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见识


=Start=

缘由:

最近在看吴军老师写的《见识》一书,想着在看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记录,方便以后查阅。

正文:

参考解答:

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是趋势投资者。

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趋势叫时代
次一级的趋势才是经济周期,再往下是你所在的单位和公司的经营节奏。
一个人赶不赶得上好时代看运气,但在好时代里不遗憾,得靠见识。
我们恰好处于一个对的时代,有好的思维方式,懂得如何最有效地做事情,想不成功都困难。

简单地讲,这本书是我对自己职场经验和人生经历的总结,或者说是从我的视角看到的世界。

英国著名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喜欢讲这样一段话: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变成决定你的言辞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言辞,因为它能变成主导你的行为习惯。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这可能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的由来。其实决定命运的还包括我们的习惯、行为以及它们背后的思维方式。

当认清了决定命运的因素之后,当了解了古今中外各种被命运垂青的人的思维方式后,能够用它们指导自己的行动——相信,你就会有好命。


序言 “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
第一章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当一个人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正向影响力后,他不仅可以获得物质(比如金钱)和精神(比如名誉)的财富,而且会有一种由衷的幸福感。
人生是一条河
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
先让父母成熟起来
向死而生

第二章 人生需要做减法

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而不喜欢减少,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弃,但是,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得更好。由于这种做法有时违背人的天性,因此很多人做不到,当然,这样也就给了那些能做到的人更多的机会。
不做选择的幸福
做人与作诗:我们需要林黛玉
西瓜与芝麻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我们一定比18世纪的人过得好吗?

第三章 谈谈见识

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今天,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容易得多。但在我们心中,有时依然有一道围墙,阻碍了我们的见识。
我们和天才相差有多远?
起跑线和玻璃心
论运气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
对话庄子:谈谈见识
阅读的意义

第四章 大家智慧

历史上传颂至今的名人大家,在不经意间将人生的感悟告诉我,也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我。后来,我有机会遇到世界上很多优秀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同样影响了我。
莎士比亚的智慧:论朋友
拉里•佩奇的经营管理智慧
巴菲特午餐:人生的智慧
司马迁的智慧:东方最早的经济学综合论文《货殖列传》
销售大师的智慧

第五章 拒绝伪工作者

效率高低不取决于开始了多少工作,而在于完成了多少。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它们是伪工作。所以,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生活中,提高效率都需要从拒绝伪工作开始。
不做伪工作者
努力10000小时真能帮你成功吗?
三板斧破四困境
OKR:谷歌的目标管理法
做好最后的1%

第六章 职场的误区与破法

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的性质和成败决定了你此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和事业起点。对第一份工作,年轻人常常陷入一些误区,尤其是过于看重薪酬而影响了对工作的价值判断。
年轻人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资
五级工程师和职业发展
职场上的四个误区和四个破法
职业员工和管理者要注意的两件事
职业中的帝道、王道与霸道
职场完美进阶:常识、科技和艺术

第七章 商业的本质

世界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诞生出一些新的商业概念,最后大家发现炒完概念后剩不下什么东西。其实,不论概念如何炒,商业的本质上千年都没有什么改变。
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
经营和管理的秘诀:不给选择
“第三眼美女新产品”在市场上成功的三个阶段

第八章 理性的投资观

事业成功,挣到了钱,却不会花、不会理财,可能最后白忙活一场;没有挣到钱,空有一腔理想抱负,可能也不过是幻想。因此,金钱观不仅会对人的事业产生影响,也会决定人的幸福。
金钱观
风险意识
第一堂投资课
投资中的误区
围绕投资目的进行资产配置

第九章 好好说话

语言能力是我们的祖先现代智人区别于其他人类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人类文明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信技术和手段不断进步的过程。通过讲话交流想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功。
讲话做事都要达到目的
谈谈讲理的方法
我们靠什么说服人
如何做好演讲

后记 从《硅谷来信》到《见识》

 

参考链接:

=END=

,

《 “[read]见识” 》 有 8 条评论

  1. 李想创业20年总结:从普通人到顶尖领袖的五个认知楼层
    https://mp.weixin.qq.com/s/IjNVH28dfADCB4bWUpvNOA
    `
    明天就要上班了,写一下我创业20年经历的五个楼层,每一层的认知回过头来看都是天壤之别,以及无比的幸运。只有到了更高一层,你才可以更好的看到低楼层的问题。希望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层楼,生为一个普通的人。那是我18岁之前,学习成绩中下等,老师亲戚都觉得我以后没什么出息。我那时候和很多同学一样,随波逐流,满眼是非,但是也没什么改变命运的行动。

    二层楼,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高三开始,我不想这么被人看不起,我把我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变成了个人网站,开始创业。虽然还是个体,或者是有很多人的作坊,但是我有了目标,在无数的问题中寻找机会,每天的工作排列重点,只做那影响90%结果中前3件的重要事情,剩下的问题选择忽略,而不是被问题牵着走。把大的问题看做机会,不断地达成阶段性的目标。持续到2004年,泡泡网一年有2000多万的收入,我遇到了瓶颈,由于没有团队管理能力,泡泡网实在上不去了。那年我22岁,随后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汽车之家。

    三层楼,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汽车之家开始我更注重管人了,我带着一帮年轻人,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看待问题,如何找到机会,如何把业务做好。我虽然还是带着大家聚焦于事情,但是我能很快发现谁能把事情做好,谁有潜力,并带着他们一起作战,把工作做好。带着一群人作战,目标清晰,聚焦于每一个关键的事情,这个持续到2008年,我到了27岁。汽车之家流量到了第一,秦致在前一年加入汽车之家。

    四层楼,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秦致的加入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更高级别的管理,一个领导者不需要自己什么都会、都擅长,而是如何找到更多优秀的管理者,并帮助他们不断的提升,提升自我的认知、协作的认知、管理的认知。也让我们知道了使命愿景价值观如何建立,以及重要性。再加上2008年几个早年创业的小股东要把我赶出公司,当然他们没有成功。
    此后我变得特别关注人,从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责任开始,到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培养出来很多优秀的管理者。从2008年到2013年IPO,再到我和秦致相继离开,汽车之家获得了垂直汽车网站超过100%的利润,对手都是赔钱的。这个楼层持续到了2018年,我37岁。

    五层楼,成为一个顶尖的领袖。这是我从2018年才认知到的,我才刚刚开始,还没有任何实际的结果。在智能电动车的红海里,这是我唯一能够胜出的机会所在。一个顶尖的领袖必须能够给团队清晰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做好组织的建设,找到关键的领导者,让团队的每个人的价值充分发挥,不断成长,认知自我,认知协作,认知管理。一个顶尖的领袖必须能够带领团队制定精准的战略,保证业务、人力、财务三位一体的去作战,让每一个人洞察商业、产品、技术之间相互的奥秘。我还在从四层痛苦的走向五层的路上……没有退路。给我几年时间,我再来给大家拿实实在在的结果分享。能不能做到让身边的人都越变越好,提升楼层,一起打胜仗,一起获得成功:有希望、有成长、被信任、有成就、有回报。

    每一次楼层的提升都是巨大的痛苦或意外的灾难带来的,但是我没有退路。当我爬上更高的楼层以后,才发现之前楼层那些让我痛不欲生的问题竟然如此简单,甚至毫无意义,自己是庸人自扰。

    让一层痛苦不堪甚至感觉灾难的问题,在三四层看到的重要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并非你的管理者和领导是瞎子,对问题视而不见,他们看得其实比你更清楚和全面,只是那些问题根本就不是关键所在。

    人因为痛苦而改变,人因为受益而坚持。

    我们的真实的实力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强,提高认知的楼层是我人生中最关键的收获。
    `

  2. 见识之外,一片虚无
    https://paper.tuisec.win/detail/fc6b32e28941165
    https://toutiao.io/posts/gf7n1t/preview
    https://mp.weixin.qq.com/s/gbr1ywIgB8lWNx2iI-Pd-Q
    `
    人非圣贤,每个人都必然有自己的盲区,但是每个人的盲区却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能从一花一叶看到一世界,有的人却只能管中窥豹只能看到一点点迹象。

    – 你的拼命可能还不如别人的随便搞搞
    这个社会肯定是存在层级区分的,这毋庸置疑。吴军在《见识》这本书中做了这么一个假设,假如这个社会总的阶层是100层,这个阶层必然是一个金字塔。那么第10层付出5%的努力,可能比第70层付出70%的努力,成果要大得多得多了去了。所以但凡有谁妄想仅仅依靠努力这么一件事情,就能赶得上层级比自己高得多得多的人,这显然可能是不太现实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说的大抵就是这么一个意思,无论你怎么努力能够在阶层上产生跨越式的飞越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话说回来了,现在我们日常能接触到的,基本都是跟自己相差可能只是几个到十来个阶层那么多的人,因为大家的履历、教育、资本可能都相差无几。那么我们有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现实去走到他们前面去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虽然现在在70层,但是我们只要稍微努努力,就一定能赶上第69层没那么努力的那些人,甚至到达69这么一个层级。毕竟努力奋斗可能真的是太辛苦了,不努力躺着真的很舒服,所以你还是有一些机会一步一步上升一些层级的。

    – 干完两件事情比开始干十件事情要重要。
    一天中,真正需要我们今天就完成,并且我们确实也有这么多精力完成的事情,其实还是比较有限的,干完两件事情比开始干十件事情要重要。

    – 把更多人叫进来一起讨论真的不能提高效率。
    – 不要太在乎第一份工作的收入。
    行业积累让你具备行业专业性,公司履历让你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释,交谈的圈子影响你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层次。

    – 时间与小量金钱,很多人拎不清。
    `

  3. 阿里资深技术专家的10年感悟
    https://mp.weixin.qq.com/s/JkvmnXdB6-loH0jI7ZyTeQ
    `
    阿里妹导读:阿里有许多土话,比如“方法总比困难多”、“不淘汰自己就会被别人淘汰”、“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是成长的时候”。每一句都在激励我们向前。生活总不缺困难和磨练,痛苦的时候,只有转变思维,才能蜕变。今天,阿里巴巴资深技术专家无相分享他在阿里这10年来的几点感悟。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熬过明天晚上,才能看到后天的太阳。

    1.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2. 当你不舒服,难受或陷于困境时,应该停下来思考

    3. 学习能力与思维模式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3.1 首先承认自己的不足
    3.2 掌握优秀的学习方法:
    如何证明一个人有比较优秀的学习能力?学习做到目到,口到,心到。
    3.3 掌握搜索信息的有效方式
    如何提升获取的信息质量,这里有一些建议:
    精确定位问题
    梳理出关键字与概念
    “全网”搜索
    分析研究
    实践&结论&假设
    3.4 具备优秀的批判性思维模型
    `

  4. 论见识
    https://mp.weixin.qq.com/s/cbKHSf4vpS1JgoYfBrjINg
    `
    人和人的大部分差异在于认知差异——通过自省、review不断提高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从经典中汲取营养知识——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多总结

    关于保富的观点——从历史相关名人的经历中学习

    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单点突破,集中优势兵力逐个突破

    运气与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做个长期主义者

    思辨与人云亦云——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雄,守其雌,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意义。单纯刚强易折断,柔韧更具成长性和耐力。
    `

  5. 工程师职级胜任力框架
    https://mp.weixin.qq.com/s/g1V92UNflOTz7bY3sJrNFQ
    `
    一、前言
    尽管这些年国内的IT行业发展迅速,但是仍然欠缺一套比较综合性的面向工程师的职级胜任力框架,造成国内很多工程师大都一心只想成为技术大牛,而忽视了自己全方位的工程师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Circle CI公司分享的工程胜任力矩阵[1],发现这份文档就是一份比较贴合互联网研发型企业的工程师职级胜任力框架,于是我在它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出了一份更适合国内工程师阅读的《工程师职级胜任力框架》,并把它分享在我的github站点[2]上,希望这份文档对工程师的职业开发和成长有帮助。注,Circle CI是美国一家专注CI/CD持续交付领域的SaaS企业服务公司,公司成立于2011年,今年(2020年)已经到E轮1亿美金融资。工程胜任力矩阵是Circle CI公司的HR和工程团队联合开发,于2018年在其技术博客上[3]公开分享出来的。

    二、目标
    工程师职级胜任力框架的主要目标是:

    1.作为工程师职业开发和成长路径的对标参考
    2.作为管理者评估工程师职级/能力+目标设定的对标参考
    3.作为HR开发工作描述(JD)和评估候选人职级/能力的对标参考
    4.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手段,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融入职级胜任力框架(codify core value and culture into engineering level & competency matrix),通过职级框架来引导工程师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行为。

    三、说明
    1.职级一共分六级,分别如下:

    •E1 – 助理工程师(Associate Engineer)
    •E2 – 工程师(Engineer)
    •E3 – 高级工程师(Senior Engineer)
    •E4 – 资深工程师(Staff Engineer)
    •E5 – 高级资深工程师(Senior Staff Engineer)
    •E6 – 首席工程师(Principal Engineer)

    2.评估的纬度共分5个关键区Key area,关键区再细分为15个价值Value维度,价值维度再细分为27个胜任力Competency纬度。其中5个关键区分别是:

    •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
    •交付(Delivery)
    •反馈、沟通和协作(Feedback,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领导力(Leadership)
    •战略性影响(Strategic Impact)

    3.各个工程级别的最主要差异在所能hold住的工作的范围scope,或者说影响力范围,其中:

    E1 ~ E3 属于独立贡献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工作范围有限,偏任务执行(Execution of Work)

    •E1: 任务范围内
    •E2: 项目范围内
    •E3: 小组/团队内

    E4 ~ E6 能够善用人力(一般要带团队)和产品等杠杆进行规模化的生产(Utilizing skills to scale and generate leverage),职级越高越偏向战略方向、理念和文化建设

    •E4: 整个团队范围
    •E5: 几个相关团队范围
    •E6: 整个技术部门甚至公司

    4.具体做性能评估时,各级别工程师对5个关键区的权重不同,一般E1-E3偏重技术技能和交付,而E4-E6则偏重反馈、沟通/协作、领导力和战略性影响。

    5.各个职级之间的另外一个主要差别在表现某种行为的频度,分为:

    •偶尔能
    •经常能
    •总是/始终能

    6.该框架的目标不是将工程师培养成技术牛人,技术能力在整个框架中只占五分之一,而是希望提升工程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
    [1] 工程胜任力矩阵: https://github.com/spring2go/engineer_completency_model/blob/main/CircleCI%20Engineering%20Competency%20Matrix%20%5Bpublic%20version%5D.xlsx
    [2] github站点: https://github.com/spring2go/engineer_completency_model
    [3] 技术博客上: https://circleci.com/blog/why-we-re-designed-our-engineering-career-paths-at-circleci/

  6. 职场通病之 – 坐守金山不自知
    https://mp.weixin.qq.com/s/UIYq9JjbwtBBBDfaKLuwbw
    `
    我知道有这样的朋友,背景资历不错,跑去某业内领先的公司求职,对待遇和职位都不是很在意,入职后,非常积极的找各个业务部门的人聊天,努力追各种业务数据,当时就有员工觉得这似乎不太像是来干活的,没多久,果然离职创业,果然就是这个领域的业务,人家现在做的还相当不错。

    当然不是说要鼓励这种行为,但是我知道这样一个行为的基础是,存在不少这样的创业者,创业前先想办法去一个业内领先公司打工,把业务逻辑学透彻了出去自己干。

    这个事情的潜台词是,这个公司的业务逻辑,业务数据,非常值钱,当然如果你说把这些信息贩卖,做情报间谍,这事真不对,非常恶劣,从法律上来讲都是不能允许的,但是如果说你学习掌握以增强自己对业务的判断力,对行业的认识和运作的理解,这个价值是你自己的,特别大,而且,完全合法合理。

    但是很多在职场的人,不清楚,不知道。

    ==
    俞军以前讲过一个观点,我之前也给很多人分享过,用创业的心态打工,你想想现在有人给你一个这样的平台,有这样的用户规模和资源,你不觉得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么。创业心态并不是说你非要出去开一个公司叫做创业,在打工的时候,有自己的逻辑和判断,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用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发展产品,这就是一种创业心态。 还是回到那句话,互联网公司的人才价值最大部分来自于创造力,人才拥有创业心态才能贡献超出公司预期的产品和业务模式,所以公司应积极鼓励这样的行为,并提供这样的支持。

    从世界范围讲,最优秀的互联网巨头们,至少他们在开始以及到相当规模的时候,对业务数据和内部信息资源都是非常开明的,无论是谷歌还是facebook,以及国内的几个巨头,我相信都是如此。当然规模到一定程度后因为人员混杂,可能也很难做到彻底的透明公开,但是在部门内部或业务范围内部的数据和信息资源,据我了解,大部分还都是很开明的。

    封闭信息丧失创造力!封闭信息丧失创造力!封闭信息丧失创造力! 重要的话说三遍。

    但是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太多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麻木不仁,不以为然,守着金矿不去挖掘,还在天天哀怨各种很小很琐碎的事情。
    `

  7. 多读好书多思考,多与优秀做交流
    https://tumutanzi.com/archives/16901
    `
    周末和朋友交流关于投资方面的话题,他告诉我:
    买了本《国富论》,发现亚当·斯密250年前就把这些(问题)看明白了。

    我正好前一阵看到某网友的几句话,正好把它转过来回复朋友:
    1. 你思考的90%的社会问题,至少1000年前,先哲们都给了答案。
    2. 剩下的10%,300年前的哲学家,思想家一定给出了答案。
    3. 绝对不存在你思考的问题,历史上的思想家没有给出答案。所以,大多数时候,没看书之前,你的思考,是徒劳的。

    我不太认同我们看书之前的思考是徒劳的,但“多读好书”我是认可的。

    阿里的肖利华博士曾在《高质量深度学习体验拓展人生宽度高度深度》提出:学习成长的主要方法和路径有哪些?他总结道:
    1. 读万卷书
    2. 行万里路
    3. 识万种人
    4. 名师指导
    5. 自己感悟

    这其中就有“读书”和“思考”两项。

    我还认为应该找优秀的人多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项,优秀的人可能有现自己短项互补的地方,正如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所言:
    找到与我观点不同的最聪明的人,以便自己能够努力理解他们的推理。
    找到其他的独立思考者,他们与我肩负共同的使命,但对问题的看法与我不同。通过以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辩论方式与他们交流,我就能理解他们的推理,并让他们对我的推理进行压力测试。我们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降低自己犯错的可能性。

    这样可以将思维定式从认为“我是对的”变成了问自己“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

    也难怪《论语》里都说:
    无友不如己者。

    总结起来,就是多读好书,多独立思考,同时也要多与优秀朋友交流请教。
    `

  8. 成功靠运气还是实力——google 演讲
    https://mp.weixin.qq.com/s/gzRR1UdvUlrQk9NNDQVlpw
    `
    关于成功背后的原因,到底是努力多一点,还是运气多一点,一直是个能引起很多人触动的话题。

    中文里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一命二运三风水”,最近几年广为流传;同时,前几年一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击中了很多人的心灵,其流传度也不相上下。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都很有市场。可见,它也有某种玄学的成分。

    这篇演讲[1],以及作者Michael写的一本书,《The success equation: untangling skill and luck》也是探讨这一话题。

    最后归结起来,其实就是长者的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个人的努力固然很重要,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说一千道一万,人文领域的很多问题,如果它已经流传了数百上千年,还没有一个铁口直断的明确答案,现成的回答看起来都是无可无不可;那么这种问题,以后也永远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后人的研究顶多提供新的论据,无法达成新的论点,它超越不了古人的结论。但是这不妨碍以后还是会不断地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追问同样的问题,最后得到近似的答案。这篇文章就是又一个尝试。

    # 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怎么理解技能和运气在成事上的作用呢?

    世界上有三种类型的事物。一种是下棋,纯粹由技能决定,你可以不断地努力提升成功的概率。另一种是赌博,纯粹由运气决定,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其它,绝大多数都是介于两者之间,同时有技能和运气起作用。

    对于很多事情,技能提高得越高,运气对最终的成败影响越大。这一点,从足球等很多竞技类运动可以看出。顶级人物之间的能力差异越来越小,方差越来越小,但是收益差别越来越大。这个差别就是由运气造成的。

    任何成功人士背后都有运气的因素,都有命运的眷顾。

    我们能够提升我们的技能,但是没有办法提升我们的运气。

    这一切,听起来充满了宿命论,会让我们很沮丧,成功必须要有运气,但是我们的努力又左右不了运气,那我们的努力还有意义吗?

    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一结论。这一结论,看似是削弱了我们努力的重要性,但是它解放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灵获得了自由。只要我们真的全力以赴了,那么结果的成败就不重要了——因为它将纯粹由运气决定,而运气是我们无法左右的,所以只要我们努力了,那么任何结果都是可以坦然接受的,我们可以心安了。

    这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再一次,我们回到了老祖宗的智慧。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