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至关重要的关系


=Start=

缘由:

整理一下很久之前看的《至关重要的关系》一书时做的标记,方便经常性的回顾和思考。

正文:

参考解答:
李开复推荐序
  • 这样一位超级投资人和创业家,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 里德提出自己的观点:创业和做人是相通的。我们要有计划、要执着,但是也要有弹性、懂得取舍。我们必须有勇气冒风险,但是也要学会如何分析风险。我们需要人际网,然后从中获取知识,得到帮助。我们需要理解大趋势,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这些通过创业积累起来的经验,正好通过本书来表达和阐述。
第1章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企业家
  • 本书算不上是求职指南,也不会为你提供设计简历或准备面试的贴士和建议。不过,它能帮你调整心态,磨炼技能,为适应未来做好准备。这里提到的策略能够帮你扩大社交圈子,取得竞争优势,猎取更好的职业机会。
  • 现如今的职业忠诚体现在“横向”效忠于职业,而不是“纵向”忠于老板。
  • 未来无法预测,信息受限,资源紧张,竞争激烈。世界时刻在变化,而你花在每份工作上的时间都在缩减,这就意味着你需要不断去适应。如果你无法适应变化,那么跌倒了也没人会扶你一把——你的雇主不会,政府也不会。
  • 自主独立,足智多谋,满怀抱负,灵活变通,并拥有广泛的人脉。
  •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只是一个商业概念;它是全球性理念,而不仅仅局限于美国。
  • 成功短暂,完美难驻。当你把成功看作理所当然时,竞争对手就随时准备打败你。
  • 明智并果敢地承担风险,方可做成大事。建立职场网络,从而帮你提供信息,分享资源,共同出击。这就是获得绝世良机的不二法门。
  • 不论身份或职位,你都可以以创业者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任何人都可以将这种企业家技能应用于他自身的职业。
  • 在硅谷,三年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不可能那么早就制订好计划。Netflix不会早做打算,而是保持灵活变通,始终处于试验阶段。我们把这种心态称为“永久测试”。
  • 把职业始终保持在测试阶段,可以强迫自己承认自身还有缺陷,还存在发展空间,还需要适应和进步。不过,这种心态也十分乐观,因为这意味着你有能力改善自己,同时也有能力改变周围的世界。
  • 对很多人来说,“20年的经验”其实只是一年的经历重复了20次而已。如果你的职业一直处于永久测试阶段,20年的经验就会是20年实实在在的经历所得,因为每一年都将遇到崭新且丰富的挑战和机遇。“永久测试”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个人不断成长的终生追求。
第2章 与自我的关系:利用拼图,培养竞争优势
  • 穿越旧金山湾区的101国道上立着一个广告牌,上面赫然写着:“100万海外人士都可以胜任你的工作,你有什么特别之处?”虽然“100万”可能是夸大之词,但是毫不夸张地说,确实有许多人能够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而且他们也想要这份工作。无论是锦标赛的门票、帅哥美女的青睐、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是每一个靠谱的职业机会,凡是称心如意之物都必将引发竞争。
  • 产品必须是原创的、绝版的、更快更好或更便宜的,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 你不需要比其他所有人都更好、更快或更便宜。毕竟,公司也不可能涉足所有的产品类别进行竞争,更不可能提供所有能想到的服务。
  • 生活中有许多金牌。如果你想要事事精通、样样第一(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成功意味着登上全球超级排行榜),那么你到头来什么都做不好,而且不可能比任何人强。
  • 你的资产、你的追求/价值观和市场现实,即你的综合能力在竞争市场的供求状况。
  • 你需要关注两种职业资产:软资产和硬资产。软资产是指无法直接兑换现金的东西,是你职场成功的无形推动力,包括你的大脑知识和信息、职场人脉以及建立起来的信任感,你所掌握的技能、声誉和个人品牌,以及你的优势(那些对你来说能轻易得来的东西)。
  • 工作时在专业项目中能否表现得出类拔萃,和你存折里有多少存款关系不大,关键在于技能、人脉与经历。
  • 孤立的单项资产通常并不具有多大价值。只有将不同技能、经历和人脉融合到一起,才能产生竞争优势。
  • 追求包括你内心深处的愿望、想法、目标和对未来的憧憬,不包括外部世界和你现有的资产组合。
  • 对于新兴公司来说,令人信服的远见就像北极星一样具有向导作用,也是组成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Google明确提出了“为世界整理信息”的目标,在吸引顶尖工程师的同时,其宽泛的界定也为调整和革新留下了空间。
  • 你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时会更加努力,做得更好。一个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将会比那些只为赚钱而工作的人做得更好更长久。
  • 个性不是你找到的,而是自己浮现的。
  • 不管你的技能、经历或其他软资产在自己看来有多特别,如果它们不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就无法成为你的优势。
  • 如果市场不存在,再聪明也没用。
  • 调研市场现状不一定总是消极的体验,也并不意味着你总会受其限制。
  • 不管市场需求是什么,除非你的兴趣和优势能得到发挥,否则你还是无法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
  • 因为我拥有(技能/经验/优点),所以从事(职业类型)能比(行业中其他类型的求职者)做得更好。
第3章 与未来的关系:做足规划以应对变化莫测
  • 求职之前,确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至关重要,不论是你热爱的事业,还是生活的目标或使命……热情第一,求职第二。
  • 你只有对某件事充满热情,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并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从而取得更多成就。长远投资也是一种明智之举:想要确定自己是否擅长或者喜欢做某事,需要坚持做一段时间才能见分晓。
  • 企业家听到过这样的告诫:他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完成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必须时刻准备着根据市场反馈来调整自己的业务;他们既从事着自己热爱的行业,又要适应客户需求。
  • 一旦新的机会出现,她就会仔细权衡,考虑自身能力和资历,而不是将自己局限于某一种职业规划。她会将重心转到新的职业发展轨道上去,却绝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东西。
  • 成功的事业正如成功的起点一样,总是会不断出现,总在不断发展。
  • 不论我们处在哪个年龄阶段,我们的事业之旅都不存在开始、中场或结束,因为我们总在不断地制订计划,不断调整。
  • Z计划是指我们的退路,也就是救生船。在商界和生活中,我们总希望能够一帆风顺。如果失败意味着流落街头,那么我们将无法接受。如果我们所有的职业规划都泡汤了,或者想在生活中做出重大改变,那么还有没有确定且可以依靠的计划呢?这就是Z计划。该计划能帮助我们承担A计划和B计划中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 真正的计划意味着要设计好其中每一个具体步骤,这样才有助于实现鸿鹄大志。
  • 一些刚刚起步的公司也坚持同样的理念:科技公司在初期会将重心放在学习营利方法上面,从而在今后将收益最大化。
  • 问问自己吧:“哪项计划能尽快提升我的软实力?”简言之,“哪项计划能提供最多的学习机会?”
  • 职业计划也一样,我们只有尝试之后才能清楚什么是最佳方案。也只有当我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才明白学术之路其实并不适合我。投身商界后,我曾错误地以为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于能理解错综复杂、抽象的事物。然而,当我开始参加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在网络行业真正的优势在于能够从宏观上同时把握住个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动态。
  • 在任何情况之下,能够检验我们设想的是行动而非计划。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以及方法。
  • 从尝试阶段开始做起,坚持做好每天的工作。ABZ规划会欣然接受一些可以补偿的失败,前提是我们能从这些失败中真正吸取到经验教训。
  • 不要做与计划相悖的事情,也不要提前做太远的打算。
  • 最好的办法只能是通过思考提前做好两步打算。
  • 如果你还不太确定自己第一步或第二步应该做什么,请选择能创造最高价值的计划。换言之,该计划能带来更多更广泛的选择。
  • 创建一个个人博客,并开始提高自己的大众人气,公开与工作无关的作品集。这样你就打造了一种职业身份,即便更换了工作也不会丢失这种身份。你将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便成为你职业生涯的起点。
  • 这是常见的“第22条军规”:对于有相关工作经验要求的工作而言,我们怎么才能获得第一次工作经验呢?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免费做这项兼职工作。
  • 一般而言,最好立足于一次巨大变革的前沿而非后方,这是科技行业的经验之谈。
  • 往哪儿调整:不同但相关的方向。怎么调整方向:从兼职开始做起。
  • 不确定性永远都存在,对失败的恐惧感也永远不会消失。
  • 明天: 列出你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关键的不确定因素、疑虑以及问题。然后针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列出一系列假设情况——为了弄清楚自己是应该坚持A计划还是应该将中心转向B计划,到底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写下你当前的A计划和Z计划,然后简要地写出一些可行的B计划。
第4章 搭建关系网的结构:人人需要关系网
  • 就算你意识到自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当个永远的测试版),就算你已经具备了竞争性优势,就算你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计划以适应千变万化的职场,就算你能做好这些工作,但是单枪匹马地行动你还是会输。世界顶级职业家会通过建立关系网来帮助自己把握世界。不管你的头脑有多么出色,如果你是个独行侠,将永远输给团队。运动员需要教练的指导,少年天才少不得父母和老师的培养,导演要靠制片人和演员的配合,政治家不能没有捐赠人和战略家的支持,科学家需要实验室助手的帮助和良师益友的启发。
  • 很少有新创建的公司是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建立起来的。商界人士都认为组建有才华的团队至关重要。
  • 创业者不仅需要自身才华横溢,而且需要努力去吸引其他有才华的人士加入到自己的团队中来。
  • 就像企业家总是在招聘并打造由出色成员组成的团队一样,你必须不停地努力编织人际网络,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事业助一臂之力。原因很简单,如果你想让事业加速发展,就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 一个稍许平庸但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并为团队做贡献的人比一个有百分之百能力但无法进行团队合作的人对公司更有利。
  • 一个好的故事需要开头、发展和结尾,也需要戏剧性、清晰的因果关系,更需要英雄和反派角色。忽略周遭环境的影响可以更容易把故事讲好。“超人和他的10个伙伴”说起来总没有“超人”那么顺口。
  • 有研究显示,商界团队的表现往往取决于该团队中最差成员的水平。你的个人才能和勤奋也许不足以令整个团队成功,但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 “我”和“我们”相对立的选择是错误的。你的事业成功同时取决于你的个人能力和你的关系网的力量:帮你将个人能力最大化的力量。
  • 真正的人脉建立者首先关注的是自己能否为他人做点什么,不会时刻算计自己的付出。他们明白帮助是互相的,但并不会斤斤计较。他们时刻都在关注自己的人脉,而不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
  • 与人建立真正的社交关系取决于(至少)两个条件:
    • 第一,能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处理人类关系中最困难的问题在于,如何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只想着自己。
    • 第二,思考自己如何帮助对方或者如何与之合作,而不是想着自己能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
  • 友好待人开始,并且要发自内心地表示友好。
  • 你无法“赢得”朋友,朋友并不是你拥有的财产,而是共同维持的关系。
  • 除非合作与互助是你真正想要做的事,否则这种合作互助的精神会跟人际关系一样最终以失败告终。
  • 我们一想到和其他人共事就很激动——这样可以将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并打破我们的思维局限。(其实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是我们共同合作的结果。)
  • 认识新人的最好办法是通过那些你已经认识的人。
  • 面对你的同盟,你不能有所保留,而必须尽一切可能为对方提供帮助。
  • 很多研究表明,住得不远是两人发展过硬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 同盟之间总是在互相交流,但不是在做交易。
  • 你愿意合作并做出牺牲是因为你想为需要帮助的朋友雪中送炭,还因为你知道将来如果自己面临困境,也可以向对方求助。这并不是自私,而是人性。社会性动物彼此相助,一部分原因在于自己的付出在将来某一时刻会得到回报。
  • 强连接通常会在信息、活动以及人脉上互相重合。 相反,弱连接通常处于你关系网的外围。你不一定会将泛泛之交介绍给其他朋友。因此,弱连接更有可能为你带来新的信息和工作机会。
  • 弱连接可以成为联系另一个世界的桥梁,因此可能会给你带来你所不知道的信息和机会。我们可以这样强调这个观点:并不是弱连接本身会为你找到新工作,而是说通过弱连接,你更有可能接触到新信息和工作机会。弱连接本身并不是很有价值,有价值的是它能使你的关系网延伸得更广。
  • 弱连接确实很重要,但只有在它能带来新的信息和机会的时候才能显示其价值。并不是所有的弱连接都能带来新的信息和机会。
  • 考虑你能为你想联系的这个人做些什么,或者至少找出你们之间最紧要的共同利益点,这确实需要费些工夫。
  • 团队既有强连接,也有弱连接,结果使得团队既有互相信任的基础,又有能带来新思想的足够新鲜血液注入。
  • 请重视人脉的多样性吧,但是不要以一种马上就要得到好处的心态去做。如果你遇到一个跟自己的社交圈不同的人,并且这种差别是有意义的,你得认识到这段关系有可能真正丰富你的人脉,并且能扩大你的消息来源,为你的圈子带来创造力。
  • 你打造自己人脉的方法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当你还年轻,并对世界充满探险精神的时候,在不同领域拥有为数众多的弱连接会令你受益匪浅。当你步入中年时,也许应该培养同盟关系,在某个领域建立强连接。不管你的人生重点是什么,都需要努力建设你的人脉,因为你的职业生涯取决于你能否聪明且大方地对待你所关心的人。
  • 帮助他人意味着你有能力助人。
  • 每个人都有能力为他人提供有力的支持或者有建设性的反馈。毫无疑问的是,如果你拥有帮助同盟的经验和技巧,那么这种帮助就最有益了。
  • 哪些特别的东西你拥有或知道但是别人没有或不知道呢?最棒的小礼物的秘诀就在于它是只有你才能提供的东西。
  • 如果说巩固某段关系最好的方法是帮助对方,那么位居第二的方法就是接受对方的帮助。正如本·富兰克林曾说过的:“如果你想要交朋友,让别人帮你个小忙。”
  • 帮助别人的另一个好办法是将他们介绍给他们无法接触到的某个人或者分享他们无法接触到的某种经历。
  • 实际上,与人保持联系需要的只是一颗希望保持联系的心,以及适当的管理方法和积极的行动。你一点也不烦人。努力增加价值。
第5章 连接人际网络,创造突破性机遇
  • 成功都是由机遇造就的。
  • 我们的职业生涯并不是由一系列同等重要的工作构成的,总会有一些突破性的项目、节点以及特殊的经历。
  • 你永远不会对任何事情那么确信的。黄金机遇并不会包装在漂亮完好的包裹里,上面也不会清清楚楚贴着标签;关键的工作机会也很少会在求职版上刊登出来。
  • 是的,我们说,运气还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你也可以培养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增加你发现合适时间和合适地点的机会。换句话说,你也可以去刻意增加职业机遇的质量和数量——即使你当下还不知道要去哪里寻找怎样的机会。
  • 如果想培养、鉴别并创造机遇,你必须不断地投入努力。
  • 因此,心胸坦荡些吧,但是也要记得去设定一些巧妙的参数。你可以去参加一场会议,随机接触一些人;但是,你不妨试着照如下建议做,这样会更好些。你去参加一场会议,找到一些你所熟知的有趣的人,接近那些正在和你觉得有意思的人交谈的人。这时,你虽然在寻找偶然性,但是却很注重战略。不过,最重要的是,你要和往常一样,做你自己。做一些你认为对你有用的事情——一些能充分发挥你竞争优势的事情,以及能解决你难题的事情。去参加宴会无疑是将自己推销出去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你不喜欢参加宴会,那就别去。
  • 企业家博·皮博迪(Bo Peabody)曾说过:“让幸运来临的最好做法是确保很多事情发生。
  • 富兰克林深信如果自己将一群具有聪明才智的人聚集在轻松的氛围中,让他们自由交谈,就会降临好的机遇。
  • 小型的、非正式网络在思想传播方面仍然起着高效的作用。
  • 你不一定非要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接触某个团体。你的手头总是会有无数关系网,你的身份总会在某些网络中算是局内人。
  • 第一,每个人都很优秀。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只有这样,这个群体才能像每个个体一样优秀;只有这样,社会网络才能像它的节点一样完好。评估一个群体关键要看组成这个群体的每个个体。
  • 第二,每个群体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在PayPal的共同经历,指引大家走到一起的利益和价值观。
  • 当信息和想法在所有对其感兴趣的团体之间快速传播的时候,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展开。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在同一个地理区域范围内。
  • 一个社会网络想要有价值,每个成员都必须注入信息和点子,促进该网络的通畅。
  • 这里,我要概括一下“PayPal黑手党”的特性:优质人才、共同纽带、分享与合作的风气、聚集在同一块区域或是同一个行业内。
  • 把自己与更宽广的社会网络连结起来。很快,你就会发现并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而正是这些机遇造就了伟大的事业。
  • 不要过分急躁,但要快速行动。
  • 你能将一件事情做好,就会得到很大的竞争优势。
  • 突破性机遇总是来了又走——如果你不紧紧抓住它们,就会失去它们。
第6章 与风险的关系:与风险共存,并掌控风险
  • 风险并不是我们的敌人——它是人生永恒的一部分。事实上,不冒无谓之险,对风险保持清醒的头脑,正是抓住我们前面章节谈到的突破性机遇的前提条件。
  • 如果你在做战略性选择的时候没有真正经历风险带来的痛苦,那么,这或许还算不上是一项战略。
  • 你其实不应该规避风险,如果你不冒无谓之险,就很难获得竞争优势。
  • 任何事情都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风险性。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情况和人的个性。
  • 大部分人对风险估计都会过高。作为人类,我们内心都想避免风险。我们逐渐养成了这种习惯,因为在我们的祖先看来,错过捕食者(危险)的迹象而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错过食物(机遇)的迹象所付出的代价。神经心理学家里奇·汉森(Rich Hanson)是这么说的:“为了让我们的祖先存活,大自然母亲会时不时地玩弄一下他们,让他们犯三个错误:过高估计风险、过低估计机遇、过低估计资源(资源是用来应对风险、好好利用机遇的)。”结果就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很容易过高估计风险。
  • 你永远不会百分之百地有把握。不要将不确定与风险混为一谈。
  • 在职业生涯中,你不可能对一件事情毫无头绪就开始采取行动,也不会等到收集好所有信息之后采取行动。要是这样的话,你就得永远等下去了。不确定因素让人们如坐针毡。但是,不确定因素并不一定意味着风险。
  • 最大最好的机遇总是会包含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不要让不确定因素误导你,让你过高估计风险。
  • 对风险持不同意见,但是保持正确的方向意味着你不能仅仅欣然接受明显高风险、高回报的机遇。相反,你要去寻求同龄人认为是高风险、但其实风险很低而回报很高的机遇
  • 从短期来看,变动少其实也是一种稳定。从长期来看,变动少很容易导致不堪一击,因为它会减弱系统对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
  • 如果经济系统缺乏足够的压力检测系统,就无法应对重大危机。
  • 短期的高风险会形成长期的低风险,这种矛盾也适用于职业生涯。
  • 在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从长远来看,哪种职业更具风险呢? 你如果不经常接受风险的挑战,那么过不了多久就会跟不上时代了。应对大风险就如同为自己注射流感疫苗一样,以疫苗的形式注射少量流感到你体内。在流感大爆发的时候,你就能存活下来了。定期往你的职业中注入不稳定因素,就会得到惊喜。
  • 记住:你不去寻找风险,风险也会自己找上门来的。
  • 花几分钟时间思考你生命中的风险。将你参与的项目按风险级别从高到低降序排列。然后,仔细想想那些风险真正负面的地方,以及潜在的好处,确保自己不过分夸大整体的风险性。面对不确定因素的时候,你是不是错误地估计了风险呢?
第7章 你认识什么样的人,就会了解什么样的信息
  • 10年前,比尔·盖茨写道:“充分搜集信息是使公司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并从同行中脱颖而出的最佳方法。如何收集、管理并运用信息将决定你的成败。”如今,情况确实如此。
  • 就工作而言,每天都是考试日,每天都会带来新的难以预测的变化和决定。单纯堆积的事实会让你一无所成。相反,在你需要某一信息时,及时获取该信息的能力才是真正能让你有所成就的关键。
  • 你的关系网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之一:
    • 首先,人们会提供一些个人言论和印象。
    • 其次,人们可以为你提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 再次,人们可以为你过滤你从别处收集到的信息。
    • 最后,许多人在与他人交谈时就能够想到更好的想法。
  • 将各个方面的信息加以综合能够带来丰富的信息。
  • 当你面对某项决定,想要从关系网中获取信息时,首先应该向该领域的专家求助,然后和那些与你关系好的人交谈,这是一条基本原则。如果你还是不满意,或者想要了解其他方面的信息,就可以去求助那些非常聪明的人。
  • 通过交谈而非质问的方式进行提问。反复鼓舞可以带来最有用的信息。
  • 当你试着去做某项决定时,要提出宽泛的问题去寻找你应该采用的标准。当你想要搞清楚自己应该给予某人多大的重视时,可以提问具体的问题。
  • 一些人有些犹豫,不愿意问太多问题,因为他们担心这样会让自己看起来很无知。其实并非如此。多问问题会让你显得充满好奇心而且很聪明,更像是个渴望获得有价值信息的人。
  •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讨论的是第一步——从你的关系网内各类人群那里收集信息。一旦信息收集完毕,下一步就要分析每个人所说内容的正确性、有效性以及相关性。请记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偏爱,即便你的父母亲或最好的朋友也是如此。这并不是说他们在试图操控你,只不过是每个有着不同人生阅历与自我利益的人的本质使然。偏爱或明显或隐蔽,或有意或无意。
  • 当你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或者建议时,思考一下每个人的目标、志向和经验可能会对他们所处的位置产生怎样的影响。偏爱并不是丢弃信息或建议的原因,应该把它纳入你的分析中(正如艾丽斯·王也曾心情复杂,质疑应该将同事的建议解读为一种理性的冷嘲热讽还是过度的忧虑)。
  • 获取有益的关系网信息并不容易。谁都可以阅读书本或者博客,谁都能够随机地与公司的人或邻居交谈。找到正确的人,和他们谈论正确的话题,并问这些人一些问题,最大限度地引导他们给出有用的答案,进而把要点综合成有意义的东西。要想做到这些则难上加难。关系网信息则是个更加高级的游戏:如果你玩得很棒,它就会赋予你优势,让你更具竞争力。
  • 列出两到三个你正在思考的重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准备好提问,这样你就可以在对话中提出疑问。
  • 记住,向你的关系网传送有趣的信息会增加其他人向你发送有价值信息的概率。
  •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安排三次午餐会:其中一次和你所在行业中职位比你高的人聚聚,另外一次和一段时间没见面的老朋友聚聚,还有一次和你敬仰且来自邻近行业的人聚聚。即便你当前没有面临事业压力问题或挑战,也需要这样去做。聊聊一般话题,不用强调时效性。时间紧凑的交谈有时则可以带来意外的信息。
  • 你天生就是一个企业家。 但是,这并不代表你能像企业家一样过活。本能也需要后天的培养,潜力需要去实现。你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将企业技能运用到你做的任何工作中去——问题是,你真的会这么做吗?
结论
  • 从全球范围来看,有竞争力的专业人士都并存于强大的社交网络里。正如我们之前讨论过的那样,你的同盟者会帮助你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你应该努力去实施你的A计划、B计划、Z计划,寻找突破性机遇,不要去冒无谓之险,而要去挖掘社交网络中的人才。你非常有必要去掌控自己的事业,但是,也需要对你的网络中其他人的事业进行投资。他们也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 回报社会其实很简单,就像每年去做一件不直接为自己的事情一样。
  • 有时候,回馈社会只需要传播一些重要思想。

 

参考链接:

=END=


《“[read]至关重要的关系”》 有 13 条评论

  1. 想拥有能依靠终身的铁饭碗?你必须学会这2种方法
    https://mp.weixin.qq.com/s/bIXQtymbaJE-fdQSmcUq5g
    `
    实际上,这个社会,从来就没有什么铁饭碗,也没有什么特别稳定的工作。

    # 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会失业
    当社会还不成熟的时候,很多岗位都需要有人工来操作。但是,当行业继续发展,竞争激烈,「人工成本」就不可忽视了。
    这时,开发新的替代方案,比如说越来越多的自助机器,来替代人工,就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
    成本低了,企业的利润自然就高了。
    在这个替代的过程中,从事简单重复、可替代性强的工作的人,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会失业。

    # 及时抓住市场的需求
    在社会发展还不成熟的时候,会有各种不足和不对称。能抓住需求和不对称的人,就可以趁势崛起。
    但是当社会发展成熟了,各行各业基本都有人在做了,这个时候,再想介入进去,那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我们看成熟市场的上市公司,整体平均盈利增速也会慢一些。

    # 持有资产,做一个资本家
    很多工作,短期里火爆的原因,正是因为市场上有大量这样的需求还没有被满足,所以,只要从事这个工作,就很容易赚到钱。
    但是,如果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未来一定会被淘汰。
    没有什么牢固不破的铁饭碗。
    我们要不断的学习进步,提升自己,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这个发展中的社会。

    # 优质资产有哪些?
    比如说,持有这个社会最优质的股票资产(例如指数基金),持有最优质的房地产资产(例如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等,都是可以的。
    然而,更厉害的是能够自己创立优质资产的人。
    例如白手起家,创立像BAT这样的大公司的人。当然了,这样的人是非常稀有的。
    所以,大多数人都是通过买入指数基金、买入房产这样的方式,来实现「持有优质资产」的。
    一个社会的优质资产,本身是稀缺的,而且优质资产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水涨船高。
    那么,持有这些优质资产的人,也可以坐上顺风车,享受到社会发展的速度。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铁饭碗,那就是:
    · 要么把自己这个人力资产的价值进行不断提升,把自己打造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人;
    · 要么就持有社会上最优质的资产,让自己搭顺风车。
    这,就是我们可以依靠的铁饭碗了。
    `

  2. 独角兽的CTO是怎么炼成的
    https://mp.weixin.qq.com/s/tm4w0bTC3JpAyOWalOSkYw
    `
    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大致有三个元素:兴趣、特长和社会需要。
    三者结合的区域,就是我们的理想的工作(dream job)——如果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既感兴趣,又很擅长,同时还是社会需要的,那么获得成就的概率就比较高,同时幸福感也会很高。

    怎么样才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呢?就是要做规划——从大学毕业到退休几十年的工作时间,可能很难在第一天就找到这样一份工作,但是我们都希望未来能够到这里。

    到这里可能会经由两条路径:
    路径I:尝试去做感兴趣且擅长的工作
    路径II:实用就业——不管自己感不感兴趣,把当前社会需要的领域转变为专业

    需要注意避免一个误区:你感兴趣的领域同时也是社会需要,但并不是你的特长——虽然自己觉得喜欢,但是没有花足够的精力和功夫把它变成专业!
    那这个领域实际上是只能算业余爱好。比如说很多人天天关注区块链、大数据、AI,但是自己并没有在这个方面的专业积累,也没有去实践和尝试,只是关心,那么这件事就不能作为职业。
    如果你真的是想做这个事情,就需要通过刻意练习,将其发展成一个专业特长!
    `

  3. 全球富豪榜发布,80后黄峥3年财富超1000亿,凭的就是三个字
    https://mp.weixin.qq.com/s/6GhW69ZhtxnKmAS5l1lWAg
    `
    我这些年投资股票有三位未曾谋面的导师,分别是巴菲特、查理·芒格和段永平。而本文提到的黄峥,是段永平的「亲传弟子」。巧的是段永平在与巴菲特午餐时,恰好带了黄峥去,真是有趣!

    黄峥出生于普通的工人家庭,没有家族的力量可以依靠。他的一切, 完全来自于个人努力。而成功的关键,只在于三个字:弱关系!

    没有结识弱关系的渠道,就自己寻找。没有聚拢弱关系的平台,就自己搭建。
    弱关系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运用的意识。
    很多时候,弱关系并不需要太深的人脉,有信息流通,就有弱关系的变现。

    2010年,三个美国研究人员,Eagle,Macy和Claxton做了一个研究,他们发现,越是富有的人,弱关系交往越多;越是穷人,越只在强关系圈子里打转。我们很难说清楚是因为富有,才有更多的弱关系,还是因为更多的弱关系,所以才富有。但显而易见的是,成天只和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打交道,你接触新的信息和各行各业优秀的人的概率,一定大大小于那些经常和陌生人打交道的人。因为,弱关系理论的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

    每天在你周边的人,你们做的事情,接触到的人,了解到的信息,看的朋友圈,和你差不太多的。不接触外面的圈子,新的学习机会、新的工作机会、新的投资机会、新的创业机会,从哪里来?请记住,有价值的人脉关键不是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是你接触了多少圈外的人。

    有很多人,看起来并不辛苦,但他们所获得的却极多。而你辛辛苦苦拼死拼活,每个月却只能赚那么一点点,为什么?因为他们善于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只要掌握社会资源构建和经营的能力,就不仅可以用自己的努力,还可以用平台和系统去放大努力的效果。这就是弱关系的力量。而你只靠自己,怎么能拼得过人家?

    小的成功可以靠自己,人生逆袭必须靠贵人。对于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的我们,贵人只能从弱关系中产生。强关系能给你过去,但弱关系能给你未来!
    `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弱关系竟如此重要
    https://mp.weixin.qq.com/s/y5aYyRkmwmpq1dvM1_P4TA

    弱联系的强度:人脉、信息和创新
    https://www.geekonomics10000.com/668
    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010540

  4. 董卿:有效的人脉,是互相麻烦出来的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766298154/6947922a01900on9l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932776
    `
    最近经常听到一句话: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也就是说再有能力有思维的人,也需要人脉为自己的人生加成。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脉关系。

    在现实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多认识几个人,好办事”这种话挂在嘴边。
    但要认识到什么程度,才能算可用的人脉呢?

    有效的人脉,是一种互相成就。
    记住那些帮助过你的人,不要以为一切都理所应当,而在你有能力的时候,也记住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
    “所谓人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交换”,这种说法虽不无道理,但可以换个更有人情味的说法:有效的人脉,是一种互相成就。

    单方面的求助关系,是最无用的人脉。

    只要自身有价值,人脉就会攀附而来。
    `

  5. 怎样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 大青 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91616
    `
    告别为伪勤奋,选择勤奋的方向是提高未来竞争力的基础,所谓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也正是如此。在此基础上,努力让自己做的多数事情都符合以下3个特点:

    1. 工作中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2. 工作以外,利用ABZ法则培养自己的其它竞争力
    3. 摒弃无脑的10000小时定律,做真正可以让你从量变到质变的事情

    提高核心竞争力,很多人会谈到要努力勤奋,要把事情做到极致,要打造自己能力的稀缺性等等。 但是,发现没有?我们往往集中讨论在提高竞争力的效率和方法,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只有在正确方向下的效率和方法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即使效率和方法再好,也是一条道路走到黑——陷入死胡同,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

    A 代表自己目前主要收入来源的工作
    B 代表自己喜欢且未来大有发展的业余爱好,且其具备超过A的潜力
    Z 保障生存的,比如有一笔至少能保证3-6个月的资金储备
    `

  6. 工资到底该占你收入的多少比例?
    https://mp.weixin.qq.com/s/exhAF3fWICDdzOWA1GXbTw
    `
    换工作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职业选择,但不同的选择可能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你可能加入了一个优秀的团队,进入了一个潮气蓬勃的行业,也可能错失了原有公司的红利和机会,还可能从一个火坑跳入了另一个火坑。
    每个人更换公司和职位的境遇都不相同,从大里讲,要么是主动跳槽,要么是被动换工作。
    主动跳槽比较容易处理,原来的公司待着不爽了,没空间了,薪水太低了,工作没兴趣了,都可能引发跳槽的欲望。主动选择,无论如何都是好事,尽管也有运气的成分,但终究是你自己的选择,选对了是眼光好,能力强,走康庄大道,选错了自己认,从头再来。自己做的蛋炒饭,怎么也得吃了算。
    被动换工作就比较让人纠结和局促。被裁了,心情不爽,还面临着失业的危险,找工作面试心理难免失衡,怕找不到好工作,又怕找不到工作。有公司来挖吧,也是纠结,薪水、职位、空间、资源,留恋原来的环境,又期待未来的挑战,何去何从?

    其实,每个人漫长的职业生涯,我们都希望有个完美的职业规划,建立超高人气的个人影响力,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做到呢?欲登高而穷目,勿筑台于浮沙,先把自己手头的事做好。做成一件事,然后再做成另一件事,让优秀成为习惯,让自己成为稀缺资源,自然会有优秀的人来找你一起做事。
    成长最好的起点是什么?做出一款完整的产品,完成一项有价值的任务,并且得到你的用户和工作伙伴的认可,然后,这些就成了你的标签。
    如果你总觉得怀才不遇,跳槽无门,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做成过一件事?很多年轻人迷茫,死乞白赖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净化心灵,找不到洗不干净又悲天跄地怨天尤人。其实世界并不欠我们一个意义。太阳在地球上空悬着,并不是为了给我们阳光和雨露,人家就木了吧唧在那挂了多少亿年了,咱们凑巧碰上而已。所以,我们要找的意义也不是做高大上的事情,也不是套现多少个亿,事实上大部分人也做不了,但是我们很可能从头把一件小事最终做到高大上。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限量的。在路上,就是存在的意义。

    还有读者纠结跳槽时要不要加薪,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不是简单的“要或不要”。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选择。你处于高速成长期,技能、人脉、各种资源纷拥而至,换个工作涨一大截薪水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当你到了一个平台期,薪水也不算低了,需要转型了,放弃存量寻找增量了,你可能需要放下身段去寻求能够为自己赋能的新平台,如果有这种机会,平薪甚至降薪都要去争取。

    长期来看,我们的收入中,薪水应该只占据很少的比例。
    `

  7. 失业和第二条曲线
    https://mp.weixin.qq.com/s/lPNamt3lDKcOSO-tktmR1Q
    `
    第二条曲线的道理很简单。假设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在做的事情成长性是曲线,那第一件事的增长空间有限了、衰落了,就要去找第二件事做。

    说白了,就是你得在第一件事(业务、项目、工作…… )黄掉之前,就找到第二件事。
    其实第二条曲线的描述是准确的,比“第二件事”要准确,因为表征的是快速增长的状态停滞了,甚至开始衰退。

    焦虑本身不解决问题,焦虑会迫使你解决问题。

    我身边的焦虑大军分为几类:第一条曲线还不错的;第一条曲线已经不行了但找到第二条曲线;第一条曲线已经崩了且没有第二条曲线;不知道自己曲线怎么样。

    第一条曲线不错的,简单来说就是赶上了快速成长的某个平台。说白了就是 BAT、TMD 乃至某些被巨头收掉的独角兽的早期员工。他们通常能有机会进入核心的位置、享受好的待遇,作为功臣也通常不用担心会被裁。
    要么就是自己创业,做了不错的业务,市场空间足够大,增速也很可观。
    实际上都可以看成是第一条曲线放大了。起点很高,导致哪怕这条曲线也进入了平缓期,在这个位置上的收益也远超常人。

    第二种是第一条曲线已经不行了但找到第二条曲线。就是典型的前文里的图,在自己原本事情上的性价比遇到瓶颈后,找到了第二件事情做。
    有个朋友在百度做产品运营,工作稳定,但上升空间有限了。有一次身边做情感咨询的朋友拜托他帮忙看看怎么做推广,他参与了之后发现是条路,就业余时间也做起兼职来。等到他做情感咨询的兼职收入已经等于全职收入了,他就自己出来成立公司做了。
    另一个朋友在阿里系做运营,闲余时认识了很多自媒体写手,他利用自己的专长帮他们聊商务、做对接,久而久之这个兼职也变成了稳定收入的方式,就离职出来成立公司做了 MCN。

    我身边接触不少做自媒体的朋友,就更有代表性了。许多都是慢慢变成自由作者,离开了原来稳定却明显有天花板的全职工作。
    他们大部分人的特点就是:虽说决定要迁移到第二条曲线,是自己主动选择,但是这条曲线具体是什么,大都是机缘巧合决定的。(身边做自媒体的朋友,除了传统媒体出身的,基本都是从写着玩,到认真写,最后再到全职写的。)也就是常说的,机会很难创造,我们能做的,就是机会来的时候,抓住。

    每个人的情况都各不相同,第一条曲线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机缘不同、个人素质能力不同,对第二条曲线的发掘程度肯定也不同。又又会陷入“工作 X 年就一定得换个工作”或者“全职工作就一定得找个兼职防备着”这样的认知陷阱。

    真正的立足点,永远还是要在自己身上。你有什么本事?你掌握了哪些技能?你能解决什么问题?他们才是你找曲线的基础。先审视自己,再去判断该做什么,有时候很容易就豁然开朗。
    `

  8. 何加盐内部分享:如何用弱关系创造未来
    https://mp.weixin.qq.com/s/dhVlOFAURgNl53g1QDRWCw
    `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的生活和事业都需要惊喜。

    生活中的惊喜,往往是父母、妻子、孩子、朋友带给我们的,这些都是来自于强关系。而事业上的惊喜,一般来说都是属于意外,这种意外,常常是由弱关系带来的。因为你的强关系,跟你之间的信息重叠度太高,一般都没有什么新鲜信息,意外都是来自弱关系。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生活中的惊喜,来自强关系;事业上的惊喜,来自弱关系。

    或者我们也可以转换一些说法:强关系给我们带来爱,弱关系给我们带来钱;或者说,强关系使我们生活具有确定性,弱关系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惊喜。

    总结一句就是:强关系给我们过去,弱关系给我们未来。

    其实我们群里有很多朋友,都是人脉拓展方面的高手,比如说我知道的傅总、史老师、李朝军老师、晓伟,还有马桶老师等等。如果大家对于拓展人脉关系,有什么想知道的,也可以跟这几位老师多交流,也希望这几位老师能够给大家提供机会,把对于如何拓展人脉关系,如何把弱关系变成强关系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传递给大家。

    另外,关于弱关系拓展,我之前写过几篇文章,我把它写在下面,大家有空也可以看一下,有的在公众号上可能已经删掉了,到时候我也会一并发在牛人星球里面。

    我和牛人星球的星友,基本上都是弱关系。我们的生活、事业都希望遇到贵人,贵人往往是从弱关系产生的。所以我也希望,我们牛人星球圈子的每一个人,互相能够成为各自的贵人。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用好弱关系,让自己的事业和生活都变得更美好。
    `

  9. 打造个人品牌,从高质量的分享开始
    https://mp.weixin.qq.com/s/AvXzWtEFoQo4lLjmq_F-lA
    `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我们需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开放系统」,能更加自由、更加充分的与外界交换能量,这样我们不仅能影响更多人,也能在相互影响中受益,更能发展很多关键的「弱关系」—— 把原本不认识、不熟悉的灵魂通过分享的途径联系到一起。

    为什么要高质量的分享?
    虽然文章开头已经提过好处,此处还是要再强调一下:高质量分享的最大好处是你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建立自己的「社区影响力」,也就是社区品牌。我有一个观点:每个人的身价最终取决于个人品牌,当你学会在一个社区建立品牌,你也具备了在更广阔的社会上建立自己品牌的基础。

    什么才是高质量的分享?
    站在观看者的角度,高质量的分享无疑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有价值(有趣或有益)——观看者花了时间,总是期待得到一些什么。如果得到的东西超出了自己的成本,那么这次阅读是有价值的。所以无论是有趣还是有益,对于观看者来说都是必要的条件。如果分享者不知道自己的分享内容对于观看者有什么价值,那么这次分享很难成为「高质量的分享」。有不少分享都是「自说自话」,分享的时候心里既没有想过观看者的感受,也不会交代自己分享的背景。这样的内容,对于所有观看者来说,都是低价值甚至0价值。

    易于理解 —— 观看者获得的是价值,投入的是时间。所有观看者希望的都是在尽可能少投入时间的前提下获得更高价值,所以内容易于理解是很关键的一点。很多人在分享时设置了「障碍」,比如本来可以在正文说清楚的事情,偏偏只有寥寥数语,然后再加一个链接。在互联网领域,每一次「跳转」都会有巨大的「折损」,这意味着很多人会因为这次跳转而放弃阅读关键内容。

    有特色 —— 人不是机器,也不是算法支配。人之所以比机器有趣是因为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分享时能把自己的特点体现出来最好。比如有人喜欢画画,他持续的分享自己的画画经历和作品,天天如此,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持续分享健身也有类似的效果。
    `

  10. 真正的人脉,就是你的真功夫
    https://mp.weixin.qq.com/s/EiqnbVAVeVUhkpCwRXTvhQ
    `
    1. 人脉的本质是平等的交换
    你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

    始终要保持的一个基本心态:毫无保留地把你的价值付诸到别人身上。
    要想尽一切办法,毫无目的地尽量帮别人。

    当你经过长期的积累,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拥有了有影响力的作品,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人脉才会蜂拥而至。
    一个优秀且有价值的人,自然会吸引其它优秀且有价值的人的认可和帮助。

    要想多认识优秀的人,得到更多的认可,那首先得让自己优秀起来,人脉不在多,在精。

    2. 你能为别人创造多大价值,你就有多大价值
    一个人的财富基本盘,有两个组成部分:
    第一,你自己的本事。
    第二,你和其他人连接的本事。而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有句话说的很好:学到的就要教人,赚到的就要给人。
    教人、给人、结识人的背后,并不是说:我有着某种商业诉求和目的。
    而是顺其自然,发乎于心。

    一段合作关系,最初越是刻意功利、越是不加掩饰、急不可耐,越是有可能和初衷背道而驰。
    所有的合作,是先基于了解和信任,不断的把自己变得有价值,为身边的人创造价值,才有合作。

    3. 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脉
    所有的合作,都是建立在对双方都有价值的前提上的。

    # 最后的话

    关于人脉,冯仑先生举过一个关于借钱的例子:
    在正常情况下,人一生交往的关系是10-30-60。

    什么意思呢?
    你遇到危难时,能借钱的对象不超过10个人。

    每天你都可以想一遍,谁能够借钱给你?
    就算是把亲戚、父母、朋友都加上,你到那时候能张口借钱的对象也不超过10人。

    再一层就属于熟人朋友、经常打交道的,做过点事的,大概不超过30人,这30人还包括我前面说的那10人。

    所以虽然你电话本里的人多,但其实你多数都记不住,有时候干脆忘了。

    最外一圈是所谓的熟人,也就是打起电话来记得住这个人,而且也大概了解他的背景,可能很长时间都没有见的那种“朋友”,最多也就是60个,这60个人还包括了前面说的30人。

    所以,人这一生,其实不需要太多的关系就能应付得了。
    需要花精力去了解的人,其实很少,不会很多,不会超过60个。
    只要把这60个人的名单每天都盘好,就够你一生用了。

    很多人创造50分的价值,却试图去获得100分的人脉资源,显然是不现实的。
    只有你自身足够优秀了,人脉、资源、钱才会向你靠近。
    `

  11. 打工不可能有高级人脉
    https://mp.weixin.qq.com/s/zfMspMicVPce7offv-PoeA
    `
    人脉和第一桶金和第一个粉丝一样,都是从0到1积累起来的。

    经营人脉从来不是一口气吃个大胖子,比如一下子遇到一个大粗腿,然后你就飞黄腾达了。
    那都是小说,电影和做梦。

    人脉需要经营,但是人脉也需要正确的认知。

    今天我来讲讲没有背景的人,在经营人脉方面应该建立的几个认知:

    1. 打工不可能有高价值的人脉
    咱们实话实说,打工上班本质上就是在重复,不断地重复手头的工作,这么多年干的事情都是差不多的事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卖电脑,卖服务器。
    接触的人也没啥变化,都是卖电脑圈子里的人,怎么可能有高价值人脉呢?

    我以前就说过,白领人群是非常脆弱的一群人,离开平台什么都不是不说。离开平台,才发现也没认识几个能帮他的人,认识的人都是和他一样的白领。

    工作,打工,你是不可能接触到什么有价值的人。

    2. 能折腾的人才有人脉

    3. 没背景的人,要追热点和风口才有人脉
    现在鼓励年轻人追热点追风口是要被骂的。
    说我是教唆年轻人变得浮躁。

    可不追热点风口,传统行业有我们这些穷人家孩子的机会么?
    最近这10年发财的人,你去看看不是做自媒体的,就是利用自媒体的人。
    你见过哪个没背景的穷小子靠传统的什么店,什么厂发财的?根本没有。

    【旧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

    什么深耕一个行业之类的话,我是不信的。只要这个行业是传统行业,我肯定不会深耕的,人家都发展100年了,几十年了,我去凑什么热闹啊。
    要去就去发展才几年的行业,比如自媒体,短视频之类的,都是新人,谁都别牛,大家都是学生,做好做坏就是赚钱多和赚钱少的区别。

    追风口追热点你才能认识不一样的人。
    `

  12. 和领英创始人Reid Hoffman一起工作的10000个小时
    https://mp.weixin.qq.com/s/aFeTs2VS3vwYd4Kq_FNybw
    `
    霍夫曼的16条“人生算法”

    1. 人是复杂且有缺点的,要赞美他们更天使的一面。
    2. 获得大人物关注的最好方法是:主动提供帮助。
    3. 当构想战略和做决定时,保证简洁明了且快速执行。
    4. 每一个缺点都有一个对应的优点。
    5. 真正塑造出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兼具优点和缺点。
    6. 理解人有不同的“Alpha”人格,并理解该人格如何驱动他们。
    7. 自我欺骗的本性:即使那些嘴上说他们不需要被奉承的人,内心却很诚实。
    8. 区分你对每一件事的投入程度。
    9. 为每个项目设想三种结果:最好、正常和最坏,要做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
    10. 建立伟大合作关系的关键是:发现并重视那些不一致的动机。
    11. 理性是方向盘,情绪是油门。想清楚方向再踩油门。
    12. 和能力强相比,值得信赖更重要。
    13. 实话实说,不要本能地去拍牛人的马屁。
    14. 尊重成功人士背后的力量。
    15. 相处成真正并肩作战的伙伴,他们工作会更加努力。
    16. 你周围的人以无数难以觉察的方式改变着你。
    `
    “硅谷人脉王”里德 · 霍夫曼的16条人生算法 |【经纬低调分享】
    https://mp.weixin.qq.com/s/XvPYWTNdUeXrU7xf1uQePA

回复 hi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