着那些不用多想也知道会成功的机会。

我们不说“合力”这个词,因为人们总是宣称兼并之后会产生合力作用。是的,合力确实存在,但有太多关于合力的不实承诺了。伯克希尔充满了合力——我们并不回避合力,只是回避那些对合力的宣称。

查理明白要找到真正好的东西很难。所以,就算你90%的时间都在说“不”,你也不会错失太多的东西。

一件事情如果不值得做,就不值得把它做好。

我们的游戏是,当好项目出现时,我们必须能够认出来,因为好项目并不会经常出现。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我们并不认为分散程度很高的投资能够产生好结果。我们认为几乎所有好投资的分散程度都是相对较低的。

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你必须坚持原则,等到机会来临,你就用力去抓住它们。

我们偏向于把大量的钱投在我们不用再另作决策的地方。

真正好的投资机会不会经常有,也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所以你必须做好行动的准备。要有随时行动的思想准备。

你遇到的困难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没办法做得好——只是需要更多时间而已。但那有什么关系呢,你能活得更长久啊。

如果你没有不停地学习,其他人将会超过你。

如果你确有能力,你就会非常清楚你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没有边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称之为能力。

人们就算并不处在痛苦之中,或者遭到痛苦的威胁,也确实会有过度乐观的心理。

(2001年5月)我们并没有处在一个猪猡也能赚钱的美好时代。投资游戏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做法没有错,因为其他人也那么做。事情总是这样的。

各种形式的衍生品和保险产品的本质决定了它们拥有风险的“长尾”。可能要经过好几年,才能测算某项交易的亏损或收益。

坏人一旦变得有钱,他们将会获得巨大的政治力量,你就无法阻止他们干坏事了,所以关键是把这类事情扼杀在萌芽状态。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养成一个学科——比如说经济学——的思维模型,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你知道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笨方法。

遇到不同的公司,你需要检查不同的因素,应用不同的思维模型。

介绍新观念倒不是很难,难的是清除那些旧观念。「兴利不难,难于除弊!」

如果排除了许多事情,你就不会把自己搞得一团糟。

你拥有的基本知识越多,你需要吸取的新知识就越少。

如果你在生活中惟一的成功就是通过买股票发财,那么这是一种失败的生活。生活不仅仅是精明地积累财富。

生活和生意上的大多数成功来自你知道应该避免哪些事情:过早死亡、糟糕的婚姻等等。

总是会有人的财富增长速度比你快。这并不可悲。

关注别人赚钱(比你)更快的想法是一种致命的罪行。妒忌真的是一种愚蠢的罪行,因为它是仅有的一种你不可能得到任何乐趣的罪行。它只会让你痛苦不堪,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乐趣。你为什么要妒忌呢?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我觉得你要是想让人们认识有用的伟大概念,最好是将这些概念和提出它们的伟人的生活和个性联系起来。

避免欠债 你一旦走进负债的怪圈,就很难走出来。千万别欠信用卡的钱。你无法在支付18%的利息的情况下取得进展。

我们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一个开始时难以察觉直到堕落之力强大到无法冲破的细微过程而染上恶瘾。

约翰逊说得好,他说生活本已艰辛得难以下咽,何必再将它塞进怨恨的苦涩果皮里呢。

在成为伟大的英国首相的过程中,狄斯雷利学会了不让复仇成为行动的动机,但他也保留了某种发泄怨恨的办法,就是将那些敌人的名字写下来,放到抽屉里。然后时不时会翻看这些名字,自得其乐地记录下世界是怎样无须他插手就使他的敌人垮掉的。

第一,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

在生命没有结束之前,没有人的一生能够被称为是幸福的。

我为痛苦生活开出的第二味药是,尽可能从你们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今人。

能在别人那里学到经验的人很少;因为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可以提供建议,但无法提供行为。

我为你们的痛苦生活开出的第三味药是,当你们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严重的失败时,就请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吧。因为即使是最幸运、最聪明的人,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失败,这味药必定能保证你们永远地陷身在痛苦的泥沼里。

为了让你们过上头脑混乱、痛苦不堪的日子,我所开的最后一味药是,请忽略小时候人们告诉我的那个乡下人故事。曾经有个乡下人说:“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大多数人和你们一样,嘲笑这个乡下人的无知,忽略他那朴素的智慧。如果我的经验有什么借鉴意义的话,那些热爱痛苦生活的人应该不惜任何代价避免应用这个乡下人的方法。

他总是致力于寻求证据来否定他已有的理论,无论他对这种理论有多么珍惜,无论这种理论是多么得之不易。

在生活中,可靠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如果这些事物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你们就无法把它们派上用场。

思维模型是什么呢?这么说吧,第一条规则是,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认为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

除了复利原理之外,一个非常有用的思维模型是基本的排列组合原理。

求学之道无坦途,问艺之路无捷径。

如果你能够将一堆模式的知识组合起来,回答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你就能够更好地思考;同样道理,如果你告诉人们事情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原因,他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你说的话,就会更加重视你说的话,也会更倾向于听从你说的话。就算他们不理解你的理由,他们也会更倾向于听你的话。

哪些思维模型最可靠呢?答案很明显,那些来自硬科学和工程学的思维模型是地球上最可靠的思维模型。

人类的头脑既是宇宙的光荣,也是宇宙的耻辱。

首先,理性地看,哪些因素真正控制了涉及的利益?其次,当大脑处于潜意识状态时,会自动形成哪些潜意识因素——这些潜意识因素总的来讲有用但(在具体情况下)却又常常失灵?

动物在合适生长的地方能够繁衍,同样地,那些在商业世界中专注于某个领域——并且由于专注而变得非常优秀——的人,往往能够得到他们无法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良好经济回报。

规模优势理论的本质是,你生产的商品越多,你就能更好地生产这种商品。那是个巨大的优势。

在成为领先者之前,成功是发展你自己。当你成为领先者,成功是帮助其他人发展。

根据目标进行考核。根据目标提供回报。

把计划搞清楚。请一些人来完成它,给他们大量的钱。这向来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发现人才,我总是认为:‘你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另一次面试。’”

缩小规模、加强专业化程度能够给你带来巨大的优势。大未必就是好。

微观经济学的伟大意义在于让人能够辨别什么时候技术将会帮助你,什么时候它将会摧毁你。

那些推销机器的人——甚至是企业内部那些催促你购买设备的员工——会跟你说使用新技术将会为你节省多少成本。然而,他们并没有进行第二步分析——也就是弄清楚有多少钱会落在你手里,多少钱会流向消费者。

当新的行业出现时,先行者会获得巨大的优势。如果你是先行者,你会遇到一种我称之为“冲浪”的模型——当冲浪者顺利冲上浪尖,并停留在那里,他能够冲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但如果他没冲上去,就会被海浪吞没。

沃伦和我都不觉得我们在高科技行业拥有任何大的优势。实际上,我们认为我们很难理解软件、电脑芯片等科技行业的发展的实质。所以我们尽量避开这些东西,正视我们个人的知识缺陷。

所以你们必须弄清楚你们有什么本领。如果你们要玩那些别人玩得很好而你们一窍不通的游戏,那么你们注定会一败涂地。

那是必定无疑的事情。你们必须弄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必须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竞争。

有些人虽然无法在国际象棋大赛上获胜,也无缘站在网球大赛的球场上与对手比试高低,但却可以通过慢慢培养一个能力圈而在生活中取得很高的成就——个人成就既取决于天资,也取决于后天的努力。

好啦,关于基本的微观经济学模型就说这么多了,加上一点心理学,再加上一点数学,就构成了我所说的普世智慧的普遍基础。
数学 心理学 微观经济学

平均的结果必定是中等的结果。从定义上来说,没有人能够打败市场。正如我常常说的,生活的铁律就是,只有20%的人能够取得比其他80%的人优秀的成绩。事情就是这样的。所以答案是:市场既是部分有效的,也是部分低效的。

聪明人在发现这样的机会之后会狠狠地下注。他们碰到好机会就下重注,其他时间则按兵不动。就是这么简单。

成为赢家的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再工作,并期待能够看准几次机会。

所以制定正确的激励机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教训。

市场的有效性跟彩池投注系统是一样的——热门马比潜力马更可能获胜,但那些把赌注押在热门马身上的人未必会有任何投注优势。

你只要永远在市场上最火爆的行业里打转,比其他人做出更好的选择就可以。

格拉汉姆并不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他把市场当成一个每天都来找你的躁狂抑郁症患者。

我们认为,如果发现了一次定错价格的赌注,而且非常有把握会赢,那么就应该狠狠地下注,所以我们的投资没那么分散。

即便非常聪明的人,在如此激烈竞争的世界里,在与其他聪明而勤奋的人竞争时,也只能得到少数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如果从一开始就做一些可行的事情,而不是去做一些不可行的事情,你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

所以窍门就在于买进那些优质企业。这也就买进了你可以设想其惯性成长效应的规模优势。

然而一般来说,把赌注押在企业的质量上比押在管理人员的素质上更为妥当。换句话说,如果你们必须作选择的话,要把赌注押在企业的发展前景上,而不是押在管理者的智慧上。

如果你们长期持有一些伟大公司的股票,光是少交的所得税就能让你增添很多财富。

风险是存在的。没有什么顺理成章和轻而易举的事。

一旦瞄准机会就倾囊出击。

让人们抛弃最近大获成功的做法是有悖人类本能的。但这往往是个好主意。减少欲望,而不是为了满足欲望而增加风险也同样是个好主意。

你和沃伦如何评估待收购的企业? 我们不太用财务标尺;我们也使用许多主观的标准:我们能够信赖管理层吗?它会损害我们的声誉吗?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理解这个行业吗?这家企业需要注资才能继续运转吗?预期的现金流是多少?我们并不期待它会直线增长,只要价格适中,周期性增长我们也能接受。

年轻人在工作中应该追求什么? 我有三个基本原则。同时满足这三个原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你应该努力去尝试: ·别兜售你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 ·别为你不尊敬和钦佩的人工作。 ·只跟你喜欢的人同事。

你对年轻人有什么人生建议吗?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像大多数人那样,你将会得到你应得的东西。

你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保持比其他人聪明一点点就够了。

人生在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难题,非常棘手的难题。我认为有三点有助于应付这些困难:·期望别太高;·拥有幽默感;·让自己置身于朋友和家人的爱之中。

你们需要的是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由各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然后将你们的实际经验和间接经验(通过阅读等手段得来的经验)悬挂在这个强大的思维模型架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们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现实的认知。

不断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个学科,不管这个学科是多么有趣,都会把人的思想禁锢在一个狭窄的领域之内。

在任何行业取得成功的第一步是对该行业产生兴趣。

学术蕴含了许多普世智慧,而且最好的学术观念确实是有用的。

如果你们想要成为好的思想家,就必须养成跳出法定界限的思维习惯。你们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识,只要吸取各个学科最杰出的思想就行了。那并不难做到。

要想在人生的赌局中获胜,你们应该掌握各种必要的模型,然后反复地思考。

严重的意识形态是最能扭曲人类认知的因素之一。

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再美好的事情都可能是真的。

“获得成功的五要素是专注、敏锐、条理、创新和交流。”

掌握所有主要的心理学模型,把它们当作检查清单,用来审视各种复杂系统的结果。

如果有些东西非常重要,但由于道德约束,你们无法完美而准确地证明它,那么你们也不应该把它当作是不存在的。你们必须尽力而为,利用现有的证据去证明它。

如果你想要改变行为,那么就必须改变动机。

投资之所以困难,是因为人们很容易看出来有些公司的业务比其他公司要好。但它们股票的价格升得太高了,所以突然之间,到底应该购买哪只股票这个问题变得很难回答。

我们只是寻找那些不用动脑筋也知道能赚钱的机会。正如巴菲特和我经常说的,我们跨不过七英尺高的栏。我们寻找的是那些一英尺高的、对面有丰厚回报的栏。所以我们成功的诀窍是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而不是去解决难题。

所以我们成功的诀窍是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而不是去解决难题。

所以,再说一次,我们并没有一套万试万灵、可以用来判断所有投资决策的方法。如果有,那就荒唐了。我只是给你们一种用来审视现实、以便获取少数可以作出理性反应的机会的方法而已。

你们每个人都必须搞清楚你们有哪方面的才能。你们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完全赞成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去做一些你认为利多于弊的事情。

我反对的是非常自信、非常有把握地认为你的干预必定是利多于弊,因为你要对付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每件事情相互牵连,相互影响。

有些人虽然比你更有学问,但在他的认知明显受到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或者某些相同的心理因素影响时,你必须有自信推翻他的结论。但有时你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你最好的办法就是信任某位专家。实际上,你应该弄清楚你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用的呢?

我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回答这个问题。

当你不了解,也没有相关的才能时,不要害怕说出来。

没有人期望你什么都懂。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的私欲,但也是因贪欲带来的成功,我才能够更容易去做一个值得尊敬和理性的人。就像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的:“空袋子很难竖起来。”

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读者略加思索才能理解,那样它对读者的影响会很深,你会更牢固地记住它。

如果你动脑筋才懂得某个道理,你就会更好地记住它。

只要成为能够正确思考的人,你们就可以创造附加值。只要很好地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能够见义勇为,当仁不让,你们就能够创造很大的附加值。只要能够防止或者阻止某些足以毁掉你们的事务所、客户或者你所在乎的某些东西的蠢事,你们就能创造很大的附加值。

如果你们想为客户服务,或者想要说服别人,用点幽默的比喻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说服一个人,从这个人的利益出发是最有效的。

人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司法气候。他们有各自的办法。从前是这样,将来也仍会是这样。

我喜欢海军的制度。如果你是海军的船长,接连工作了24小时,需要去睡觉,所以在恶劣的环境中把船交给非常有能力的大副,而他把船弄搁浅了——这显然不是你的错——他们不会把你送到军事法庭,但你的海军生涯就结束了。

海军的模式确实能够促使人们在环境恶劣的时候全神贯注——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出事绝对不会获得原谅。

拿破仑说他喜欢更幸运的将领——他不会支持败军之将。同样地,海军喜欢更幸运的船长。

不管你的船是因为什么原因搁浅的,反正你的生涯结束了。没有人对你的错误(原因)感兴趣。那就是海军的规则——从方方面面来说,这对所有人都好。

掌握那些明显很重要和明显很正确的原则。没错……然后你还得钻研那些明显很重要然而教材上又没有的原则——这样你就能得到一个系统。

我想你必须接受这个世界——它就是这么复杂。爱因斯坦曾经很好地总结过这一点:“一切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

让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现在的教育如此糟糕。部分原因在于不同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例如,心理学只有和其他学科的原理结合起来才是最有用的。但如果你们的教授并不了解其他学科的原理,那么他就无法完成这种必要的整合。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想清楚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科学无法解决终极的自然之谜。那是因为归根到底,我们本身正是我们试图解决的谜团的一部分。

正确的教育差不多是人类最崇高的职业。

各个学科之间的割裂是非常有害的

“傻瓜徒有想像力,而缺乏知识;学究空有知识,但缺乏想像力。”

真正的勇气并非庸俗英雄的野蛮暴力,而是美德和理性的坚定决心。

令知识死亡的并非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

没有获得成功的人会否认别人的帮助。明智而自信的做法是,对这种帮助表达感激。

在试图把优秀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的精英教育中,如果想要得到最佳的结果,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习大量的跨学科知识,持久地掌握能够应用自如的所有必要技能,拥有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熟练使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以及证明代数问题用到的那些正向思考和逆向思考的技巧,再加上核对“检查清单”的终身习惯。若要获取全面的普世智慧,没有别的办法,更没有捷径。

如果我们安于现状,或者害怕改变,不努力去争取,你就无法大赢。

不管怎么说,只要多多实行“拿来主义”,许多软科学学科就能减少“铁锤人倾向”引起的错误。

阅读是很重要的。这么多年来,是阅读让我致富。 ——巴菲特

现实是最好的老师。跟飞行员训练的情况一样,硬科学的治学精神与方法不是“拿来主义”,而是“不管是否喜欢都必须熟练地掌握”。

在商界和科学界,有条往往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则,它分两步:(1)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2)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去行事。

如果真理和一个人的利益背道而驰,那么这个人就很难接受真理。

1. 双轨分析

2. 投资和决策检查清单

生物通常偏好固定的活动模式,以便最大程度地节省精力,也不喜欢长久以来享有的好处被拿走。

首要的原则是你必须别欺骗自己,因为自己是最好骗的人。

如果一个人不在乎功劳记在谁身上,那么他的成就和地位就不可限量。

我们不吝于和别人分享我们对现实的总体看法,因为我们只想要我们能够获取的成功。

黑金这个词跟贪污有关,哈佛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用它来指在尚未败露的贪污中得到的金钱。

我认为更好的理论对我来说总是有用的,如果我能掌握它,就能够更快地获得财富和独立,能够更好地帮助我所热爱的一切。

我得到正确判断的办法,通常是先收集各种错误判断的例子,然后仔细考虑该怎样避免得到这些下场。

现实世界的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某个学科的界线之内。它们跨越了界线。如果两种事物存在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我认为那种试图考虑其中一种事物而无视另一种事物的方法是很值得怀疑的。

我们老得太快,聪明得太迟。

人类的大脑即使在有所知觉的时候,也会错误地估量它感知到的东西,因为大脑只能感知到鲜明的对比,而无法像精密的科学仪器那样以科学的单位来估算感知的变化。

人类的感知和认知系统中那些总体上很有用的倾向往往会出错,如果不对此加以小心提防,就会很容易受到别人故意的操控。

认知往往取决于情景,所以不同的情景通常会引起不同的结论,哪怕是同一个人在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也是如此。

一、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
二、喜欢/热爱倾向
三、讨厌/憎恨倾向
四、避免怀疑倾向
五、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六、好奇心倾向
七、康德式公平倾向
八、艳羡/妒忌倾向
九、回馈倾向
十、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十一、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
十二、自视过高的倾向
十三、过度乐观倾向
十四、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十五、社会认同倾向
十六、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十七、压力影响倾向
十八、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
十九、不用就忘倾向
二十、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
二十一、衰老——错误影响倾向
二十二、权威——错误影响倾向
二十三、废话倾向
二十四、重视理由倾向
二十五、lollapalooza倾向——数种心理倾向共同作用造成极端后果的倾向

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当你该考虑动用激励机制的威力时,千万千万别考虑其他的。

英国有这样的格言:“政治是正确地处理仇恨的艺术。”

在生活中维持许多好习惯,避免或者戒除许多坏习惯,这样的生活才是明智的。

一盎司的预防比一磅的治疗更值钱。

正确的教育应该是一个提高认知能力的漫长过程,以便我们变得足够有智慧,能够摧毁那些因拒绝改变倾向而被保留的错误想法。

新思想之所以很难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新思想不被接受,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旧思想不一致。凯恩斯教授的言下之意,就是人类头脑和人类卵子的运作方式非常相似。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卵子就会自动启动一种封闭机制,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人类头脑强烈地趋向于与此相同的结果。

所以人们倾向于积累大量僵化的结论和态度,而且并不经常去检查,更不会去改变,即便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它们是错误的。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造成的结果之一是,人们在获取新身份的过程中作出的重大牺牲将会提高他们对这种新身份的忠诚度。毕竟,如果他们认为某样东西并不好,却又为之作出重大牺牲,那他们的行为将会显得和他们的思想很不一致。所以文明社会发明了许多庄严肃穆的入会仪式,这些仪式通常是公开举行的,能够让新成员更加忠心。

人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做过的坏事。

回馈倾向

化解过激的敌意的标准方法是,人们可以延迟自己的反应。

婚姻生活中的日常交流也得到回馈倾向的帮助,如果没有回馈倾向的帮助,婚姻会丧失大部分的魅力。

避免因为过去的成功而做蠢事的正确对策是:(1)谨慎地审视以往的每次成功,找出这些成功里面的偶然因素,以免受这些因素误导,从而夸大了计划中的新行动取得成功的概率;(2)看看新的行动将会遇到哪些在以往的成功经验中没有出现的危险因素。

在《穷理查年鉴》中,富兰克林提议:“结婚前要睁大双眼看清楚,结婚后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许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我喜欢一种更难做到的办法:“实事求是地看清现实,可还是去爱。”

有关某个人或者某个讨厌结果的简单联想也会造成另外一种常见的恶果,这可以从“波斯信使综合症”中看出来。古代波斯人真的会把信使杀掉,而这些信使惟一的过错是把真实的坏消息(比如说战败)带回家。对于信使来说,逃跑并躲起来,真的要比依照上级的心愿完成使命安全得多。

要避免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那样因波斯信使综合征而自食其果,正确的对策是有意识地,养成欢迎坏消息的习惯。伯克希尔有一条普遍的规矩:“有坏消息要立刻向我们汇报。只有好消息是我们可以等待的。”还有就是要保持明智和消息灵通,那就是让人们知道你有可能从别处听说坏消息,这样他们就不敢不把坏消息告诉你了。

未必要有希望才能够坚持。

人们一旦拥有某件物品之后,对该物品的价值评估就会比他们尚未拥有该物品之前对其的价值评估要高。这种过度高估自己的私人物品的现象在心理学里面有个名称:“禀赋效应”。

在买彩票时,如果号码是随机分配的,下的赌注就会比较少,而如果号码是玩家自己挑选的,下的赌注就会比较多。这是非常不理性的。这两种选号法中奖的概率几乎是完全相同的,玩家中奖的机会都是微乎其微的。

在讲究技巧的比赛——比如说高尔夫球赛或者扑克赌牌比赛——中,人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挑选那些水平明显比自己高得多的玩家作对手,这种倾向同样会产生极端的事与愿违的后果。自视过高的倾向降低了这些赌徒在评估自己的相对能力时的准确性。

自视过高往往会导致糟糕的雇佣决定,因为大部分雇主高估了他们根据面试印象所得结论的价值。防止这种蠢事的正确对策是看轻面试的印象,看重求职者以往的业绩。

学术研究表明,从面试中得来的印象,其预测价值很低。

在托尔斯泰看来,那些恶贯满盈的罪犯并不认为他们自己有那么坏。他们或者认为(1)他们从来没有犯过罪;或(2)考虑到他们在生活中遭遇的压力和种种不幸,他们做出他们所做过的事,变成他们所成为的人,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值得原谅的。

避免因为自视过高而做傻事的最佳方法是,当你评价你自己、你的亲人朋友、你的财产和你过去未来的行动的价值时,强迫自己要更加客观。这是很难做到的,你也无法做到完全客观,但比起什么都不做,放任天生的心理倾向不受约束地发展,却又好得多。

千万别低估那些高估自己的人。

在所有有益的骄傲中,也许最值得钦佩的是因为自己值得信赖而产生的骄傲。

解决愚蠢的乐观主义的正确方法是通过学习,习惯性地应用费马和帕斯卡的概率论。

就好比你们想成为高尔夫球员,你们不能使用长期的进化赋予你的挥杆方式,而必须掌握一种不同的抓杆和挥杆方法,这样才能成为好的高尔夫球员。「进入”非舒适区”」

一个人从10美元中得到的快乐的分量,并不正好等于失去10美元给他带来的痛苦的分量。也就是说,失去造成的伤害比得到带来的快乐多得多。

人们在表现出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小题大做而惹来麻烦。他往往会对眼前的损失斤斤计较,而不会想到那损失也许是无关紧要的。

人们在失去——或者有可能失去——财产、爱情、友谊、势力范围、机会、身份或者其他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时,通常会做出不理性的激烈反应,哪怕只失去一点点时也是如此。

极端的意识形态是通过强烈的方式和对非信徒的极大敌意得到维护的,这造成了极端的认知功能障碍。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我认为这种可悲的结果往往是由两种心理倾向引起的:(1)避免不一致性倾向;(2)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没有风险的机会并不是经常有的。

对于父母来说,与其教训子女,毋宁控制他们交往朋友的质量。后者是更明智的做法。

人们在感到困惑或者有压力的时候,尤其是在既困惑又有压力的时候,最容易受社会认同倾向影响。

由于坏行为和好行为都会通过社会认同倾向而得到传播,所以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下面两种措施是非常重要的:(1)在坏行为散播之前阻止它;(2)倡导和展现所有的好行为。

如果我们只能从各种涉及社会认同倾向的教训中挑选出一个,并将其用于自我提高的话,我会选择下面这个教训:学会如何在其他人犯错的时候别以他们为榜样,因为很少有比这个更值得掌握的技能。

别只是因为一样事实或者一种观念容易得到,就觉得它更为重要。

持续地操练所有很少用到但必须保证万无一失的技能。

明智的人会终身操练他全部有用然而很少用得上的、大多数来自其他学科的技能,并把这当作是一种自我提高的责任。

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而言,把他的技能编排成一张检查清单,并常常将这张清单派上用场,也是很重要的。

许多技能唯有天天练习,才能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聪明人在学习重要技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到真正精通这种技能,他是不会停下来的。

带着快乐不断地思考和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延缓不可避免的衰退过程。

选择将权力交给谁时要很谨慎,因为权威人物一旦上台,将会得到权威——错误影响倾向的帮助,那就很难被推翻。

你必须讲清楚何人将在何时何地因何故做何事。

运转良好的东西,如果得到鼓励和支持,通常能够表现得更好;与之相反,运转糟糕的东西往往是无法被改正的,或者能够被改正,但其难度比你们可能想到的要难十倍。

想法相同并不总是好事,芒格说:“如果有个错误被一个人忽略了,另外一个人可能也会忽略这个错误。”

要想得到你要的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起那样东西。

在芒格看来,依靠复利比依靠市场时机好多了。

如果你没有考虑所有的负面因素,你就无法判断一个想法是否行得通。

和别人共事的要求是你必须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说出来,光是这个规矩就能让你受益匪浅。

驯服强大的主见和倔强的性格需要高度的自律和客观态度。在这里,客观态度是很重要的。它意味着做决定的时候能够不受情感、希望、恐惧、焦躁、自欺等所有纯粹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少人能做到这一点,但芒格可以。

在支付大笔成本和费用之后,想要跑赢大盘是很难的;

芒格说,“大多数投资管理人员只会在流通股市场上进行争夺。那只是一个零和游戏。

从会计准则中得到最大安全的办法是,强制人们在做账的时候采用悲观谨慎的态度。长远来看,悲观谨慎的会计将会给公众带来巨大的利益,而几乎不会对公众造成任何危险;而乐观主义的会计是对公众的一种威胁。

解决方法:把对会计的控制权交给那些不受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和政客影响的机构。「引进第三方」

当一个国家的资本发展成为赌场式操作的副产品时,结果可能会很糟糕。

推荐书目:

Deep Simplicity: Bring Order to Chaos and Complexity, John Gribbin, Random House, 2005. [英]约翰·葛瑞本:《深奥的简洁:从混沌、复杂到地球生命的起源》,张宪润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Jared M. Diamond,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Robert B. Cialdini, Perennial, 1998. [美]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陈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Why Some Are So Rich and Some Are so Poor, David S. Landes, W. W. Norton & Company, 1998. [美]戴维·兰德斯:《国富国穷》,门洪华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

参考链接:

=END=


《“[read]穷查理宝典”》 有 19 条评论

  1. 百万富翁快车道-读书简记
    http://lanbing510.info/2017/11/04/The-Millionaire-Fastlane.html
    `
    第一篇 轮椅上的财富:缓慢致富意味着人老了才会有钱
    第二篇 财富不只是一条路,而是一场旅行
    第三篇 贫穷:人行道路线图
    第四篇 平庸:慢车道路线图
    第五篇 财富:快车道路线图
    第六篇 获取财富的工具:你自己
    首先管好你自己
    生活的方向盘
    将你的挡风玻璃擦拭干净
    排除阻碍你的绊脚石
    你的原始燃料:时间
    换掉脏机油
    冲击红线
    第七篇 通信财富之路
    通向财富的正确道路
    需求戒律
    进入戒律
    控制戒律
    规模戒律
    时间戒律
    快速致富的3条大道
    找到你的金光大道
    为你的路设定终点
    第八篇 加速积累财富
    成功的速度
    烧掉商业计划,立即开始行动
    步行者会让你发财
    把搭便车者扔出去
    成为别人的救星
    打造品牌而不是生意
    选择“一夫一妻”制
    为你的致富计划充满电
    `

  2. 穷查理宝典-读书简记
    http://lanbing510.info/2017/09/30/Poor-Charlie.html
    `
    书中一直强调一个观念:普世智慧,需要通过掌握多个学科的临界知识,利用多元思维模型进行来获得。多元思维模型设计多个学科的最有用最基础的一些知识,比如工程学的冗余备份模型,数学的复利模型,物理学和化学的临界点、倾覆力矩、自我催化模型,生物学的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以及心理学的认知误判模型等等。

    书中多次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另外给我启发还有:
    1.一些概念:能力圈、lollapalooza效应、护城河、安全边际等等;
    2.查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未雨绸缪、富有耐心、律己严厉和不偏不倚;
    3.长期保持好奇心态:有浓厚的兴趣去弄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
    4.检查清单。

    知道的东西只是信息,用起来才叫做知识,阅读,实践,反思!
    `

  3. 杰夫贝索斯给股东的第二封信
    https://mp.weixin.qq.com/s/f2JV1UL3DjhaQ_3D6HVNAg
    `
    我喜欢顾客的一件事是他们永远不会满意。他们的期望永远不会是静止的,而是会不断上升的,这就是人性,人性并不会因为在狩猎采集日上得到了满足而进化。人们对更好的方式有着巨大的胃口,昨天的“哇”很快变成了今天的“普通”。我看到改善的循环发生的速度比以往更快。这可能是因为消费者比以往更容易获得更多信息 – 只需几秒钟,手机上轻点几下便可轻松购买,客户可以阅读评论,比价,查看库存情况,了解多快到货或者可以取货等等。这些例子虽然来自于零售,但我感觉到同样的客户赋能现象在亚马逊和其他大多数行业都在广泛地发生。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可能躺在你的功劳簿上睡觉,客户是不会同意的。

    你如何在不断提高的客户期望中保持领先地位?没有一个方案能做到这一点,它必须是许多方法的组合。但高标准(广泛并深入各个层面的细节)肯定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内生还是可教育获得?

    首先,基本问题是:高标准是可以内生的还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获得?如果你把我带入篮球队,你可以教我很多东西,但是你不能教我长得更高。我们首先需要选择“高标准”的人才吗?如果是这样,这封信应该主要是关于招聘的,但我不这么认为,我相信高标准是可以教育出来的。事实上,人们通过处于高标准环境就可以很好地学习高标准,高标准是具有传染性的,你把一个新人带到一个高标准的团队,他会很快地适应。相反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低标准盛行,这些标准也将迅速蔓延。
    `

  4. 李善友:你真的搞懂贝索斯了吗?(贝索斯思维全解)
    https://mp.weixin.qq.com/s/-xJd7HIJ73Hld7EOBob1IQ
    `
    贝索斯思维的核心:非共识
    一、自由现金流 能力圈:长线思维
    所有只能产生短期利润的项目都不重要,无论现在赚多少钱;
    能够产生长期现金流的项目才是重要的,无论现在亏多少钱!

    ✦ 要谨慎选择你的竞争对手,因为最后很可能你们会变得很像。

    二、客户至上 方法论:逆向工作法
    把所有资源 all in 在不变的事物上。
    瞬息万变的零售业当中,非常非常普通的三件事情:
    第一,无限选择。
    第二,最低价格。
    第三,快速配送。

    三、Day one 第一性原理:反熵增
    Day one:创业起步的状态。
    Day two:功成名就的状态。
    任何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变得涣散化、官僚化、失效化并最终走向死亡,这中间最大的力量就是因为组织的熵增。

    芒格说,商界有一个古老的格言:
    ① 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
    ② 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希望今天的你,找到它,横亘一生。
    `

  5.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致股东信(2018年):我们继续渴望成为地球上以客户为中心的最佳公司
    https://mp.weixin.qq.com/s/_ldUo9i7Rzf7ieZZQusCSg
    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018724/000119312518121161/d456916dex991.htm

    吴晓波:企业如何保持活力?亚马逊贝索斯给出的四个药方
    https://mp.weixin.qq.com/s/mpaPMxkr5Sb5xfrNKIoFYg
    `
    如何才能保持Day 1的状态?

    贝索斯在这封信中给出了四个药方:
    第一,客户至上;
    第二,抵制形式主义;
    第三,积极适应外部趋势;
    第四,快速决策。
    `

  6. 查理·芒格平生最爱这2个思维模型
    https://mp.weixin.qq.com/s/PlO9THvArTTCRoblyI_nGg
    `
    芒格曾说过两句话,如仙露明珠。
    1.我做的只是在观察:什么灵,什么不灵,以及为什么。
    2.一个人能做的至善之举,就是帮助另一个人知道得更多。

    在所有的模型中,芒格本人平生最爱这两个:
    1.“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2.“激励机制”(incentives)

    以凑合的价格投资好公司远比以好价格投资凑合的公司要好得多。

    1.放弃烂机会;
    2.放弃看起来很好但实质上很烂的机会;
    3.下重注在那些实质上很好的机会上。
    `

  7. 重磅 | 巴菲特致股东信来了,解密9大看点!
    https://mp.weixin.qq.com/s/RYf0FSXI-feSZsOl_SkZpQ
    http://www.berkshirehathaway.com/letters/2018ltr.pdf
    `
    看点一:伯克希尔2018年全年盈利40亿美元,Q4净亏254亿
    看点二:巴菲特将放弃每股账面价值这一估值指标
    看点三:“踩雷”卡夫亨氏,2018年无形资产减记30亿
    看点四:仍未最终敲定接班人
    看点五:披露十大重仓股,苹果排名第一
    看点六:巴菲特的“甜蜜负担”,1120亿美元的天量现金怎么花?
    看点七:2019年将扩大股票投资
    看点八:股票回购不及预期
    看点九:回顾投资历程——押注美国

    总之,对于伯克希尔CEO的任命,苹果、卡夫投资的复盘和前景等话题,巴菲特在此次年度致股东信中都未详细说明,这也给即将在5月4日举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留下悬念。
    `

  8. 自我进化的思维方式清单
    https://mp.weixin.qq.com/s/8jyfSQPn3PB3ZCn3K6-8tw
    `
    导读:思维模式是人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式化、程式化的“心理结构”,对个人乃至于组织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一劳永逸地解答员工平时不断问到的问题,也出于对自己思考方式的总结,DuckDuckGo创始人兼CEO、《Traction》一书的联合作者Gabriel Weinberg总结了他平时反复用到的思维模式,按照解释、建模、头脑风暴、实验、解释、决策、推理、协商、管理、商业、影响力、竞争、策略制定、投资、学习、自然、哲学等主题进行整理,我们编译出来供大家学习。

    2003年,我无意间发现了查理·芒格在1995年的演讲《人类误判心理学》,里面谈到了行为经济学如何应用于商业和投资。不过它更深远的意义是开启了我的心智,让我不断寻求各种思维模式并把它们应用到范围很广的各种学科上面。

    思维模式不过是一种可以用来帮助解释事情的概念,思维模式成千上万,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一套,你可以通过课程、辅导或者第一手经验学到。但是能够在日常的决策、问题解决以及探索真理中反复利用的思维模式却是很少的。就像芒格说的那样:“80到90个模式能让你很好解决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问题。”

    本文试图列举对本人(常用)的思维模式。所以会带有个人偏见,也是不完整的。我希望学到更多以后去继续修订。

    # 思维模型的使用说明
    思维模式在设法弄清楚事物本质以及帮助产生想法是很有用的。但是想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合适的背景下的适当时机应用。而要想运用自如,你需要不断实践。因此,对于清单的使用我有3点建议:

    1. 对于你不知道或者不够了解的思维模式,你可以把本清单作为继续学习的跳板。
    2. 当你遇到具体问题时,你可以浏览一下这个清单,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思维模式。
    3. 不断将你新学到的思维模型加入进来。
    `

    Mental Models I Find Repeatedly Useful
    https://medium.com/@yegg/mental-models-i-find-repeatedly-useful-936f1cc405d
    https://superthinking.com/

  9.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总是来自思维方式
    https://mp.weixin.qq.com/s/3zrnM9QfRZ8D6uDuTn_cCA
    `
    我接触过很多厉害的人,发现他们有一些共性:他们在思考和分析一个问题时,总是能借鉴各个领域的知识。

    一、为什么工作两三年后,感觉进步速度变慢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看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1. 3种学习方式

    我总结了一下,有三种学习方式:
    第一,跟事学,你多做事,参与更多项目,积累更多案例;
    第二,跟人学,也就是跟导师学,跟同事学,跟领导学;
    第三,依靠读书听课来自学。

    换句话说,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基本是通过跟事学、跟人学、跟书学这三种维度获得成长。

    刚进公司的时候,周围都是新事情,你可以从环境中获得直接的滋养,进步自然特别快。但在工作了两三年之后,工作内容慢慢熟了,新东西越来越少,你在事上学的边际收益越来越低了。
    再看人,刚开始你可以跟领导学,后来领导的那几把刷子你都会了,反而能看到领导很多的不足。

    那该怎么办呢?一般有这么几个解决方案:升职,挑战新事情,见更高层次的人;轮岗,换个事情;辞职,换个环境。
    这些成长方式虽然有用,但它有一个前提:你只能赌自己的运气,谁能接触到更好的人、更好的事,谁的进步速度更快一点。

    我们过去的学习中,一般对标的都是工作中的领导或者生活中的牛人,我们好像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范围其实受到了周围环境的约束。

    如果打破这个假设呢?将你的学习对象变成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人,而不只是公司里的人。
    换句话说,你要主动改造自己的学习环境,从公司当中跳出来,向全人类中最杰出的人学习知识和经验。

    2. 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
    你必须知道各个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且经常使用它们,不是只用其中的几种,而是要都使用。大多数人试图用一种方式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什么是全人类最杰出的知识?芒格告诉我们,全人类最杰出的知识是“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

    二、重要的不是思维模型,而是你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1.思维模型
    一方面,它在很多情况下是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
    另一方面,有些时候,它是思考问题的套路。

    我这一辈子只做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去发现什么是有效的,然后持续去做。第二件事情是寻找什么是无效的,然后坚决避免。

    2.尺度与有效性
    有效,简单说,能解决问题就是有效。
    但其实有效和尺度有很大的关系,没有一个简单意义上的有效,只有说你在哪个尺度上是有效的。
    有效有微观和宏观之分,有短暂和长期之分。你只有拉开这个尺度看,才能定义有效,也才能够理解思维模型的有效。
    思维模型的有效性,只有拉到对应的尺度上才有效。

    芒格说物理学、数学、化学能解决90%的的事情,意思是,当你拉开了尺度看这些问题,你就会发现那种有规律性、结构性的力量,你解决了那些规律性的问题以后,90%的问题不存在了。

    在不同的尺度上,规律不一样。如果我们不知道存在着一个更长周期下的规律,我们靠单次博弈的得失来做决策,一直在做随机布朗运动,结果是很可怕的,因为你看不到长周期的视角,就做不了更长周期的决策。

    芒格说,掌握80到90个思维模型,就能解决90%问题。

    他提出的那些思维模型大部分是长尺度下的,小部分是短尺度的——长尺度下的思维模型才能解决生活当中90%的问题,剩下的10%的小问题,你用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就好了。
    换句话说,一个人只要掌握了解决80到90个问题的有效策略,就能解决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问题,而这些问题当中,非常重要的只有几个。

    三、看到问题的相似性,能帮你解决90%的问题
    1.相似的问题

    2.跨领域的答案
    怎样打通跨学科的这些知识,首先需要提出问题并界定清楚,另外就是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芒格说,你要用那些不同领域的知识,去解决重要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有些学科是重要的?因为那些基本问题重复出现。
    为什么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就会有用?因为重要理论回答了这些重要的基本问题。

    你首先要从基本的问题入手,先思考我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这种问题有哪些思考方式,在哪些领域出现过,这些领域的解决答案就是不同的思维模型。

    世界上不存在洞察,之所以有些答案显得洞察,是因为大多数人没那么想。而他恰巧用了符合这个问题的尺度去想这个问题,就变成了洞察。

    所以如果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熟悉的尺度里面,大多数人就不会有洞察。拉开不同的尺度想,才有可能有洞察。

    不仅仅学习知识,更要寻找问题,你在解决哪个基本问题,这个问题的思考方式是什么?有什么答案,然后去跨学科的寻找你这个问题全人类找到的更好的答案来解决你这个问题,就够了。
    `

  10. 读查理·芒格发言的五点感悟
    https://news.futunn.com/market/130141
    `
    一、常识的智慧
    什么是常识?芒格的回答是,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
    其实,一个人思考问题,能否从最基本的常识出发,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方法论,而就像芒格所说,一个人是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这个人能够用常识去分辨所谓的大众甚至是权威所说的事物是正确还是错误。
    就如芒格所说,如果我们回看过去过去20,30年里很多被大家所认知正确的事情,而到现在来看,我们会发现很多是错误或者是不完整的。而在芒格眼里,把很多东西扔到「太难」的一堆里,这也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之一。
    My idea of being properly educated is being right when the professor is wrong. Anyone can just spit back what the professor is saying. It takes a really educated person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二、关于能力圈
    芒格所谓的能力圈,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要有自知之明。
    当被问及如何选人的时候,芒格说:
    我当然选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人,不选那些自不量力的人。我自己会这样选,但我也学到了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和霍华德·阿曼森学的。
    他讲过这样一句话:「千万别低估高估自己的人。」高估自己的自大狂偶尔竟然能成大事,这是现代生活中让人很不爽的一部分。
    我已经学会适应了,不适应又能怎样,见怪不怪了。自大狂偶尔能成为大赢家,但我不愿一群自大狂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选择谨慎的人。
    而芒格所常说的能力圈,就是自己能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并且围绕着自己的能力圈做投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那么这个人就不会有真正的「能力圈」。
    用芒格的话就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圈的边界,非常非常重要。连边界在哪都不知道,怎么能算是能力圈?没那个能力,却以为自己有,肯定要犯大错。
    我觉得,你得始终对比自己能做到什么、别人能做到什么,你需要始终坚定地保持理性,特别是别自己骗自己。从我一生的阅历来看,理性地认识自己的能力这项特质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
    我觉得像沃伦和我这样的人是天生的。后天的教育很重要,但是,我认为,我们生下来就具备了投资成功所需的性格。我没办法让你回到娘胎中重生。
    It is really important to stay within your circle of competence. If you are not sure what the boundaries of that circle are for you, then you do not have real mastery of your field. 
    We worked very hard to find a few things where we are right. The few things were enough and that that was a reasonable expectation.

    三、关于中国的机会

    芒格这么说道:
    你说除了中国,其实,这么大的世界,只要找到一个好地方,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一定还有其他鱼很多的地方,但我觉得,对芒格家族来说,应该没有比中国更好的地方了。我帮不了你。我自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你的问题,只能靠你自己了。
    顺便说一句,中国的水可以。有些聪明人已经蹚进去了。时候到了,更多人会进场。中国的好公司比美国的好公司便宜。
    这就像芒格说的,要在鱼多的地方钓鱼。
    The first rule of fishing is to fish where the fish are.

    四、关于卖出
    当有人问芒格,什么时候卖出股票?芒格这么回答到:
    我不是退出高手。我的伯克希尔股票是 1966 年买的。我的 Costco 股票是……我善于挑选,别人比我更会退出。我追求的是永远不必退出。你问错人了。
    成功的投资风格有很多种,有的人是不断退出的,退出不是我的强项。我不会退出,我甚至不看出口在哪里,我选择持有。你们不知道,看着 Costco 不断进步多么令人欣慰。
    Costco 凭借「能者上、庸者下」的文化勇往直前。我持有 Costco 感觉好极了,为什么要频繁交易?首先,频繁交易需要交税,我的钱不会多,只会少;其次,交易股票远远不如寻找自己欣赏和敬佩的人。所以,我要找的是 Costco这样的公司,而不是何时卖出。
    对于芒格来说,他很少考虑卖出股票,而在大部分的时候,他都在考虑买入股票。
    So I say find Costco’s, not good exits.

    五、关于做减法
    芒格看来,你并不需要很多伟大的决策。如果你去看看Berkshire或者是Daily Journal的历史,你会发现,其实真正有意义的决策很少很少。
    投资这个游戏,其实就是一直在游戏里,同时发现一些少之又少的机会,而不是频繁的交易。如何做减法,让自己知道自己知道什么,能够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优先的位置,这在芒格看来,是将人生过得更好的必要条件。
    It’s not a good way to live your life to pretend to know a lot of stuff you don’t know, and pretend to furnish opportunities you’re not furnishing.
    `

  11. 芒格:如何过上痛苦的生活?给你送上四味药
    https://mp.weixin.qq.com/s/ax5braB19qUZ7Gu3v9KKvw
    `
    怎么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你可能想过并实践过很多方法。但是,你是否逆向思考过,如何才能过上痛苦的生活呢?以此,让自己在漫长的人生中,日日以避免失败为目标而成长。这,就是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要为你讲述的。这是芒格 1986 年 6 月 13 日,在哈佛学校的毕业典礼上所作的演讲。一起来看~

    在我听过的 20 次哈佛学校的毕业演讲中,哪次曾让我希望它再长些呢?这样的演讲只有约翰尼·卡森的那一次,他详述了保证痛苦人生的卡森药方。
    所以呢,我决定重复卡森的演讲,但以更大的规模,并加上我自己的药方。毕竟,我比卡森演讲时岁数更大,同一个年轻的有魅力的幽默家相比,我失败的次数更多,痛苦更多,痛苦的方式也更多。我显然很有资格进一步发挥卡森的主题。
    那时卡森说他无法告诉毕业的同学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但能够根据个人经验,告诉他们如何保证自己过上痛苦的生活。卡森给的确保痛苦生活的处方包括:
    1. 为了改变心情或者感觉而使用化学物质;
    2. 妒忌;
    3. 怨恨。

    好啦,卡森开的处方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是芒格另开的四味药。

    第一,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
    只要养成这个习惯,你们就能够绰绰有余地抵消你们所有优点共同产生的效应,不管那种效应有多么巨大。

    我为痛苦生活开出的第二味药是,尽可能从你们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今人。

    我为你们的痛苦生活开出的第三味药是,当你们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严重的失败时,就请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吧。因为即使是最幸运、最聪明的人,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失败,这味药必定能保证你们永远地陷身在痛苦的泥沼里。

    为了让你们过上头脑混乱、痛苦不堪的日子,我所开的最后一味药是,请忽略小时候人们告诉我的那个乡下人故事。曾经有个乡下人说:「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大多数人和你们一样,嘲笑这个乡下人的无知,忽略他那朴素的智慧。如果我的经验有什么借鉴意义的话,那些热爱痛苦生活的人应该不惜任何代价避免应用这个乡下人的方法。
    若想获得失败,你们应该将这种乡下人的方法,也就是卡森在演讲中所用的方法,贬低得愚蠢之极、毫无用处。
    `

  12. 复利的谎言
    https://mp.weixin.qq.com/s/1pJSuOSrNIj4KPB0F8O54A
    `
    最近,有人问我:
    * 一个人可以做到持续地每天进步百分之0.1或者说百分之0.05吗?
    * 如果可以或者说有可能达成的话,关键点在哪里呢?难点在哪里呢?

    我回答:
    不可能。

    我小时候曾经得过一本武林秘籍,上面介绍了一种看起来很靠谱的方法,让人学会“飞檐走壁的轻功”。
    具体方法是:
    * 挖一个大坑,在里面垫很多层草席,一次垫到接近地面;
    * 每天锻炼跳出地面,直至轻松自如;
    * 取掉一张草席,继续锻炼……
    * 再取掉一张……

    每层草席才多厚呀,这样,你就神不知鬼不觉战胜地心引力,掌握绝世轻功了。
    可惜,少年的我胸无大志,没有亲身实践。
    你看,这是不是也是“复利思维”的一种简化版?

    “复利思维”,这个看似有些鸡汤的话题,其实包含了“不确定性、连续性、对称性、预测、幂律分布、肥尾、下注、决策、贝叶斯、长期主义”等好多个有趣的话题。

    本文的观点是:
    * 绝大多数人对于复利的理解是错误的;
    * 极少有人能够靠复利获利。

    以下,是复利谎言背后的10个真相。

    真相 1 – 世界被随机性主宰
    未来是极度不确定的。并不存在一个清晰的轨迹,让你像爬坡一样每天进步一点点。

    真相 2 – 连续性很难实现
    复利有一个重要的假设,那就是连续性。只要你每年赚26%,连续十年,你就可以……

    复利极大地高估了“连续性”。
    时间并不是复利的朋友,更多时候是敌人。
    * 时间“有先有后”的特性,让我们容易将先发生的作为因,后发生的作为果。
    * 时间“自动驾驶”的特性,让我们容易以为事件的发生就像将一个雪球滚下山坡。
    然而:
    * 时间的先后次序,并不能决定前后的因果关系;
    * 时间的连续性,更不能成为事件连续性的燃料或证据。
    休谟早就说过,这么想是很幼稚的。

    真相 3 – 现实是不均匀的
    复利神话里描述的那种“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年赚一点点,就能成长为巨人”的场景,在现实中并不会出现。确切说,在现实世界,99%的时间你会感觉一无所获,只有那1%的时间会感觉到收获的喜悦。

    真相 4 – 回报是不对称的
    稍微总结以上三节,“连续性”的幻觉,对“均匀性”的幻想,“非对称”的风险和回报,经常是财富的致命杀手。在这三个“不确定性”杀手的围剿之下,复利谎言走不了多远,就粉身碎骨了。

    真相 5 – 勤奋无法替代思考
    复利神话,其实是一种反智的智力贩卖。
    为什么呢?
    因为要获取世俗上的成功,除了运气之外,你需要两个步骤:
    1、做正确的事情;
    2、把事情做正确。
    复利神话过于强调第二点,让人忽略了第一点。

    真相 6 – “种下树”的惊险一跃
    假如说种树是你说的这种“每天长一点点”,然后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那么这里的关键点不是每天长一点点,而是“种下树”这个“充满惊险一跃”的大决策。
    这类决策,很难外包。
    这方面,投资和教育孩子也有点儿像,你应该做一名园丁,而不是木匠。

    真相 7 – 惊涛骇浪里的贝叶斯
    所以,厉害的人,本质上是个贝叶斯主义者。
    他们能够做到:
    * 随时在根据当前境况重新判断;
    * 打出无记忆的牌;
    * 不介意自打嘴巴;
    * 勇于自我更新。
    他们绝非像驴子拉磨那样,以为只要坚持转圈儿就能每天进步。

    真相 8 – 牛人需要“北极星+鸡血”

    真相 9 – 一边“滚雪球”一边“补血”
    复利思维描述的理想化的滚雪球,在现实中经常会掉血。高手们需要一边“滚雪球”,一边“补血”。例如特斯拉在中国建厂,蔚来汽车拿到政府投资。都是生死一线间的“补血”。

    为了拥抱大数定律,你需要长期在场,实现遍历性。

    所以投资人要讲故事,要制造自己的传说,要持续募集更多的钱。他们懂资源聚集效应。
    当然,这背后自然还有对“概率权”的理解。
    职业投资人和业余投资者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职业选手有源源不断的弹药。

    即使牛如巴菲特和高瓴,也在源源不断地获得资金,为下一次下注准备筹码。
    只有如此,无限游戏才可以持续下去,英雄一直留在场上,大数定律发挥作用,财富因为遍历性中的概率优势、以及最大化的正期望值得以实现。
    这才是“长期主义”背后的道理。
    换句话说,他们一边滚雪球,一边不断往前面的雪道上撒雪。

    真相 10 – 西西弗斯向上滚雪球
    人生也许像是滚雪球,可惜不是顺着坡往下滚,而是像西西弗斯那样往山上滚雪球。
    忘掉复利神话吧。
    人类唯一可以什么都不干就增加的,只有年龄(也许还有体重)。
    人生就像逆水行舟。
    即使你只想做一个防守者,也要主动防守。

    # 最后
    ## 菩萨畏因
    * 别去做那些会炸掉的事情。
    * 但是也别指望能找到并复制“成功者”的“因”。
    ## 凡夫畏果
    * 即使你种下了善因,而没有得到善果,甚至得到恶果,也要坦然接受。
    * 那些没有杀死你的恶果,往往能帮助你更新自己的信念。

    大多数人是要当普通人的。
    幸福的普通人比不幸福的牛人更幸福。
    `

  13. 让你终身受益的15种顶级思维模型
    https://mp.weixin.qq.com/s/GOEAeFHzVAxQ1T_2cc2x0w
    `
    查理·芒格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摸象的瞎子。

    要超越普通人的认知决策,就必须掌握多个核心思维模型。
    以下内容是从查理·芒格的100种思维模型中提炼出的15个,让人受益终身。
    ==

    01-非线性思维

    非线性思维的核心:
    1. 理解世界是非线性、跳跃发展、不可精确预测的;
    2. 理解引起质变的核心原因,加速或者等待临界点的来临,获取质变期的巨大收益;
    3. 在积累期勇于放弃短期利益,做能够对促进上一条有益的事情(如在积累期投入更多本金、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等)。

    02-黄金圈思维

    黄金圈是认知世界的方式,有三个层面。从why出发,探究问题的本质,是最快速透析问题根源的一把利器。
    思考模式是先从Why出发,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理念是什么,从内心激发出感性的情感,产生驱动力;
    近而再思考How,设定目标一步步解决;最后做出来的结果就是What,更加贴合最初的理念。

    03-10+10+10旁观思维模型

    面对一个决策或选择,当你犹豫不决时,可以想一下:
    10分钟后,自己是怎么看待自己现在的决策,依然保持一致亦或会后悔;
    10个月后,你又会如何思考自己10个月以前的这个决策;
    10年后,自己如何看待自己这个10年前的判断与决策。
    这个思维模型,可以应用在:临时的判断,大的决策,预测自己的未来等。

    04-反熵增思维模型

    从一个系统、一个组织,再到一个星球,甚至我们每个人,都符合熵增定律。
    我们会变得混乱、无序、僵化、没有活力,直至在这种混乱中走向消亡。
    一个企业,要让自己反熵增,就是让自己更有活力,更开放,更多地适应外部变化,让其在环境中自我进化。

    05-三层解释思维模型

    对于一个事物,可以有三层解释:现实层、技术层、底层。
    现实层会解释浅显的,大多数人能看到的因果;
    技术层会解释现实背后的规律,是现象之下,是一种背景带来的规律,是一种看得见技能的规律;
    而底层,则是一种可以广泛适用的规律,是深层次思维模型,通达人性,洞悉法则。

    06-反脆弱思维模型

    事物可分为三类:脆弱、强悍、反脆弱。
    脆弱的事物,在受到外界压力时会破碎、受损,就像玻璃杯掉到地上会碎;强悍的事物,在遭遇外界压力时,不会受其影响。
    而反脆弱的事物,可以在这个波动的世界中,伴随压力而进化,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反脆弱本身是可以面对风险,可以从风险中受益成长。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这样做:
    1. 利用不对称性,小投入,高产出。
    2. 成为多元化,让自己不只一种技能或身份。
    3. 相信未来的非线性,会给我们更多的机会与乐趣。这个世界,正因为有了非线性才会有新的生物不断出现,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我们才会不断成长不断精进。

    07-复利原理

    在有限的时间,把有限的精力和财富,持续而反复地投入到某一领域,长期坚持下去,最终产生的积极影响,会如雪球越滚越大,它带来的回报一定超过你的想象。

    08-完型融合思维模型

    完成一件事情,除了要有完整、清晰的逻辑思路,还需要多种元素进行融合, 比如:人的资源、物钱的资源、时机大环境等。
    完型融合思维模型可以应用在:事情的执行、思考事物产生原因、预测人的判断等。
    只有考虑足够多的因素,以及整体需要的相互支持,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准确地判断与分析。

    09-笛卡尔思维模型

    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一切。我们以为科学的演化是继承,其实是颠覆。

    10-获得性偏差思维模型

    人们对一个事物判断失误,往往不是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因为把注意力太多都放在了已知部分。
    从一个大的完型角度,你了解的信息,可能不足5%,所以,自己已经获得信息也许不仅不重要,很有可能还是局限的,有偏见的。

    11-排列组合思维模型

    很多元素组合在一起,可以对一个问题看得更全面,避免陷入查理·芒格口中的“铁锤人”思维。

    12-费马帕斯卡系统

    在知识、能力、努力、耐心这些所有的品质中,查理·芒格最看重的是理性。
    查理·芒格说:“你必须看到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而不是你以为的样子、或者你希望的样子,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费马帕斯卡系统就是认识真实世界的基本工具。
    费马帕斯卡系统是概率论的基本原则。

    13-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风险决策的一个重要思维模型,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描述和预测人们在面临风险决策过程中的行为理论。
    前景理论分析框架有三个特征:
    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获得更敏感。

    14-心流模型

    心流状态,是我们能够在工作中达到的最美好、最平和的状态。通过一种心流状态又会产生新的心流状态。
    成功的人,能够成功地将他们的一生,变成一种单纯的心流状态。他们在生命中各个部分紧紧地连接到了一起,所有活动都有了意义。

    15-奥卡姆剃刀定律

    “奥卡姆剃刀定律”,又称“简约法则”, 这个原理最早至少能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界选择最短的道路”。
    核心内容为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面对复杂的投资市场,应拿起奥卡姆剃刀,把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化自己的投资策略,对那些消耗了大量金钱、时间、精力的事情加以区分,然后釆取步骤去摆脱它们。
    最后我们以弗里德里克·迈特兰德的名言作结:“简单是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

  14. 认知偏差知识手册
    https://imzl.com/cognitive-bias/
    `
    一、决策、信念与行为偏差
    1. 不明确性效应 Ambiguity Effect
    2. 锚定效应 Anchoring Effect
    3. 注意力偏差 Attentional Bias
    4. 获得性启发 Availability Heuristic
    5. 可获性层叠 Availability Heuristic
    6. 逆火效应 Backfire Effect
    7. 从众效应 Bandwagon Effect
    8. 信念偏差 Belief Bias
    9. 选择支持偏差 Choice-Supportive Bias
    10. 确认偏差 Confirmation Bias
    11 知识的诅咒 Curse of Knowledge
    12. 诱饵效应 Decoy Effect
    13. 差异偏差 Distinction Bias
    14. 禀赋效应 Endowment Effect
    15. 功能固着 Functional Fixedness
    16. 巴纳姆效应 Barnum Effect
    17. 框架效应 Framing Effect
    18. 频率错觉 Frequency Illusion
    19. 后见之明偏差 Hindsight Bias
    20. 当下偏差 Current Moment Bias
    21. 可辨识受害者效应 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
    22. 宜家效应 IKEA Effect
    23. 影响力偏差 Impact Bias
    24. 资讯偏差 Information Bias
    25. 沉没成本谬误 Sunk Cost Fallacy
    26. 损失趋避 Loss Aversion
    27. 单纯接触效应 Mere Exposure Effect
    28. 负面偏差 Negativity Bias
    29. 忽略可能性 Neglect of Probability
    30. 乐观偏差 Optimism Bias
    31. 鸵鸟效应 Ostrich Effect
    32. 规划谬误 Planning Fallacy
    33. 对抗心理 Reactance
    34. 自制偏差 Restraint Bias
    35. 韵律当理由效应 Rhyme as Reason Effect
    36. 风险补偿 Risk Compensation
    37. 选择性知觉 Selective Perception
    38. 幸存者偏差 Survivorship Bias
    39. 零风险偏差 Zero-Risk Bias
    40. 感知价值偏差 Perceived Value Bias
    41. 分析瘫痪 Analysis Paralysis
    42. 稀缺效应 Scarcity Effect
    43. 流畅性启发 Fluency Heuristic

    二、社会偏差
    44.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Actor-Observer Bias
    45. 达克效应 Dunning–Kruger Effect
    46. 错误共识效应 False Consensus Effect
    47. 基本归因谬误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48. 晕轮效应 Halo Effect
    49. 群内偏差 Ingroup Bias
    50. 权威偏见 Authority Bias
    51. 得寸进尺法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三、记忆错误与偏差
    52. 谷歌效应 Google Effect
    53. 幽默效应 Humor Effect
    54. 真相错觉效应 Illusion of Truth Effect
    55. 峰终法则 Peak-End Rule
    56. 图片优势效应 Picture Superiority Effect
    57. 首因效应 Primacy Effect
    58. 雷斯多夫效应 Von Restorff Effect
    59. 蔡格尼效应 Zeigarnik Effect

    四、统计与几率偏差
    60. 基本比率谬误 Base Rate fallacy
    61. 赌徒谬误 Gambler’s Fallacy
    62. 热手谬误 Hot-Hand Fallacy
    63. 对样本数不敏锐 Insensitivity to Sample Size

    五、实验与研究偏差
    64. 取样偏差 Sampling Bias
    65. 观察者期望效应 Observer-Expectancy Effect
    66. 社会期许偏差 Social Desirability Bias
    67. 遗漏变数偏差 Omitted-Variable Bias
    `

  15. 查理·芒格【创始人肖像计划-Ep.5】
    https://mp.weixin.qq.com/s/Q9B4XJavHKj8NnpIRQGbyA
    `
    有三件事,按照重要性的排序是: 思维模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思维模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是最最重要的

    “当一个人需要新的思维模型而没有去学习的时候,已经在为此付出代价了”。—— 查理·芒格

    逆向法(Invert, Always Invert)
    简单(Simplicity)
    过滤(Filters)
    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
    模糊正确胜过精确错误(Vaguely Right Beats Precisely Wrong)
    读书(站在巨人肩膀上)

    1/ 强者益强。
    2/ 范式转移.
    3/ 跃过鸿沟.
    4/ 摩尔定律.
    5/ 软件吞噬世界.
    6/ 零边际成本
    7/ 不对称性,凸性和反脆弱
    8/ 过程导向和目标导向
    9/ 垄断,稀缺和财富的关系
    10/ 悖论和矛盾
    11/ 信息和能量
    12/ 能力圈
    13/ 生态系统, 群体惯性
    14/ 活下来就好,及时出场就好
    15/ 阈值
    16/ 自催化,正反馈循环
    17/ 成功的网络机制
    18/ 可选择性
    19/ 多维度, 无限游戏
    20/ 涌现
    21/ 幸存者偏差
    22/ 指数增长,S 曲线
    23/ 数量就是质量
    24/ 可扩展性
    25/ 遍历性,时间均值,系综均值
    26/ 适应性地形
    27/ 庞氏骗局
    28/ 间接方法
    29/ 计算的不可缩减性
    30/ 医不叩门,师不顺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1/ 谢林点
    32/ 回报递增,路径依赖
    `

  16. 查理∙芒格的智慧(史上最全整理)
    https://www.douban.com/note/719248219/

    (一) 《穷查理宝典》
    学习查理∙芒格的智慧,《穷查理宝典》是第一本应该读的书。《穷查理宝典》由芒格的朋友彼得∙考夫曼编辑,记录有芒格生平、好友评价及最重要的芒格十一讲。芒格十一讲是芒格一生智慧的结晶,蕴含芒格成功的密码,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践行。最后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是他特别为本书而写,其他十讲均为芒格在各种场合的演讲内容。

    第一讲 在哈佛学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第二讲 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及其与投资管理和商业的关系
    第三讲 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修正稿)
    第四讲 芒格演讲之“对实践思维的实践分析?”
    第五讲 需要多元学科技能教育
    第六讲 一流慈善基金的投资实践
    第七讲 在慈善圆桌会议早餐会上的讲话
    第八讲 2003年的金融大丑闻
    第九讲 芒格在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经济学系演讲
    第十讲 芒格在南加州大学GOULD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2007年5月23日)
    第十一讲 人类误判心理学

    (二) 芒格推荐书单
    芒格亲自推荐书单,理解和学习芒格的重要读本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13581591/

    书单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正式推荐书籍
    第二部分: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正文中提到书籍
    第三部分:查理.芒格在其他场合推荐书籍
    第四部分:《穷查理宝典》编辑彼得.考夫曼推荐书籍

    第一部分: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正式推荐书籍

    1.《深奥的简洁:从混沌、复杂到地球生命的起源》,约翰.葛瑞本,张宪润 译
    2.《诚信的背后:华尔街圈钱游戏的真相》,又名 《泥鸽靶》,申兰克.帕特诺伊,邵琰译
    3.《Ice Age》,John&Mary Gribbin,Barnes&Noble,2002
    4.《苏格兰人如何发明世界:西欧最穷的国家如何改变世界的真实故事和详尽内幕》,亚瑟.赫曼
    5.《我生活的种种模式:赫尔伯特.A.西蒙自传》,赫尔伯特.A.西蒙,曹南燕,韩文正译
    6.《温度,决定一切》,吉诺.沙格瑞,田静如译
    7.《Andrew Carnegie》,Joseph Frazier Wall
    8.《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蒲隆译
    9.《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贾雷德.戴蒙德
    10.《第三种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杰拉德.戴蒙德,王道还译
    11.《影响力》,罗伯特.西奥迪尼,陈叙译
    12.《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加勒特.哈丁,张真译
    13.《自私的基因》,里查德.道金斯,中信出版社
    14.《洛克菲勒:一个关于财富的神话》,荣.切尔诺,王思冕等译
    15.《国富国穷》,戴维.兰德斯,门洪华译
    16.《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罗伯特.哈格斯特朗,江春译
    17.《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马特.里德利,刘青译
    18.《谈判力》,罗杰.费希尔,中信出版社
    19.《Three Scientists and Their Gods:Looking for Meaning in an age of information》,Robert Wright
    20.《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迪.格鲁夫,安然译

    第二部分: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正文中提到书籍

    1.《穷理查年鉴》
    2.《天路历程》
    3.《论老年》
    4.《击球的科学》
    5.《怎样选择成长股》
    6.《聪明的投资者》
    7.《达尔文的盲点》
    8.《语言本能》
    9.《经济学》,曼昆
    10.《国富论》,亚当.斯密
    11.《教养的迷思》,朱迪丝.瑞奇.哈里斯
    12.《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朱迪丝.瑞奇.哈里斯

    第三部分:查理.芒格在其他场合推荐书籍

    From Berkshire Hathaway Annual Meetings:
    2011: In The Plex: How Google Thinks, Works, and Shapes Our Lives by Steven Levy
    2008: Yes!: 50 Scientifically Proven Ways to Be Persuasive by Robert B. Cialdini 1
    995: Judgment in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 by Max Bazerman
    1994:•Master of the Game: Steve Ross and the Creation of Time Warner by Connie Bruck Benjamin Franklin by Carl Van Doren
    1993:•Hard Drive: Bill Gates and the Making of the Microsoft Empire by James Wallace and Jim Erickson

    From Wesco Annual Meetings:
    2010:The Greatest Trade Ever by Gregory Zuckerman
    2009: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by Malcolm Gladwell
    2007:Seeking Wisdom: From Darwin to Munger by Peter Bevelin

    Other books recommended by Charlie Munger:
    A Universe From Nothing: Why There is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by Lawrence M. Krauss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The Only Way to Guarantee Your Fair Share of Stock Market Returns by John C. Bogle

    第四部分:《穷查理宝典》编辑彼得.考夫曼推荐书籍

    1.《勒斯.施瓦格:因业绩骄傲》,勒斯.施瓦格
    2.《凡人大亨:经商的故事》,哈维.费尔斯通
    3.《筚路蓝缕的先行者:1840年至1900年的西部大开发》

    (三) 芒格采访实录
    1.《红周刊》独家对话查理·芒格:你不需要投资很多东西才会富有(2018.5.6下午)

    2.《喻见》独家采访芒格:中国的经济奇迹在于穷人会存钱(视频,2018.5.10)

    3.中信专访查理·芒格:我是孔子思想在美国的实践者(2019年5月的第一个周末)

    4.巴菲特、芒格和盖茨最新访谈:从中美关系到股票回购 (2019年5月6日)

    5.查理·芒格:我的粉丝主要是中国和印度的书呆子 (2019年4月23日,《华尔街日报》)

    (四) 其他关于芒格的重要书籍及文章
    1.《查理·芒格传》,珍妮特.洛尔著,邱舒然译
    2.《查理·芒格的智慧》,Robert G. Hagstrom著,郑磊等译
    3.《查理·芒格的原则》,特兰·格里芬著,黄延峰译
    4.《Seeking Wisdom : From Darwin to Munger, 3rd Edition》,Peter Bevelin / PCA Publications / 2007
    5.《查理·芒格的投资思想》,戴维·克拉克(David Clark)著,巴曙松、陈剑等译
    6.Friendly investment advice from Warren Buffett’s buddy
    7. Wesco’s Munger Warns on Upbeat Stock Assessments
    8.芒格名言搜集
    9.芒格的投资原则清单
    http://www.gurufocus.com/news.php?id=19331
    10.The World According to “Poor Charlie”
    http://www.kiplinger.com/features/archives/2005/11/munger.html
    11.The Munger Network of Mental Models
    http://www.focusinvestor.com/FocusSeriesPart3.pdf

    (七) 查理芒格相关链接
    http://www.nationmaster.com/encyclopedia/Charlie-Munger
    http://www.valuestockplus.net/charlie-munger
    http://futile.free.fr/cmeng.html#1
    https://fs.blog/charlie-munger/
    https://www.charlesthomasmunger.com/
    http://www.berkshirehathaway.com/SpecialLetters/CTM%20past%20present%20future%202014.pdf

  17. 隐性知识:执行不是搬砖,而是积累我们自己知识的护城河。
    https://mp.weixin.qq.com/s/N_JkcGn5gHLMjh7P4EGyjA
    `
    我们日常能获取的知识往往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

    显性知识:所有人都能获取到的信息,非常丰富。
    •显性 – 公开:大多数显性知识都是公开的,但其解释非常复杂,无法指导具体的执行,比如鱼肝油的作用,能看到非常多论文的辩护,但对你自己要不要吃,没有特别具体的帮助。
    •显性 – 私有:由于各种限制的原因或动机缺失,需要花费点时间才能获取到,比如报价单等。

    隐性知识:仅靠言语无法捕捉到的知识。
    •隐性 – 集体:不是存储在单个节点中,而是存储在网络中,无法脱离社会网络学习。比如字节的 OKR 文化、得到的上级给下级写周报等。
    •隐性 – 躯体:与人体有关的具体操作性知识,比如学习骑自行车,做红烧肉等。
    •隐性 – 关系:由于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而成为隐性的知识,只能通过言传身教的师徒制来传授,很难从外界获取,比如冥想,某种艺术风格。

    在实践中,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涉及所有三种类型的隐性知识:例如,汽车驾驶涉及隐性 – 关系知识,因为它是一种必须从他人那里获得的技能;它涉及隐性 – 躯体知识,因为它是我们用身体做的事情,最后它涉及隐性 – 集体知识,因为我们每当开车时,无论我们在世界的哪个地方,都需要遵守交规和一些风俗。

    隐性知识根植于环境、经验、实践和价值观中,难以沟通 – 它存在于实践者的头脑中,是长期竞争优势和创新的最佳来源,通过社会化、指导等方式传递 – IT部门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

    通过上述分类能看到,越能决定个人具体价值的,越是偏隐性的,而这种知识往往很难获得。比如有两种学习方式:
    •通过大量阅读书籍、资料和数据来获取某个领域的知识。
    •找到在该领域的浸泡了许久的「专家」进行咨询。

    你会发现,第二种方式能获得更多的「隐性知识」。因为我们在遇到某些具体的问题时,想要解决往往需要阅读大量的内容才能找到问题,而后者则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甚至直觉,很快给出反馈。并且能根据互动不断地进行修正反馈 —— 这是阅读文献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专家也固有其问题,如个人的偏好,自己的错误等。所以最好的方法应该是:上网搜索了十分钟还没有答案,就找个专家问问 —— 既能保证自己有一些基础的背景信息,又能快速地找到答案。

    在搜索引擎普及之后,显性知识的索引价值直线下降,因为大部分的知识都被公开;而一个人越接近执行(与抽象的知识相比),公开的知识就越少,正是这些通过探索获得的隐性知识,才形成了我们的知识护城河。

    我们如何提高获取隐性知识的能力呢?
    •亲自临摹一些事情并获得反馈:你无法通过看自行车教学视频就学会骑车;同样无法看创业指南而学会创业。巴菲特也有很长的时间在格雷厄姆手下学习投资。最好找到一个好的教练,然后照着他的样子模仿,并让他指出问题在哪里,继续改进。一般来说,有大量隐性知识的人在指导中会提出各种具体的警告,反之则说明此人并不具备对应的能力。
    •让自己浸泡在环境之中:这和之前经常提到的要「去现场」「到一线」强相关,因为看似琐碎具体,但是在那个环境中充斥着上下文,可以观察到许多忽略的信息。比如小报童大多数人都是兼职来运营,而宣传会通过朋友圈,那么如果有具体的发布时间,被人看到反而会得出「上班摸鱼」的结论,这种观察如果不是亲历其中,是无法捕捉到的。
    •获得原始资料自己推演:之前 Lightory 问我,如果带着今天的知识回到 14 年的那时候重新看食色这个项目,我会怎么做呢?如果是 3 年前我大抵会说出一些补救方案,而前些日子突然下意识的回答,我会直接停掉这个项目,因为这个模型从出发的时候就有巨大的缺陷。这种推演的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和传授的,但前提是需要有大量的原始资料,投资中经常用到的「策略回测」也是如此。
    •搞明白自己学习的目的:学习每个领域都并不是只有一套方法,比如我学习知识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更多人使用 flomo,以及明白 flomo 自身的局限性;而有些人则是为了做出系列课程,指导更多人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家的出发点不同,捕捉到的隐性知识自然不同。并没有统一的「专家」标准 —— 毕竟 Musk 自己也不会设计火箭发动机。
    •与足够多的专家交谈:可以让你获得足够的知识,以快速验证一个想法,回答一个问题,并对一个领域有足够好的感觉。另一方面也不要忽略「闲聊」的价值,因为没有人能迅速将自己的知识展示出来,在不经意的沟通中,某些新事实会刺激那部分尚未展示的部分暴露出来。
    •多去研究案例和故事:故事和案例的价值在于,其中虽然有许多戏剧性的成分,但是只有数据表格无法让我们捕捉到那部分丢失的隐性信息。这也是我们做人物志的原因,只有我们知道了这些人背后发生过什么故事,才能理解他们为何会做出某些判断,而这些东西在数据表格上所没有的。

    另外刻意练习和隐性知识并不是一回事,刻意练习只有在具有悠久的教学法历史的领域才有可能被定义为可能的。换句话说,刻意练习只能存在于音乐,数学和国际象棋等领域。

    所以如果你不在上述领域,那么学习隐性知识更好的过程是:找到一个大师,在他们手下工作几年,你通过模仿、反馈和理解来学习—— 而不是通过刻意练习。(比如庵野秀明在吉卜力打工的日子,宫崎骏在东映打工的日子)
    `

回复 abc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