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Start=

缘由:

整理一下之前在用Kindle看《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时做的一些标注,作为「读《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的补充。

正文:

参考解答:

不阅读很多糟粕,也没有能力发现精华。

据说是斯大林说的,“杀死一个人是悲剧,杀死一万个人是统计数字”。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最基本的一个结果是好东西虽然多,你却不能都要。

“Tradeoff”要求我们知道每一个事物的利弊。

真正合理的解释是大部分套被运动员拿走当纪念品了[10]。据运动员[11]说,奥运村还真没到性晚会的程度。

文人思维天生喜爱耸人听闻的消息,如果再加上不爱算数,就会对世界乱担心和瞎指挥。

在大多数公共问题上,常识是不好使的。资源调配即使做不到完全依赖市场,也不应该谁声音大就听谁的。

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

给观众想要的东西,比给观众事实更能赚钱。观众想要什么呢?娱乐和确认。观众需要你的新闻能用娱乐的方式确认他们已有的观念。

很多新闻网站,比如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使用一个叫做多变量测试(multivariate testing,也叫A/B testing)的技术:在一篇文章刚贴出来的时候,读者打开网站首页看到的是随机显示的这篇文章的两个不同标题之一,网站会在五分钟内判断哪个标题获得的点击率更高,然后就统一使用这个标题。事实证明在读者的选择下最后胜出的标题都是耸人听闻型的。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看着电视就会想,这里面一定有阴谋。电视台想把我们变傻.可是等你长大一点,你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电视台的业务就是人们想要什么它们就给什么。这个想法更令人沮丧.阴谋论还算乐观的!至少你还有个坏人可以打,我们还可以革命!而现实是电视台只不过给我们想要的东西。

人们更愿意看到说的跟自己一样的地方,并忽略不一样的地方。

要主动刻意地消费,吸收有可能修正我们观念的新信息,而不是吸收对我们现有观念的肯定(Consume deliberately. Take in information over affirmation.)。

对大多数人来说房价是高是低只与一个因素有关:他是不是已经买了房。

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两人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其中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

核电事故的有害性在于辐射。

核电站泄漏对公众的真正危害是癌症。所有人都知道辐射导致癌症,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个更重要的事实:不辐射也可能得癌症。

国家标准其实是个人治标准。对于决策者而言,辐射-癌症关系远远比国家标准更有参考价值。因为国家标准的存在,公众得到的是经过封装的科学知识。公众害怕的不是辐射,而是对国家标准的践踏。这正如公众恐惧的不是癌症,而是因为“奇怪”原因导致的癌症。

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励志,只有你的理论具有普遍意义,你的成功才可以被复制。

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 能管住自己,该上课的时候就去上课,该写作业写作业,多学习少看电视,这个品质就是学业成功的秘密。统计表明,想要预测一个学生的大学成绩,自控能力甚至是比智商和入学成绩更好的指标。

真正有效的办法是“常立志”。意志力是一种通用资源,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做一些日常小事来提高意志力,然后把它用在其他事情上。本书提出的一个有效的练习办法是做自己不习惯做的事。比如你习惯用右手,你可以有意识地用左手。你还可以强迫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是书面语的完整句子,而不得出现俚语、省略语和脏话。在一项实验中有三组学生分别想提高自己的学习、省钱和健身能力,结果通过一段时间内在实验室对着屏幕锻炼注意力来提高意志力后,他们不但各自想要提高的能力提高了,而且还顺带提高了其他两个能力。

困境不可怕,优势也不见得都好。

不但“强大”并不总值得刻意追求,那些已经非常强大的力量,也未必值得畏惧。

理论上,所有的匹夫球队都应该采用拉纳戴夫的屌丝打法。因为这是你赢球的唯一机会。可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球队没有这么打呢?因为这种打法很难受,毫无乐趣,还有舆论压力。只有那种绝望了但是还不想死的匹夫,才采用这种打法。

维护现有的社会格局和强调遵守游戏规则,那是高富帅的事。而改变规则则是屌丝的特权。

强调练习的同时绝对不能否定天赋的重要性。

真正的关键根本就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

科学的练习方法并不是从天而降的神秘招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不是科学家的发明,而是科学家对各领域高手训练方法的总结。人们一直在各个领域中不自觉地使用这些办法。

2006年,一本九百多页的论文合集,《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出版。此书汇总了多位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系统地分析了各个领域内专家的训练方法,并与神经科学及认知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对这些方法的机制进行了科学的解释。这是“怎样练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的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科尔文(Geoff Colvin)的《哪来的天才》(Talent is Overrated)和科伊尔(Daniel Coyle)的《天才的密码》(The Talent Code)等等[3]。这个领域至今仍然在不断进步,随时都有新的理解和应用。

真正提升我们水平的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

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

一定程度的“自动化”非常有用,我们不可能每做一个动作都有意识地给每个关节、每块肌肉安排任务,但是“自动化”到不管不顾地执行则是错误的。

对练习来说,你想要学什么就应该练什么,工夫就在工夫上。我们追求的就是把这个特殊技能的特殊神经网络“长”在大脑之中,别的都不必管。

所以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必须一切从实战出发,且有明确的每次训练要完成的目标。

国内训练学生搞科研的做法是不搞科研,搞“课”研。教和学都以考试为核心,讲的时候随时总结知识点,考试之前还会画下重点。人们把科学知识当成历史典故之类的考试材料,而不知道这些知识其实是可以拿来用的,更不知道你的任务不是学这些知识而是创造新知识!在这种氛围下,很多中国学生甚至喜欢评论课本,这本书写得好,这个作者是牛人,陶醉在对课本的欣赏之中。我在美国上课没见过任何一个老师赞美课本的,一线人物几乎没有人写过课本,所有课本都只不过是工具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科研这个结果。一切技术应该是为了科研服务,而不能让期末考试喧宾夺主。

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耍酷,不是为了有谈资,是为了用!

而计算机编程其实是最容易自学的项目之一,写出来的程序能不能正确运行,计算机立即就可以告诉你。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既写论文也给人审稿。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哪怕只有一个审稿人,双方往来只有一次,也能让一篇论文提高不少。仔细想想这其实有点奇怪,因为论文投出去之前作者往往已经修改了多次,而且通常是几个作者合作,每个人都要反复地看。可就是这样,审稿人仍然能提出相当过硬的意见,让你非得再修改不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研究者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他已经被他的想法所吸引,陷在里面,往往想的是“怎么把这个项目早日做成”、“怎么让人接受我的想法”。如果你的一切思维都围绕着“这么做是对的”进行,就不会再去从别的角度看这个项目。而审稿人在拿到论文之前对这个项目一无所知,他没有陷进去,反而能用更客观的眼光去看问题。

再牛的科学家,也需要同行评议,这就正如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运动员也需要教练一样。反馈者不见得比你的水平高,关键是他们不是你,他们可以从你看不到的角度看你。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要对错误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你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你就不是刻意练习。

练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关键是你“刻意练习”——哪怕仅仅是“单独练习”——的时间。

纪录片对科学的作用并不在于让观众学到什么知识,而是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电影和电视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但不是好的教育手段。

如果你想学点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找本书——最好是正规的教科书或者专业著作——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坐下反复读,而且还要自己整理笔记,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如果你坚持不了8分钟,你不适合学这个。

如果你想享受快乐童年,你的位置在观众席。

“感兴趣”当然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自己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首先,任何一种能够测量的心理特征,包括智商、兴趣爱好、性格、体育、幽默感、甚至爱不爱打手机,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天生的。

其次,后天环境对智力和性格的影响非常有限。

人并不仅仅被动地等着被环境改变,有一个理论认为,自然选择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基因,而人可以出去寻找自己的基因所喜欢的环境,也就是那些能给我们“自私的基因”提供最大的生存和复制机会的环境。基因决定喜好,喜好决定我们追求什么。

高效率的上网应该像自闭症患者一样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以我为主,不被无关信息左右。

时代周刊的书评栏,给新书评价等级的标记方法很有意思,不是评“好、中、坏”,而是按“值得怎么读”分类,三个等级是随便翻翻(toss)、略读(skim)、精读(read)。本文借鉴这个名目,提出一种高效看新闻和论坛博客文章的办法。

效率的首要关键是集中(focus)。

但真正的好笔记却是主动的,它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记录,更是对自己思想的记录。

如果人脑是计算机,笔记本的第一个作用就相当于不会丢失数据的硬盘。但笔记本的作用绝不仅限于存储,它还能帮助我们思考。

高级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个人不断地摸索总结,甚至直接为其内容做出贡献,才能逐渐掌握。

记笔记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自己看事物的眼光。

如果有空闲的读书时间,我有三件事可以选择:读一本新书、写篇文章、写读书笔记。其中我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写读书笔记,这是最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跑步和练武对人身体素质的提高都非常有限,读书却可以极大幅度地提升人的思想内力。这种内力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见识。

有学问跟没学问是很不一样的。

只有落后者,光脚不怕穿鞋的,反而可以冒这个险。冒险至少还有赢的机会,不冒险就输定了。

资本有了20%的利润便活跃起来,有了50%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了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有了300%的利润就敢冒绞首的危险。

当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时,我们对损失的厌恶超过对获得的喜悦。它甚至可以被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我们对失败的恐惧超过对成功的渴望。

这个世界属于爱冒险的人,它的运行规律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些过度自信的人失败的次数也会比一般人更多,如果要死的话也会死得非常快,但只要他们没死,只要他们还在继续尝试,那么他们最终成功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大得多。

而运气,本来就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男人在决定参与竞争之前并不在乎失败的风险,可是竞争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放弃。女人却总能合理评估竞争风险,一般不爱竞争,但是一旦参与了,就算遇到挫折也常常能坚持下来。

一个人的基础睾酮水平可以反映在无名指和食指的长度比上。胎儿在子宫中的发育同时受到睾酮和雌激素的影响。这两种激素影响胎儿大脑的同时,也影响手指。睾酮水平相对雌激素水平越高,人的无名指相对于食指就越长。

所以,决定一个人喜不喜欢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睾酮水平。而决定一个人面对竞争压力时的状态,是COMT基因。原来竞争这件事,不是谁想玩都能玩好的。难道说,有的人天生就擅长竞争,他们特别适合上场比赛,有的人天生更适合安稳的生活,他们的位置就只能在观众席?

即时的回报会给做事的人一个正反馈,使他更投入地继续工作,这种正反馈一旦运行起来,只有人的生理极限才能限制他的工作强度。

可是不管你有多么不喜欢,许多事情的完成要依赖各种关系,求人未必可耻,孤独未必光荣。

整天跟你混在一起的这帮人,很可能干的事跟你差不多,想法必然也很接近,如果你不知道有一个这样的工作机会,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只有“弱联系”才有可能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

虽然人们重视强联系,人们的大部分知识还是来自弱联系。

哪怕这个问题是全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能用旧的知识解决它。掌握科学知识的人有凭借理论推导就能破解世界的力量。

判断一个物理理论的好坏不在于这个理论是否符合人的直觉,或者是否够漂亮,而在于它能不能做出预言。

参考链接:

=END=


《“[read]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有 2 条评论

回复 a-z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