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博客汇总


=Start=

缘由:

我现在每天都会花较长时间在看RSS阅读器以及微信公众号中的文章上面,但主要是一些技术文章;随着工作经历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人际交往、沟通方面的知识、能力更重要,所以想多阅读一些人文社科类的文章。之前在blog中整理过一篇文章——《技术博客汇总》,里面提到的博客有feed的基本都订阅了,所以现在想着整理一下平时碰到的感觉不错的人文社科类博客,方便RSS订阅或是定期浏览,多受一下这方面的熏陶,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正文:

参考解答:
新浪博客排行榜
http://blog.sina.com.cn/lm/rank/
新浪博客总流量排行
http://blog.sina.com.cn/lm/top/rank/
IT方向
http://blog.sina.com.cn/lm/tech/
右下角的「名人专栏」
汪华
http://blog.sina.com.cn/u/1742864695
王冠雄
http://blog.sina.com.cn/u/1420740555
雄歌
http://blog.sina.com.cn/u/1289973457
阑夕
http://blog.sina.com.cn/u/1560906700
沈拓
http://blog.sina.com.cn/u/1420827854
侯继勇
http://blog.sina.com.cn/u/1199241907
雍忠玮
http://blog.sina.com.cn/u/1218531414
周鸿祎
http://blog.sina.com.cn/u/1241064077
熊晓鸽
http://blog.sina.com.cn/hugoshong
王冉
http://blog.sina.com.cn/u/1197890497
刘琪
http://blog.sina.com.cn/pwlq
李瀛寰
http://blog.sina.com.cn/u/1220078607
韩寒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91258123
马未都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347712670
36氪
虎嗅
知乎
爱范儿
参考链接:
  • 如上

=END=

,

《“人文博客汇总”》 有 9 条评论

  1. 如何坚持写作输出优质内容?
    https://tumutanzi.com/archives/16451
    `
    拜Steemit的魅力,在后博客时代,不少人开始重新捡起写作,却苦于难以持续输出优质的内容。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涉及过。作为坚持写博客十年以上的老博主,我倚老卖老再次老生常谈,以下是我总结出的几条简单易用的经验:

    1、坚持写作。没有想法也要写,保持这种习惯,习惯好了就会成自然。不要担心写不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2、写简单,把事情讲清楚,不要过多地讲究写作技巧。语句通顺,逻辑清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文学创造。
    3、多思考。时刻思考各种值得思考的事情,处处留心皆学问,你会发现很多值得写的东西。不怕没有话题。拔高了讲,不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
    4、多体验生活,人如其文,文如其人,这取决于一个人所经历的故事,即作者的阅历。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5、我们不缺大道理,我们缺少具体的故事,当然这样的故事最好不是流水账,可以坚持这样的原则:对自己对别人有用或者有趣。读者喜欢读故事,也通过故事,读才主动去思考。

    通过写作坚持输出优质内容,不但让别人受益,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受益,这种益处包括物质上和非物质上层面,这两者高度统一。
    `

  2. 用代码来理解常用的7种写作模式
    https://mp.weixin.qq.com/s/n3o_xoZfqrKuYNFcxkggeA
    `
    设计模式 + 代码逻辑 => 清晰高效的程序

    清单式
    把同一类(一般是并列关系)的知识/技能点汇聚起来,分条进行阐述。适用于有一定关联关系,但逻辑性不强的碎片化的知识点。

    对比式
    将两三个类似的概念放在一起讨论,在一些特定的维度上将两者进行对比,最后总结出结论。

    疑问式
    通常由多个相关联的问题组合而成,逻辑关系层层推进,比如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how(怎么样)。

    发散式
    和清单式有些相似,但它是将一个具体的概念拆分成多个部分,然后针对每个部分进行阐述。

    流程式
    这种模式并无太多技巧可言,通常适合实践类型的文章,按照操作顺序来讲解。

    探索式
    针对开发中的某个问题一步一步探索最优解决方案。一般的思路: 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现有方案的问题⇒最终优化方案。

    插画式
    图文结合,生动形象。

    当然我们在写较长的文章的时候可以将以上多种写作模式结合起来,全文用某种模式,而不同章节内部用其它模式。

    如果要把这7种写作模式抽象成写作原则的话,那么可以用两个词概括:转化和联接。

    何谓转化?
    · 把复杂的事情讲简单。
    · 把简单的道理讲深刻。

    何谓联接?
    · 把分散的东西关联起来。
    · 把关联的东西拆开对比。
    `

  3. 代码与文字
    https://mp.weixin.qq.com/s/AvRX3uFKGjasf_kKxkQCMg
    `
    你是不是有这种情况?有没有绞尽脑汁、硬着头皮凑字交差的经历?相信绝大部分技术朋友都有这样的窘境吧!

    先说回技术人之间的沟通问题,沟通分大类: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口头沟通最常见的形式有电话交流,培训交流,面对面讨论,组织会议等。书面沟通形式有邮件、书面汇报、PPT、各种软件文档等。口头且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是效果最好的,但有个缺点:不能留存口头讨论的结果,事后不久就忘了当时讨论的内容、结论等,基本无从追溯,特别当相关各方涉及利益问题时,免不了要有会议纪要,备忘录、正式合作文件等等。

    理论上讲代码逻辑写的没有问题,那你的文字的表达能力应该也没有问题,唯一的原因大概只是欠缺训练。分开讲:训,偏向于理论概念方向;练,偏向于实践操作方向,两者结合才能完美。文字都是抽象思维里的具像化,并在具体的场景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开源组件缺少文档的话,会是一种什么状态,还会流行吗?除非很好用,自然会有人主动为其增加文档,来方便后来者学习掌握。如果代码里没有注释,这对维护者简单就是噩梦,所有需要有一些文字、图表等等来方便人们更加快速的掌握其中的奥秘。

    比如说去做软件设计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些核心或者是复杂度比较高的业务,必须付诸于图、表或文字,来加速、加深干系人对它的掌握理解,以便于实际的编码过程中保证业务不走样。你是不是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去跟某个技术人员去交流学习某块的业务,他让你去看代码,理由里代码里写的清清楚楚?如果是个不懂行的人跟你交流业务问题,还能代码来搪塞,估计要说不过去了。能用图表说清楚的尽量不用文字,能用文字说清楚的尽量不依赖代码,形象化的东西总是容易被人记的深刻。

    写作技巧是有,简单掌握下即可,其实程序员的日常文档也就那么多,能表达意思即可。比如概设、详设、存储设计、核心流程图、开发计划、接口设计、架构设计、物理部署等等,完全可以数的过来。都说写代码的没有写PPT的薪水高,这是个表象,另一个层面也说明写PPT更多的面向非技术人员去沟通交流,比如上级领导、老板、客户等等,另一个也说明人的资历在提升,打交道的人际范围在扩大。从业时间越久,越需要你一定的文字功底,不然跟多个干系人沟通起来都是问题。跟高层汇报总不能拿空口白牙大白话吧,跟兄弟们作分享,总不能拿代码比划吧,去外面做技术交流,总不能打包IDE看代码吧。

    说这么多,主要是想传递一个信号:不要逃避写文档,何况很多都有参照模板,往里套东西总不至于太难吧。写文档有利于自我总结提炼、抽象提升、积累沉淀,加深对技术、对业务的理解,更有利于不同领域的人之间交流沟通,事后追溯查阅等等。其实所有这些,目标还是只有一个:更高的提升自我,不管是薪水职位,还是个人成长。

    写文字的好处有很多,找一个点说服自己,行动起来。凡事,有必要的,都要学着来。
    `

  4. 技术文章配图指南
    https://draveness.me/sketch-and-sketch#
    `
    从开始写博客、画图到今天也有 5、6 年的时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完善了对制图规则的设计,其中有几个准则是非常重要的:

    1、图片必须足够美观并且清晰地传达想要表现的内容;
    1.1 是技术博客中出现图片的意义;

    2、图片必须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量产,不影响写作的效率;
    2.1 博客中的全部图片都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一绘制的,而不是最后统一完成的,所以会希望画图的时间可以尽量短,一旦画图的时间超过过长,那么整个思路就会被打断;
    2.2 博客的内容和逻辑相比于图片更加重要,作者不希望在上面花费过长的时间;

    3、图片需要保证风格上的一致性,不会显得非常突兀;
    3.1 图片的风格和配色对于作者来说就是签名,形成统一的风格之后会给读者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这些准则也是作者这么多年总结下来的,也是在整理个人制图规则时遵循的一些指南,在文章的剩余部分,你会看到作者在对于制图方法和风格的变化和演进。
    `

回复 hi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