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碎片化时代,自律者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Start=

缘由:

趁着宝宝睡着了,简单打理一下博客,翻到了一篇在草稿箱里面躺了快4年的文档。结合近2年的情况和感受,再重新整理一下内容发出来,以后有新想法了再更新。

正文:

参考解答:

自从家里有了娃之后,很多之前个人的习惯和时间分配逻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去工作时间之外,基本上都是先以宝宝的需求为第一出发点满足了之后,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在满足宝宝的需求之后,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已经所剩不多,很难再去坚持之前的一些习惯,比如读书、比如运动(不过终极原因还是自己太懒、整体的时间规划还不够合理,但我也就一普通人,很多事情也就不太强求了,尝试学会和自己和解),反而之前不怎么看的短视频一看就看很久,形成了一种不太好的状态:

很多事情不得不做;
很多事情想做但从未去做;
很多事情做了但坚持不下来;
总感觉自己很忙碌,但想不起来到底干了什么;
大量的时间被他人占用,剩下的时间被自己浪费;
早上起不来,晚上不想睡,缺乏锻炼,没空学习,做事效率低,生活不规律;
……

还有一个客观情况就是——身处碎片化时代,我们无法拒绝时间、交流方式的不断破碎,无法从碎片化时代逃离。我们能做的只有调整自己原有的效率模式。有人说:“上班用掉8小时,睡觉用掉8小时,剩下的8小时,才决定一个人的高度。”与其要把这“3个8”时间段分得清,不如说,对时间的管理理念会影响一个人生活的效率和质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规划时间呢?下面是有助于时间管理的三个技能。

01 初级技能:使用时间段清单,重新掌控时间

碎片化时代,我们不需要时间表,因为严格的时间只会增加我们的压力和挫败感,时间规划的越精细就越不容易执行。我们最需要的是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若干时间段,并根据时间、地点、物品、环境、他人和身心状态六个大要素来安排日常事务。职场人士的有效时间也就2-3小时,所以允许自己状态不好,关键是要做到在合适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

02 进阶技能:建立一套良性运转的任务处理系统,高效做事

我们不能让大脑直接面对每天的信息、事情、想法等各种碎片的侵袭,需要为它建立一道保护屏障(及时写下来然后去做之前就规划好的这个时间点该做的事情,而不是都记在脑子里)。碎片清单就像蓄水池一样,在大脑以外提供了一片缓冲区,碎片来了先全部进入缓冲区,大脑在合适的时候再去处理它们,这样,它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构建碎片处理系统,你的第一要务就是建立碎片清单,开始养成每天把碎片及时装进清单中的习惯。在碎片清单中,你需要写下三种内容。

  1. 信息:你发现的有价值的信息,记下来它的标题。
  2. 事情: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以及别人让你做的事情,记下事情的内容。
  3. 想法:关于自己想要做什么、改变什么、尝试什么的想法。和事情不同的是,想法通常都不紧急。
03 高阶技能:把新的技能变成习惯,用全新的自己应对未来

知道容易做到难,坚持做到更难。有调查显示,只有50%的病人能坚持6个月以上遵医嘱服药,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坚持,除了毅力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对习惯培养的过程理解有误。

  1. 培养习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指标是全局,而不是计较一两天的得失
  2. 任何习惯都必须把它定义成可操作的行为(SMART化),这样才能开始,才能观察,才能打卡,才能坚持。
  3. 创造行为发生的条件:和植物生长类似,习惯养成需要考虑六大条件:时间、地点、物品、环境、身心、他人。
  4. 习惯不等于重复:整个习惯培养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线性重复,而是在有机地变化,需要你不断调整自我,环境变了你不变,肯定会被淘汰。

只有掌控好时间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真正优秀的人都是能掌控自己时间的人。时间碎片化是一种现象,但并非不可控,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身,我们要分析自我,根据个性需要,制定相应的碎片时间利用策略,从而发挥碎片时间的最大价值

==

  • 做事的步骤
    • 想法——目标——做计划——行动
  • 收集你的想法
    • 无时无刻我们大脑都在产生各种想法,他们可能有益,可能无益。
    • 面对各种想法,我们不是立即行动,而是要将其放入我们的“缓冲池”中,待你当下的任务完成后,再去从你的“想法缓冲池”提取那些有价值的想法。
    • 将其做为你下一个阶段需要做的目标。
  • 你的目标
    • 你的目标是什么?
    • 注重你的目标意义
      • 你目标的意义是要唤起你的行动
    • 重新认识目标
      • 以前我们的目标更多是一个最终的大大结果,它离我们太远远,而且还很有难度,往往我们就会很容易放弃。
      • 我们需要将结果目标转化成过程目标。
      • 大的结果目标/常数=小目标。
      • 大的结果目标需要转变成可以量化的大的具体目标。
      • 常数可以是时间,可以次数……
      • 目标的设定不要太大,而是需要适合的,它需要动态调整的。
  • 你的计划
    • 认识你的错误计划
      • 例明天下午2:00读书
    • 制定正确的计划
      • 认识计划的意义
        • 计划是一系列的可以行动的步骤
        • 它是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未雨绸缪的方式。
      • 提前去想行动过程中的困难
      • 多给你的行动提前做准备
        • 提前做一些准备来消除可能遇到的那些困难
      • 设计一系列连续行动
        • 例如设计起床行动:提前设定闹钟——早起关闹钟——社群打卡——上厕所——洗漱——喝水——运动
  • 你的行动
    • 先去解决你的拖延问题
      • 认识你的拖延
        • 凡是那些拖延的事,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它比较困难。
        • 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它细化,将其分割。
        • 然后立即开始行动。
      • 找出事情的下一步行动
        • 半小时以内
        • 有明确的结果
        • 举个例子
          • 写报告——列写大纲
          • 完成作业——复习半小时
          • 不打游戏——回家将电脑锁柜子
  • 你的反馈
    • 复盘当日计划,检查自己计划与行动之间的差距,反思为什么?修改下一次的计划,然后再去行动,动态变化自己计划,直至它处于稳态,后面的计划与行动匹配。
    • PDCA循环。
参考链接:

碎片化时代, 自律者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https://mubu.com/explore/2yfj5nfwFst

【提拉米苏】碎片化时代,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https://mp.weixin.qq.com/s/vYJumkGedkehXosTkHM0Kw

碎片化时代,高效能人士必备的15条时间管理秘诀(纯干货)
https://mp.weixin.qq.com/s/OSvf7Tfc_xw8H184pB72qg

碎片化时代,要做好时间管理,请先记住这几点
https://mp.weixin.qq.com/s/SUO96A2UCAjNKUbuD7j-2A

=END=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