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Start=

缘由:

整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在看《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这本书时所做的标注,方便以后参考。

正文:

参考解答:

理性:重新定义人类认知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成为聪明人意味着要阅读大量图书并掌握大量概念。而在21世纪,聪明人必须掌握的元概念是“理性”。光有智力还不够,还要有理性。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认知科学家写得最好的一本“理性”著作,它将帮助你理解人类的心智架构,从高智力到高理性。

斯坦诺维奇的理性时代三部曲:《机器人叛乱》《超越智商》与《理性与反省心智》。

高智商并不能消除成见。要想消除成见,还需具备另一种能力,他称其为理性。

  • 1.自主心智——正如前文所述,我们知道可以将人类的心智区分为进程1、进程2两种。斯坦诺维奇将进程1称为自主心智(autonomous mind),自主心智是我们通过进化与内隐学习习得。比如,我们看到蛇就会害怕,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对女性的择偶偏好存在一致规律,这都是因为我们虽然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但我们的大脑来自石器时代。
  • 2.算法心智——进程2是传统智力研究重心。它与进程1最大的区别是需要工作记忆介入。什么是工作记忆?你可以将人类大脑想象为一个简化的输入输出装置。制约这个装置输入输出速率的是工作记忆,它是人类所有能力,包括阅读速度、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的瓶颈。这个瓶颈受制于人类进化早期出现的前额皮层。因为工作记忆的瓶颈,导致进程2是个“慢慢想,仔细计算”的过程。
  • 3.反省心智——然而,问题来了。进程2仅仅包括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吗?答案是,否。

大脑总是个认知吝啬鬼,能省就省。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将进程2继续拆分为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除了那类偏计算的算法心智外,斯坦诺维奇将这类对人类心智过程进行监控、帮助执行决策与判断的人类心智加工过程称为反省心智(reflective mind)

斯坦诺维奇注意到传统智力理论作为考察人类认知能力的理论,缺失了两种人类心智运作机制:自主心智与反省心智。因此,斯坦诺维奇重新定义人类的认知能力,将其分成自主心智、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三种。这就是斯坦诺维奇的三重心智模型。

其中流体理性指更多人类大脑早期习得的模式,比如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

斯坦诺维奇整理了人类最重要的13个流体理性,具体如下:
①认知吝啬鬼;
②避免自我中心偏见与准确的自我评估;
③决策时缺少上下文(框架效应与锚定效应);
④信念灵活性:积极的开放性思维;
⑤信仰理性与真理;
⑥倾向于寻求信息、享受思考与充分处理信息;
⑦客观的推理风格;
⑧对矛盾的敏感:倾向于寻求信念与判断之间的一致性;
⑨自我效能感;
⑩审慎贴现未来(双曲线贴现);
11.自我控制的技能;
12.良好控制情绪调节;
13.情绪调节对奖励。

既然我们的大脑会安装各种各样的心智程序,那么,有好的心智程序,也有坏的心智程序。斯坦诺维奇将能够促进人类理性的称为晶体理性促进剂(crystallized facilitators),主要包括5大类知识:
①概率推理,如明白基线概率;
②决策科学知识,如明白决策偏好;
③科学推理知识,如明白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会区分相关与因果的不同等;
④逻辑的一致性与有效性的规则,如明白证伪、证据的不同层级、个人经验作为证据的不足等;
⑤经济思维,如明白什么是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什么是指数增长。

同样,那些阻碍我们人类理性的心智程序,斯坦诺维奇则将其称为晶体理性抑制剂(crystallized inhibitors),主要包括8大类知识:
①信仰超自然与迷信;
②信仰直觉;
③过度依赖民间智慧与民间心理学;
④信仰“特殊”的专业知识;
⑤金融误解;
⑥屡教不改的反思(过度自信自己的反思能力);
⑦个人信念功能失调;
⑧自我鼓励自我中心。

译者序

序言

第一部分 理性之心

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达成人生的目标,拥有高智力还不够,还要拥有高理性。个体如果出现理性障碍,直接实际后果就是生活不如意,错失本应取得的人生成就。智力测验并没有测量理性,这就是聪明人会做蠢事的原因:所谓的“聪明”仅仅是高智力,而非高理性。

人类存在两种信息加工机制:快与慢。快的类型一加工包括自主心智,慢的类型二加工包括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算法心智就是传统的智力,而反省心智就是理性思维。

第1章 乔治·布什的心智:有关智力测验缺失什么的线索

我把理性障碍定义为:尽管具有足够的智力,却缺乏理性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人们或多或少会表现出一些理性障碍的原因是:我们因种种缘由,过于看重智力测验所测量的那些思考能力,而看轻其他至关重要的认知机能,比如理性思考的能力。

理性思考,意味着树立恰当的目标,基于目标和信念采取恰当的行动,以及持有与可得证据相符合的信念。

给予智力一定程度的关注是必需的,然而,忽略另一种至少同样重要的能力——维持理性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是不合理的。

在这个社会,能测量什么,什么就有价值。

我们对智力似乎有着非常混乱的看法,私底下对它异常重视,公开场合却不愿意承认。

第2章 理性障碍:理性与智力的分离

理性使我们获取更多的知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行为、情绪以及掌控世界。它使人能够改造自我,进而从实际及象征意义上超越动物的状态。 ——罗伯特·诺奇克,《合理性的本质》,1999

我们认为聪明人相信荒谬之事或做出糟糕的决策是非常矛盾的事情。 事实上,我们不该因此而感到惊讶。

智力的广义理论囊括了日常用语中智力一词所包含的各个方面(适应环境、具有智慧与创造力等),而不管已有的智力测验能否测量这些能力。狭义理论则正好相反,把智力的概念限制在已有智力测验所能测量的心理能力内,其定义源于心理测量研究、使用脑成像技术的神经生理学研究以及大脑功能障碍研究对智力一词的操作化。该定义也包括对人们在完成已有测验时的表现和认知能力指标的统计分析。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这一科学概念正是从狭义理论衍生而来,通常用符号G来表示。

为了与当前智力研究领域所达成的共识保持一致,在这里将其称为卡特尔-霍恩-卡罗尔智力理论(简称CHC智力理论,Cattell/Horn/Carroll theory of intelligence)。

流体智力(Gf)指在不同领域(尤其是新异领域)运用推理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抽象推理任务来测量,比如图像分类、瑞文测验、数列推理(比如,数列1、4、5、8、9、12、__下一个数字是什么?)。晶体智力(Gc)则指通过学习积累得来的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词汇任务、阅读理解和一般知识测验来测量。

认知科学家把理性分成工具理性与知识理性两类。从实用角度来说,工具理性就是在有限资源(生理与心理)的前提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得更加学术一点,工具理性可被定义为以最优化的方式实现个人目标。

理性的另一面被认知科学家称为知识理性。知识理性所关注的是个体信念与真实世界之间的一致程度。

这种基于与智力测验成绩与某种能力之间差异的分类法,开创了此类障碍命名的先河。每当学者们发现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与智力水平出现分离时,就感到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义务去创造出一种新的障碍分类,对这种分离现象进行命名。我所创造的“理性障碍”(dysrationalia),也正是基于上述逻辑。

理性障碍是指个体在智力水平正常的情况下,无法理性地思考与行动。该定义包括个体在信念形成、判断信念一致性,以及根据目标采取行动等方面遇到困难。

理性障碍的主要诊断标准是思考与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性程度明显低于个体的智力水平(智力测验成绩)。

第3章 反省心智、算法心智与自主心智

关于智力的所有主要疑惑,学者都已找到了满意的答案[1]。比如,我们已经知道智力约有一半源自遗传(由基因决定),另一半源自环境;我们知道智力对于人生成就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成为人生赢家)。但是,人的命运轨迹又不是完全由智力决定的。那些智力测验没有涉及却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能力是学者近期关注的焦点。其中一些能力的缺失是导致理性障碍产生的罪魁祸首。

无论是智力测验的严苛批评者还是传统智力概念的坚定支持者,他们的论据都已被最新的研究证明是过时的了。

类型一加工的本质特征是其自主性类型一加工又称为自动化加工,原因如下:①执行迅速;②只要触发性刺激出现,就会强制性执行;③不会加重中枢处理能力(central processing capacity)的负荷(换句话说,就是不需要有意注意);④不依赖高层次控制系统的信息输入;⑤可以平行运作,而不会相互干扰,也不影响类型二加工。

类型二加工的关键特质与类型一加工截然相反。类型二加工速度相对较慢,相对来说计算负荷也较高,它是意识的焦点。多种类型一加工任务可以同时执行,是平行式加工;而类型二加工只能在同一时间处理一个或几个任务,是序列加工。通常来说,类型二加工是基于语言和规则的,心理学家称之为控制加工。当我们说到“有意识的问题解决”时,指的就是这一类加工。

类型二加工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压制(override)类型一加工。由于类型一加工速度快但粗糙,所以,很多时候类型二的压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解决问题或做决策时,启发式加工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的大致范围。但是,当一些极为重要的情境(财务决策、公平裁判、雇用抉择、司法判决等)需要精细加工和分析时,启发式加工就无能为力了。启发式加工在良性环境下运行良好,可是一旦到了恶性环境,就会带来糟糕的后果。

所谓属性替代是指使用容易衡量的特质来替代较难衡量的特质,时常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比如说,认知吝啬鬼会用回忆起来毫不费力的鲜活记忆或者最突出的属性,替代那些需要费力获取的事实。

初级双重加工心智模型。通过终止类型一加工触发的早期表征,个体行为通常可以得到优化。类型二加工(慢、序列式、消耗较多计算资源)需要对类型一加工进行压制,并保持认知去耦过程,通过在世界模拟模型中对备择反应进行仿真模拟,以确保想象过程的顺利执行。

事实上,智力测验仅仅测量了那些能够体现个体差异的认知功能,智力测验并非对认知功能的所有方面都进行了评估。

与其说“维持认知去耦化是智力的重要方面”,不如换一种说法“维持认知去耦化是流体智力的重要方面”。此处我引用了上一章中提到的卡特尔-霍恩-卡罗尔智力理论。流体智力(Gf)反映了个体在多个领域中表现出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在新异情境中。晶体智力(Gc)反映了文化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陈述性知识。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现行的各种智力测验所评估的都只是算法层面的认知能力。当前得到广泛应用的智力测验丝毫没有涉及对理性思维和行为的评估。

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据表明,思维倾向与智力之间的相关度并不十分高。

智力所圈定的概念范围与智力测验的实际测量内容之间存在巨大分歧。

但是,“优秀”并不一定意味着追求“最大化”。举个例子来说,个体没有必要在反省维度上不断追求卓越,反省维度最大化的人会迷失在无穷尽的思考犹豫过程中,可能永远都无法做出决策。与之相类似,个体也没有必要追求思维灵活性的最大化,这样的人有可能会成为病理性不稳定人格。反省和灵活性都是“好”的认知风格(由于多数人欠缺这两者,因此会形成“越多越好”的错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追求这两种思维倾向的最大化。

研究发现,在排除掉智力因素带来的差异之后,自律(反省心智中反应管理和抑制的指标)可以预测八年级学生的平均学业绩点。追踪研究数据表明,学生在学期间平均学业绩点变化的最佳预测源是自律,而非智力。

三重加工模型的每一层心智在执行操作时都必须以获取知识为前提。反省心智不仅可以从常识结构中获取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可以获取个体的观点、信念和目标结构。算法心智可获取认知操作的微策略以及产生行为和想法的系统规则。最后,自主心智不仅可以获取经由进化过程编译的封闭知识库中的信息,还可以获取经由过度学习或练习而进入到自主心智中的信息。

反省心智获取信息的知识库所代表的是晶体智力(知识智力)。流体智力(加工过程智力)在图中也有所体现,即算法心智的综合计算能力,维持认知去耦能力就是综合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例证。

简而言之,晶体智力的传统评估手段不能用于测量理性的个体差异,流体智力的测量工具仅能通过间接方式对理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测量。

通过上述关于心智程序的讨论,我们已证实理性需要有三种不同的心理特征。首先,需要具备算法心智层面的认知能力,以维持压制和模拟活动。其次,反省心智必须需具备以下两个特点:①发起对自主心智产生的劣质反应的压制;②发起产生优化反应的模拟仿真。最后,在模拟活动过程中,可以获取理性反应计算所需的心智程序。上述对理性思维和行为起决定性作用的3个特征,智力测验只评估了第一条。作为理性思维的测量工具,智力测验远不合格。

总统先生仅仅具备理性思维三特征之一:算法层面的认知能力。他缺少了另外两项核心因素——支持理性行为的心智程序以及支持理性思维的反省心智的思维倾向。

第4章 给智力概念瘦身

在美国,人们常常将认知能力与心理技能(智力的心理基础)画等号。然而,这个等式是错误的。 ——罗伯特·斯滕伯格,《智慧、智力、创造力》,

无论概念的内涵有多么丰富,最可测的部分最终会获得最大的影响力,进而统治智力概念。

虽然多数人都认同智力测验无法评估所有心理能力,但从人们的言行来看,却好像完全无视这一事实。

在科学哲学家看来,传统智力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研究领域。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研究范式如同庖丁解牛一般分解了人类智力。[1]首先,智力研究领域对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区分达成了共识。随后,许多研究都试图揭示流体智力的认知子成分。现在,我们已经知晓流体智力(Gf)与工作记忆容量之间存在许多重叠之处[2],工作记忆的计算功能也在同时期得到验证。最为关键的发现是:工作记忆任务的研究发现,人类的中央认知功能是认知去耦,即次级表征的操控能力,而次级表征并非像初级表征那样,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解读外部世界。

拥有认知去耦能力并不意味着这个人也可以产生理性的想法,做出理性的行为。当我们对流体智力(Gf)进行测量时,就好比是对汽车引擎进行了充分评估,却丝毫没有考察驾驶员的水平如何。

智力被误读为适应——智力的广义概念具有强烈的帝国主义倾向,其代表性特征是强调智力是“对环境的适应”(援引韦克斯勒的原话)。这种定义把工具理性也划拨到了智力的概念范畴中。将智力定义为“适应环境”,而最广为人知的韦氏智力测验却并未对理性进行测量,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着实令人困惑。

20年前,詹姆斯·弗林(James Flynn)对标准化智力测验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人类的智力测试得分在过去几十年呈显著上升趋势。自19世纪30年代开始,智力测试的成绩平均每10年提升3个百分点。相较于晶体智力,流体智力的增幅更大。

可能导致弗林现象的原因包括:营养、程式化、学校教育、电视、学前家庭环境等。

很多人认为弗林效应是悖论(智商增长与社会成就不匹配)。不过在我看来,智商成绩的增长与社会成就不匹配并不矛盾。大众普遍认为智力的概念包括环境适应,但智力测试没有评估个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如果上述关系未能厘清,人就很容易因弗林现象而感到困惑。

科学证据表明,MAMBIT确实能够对一些非常重要的心理操作进行评估筛选。但问题在于,普罗大众远远高估了这些量表评估出的心理操作。流体智力(Gf)只是一种心理机制,而非灵魂。

行文至此,希望大家对本章题目“给智力概念瘦身”已形成了直观认识。需要“瘦身”的是智力的概念内涵,即将所有重要的心理品质都整合到智力概念中,或是将备受推崇的积极心理品质附加到智力概念中的理论发展倾向。我们应该根据MAMBIT约束智力的定义范畴。通过压缩智力的概念内涵,给那些由于智力测验未涉及而备受轻视的心理品质(比如理性思维)留足发展空间。由于我们的文化一直以来都只关注智能、智力这些概念,以至于其他同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理性障碍的发生原因正是由于这些心理品质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发展。

第5章 为何聪明人常做蠢事

财经记者贾森·茨威格(Jason Zweig)在研究了1998~2001年间700家共同基金的表现后,他注意到“很显然,基金投资者的实际收益通常远低于基金公布的预期收益,有时缩水率甚至高达75%”(2002)。茨威格告诉我们,他研究的这700家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为5.7%,但是,投资者的平均年收益率仅为1%。茨威格引用福特基金会的劳伦斯·西格尔的话说:“如果基金投资者的盈利率真的如基金公布的利润数据一般,他们早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许多人对他们的知识储备量过度自信。他们自认为知道的事实,远比真实知道的要多,这些人认为自己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效率优于他人。

人类大脑通过进化发展出不断地搜寻各种既定模式的认知方式。我们不断寻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究其原因并寻找其意义。这种思维特征无疑是极具适应性的,但是它带来的副作用会让人们给随机事件赋予意义。

有一些投资者对消息的反应阈限非常低,任何风吹草动就会让他们过度反应。这种为随机事件寻求解释的心理倾向导致投资者频繁交易,进而减少了长期收益。

卡尼曼和他的合作者阿莫斯·特沃斯基提出,人们对预期损失的主观评估感受大约是预期收益的两倍。也就是说,损失100美元导致的痛苦强度,是获得100美元诱发愉悦感的两倍。“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的概念就源自这种现象[2]。“

上述探讨的3个因素——过度自信、对随机事件的过度反应以及短视损失厌恶,是已被广泛接受的用于解释个人金融领域不良行为的理论。

大脑有两个特征致使人类不够理性。一个是处理信息方面的缺陷,另一个是内容缺陷。对于这两种认知缺陷,智力均未提供让人类能够不受影响的免疫力。

人类在思考问题时,大脑对认知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极为吝啬,我们称为“认知吝啬鬼”。

当遇到问题时,我们的大脑有多种可用的信息计算机制。但是,这些机制各有利弊,都需要在功率和消耗之间有所取舍。

由于人类大脑默认的加工模式是低能耗的类型一加工,因此,人类在多数时候都是认知吝啬鬼。当人类同时加工处理两个任务时,其中一项任务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少,意味着可被用以完成另一项任务的认知资源越多。这种机制看似是具有适应性的。然而,这种对简单认知机制(认知吝啬鬼)的默认偏好,意味着人类通常是不够理智的。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决策需要我们做出精确的反应,这种精确性远非启发式加工可以达到的。类型一加工过程所能够提供的通常是与最佳反应接近的快速解决方案。但是,现代生活对于信息加工的准确性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那些依赖自动加工机制的人来说,现代科技社会可谓危机四伏。蓬勃兴起的广告业,正是利用了这种加工机制的缺陷。市场经济体制下,到处都潜伏着试图利用人类的认知缺陷赚上一笔的陷阱,自动化加工机制日益威胁着人们的幸福生活。认知吝啬鬼将严重阻碍个体目标与理想的实现。

人类总在想尽办法减轻认知负担,试图让自己尽可能地处理更少的信息,然而,正是这种想法致使我们常常会深陷不理性的泥潭。人类为什么是认知吝啬鬼,而不是完全理性人?一言概之——进化。进化塑造了人类今日的认知机制,进化造就了人类的非理性。

进化为何没有将人类塑造为完全理性人?理性是基于“最大化原则”进行定义的(以工具理性为例,使行为的预期收益最大化)。而自然选择是基于“更好”原则。正如理查德·道金斯所说:“自然选择从当前可用选项中选出那个‘更好的’方案……进化塑造的动物并非是完美设计方案的成果,也并非差强人意的无奈选择,而是历史变更过程中同时期诸多选项中那个更为适宜的选择”(1982)。简单来讲,进化论中变异与选择性保留的逻辑是基于一个生物相对于另一生物体的繁殖优势来说的,而非基于某一个特征的完美优化(包括理性)。有一种说法认为,进化应该被描述为幸存的“适应者”,而不是优胜劣汰后的“最佳选择”。

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地增加基因的繁殖适应性,而非人类理性。适应性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带来理性的提升。

自然选择毫不在乎事实与真相,它只关心是否能够繁殖成功。

进化使得一些认知吝啬鬼信息加工倾向成了默认选项。在千百万年前,这些默认方式也许是非常棒的,但是,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之后的今天,这些默认选项已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人类需要了。

简言之,人类大脑天生懒惰。在没有具体线索提示个体需要避免最简化信息处理(比如,考试就是一种提示线索)的情况下,人们通常会成为认知吝啬鬼,受困于非理性。

人类大脑不理性的主要特征有两种:一是信息处理过程问题,二是内容问题。所谓信息处理过程问题就是受到认知吝啬鬼的影响。内容问题是指我们在进行理性的思维和行为时,所必需的某些具体知识结构。当理性行为所必需的思维结构缺乏时,我将其定义为“心智程序问题”,参考的是帕金斯对“心智程序”的定义,即个体在决策和问题解决时,能够从记忆中提取出的规则、知识、程序和策略。

简单来说,所有人都是认知吝啬鬼,都经历过心智程序问题所导致的认知谬误。非理性是所有人行为和思维的特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然而,不同认知吝啬鬼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认知程序缺陷的程度不同、污化心智程序对人的影响深度也存在不同。所有的这些差异都无法通过智力测试进行评估。高智商群体成为认知吝啬鬼或是出现心智程序故障的概率仅比普通群体低一点点[2]。

事实上,很多领域中的优劣评估都与观看橄榄球场比赛十分类似。相对于识别、分辨优秀的认知表现,别人的错误更容易被觉察到。

对于医生来说,确认某人拥有“完美的健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诊断某种疾病就容易得多。与之相类似,律师很擅长指出不公正和有违民权的做法,但却很难定义何为“完美的公正”或是“理想的公民权利”。

第二部分 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

提高理性有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避免先天的信息加工缺陷(即认知吝啬鬼),第二条途径是给自己大脑安装好的心智程序,抵制坏的心智程序。

第6章 认知吝啬鬼

人们倾向于寻找显而易见的表面信息,而不愿意对已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进而得出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人们往往会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最简单的(错误的)推理,而不愿进行稍复杂但是能够得出正确答案的完全析取推理。

当人们需要评估属性A时,却发现评估属性B更容易一些(A与B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于是就改为评估属性B。简单来说,属性替换就是用简单的问题取代难题。

如果一个事件的结果集合中,包含另一个事件的所有结果,两者之间即是支配关系。当人们对较小结果集合的估值或概率估计高于较大结果集合时,就是违反了支配关系原则。

认知吝啬鬼对信息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异常敏感。非理性行为和信念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无法抗拒那些活灵活现却不具代表性的数据的影响。

认知吝啬鬼喜欢加工那些与众不同的信息,这种倾向常常会让认知吝啬鬼误入歧途。

毫无疑问,一张图片或照片的鲜活生动性要远远高于统计数字,也就是说,将一个死板的数字变成一个具体的人物会大幅提升信息的生动性。

毫无疑问,我并没有否定启发式加工的作用。我所强调的是要警惕不分场合、随时随地使用启发式加工的危险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为设计的陷阱故意诱使认知吝啬鬼中圈套。如果过度依赖启发式加工,将失去个人的自主性。

认知吝啬鬼可以为我们节省很多认知资源以备其他的任务使用,与此同时,当一个情境需要精确反应而不仅仅是一个快速、粗略的回应时,启发式加工未免太过概括笼统。

不宜使用启发式加工的情境也许并不算多,但这些情境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策略的重要性并不是简单地通过计算它的使用数量所决定的。我们不能因为启发式加工在98%的情况下都可以得到一个足够接近的结果,就放弃对其做审慎的分析,因为剩下的2%可能是会扭转我们人生的关键事件。

瓦格纳在访谈中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99%的事情,我将他们归于‘洗熨衣服类决策’,是指一些我们必须完成,并且没有机会比其他人完成得更好,且没有什么太大价值的事情。我们偶尔会做出一些给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事情,比如决定结婚、生子,或者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你买了一只价值翻了20倍的股票。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是被为数不多的事情所掌控的。”

简而言之,我们在生活中做过数不清的决策,但真正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的仅仅是决策总体中一个很小的集合而已。决定从事的职业领域,从事哪一份工作,与谁结婚,如何投资,定居在何处,如何置业,以及是否要孩子,当我们几十年后回看人生时,也许正是这几个简单的问题,决定了我们人生的全部。从数量上来说,我们的一生做过成千上万的决策,而这些支配我们一生的决定,大概只有二三十个。剩下的几千几万个决定,就是瓦格纳所说的“熨洗衣服类决策”。这二十几个决策,才是最有价值的。这些“非熨洗衣服类决策”通常是很特别的,这种与众不同的特征会致使启发式加工毫无用武之地,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这些数量很少、不经常发生的事情使得潜意识的内隐学习机制没有机会学习到用于启发式加工的信息。第二,如果这些事情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从进化角度来说,没有太多加工此类信息的经验,因此,不会有具有进化适应性的潜意识模块来帮助我们加工相关信息。

基于上面两个原因,我们有理由怀疑启发式加工是否有足够的资质去处理这些问题。启发式加工可以提供的那些“快速但劣质”的答案,很可能被用于我们生命中这二三十个“非洗熨衣服类决策”,引导我们的生活误入歧途。

有些非常有用且有效的启发式加工,很容易变身捣蛋鬼,给我们惹来麻烦。原因就在于这些启发式加工太容易被触发了。

研究发现,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房产中介在对地产的真实价值进行评估时,也会受到挂牌价格的影响。在汽车销售过程中,锚定与调整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销售人员希望引导顾客将预期价格锚定在MSRP上(官方指导零售价),然后以这个价格为基础开始讨价还价。因为他们知道,锚定调整过程是“黏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MSRP的影响,最终的调整结果并不会偏离MSRP太远。

锚定效应的产生与参照点的盲目使用有关。这类不动脑的信息处理过程会导致荒谬的行为。

认知吝啬鬼剥夺个人自主性的另一种方式是过度使用“默认启发式”这种信息加工方式。默认启发式的操作遵循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则:如果你获得了一个默认选项,持有到底!

认知吝啬鬼使用启发法加工以减轻认知负担,这种做法是否有效主要有赖于环境是否是良性环境。所谓良性环境,是指环境中包含可以被不同启发式加工利用的线索(比如,情感触发线索、生动和与众不同的环境刺激以及便捷可用的锚定值)。

第7章 决策效应与认知吝啬鬼

决策者通常是非常被动的,他们愿意接受任何决策框架的影响。 ——丹尼尔·卡尼曼,《选择、价值与框架》,2000

认知吝啬鬼俯首甘让环境框架来决定他们的思考方式,他们接受问题的各种表述方式,并不假思索地开始对其进行加工,却从未意识到不同的表述方式可能会让人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认知科学领域,人们往往会对本质相同但表面看起来不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这种现象称为“框架效应”。框架效应违背理性的选择。

在决策理论的技术性文献中,对这种违背的指责被称作“描述性不变原则”,即人们的选择不应该因为问题的表述方式发生变化而改变[2]。

我们对税收政策的主张仅仅会因为措辞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这充分说明了个人的自主性会在认知吝啬鬼的淫威下缴械投降。毫不夸张地说,那些有权选择“框架”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我们的决定。

框架效应(以及其他认知吝啬鬼思维倾向)是对个人自主性的巨大威胁。该实验以及麦卡弗里和巴伦的其他研究结论提示我们,那些提出问题的人,也就是设置框架的人,才是实际控制你的政治经济行为的一方。

人们的选择偏好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那些有权力塑造环境,或是决定问题措辞方式的人),而非基于个体内部的心理特征及偏好,这个一直潜藏在我们身边的问题着实让人不安。由于绝大多数情境都可以基于多个框架,这意味着与其说人们有着稳定的个体偏好,不如说是环境的引导方式不同,引导过程决定了所谓的个体偏好!

总之,启发式的问题在于,它让我们的行为、观点和态度屈从于他人设定的框架,个体的立场会因框架的变化而发生剧变。

这个研究提示我们,人们需要学会从多个视角思考同一问题,学会习惯性地去打破框架,并由自己来重设框架。

由于人们无法严格遵循描述性不变原则,致使人们无法做到效用最大化(utility maximizer),即无法做到认知科学家所定义的“理性”。

他们隐隐地意识到,任何额外收费都会使消费者在心理上编码为损失,进而带来负面效应,而“打折”则会被编码为收益。由于收益的效用函数比损失的效用函数更为平缓,从心理上放弃折扣比接受额外收费更容易一些。当然,两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是完全一样的。

框架效应是理性障碍的主要来源之一,因为人们被动地对给定框架做出反应的倾向性是独立于智力水平的。

聪明人只有在被告知要怎么做的情况下,才会表现优异。

如果你告诉一位聪明人何为理性,也就是说,告知他们理性思维所需遵循的特定规则(如避免框架效应、不要对已有知识过分自信、避免非可迁性等),然后再让他们完成一个涉及该规则的理性任务,高智商人群比低智商人群在该任务的表现上更加优秀。但是,如果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没有事先提醒被试该任务将涉及的理性思维规则,也就是说,需要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中隐藏的理性思维陷阱,在这种情况下,高智商人群与低智商人群的表现无异。

第8章 我方立场信息加工:正反都是我赢

如果一切都可行的话,大脑会以最适合你的方式解释问题。 ——克莉迪亚·法恩,《大脑里的8个骗子》,2006

人们倾向于仅仅基于自我的视角对情境进行评价。在评估证据、道德评判、评价他人时,人们常常会受到偏向自己的立场偏差影响。

人们不仅会心怀偏见地去评价已有的论据,有时还会带着偏见去制造论据。

我方立场信息加工不仅会损害我们客观评价证据的能力,对我们产生证据的能力也有负面影响。

从他人立场考虑问题是一件很耗费认知资源的事情,这一点我们早已熟知[4]。因此,人们不愿意从他人立场出发去考虑问题也情有可原,我方立场信息加工是认知吝啬鬼的基本属性。然而,采用我方立场信息加工方式所需付出的代价,有时会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竟是很多非理性想法和行为的根源所在。另外,拥有高智商并不能让个体对我方立场信息加工方式成功免疫,详情请看下文分解。

人们的主观概率估计始终都高于实际的答题正确率。比如说,当被试认为自己有100%的把握可以正确回答问题时,实际正确率往往只有88%;当被试说他们有90%的把握能够回答正确时,实际正确率大概是75%。在判断正误题中,通常来说,当被试对自己的答案有七八成的把握时,他们的实际表现和瞎猜差不多,正确率只有50%左右。

对于知识标尺的过度自信效应,部分源自于我们对首先跳出脑海的念头的执着。

简而言之,“导致过度自信的原因之一,是未能找到自己错误的理由”(Baron,2000)。对最终答案的信心,来自于排除其他答案的证据,但是被试并没有意识到提取证据的过程是存在偏差的——只有首选的答案才有机会获得认知资源的垂青,为其寻找支持的证据,那些非焦点答案只有少得可怜的认知资源可供使用。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被试对于他们的答案信心爆棚。

研究者在知觉、运动领域以及知识标尺实验范式中都证实了过度自信效应的存在。过度自信现象不仅仅只出现在实验室中,在现实生活中也非常常见。

简而言之,人们承认认知偏差的存在,但却坚信自己是不受影响的特殊个例。

在预测他人的认知偏差行为时,我们依据的是心理学理论;而在预测自己的认知偏差行为时,使用的却是内省法,因此会得出他人更易受认知偏差影响的结论。

心理学家艾伦·兰格(Ellen Langer)对“控制错觉”(illusion of control)现象进行了研究。所谓控制错觉,是指个体相信通过个人的能力和努力,可以控制随机事件的结果。

很多公司都致力于让他们的商品拥有更多的功能,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让商品变得越来越无用。

理论上讲,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水平是可以通过考试测量出来的。我在本章中所提到的这些任务,仅仅是用于测量我方立场信息加工的诸多任务的冰山一角。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可用于测评的任务,它们为测量被智力测试工具所忽视的理性思维提供了可能。我方立场偏差,是被智力测验忽视的一个重要认知方面。

第9章 认知吝啬鬼的另一个缺陷:深思熟虑后依然战败

寻找地平线是一种人类本能,但是,夜间飞行需要的并非是依赖直觉和本能,而是要执行后天学习到的飞行知识与技巧。

当无意识心智左右了被试的行为反应时,个体常常觉察不到,反之,他们还常常为此而争辩,认为他们做出的决定是经过审慎思考的、有理有据的选择。我们倾向于为自己的各种行为寻求一个前后连贯如一的解释,全然不顾多数决定与选择其实是由大脑无意识的信息加工过程所产生的这一事实。

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会为无意识行为编造出虚构的理由,以证明它们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理性选择。这种现象已被大量研究报告所证实[2]。人们为无意识行为虚构解释理由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阻碍认知方式发生改变。因为,只有当人们意识到大脑正在使用自动化子系统时,认知方式才有发生改变的可能。

逻辑的有效性并非等价于结论的可信度,而是根据前提得出的结论判断是否符合逻辑推理规则。

认知灵活性、思维开放性、语境独立性等都是思维倾向的表现形式,是反省心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的很多工作场所都需要员工具备将已有知识经验与当前工作行为剥离开来的能力。比如,在零售服务行业有一句箴言,“顾客永远是对的”。这句话被理解为,哪怕顾客对员工有不合理的言语侵犯时,服务人员也应该秉承“顾客是对的”这一理念。员工必须要遵循这种奇怪的零售行业逻辑,将常识所认为的顾客行为失范置之一边,依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然他就有可能面临被解雇的风险。服务行业从业者被认为应该谦恭有礼地提供服务,并且应该意识到这种行为模式是基于市场经济交换的社会建构。服务人员必须意识到,他们与顾客之间所发生的互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际社会互动,而是处于一种非自然的特殊互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需要遵守特殊的交往规则。

我并不是在宣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完全无视自己的已有知识。很显然,在多数情况下,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积极调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在这里,我仅仅是想指出一个现象,即现代化社会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非自然、去情境化情境。基于现代科技社会的科学研究常常要求人们“忽视已有知识和信念”。

对摒弃已有知识的需求,并非仅局限于科研和法律领域。现代社会通过日益强调公平公正、遵守规则、“一碗水端平”、制裁任人唯亲、消除偏见、普世主义、包容、契约制强制性平权和消除家族、种族、信仰歧视等理念,以要求个体剥离既有的以个人化为中心的认知,达到去情境化。

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思考时并没有尽力而为。当人们深陷于我方立场思维时,常常并没有察觉到自己也可以基于其他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当我们使用锚定和调整策略,或是思维方式受到信息生动性的影响时,我们对其他可能的处理方式毫无觉察。这一点很好理解。认知吝啬鬼之所以选择走认知捷径,其目的在于不占用意识资源的情况下提供答案。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正面临着不同策略可供选择,这就不能被称为认知捷径了!如果我们在做决策和解决问题时意识到了多种可供选择的途径,那么认知吝啬鬼的诡计就无法得逞。

缺乏评估即时奖励与延迟奖励的能力,是导致很多人非理性行为的来源,这些非理性行为阻碍了目标的最大化实现。很多成瘾行为背后的逻辑都充分说明了这一观点,比如酗酒、暴饮暴食、透支购物等。从长远角度来看,个体毫无疑问应该更喜欢适度饮酒、节食、保持较低数额的信用卡欠费账单。

为何一周的等候时间在一种情境中是至关重要的(重要到可以为此损失15美元),而在另外一种情境中(提前一年做决策)又似乎变得无关紧要了呢?人们之所以表现出这种前后不一,可以用双曲线贴现曲线(hyperbolic discount curves)来解释。该双曲线是决定预期收益打折速度的函数,它的存在具有深远的进化意义。问题在于,虽然这种功能有利于基因适应,但对于一个试图将个人效用最大化的个体来说,不应该让理性也同时大打折扣(最理想的人类选择函数应该是指数曲线)。双曲线函数会让人们高估近在眼前的奖励,而忽视长期目标。它还会让人们的偏好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对于任何项目或行动的策划人来说,这样的做法都会让人抓狂。前期做的项目计划,可能会在实施中途被推翻或放弃,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可能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双曲线贴现曲线可以用来解释我们为何会屈服于非理性的诱惑。

试图让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进行一场加时赛,而非一上场长期目标就全线失守)。

假如个体还没有掌握与某个情境相关的心智程序,除本能反应之外的备选控制系统就不可能对当前的行为产生影响了。因此,在有些情境中,个体想要压制自动化的反应,但苦于还未加载适用于当前情境的心智程序。这是导致非理性行为发生的一个心智问题,我称它为“心智程序缺陷”。

第三部分 给大脑安装好的心智程序

“心智程序”是指个体可以从记忆中提取出的规则、知识、程序和策略,以辅助决策判断和问题解决过程。

第10章 心智程序缺陷

人们未能采取优质思维方式(good thinking)进行思考的原因有二。第一,个体的心智程序还未获得足以支持理性思维的规则、策略和知识;第二,心智程序中的某些知识本身就是导致非理性行为和思维的罪魁祸首。我将第一类问题称为“心智程序缺陷”(mindware gap),即本章的讨论重点。第二个问题,我将其称为“污化心智程序”(contaminated mindware),即下一章的主题。

缺乏概率理论知识是一种心智程序缺陷,也是很多非理性思维和行为的根源。

贝叶斯公式基于两个基本概念:待检验的焦点假设(称为H),以及与假设相关的数据集合(称为D)。

该公式告诉我们,在给定数据集的情况下,焦点假设成立的概率等于两个概率的乘积:相似率乘以焦点假设成立的先验概率。即:焦点假设的后验概率=相似率×先验概率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倾向于忽略能够证明非焦点假设为真的证据。

一个关键的心智程序缺陷:忽略备择假设

人们在尝试依据备择假设评估数据时,会觉得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同样的道理,人们在寻找有可能会推翻焦点假设的证据,并检验这个证据时,也会感到非常困难。原因在于,人们天然的思维倾向是寻找证实假设的证据,而非证伪的证据。

总而言之,在判断此类“如果P,那么Q”的规则时,只有“P出现的同时,非Q出现”的证据才可以判断规则为假。所以,在检验规则的真实性时,只需翻开卡片P和卡片非Q即可(在本例中是卡片A和卡片5)。如果P和非Q同时出现,那么规则为假。如果没有同时出现,那么规则为真。

在推理过程中,寻求可证伪性是一条非常有用的原则。但是,大量证据表明,寻求可证伪性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并非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优选策略。原因在于,认知吝啬鬼只会根据给定的信息去建构问题解决的框架,而不会自动地从另一视角去思考问题。因此,对于多数人来说,寻求证伪性证据的心智程序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

关注备择假设,证伪焦点假设。

临床化验方法存在一定的误诊概率。个体若想做出正确决策,必须同时考虑到这个情境难题中涉及的两种概率,一是个案证据的诊断概率;二是先验概率。

在化验误诊率很高的情况下,同时考虑到疾病的发生率极低这一基础概率,就能判断出多数结果为阳性的个体其实并未患病。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贝叶斯心智程序中有关基础概率的部分(当然,较强的理解力也很重要)。这种对基础概率的感性认识足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接近真相的估计,预防重大错误的发生。

从逻辑视角来看,当人们进行概率判断时,应该更重视子集(女权主义银行出纳员)与全集(银行出纳员)之间的关系,而不应根据相似性评估做判断。

有关概率的另外一个谬误是:条件概率倒置。这种思维谬误常见于现实生活中的决策情境中。概率推理过程中的条件概率倒置指的是:在给定B的前提下A的概率与在给定A的前提下B的概率,两者是等价的。实际上,这两者并不相同。

在推理和决策过程中无法使用正确的心智程序(认知规则、策略和信念系统)时,就可以说是心智程序缺陷导致了非理性行为。但是,只有当高智商个体受到心智程序缺陷的影响时,才能称之为理性障碍。

虽然我们期望心智程序缺陷在高智商群体中发生的频率越来越低,但是,无论认知能力如何,很多聪明人并没有机会学习到这些可以有效对抗非理性想法和行为的心智程序。

第11章 污化的心智程序

阿尔巴尼亚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曾经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然而,1991~1992年,阿尔巴尼亚开始转型,赋予了人民更多的人身和经济自由,该国经济在1992~1997年迅猛发展。

然而,在1997年初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戛然而止。经济陷入崩溃,法制惨遭践踏,军队仓库被民间武装集团肆意掠夺,政府对大部分地区失去控制。阿尔巴尼亚于1997年分崩离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群体性的理性障碍。

导致阿尔巴尼亚社会崩溃的主要原因是庞氏骗局(Ponzi schemes)。据查,当时该国一半以上的人民卷入了这个骗局。1997年年初,庞氏骗局全面崩溃[1]。

庞氏骗局和这个例子都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心智程序都是有益的。当我们在讨论心智程序缺陷时,人们很容易认为心智程序越多越好。然而,庞氏骗局和流行性复苏记忆的例子告诉我们:人们获得的心智程序有时候不仅不能防止不理性行为,还会成为不理性行为的起因。

“如果一个人有两个大脑,他会加倍愚蠢” 这部分的标题取自德斯蒙德·瑞安(Desmond Ryan)告诉我的一则以色列笑话里最妙的一句话。

社会中常见的不理性行为背后那些制造麻烦的心智程序大多是由中等或高智商人群编造的,影响的对象也是中、高智商群体。结果导致很多以聪明才智著称的名人频频做出不理性行为。

认知科学家已经揭示了聪明人的观念与事实严重不符的部分原因。一种解释就是“知识投射倾向”(knowledge projection tendencies)。这个观点认为,在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中,我们以前绝大多数观念都是正确的,用已有观念作为过滤器来处理新的数据,能够使知识积累的速度更快[4]。这个观点被用来解释演绎推理中的信念偏差效应。认知科学家乔纳森·埃文斯(Jonathan Evans)及其同事认为,由于信念修正与大脑中的很多信念网络存在交互效应,因此它的计算成本很高。所以,他们断定,认知吝啬鬼可能倾向于接受未经任何逻辑推理但又看似可信的结论。只有当人们在面对难以置信的结论时,认识主体才会对假设进行逻辑推理。他们认为,当人们身处一个绝大多数信念都为真的知识领域中时,这个策略是非常有效的。

简而言之,当在错误的情境中使用知识投射时,有可能导致“知识隔离效应”。因此,尽管知识投射可能会使人们快速地吸收新的正确信念,但它也可能是一个陷阱。当人们不断地调用错误观念集合,使用这些错误信念对证据进行评估时,他们会迅速地积累更多错误信念,并为未来进一步的知识投射做好了错误知识储备。

进化只保证人类在当地环境中是基因适应最优者,而不保证他们在真理或有用性上达到最大化,而这恰恰是理性所要求的。信念无须为了增强适应性而用最精确的方式认识世界。因此,进化不保证人类拥有完美的知识理性,也不确保人类会获得最佳的工具理性。

绝大多数人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的信念一定会有利于实现某个目的。然而,如果这个“目的”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目的呢?文化复制子理论(culturalreplicator theory)和模因学(science of memetics)帮助我们认识到了这种可能性。

能够传播的信念,未必正确,也未必有利于传播者。

观点X在人群中传播是因为它是一个优质的复制子——它擅于找到宿主。

有了模因理论提供的重要见解后,我们现在就能更全面地对为什么心智程序会存活下来进而得以传播的原因进行分类。前三种原因分类反映了行为和生物科学的传统设想。最后一种分类反映了模因理论的新观点。 (1)心智程序存活下来并得以进一步传播是因为它对拥有人有益处。 (2)某一心智程序激增是因为它能很好地适应先前存在的基因先决条件或特定领域的进化环境。 (3)某一心智程序传播是因为它推动了制造载体的基因复制,这些载体对于特定的心智程序而言是很好的宿主(鼓励人们多生孩子的宗教信仰就属于这一类)。 (4)心智程序存活下来并得以进一步传播是因为心智程序自身的自我永生属性。

上述讨论表明我们需要采取策略,以避免污化心智程序。下面是一些避免这类心智程序的规则。 (1)避免安装可能对你(宿主)产生生理伤害的心智程序。 (2)关注影响你目标的心智程序,确保它不妨碍目标选择的多样性。 (3)关注同认识世界相关的信念和模型,寻找并安装正确的心智程序,也就是真实反映世界的心智程序。 (4)避免拒绝对自身进行评估的心智程序。

寄生心智程序致力于寻找增加自己生存时限的法子,而不是帮助宿主[1]。破坏宿主的评估计划,是寄生心智程序安装在我们认知结构中的一种常见方式。因此,规则4(避免拒绝评估的心智程序)非常重要。

在科学中,一个理论在告诉我们应该发生什么事的同时,还必须提示不会发生什么事。如果理论认为不会发生的事真的发生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明确地说:这个理论出错了。

除了可证伪性和代价太高之外,如果心智程序具有反意属性,这也可成为质疑它的理由。

聪明人特别擅于产生臭名昭著的想法。

第12章 思维谬误何其多:非理性思维倾向分类及其与智力的关系

导致理性思维谬误发生的原因很多。在理性研究领域,应该没有人可以像研究智力理论一样,提出“理性结构的G因素”。因为非理性思维并非源于某个特定的认知问题。不过,已有的研究文献积累让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类型将非理性思维进行进一步细分。

所谓压制功能,是指类型一加工即将触发个体反应时,类型二加工对其加以制止,并用更优化的反应取而代之。

被试从给定的焦点规则出发,沿着规则为真的思路展开联结思维,这种处理信息的方式就是连续性联结认知。

传统的双加工理论只强调了认知吝啬鬼的规则之一: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都默认启用类型一加工。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默认使用类型一加工并不可行,特别是在新异情境中时,既没有相应刺激的进化适应模块,也没有机会可以通过过度学习和练习掌握自动化思维。此时,就有必要使用类型二加工了。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认知吝啬鬼模式还是有可能会开启。认知吝啬鬼的规则之二:当必须要使用类型二加工时,默认使用连续性联结认知,而非完全去耦化认知模拟。

我提出的焦点偏差概念与认知科学领域的已有观点不谋而合。它们的共同主题是:人类会想尽一切办法以减轻认知负荷,达到加工更少信息的目的[1]。

在引入完整的心智分类模型之后,图12-2是我对理性思维问题分类的最初尝试。图中最上方是认知吝啬鬼的三个特征,依据认知卷入度排列前后顺序。排在第一位的是默认自主心智加工反应,该过程完全没有类型二加工的参与,是最肤浅的一种信息加工方式。认知吝啬鬼的第二个加工倾向特征是带有焦点偏差的连续性联结认知。该特征指的是进行类型二加工时的过度节省倾向。具体来说,过度节省认知资源致使备择世界模拟或是完全析取推理(详见第6章)过程失败。 认知吝啬鬼的第三个特征是压制失败。压制失败的吝啬倾向最小,因为在此过程中有类型二认知去耦化的参与。该特征是指类型二加工试图压制并取代自主心智的类型一加工,结果却失败了。虽然压制类型一加工的尝试失败,但认知去耦化过程确有发生。

人类倾向于从我方立场视角对世界进行建模。自我的自利倾向无疑是具有进化适应意义的。然而,现代社会与人类进化过程所经历的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环境对人的要求自然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现代社会提倡无偏见,拒绝任人唯亲,打击种姓、种族、信仰歧视,这些问题在人类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从未遇到过。在面对现代与历史进化的巨大分歧时,自利倾向的思维方式就不再是最佳选择了。

心智缺陷越少,他所犯的错误归因于压制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据图12-2的分类,我把本书中已讨论过的思维加工方式和思维谬误列于表12-1中[4]。

所谓“偏差盲点”是指个体认为自己与他人相比,更不容易受到思维偏差的影响。偏差盲点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持有不正确的通俗心理学理论。他们错误地认为,通过有意识的内省,可以觉察到自己的思维偏差。事实上,多数社会和认知偏差都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

诚如施卡德和卡尼曼所说:“你关注的重点,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奚恺元曾这样描述乐观预期焦点:“预测者过度关注中心事件,而忽视了周边情境事件的重要性”(Hsee and Hastie,2006)。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很多心理障碍都是由自动化监控活动缺陷导致的,而这种缺陷与个体的智力水平毫无关联,比如述情障碍(难以识别情绪)和精神分裂症[3]。

在解决完全析取推理问题时(比如莱维斯克问题),需要个体进行认知表征去耦化,并通过去耦表征(算法心智的重要操作,也是智力测验的核心内容)对所有可能的情况进行计算。不过,为了保证答案的正确性,个体需要准确识别使用完全析取推理。


#目录#

导读 理性:重新定义人类认知能力
译者序
序言
致谢

第一部分 理性之心

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达成人生的目标,拥有高智力还不够,还要拥有高理性。个体如果出现理性障碍,直接实际后果就是生活不如意,错失本应取得的人生成就。智力测验并没有测量理性,这就是聪明人会做蠢事的原因:所谓的“聪明”仅仅是高智力,而非高理性。
人类存在两种信息加工机制:快与慢。快的类型一加工包括自主心智,慢的类型二加工包括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算法心智就是传统的智力,而反省心智就是理性思维。

第1章 乔治布什的心智:有关智力测验缺失什么的线索

这本书不谈什么
困惑于布什智力的缘由

第2章 理性障碍:理性与智力的分离

如何描述这类案例
广义与狭义智力之争
理性:缺失的元素
将理性障碍用作直觉泵

第3章 反省心智、算法心智与自主心智

类型一与类型二加工
临时的“双重加工”心智模型及个体差异
思维倾向与认知能力
三重加工心智模型
思维倾向:理性思维和行为的预测源
别忘了心智程序!
走近总统先生的大脑

第4章 给智力概念瘦身

智力霸权主义
另辟蹊径:用理性障碍驯服智力概念
MAMBIT:没有司机的大脑引擎
智力被误读为适应
神化智力概念的阴暗面
民间心理学能够区分智力与理性

第5章 为何聪明人常做蠢事

人类是认知吝啬鬼
我们为何成了认知吝啬鬼
为什么理性障碍如此普遍
思维谬误和理性思维

第二部分 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

大脑在使用认知资源时极为吝啬,喜欢走捷径,我们简称之为“认知吝啬鬼”。人类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认知吝啬鬼。认知吝啬鬼常常致使我们深陷不理性的泥潭,严重阻碍我们实现目标与理想。
提高理性有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避免先天的信息加工缺陷(即认知吝啬鬼),第二条途径是给自己大脑安装好的心智程序,抵制坏的心智程序。

第6章 认知吝啬鬼

属性替换:认知吝啬鬼的惯用伎俩
认知吝啬鬼的工具:生动、出众与可得性
启发式加工:决策过程的量与质
认知捷径和个人自主性
现状偏见:默认启发式加工
启发式加工的有利和不利环境

第7章 决策效应与认知吝啬鬼

框架与个人自主性
翻手是云,覆手是风:框架效应研究
机会均等框架

第8章 我方立场信息加工:正反都是我赢

过度自信:关于我们知道的那些原本不知道的事情
我方立场信息加工:沟通与知识假设中的利己主义
智力与我方立场信息加工

第9章 认知吝啬鬼的另一个缺陷:深思熟虑后依然战败

电车难题:压制情绪
战败“冷”启发式思维倾向
本能冲动与意志力:深思熟虑后的失败

第三部分 给大脑安装好的心智程序

“心智程序”是指个体可以从记忆中提取出的规则、知识、程序和策略,以辅助决策判断和问题解决过程。除了认知吝啬鬼,心智程序出现问题也是导致不良决策的重要原因。有时,个人是因为没有安装足够的心智程序,即心智程序缺陷,如忽略备择假设、不擅长寻求证伪焦点假设;有时,是安装了污化的心智程序,如相信占星术和笔迹学。

第10章 心智程序缺陷

现实生活中的心智程序问题:心智程序缺陷效应引发的两起悲剧
贝叶斯前来救援!
一个关键的心智程序缺陷:忽略备择假设
更多的科学思维心智程序:可证伪性
基础概率:更多贝叶斯心智程序
概率评估的心智程序
策略性心智程序
心智程序缺陷导致的理性障碍

第11章 污化的心智程序

“如果一个人有两个大脑,他会加倍愚蠢”
对污化心智程序的质疑
人们为什么会受污化心智程序的影响
破坏协议的模因
避免污化心智程序的策略
污化心智程序导致的理性障碍

第12章 思维谬误何其多:非理性思维倾向分类及其与智力的关系

带有焦点偏差的连续性联结认知
理性思维问题的预分类
由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理性思维谬误
斯波克先生难题:来自自主心智的输入缺失
基于智商-理性相关度的分类
结论:理性障碍无处不在

第四部分 提高人类理性的社会意义

改善理性不但对个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还对人类社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要对社会环境稍做改变,就能预防人们的理性思维出问题。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我们的环境,理应决定重建社会环境,使得环境中的人更加理性。

第13章 增加人类理性及改善非理性的社会效益

好消息:理性是可以习得的
改变环境以帮助认知吝啬鬼
社会选择机制

参考文献

 

参考链接:

=END=


《 “[read]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 有 5 条评论

  1. 你可以无偿获得五千元,但有百万分之一的几率会当场毙命。那么你会玩多少次这样的游戏? – 向日葵人生 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6942582
    `
    一,玩多少次我会妥妥地挂掉?
    假设,我们玩1000次,能够获利5000*1000=5000000,也就是500万元。
    那么玩1000次都不出事儿的概率是多少呢?99.9999%的1000次方,简单用计算器算一下,就可以得出下面这张作死的收益与对应出事儿概率的统计表。

    可以看到,当我们玩这个游戏1000次时,我们能赚500万元,有99.9%的概率我们还活着。

    那当我们尝试多少次之后,我们的生还概率会低于10%呢?
    也就是,我们如果连续尝试231万次,次次生还,依然健在的概率只有10%(原文有歧义,已更改),但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赚了115.25亿人民币,相当于马云2018年净资产的……6%

    二,到底要什么时候急流勇退,悬崖勒马?
    不同的人的风险偏好不同。

    三、为什么这个问题下,风险厌恶者这么多?

    四、那要怎么提升大家参与的意愿呢?换个问法就可以
    风险意识大家都有,但是绝大多数非金融经济相关专业的人
    风险意识都很朴素,对于要承担多大的风险只有很模糊的概念
    大家不仅对风险没有太具体的概念,对太高的收益也没有太具体的概念
    `

  2. 程序员的黑砖窑,东南亚博彩骗局详解
    https://mp.weixin.qq.com/s/YjQi5cX8_WRZKsOTJfPMTQ
    `
    总有些我认为是常识的事情,在别人看来都是第一次接触。
    很多骗局都是如此,圈内人不上当,圈外人不警惕。
    毕竟骗子吃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的生意。
    关于东南亚的招聘骗局,便是如此。
    他们当前主力针对的是程序员一族,被骗者甚众,很多人一去不回。
    今天我把这点东西写出来,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能警醒。

    而历史多次告诉我们,如果你不知道坑谁,那么坑老乡,是最容易的。
    并且中国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对于加班的容忍度,对于工作强度的耐受,性格上的温和忍让,都是很好的选择。
    所以当地博彩集团(一般都是华人主导)把目标放在了国内。
    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

    事情,不应该是这样子的。
    人生,不应该是这样子的。
    `

  3. 升级这十点认知,你就是大佬!
    https://mp.weixin.qq.com/s/jx7K4_Xtw_Yiuq97En2YtA
    `
    第一:没有人一下就是大佬
    第二:爷爷都是从孙子做起的
    第三:成为大佬的时机随时都有,你把握了吗?
    第四:争取成为细分领域的大佬
    第五:大佬,很大一方面是以o(1)时间复杂度解决复杂问题
    第六:大佬,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七:大佬,都善于习得第一手资料
    第八:大佬,都善于总结与思考
    第九:大佬,都善于底层思维
    第十:大佬,也要1万个小时+刻意练习

    小结
    大佬往往不说自己是大佬,在萌新眼里,比我们牛的人都可以称作大佬。

    大佬没有全能的。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这点也非常重要。

    大佬的特质远远不止这些,比如:高效时间管理、立即行动、短期和长远职业规划、风险管理等,只要你悉心观察你身边厉害的人,就能发现很多值得去学习的点。去学就是了!

    世上本没有大佬,实践的多了、思考的多了,研究时间久了,研究的深了,遇到的坑多了,总结的多了,不间断持续聚焦跟进了,你就是大佬!
    `

  4. 那些用力过猛的员工
    https://mp.weixin.qq.com/s/RLy79oG-ovYr23oOWUPrgA
    `
    全局观,整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职场品质。

    做事既要专注认真,也要理解并服从大局,必要时可能要为大局让路,甚至牺牲,这都是企业发展中可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技术要理解需求,理解产品设计的目标,不要陷入自以为是的情节里。
    服务部门和管理部门,要懂得真正的激励目标是什么,不要只会停留在数字上做文章。
    每个团队的负责人,要知道公司的大方向在哪里,大格局在哪里,如果自己不是主攻方向,要舍得为主攻团队输出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

    我有个做法律的好朋友,就说过,很多企业的法务,都是为了让企业规避风险,尽可能减少未来的麻烦,在这样的心态下,很多事情不让做,很多业务不让进行;但我们知道互联网很多领域都是行动先于法律的,一个优秀的法务,应该是尽可能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寻找可行的路线图,而不是简单的阻止和拒绝。

    一个优秀的商业谈判专家也是,公司利益固然重要,对方的利益也是达成协议的关键因素,如果只把公司利益放在前面,各种条款都是摆出我不能吃亏的样子来,很多好的合作就无法进行,这其实最终损害了公司的发展能力。
    `

  5. 现代世界50种认知偏见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7594061
    https://www.jdon.com/58115
    `
    1. 基本归因错误:我们根据他人的个性或基本性格判断他人,但我们会根据不同情况上下文来判断自己。Sally迟到了是因为她懒,你迟到是因为今天早晨很差。
    2. 自私的偏见:我们的失败是有上下文情况的,但我们的成功是我们应有的。你获得成功是因为努力工作,而不是收帮助或运气好,而你失败是因为你睡眠不够。
    3. 组内偏爱:我们偏爱处于我们组内而不是组外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也是一种偏见,因为你偏爱同道中人。
    4. 潮流效应:想法、时尚和信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它们而增长。
    5. 群体思维:由于渴望团队中的一致性与和谐,我们做出不合理的决定,通常是为了尽量减少冲突。
    6. 光环效应:如果你认为一个人具有积极的特质,那么这种积极的印象会溢出到他们的其他特质中。(这也适用于负面特征。)情人眼里出西施。
    7. 道德运气:由于积极的结果,会出现更好的道德地位;更糟糕的道德地位是由于失败的结果而发生的。A战胜了B是因为A比B更道德,胜者王败者寇。
    8. 错误的共识:我们认为同意我们的人比实际情况多。每个人都会像我们这样想!
    9. 知识诅咒:一旦我们知道某事,我们就假设其他人也知道它。Alice是一个老师,试图理解她的新学生的视角。
    10. 聚光灯效应:我们高估了人们对我们的行为和外表的关注程度。
    11. 可用性启发式:我们依靠在做出判断时想到的直接例子。屁股决定脑袋
    12. 防御性归因:作为一名证人,我们私下里担心自己容易受到严重事故的伤害,如果我们与受害者有关联,我们会减少责备受害者。
    13. 公正世界假说:我们倾向于相信世界是公正的;因此,我们认为不公正的行为会罪有应得。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14. 朴素现实主义:我们相信我们观察的是客观现实,而其他人是不理性的、不知情的或有偏见的。
    15. 天真的犬儒主义:我们相信我们观察的是客观现实,并且其他人的自我中心偏见比他们在意图/行动中的实际情况要高。
    16. 偏好效应(又名巴纳姆效应):我们很容易将我们的个性归因于模糊的陈述,即使它们适用于广泛的人。
    17. 邓宁-克鲁格效应:你知道的越少,你就越自信。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不自信。
    18. 锚定:我们在做决定时非常依赖引入的第一条信息。
    19. 自动化偏差:我们依赖自动化系统,有时过于相信实际正确决策的自动更正。
    20. 谷歌效应(又名数字健忘症):我们往往会忘记在搜索引擎中很容易找到的信息。
    21. 反抗:我们的行为与我们被告知的相反,尤其是当我们认为个人自由受到威胁时。
    22. 确认偏差:我们倾向于找到并记住能证实我们看法的信息。
    23. 适得其反的效果:反驳证据有时会产生无根据的证实我们的信念的效果。
    24. 第三人称效应:我们相信大众媒体消费对他人的影响比我们自己更大。
    25. 信念偏差:我们判断一个论点的力量,不是根据它支持结论的力度,而是根据我们自己认为结论的可信度。
    26. 可用性级联:与我们对社会接受的需要相关联,集体信念通过公开重复获得更多的可信度。
    27. 衰落主义:我们倾向于将过去浪漫化并消极地看待未来,认为社会/机构总体上正在衰退。
    28. 现状偏见:我们倾向于保持不变;相对于不变基线标准的任何变化会被认为是一种损失。
    29. 沉没成本谬误(又名承诺升级):即使我们面临负面结果,我们更多地投资于那些让我们付出代价的东西,而不是改变我们的投资。
    30. 赌徒谬误:我们认为未来的可能性会受到过去事件的影响。
    31. 零风险偏差:我们更愿意将小风险降低到零,即使我们可以通过另一种选择可以降低整体风险。
    32. 框架效应:我们经常从相同的信息中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取决于它的呈现方式。
    33. 刻板印象:我们普遍认为,尽管没有关于个人的信息,但一个群体的成员将具有某些特征。
    34. 外群体同质性偏见:我们认为外面群体成员都是同质一个样的,而我们自己的内群体则更加多样化。屁股决定脑袋
    35. 权威偏见:我们信任权威人物的意见,并经常受其影响。
    36. 安慰剂效应:如果我们相信某种治疗会奏效,它通常会产生很小的生理效应。
    37. 幸存者偏差:我们倾向于关注那些在过程中幸存下来的东西,而忽略了那些失败的东西。
    38. 精神活动过速:我们对时间的看法取决于创伤、吸毒和体力消耗。当汽车几乎要撞到我时,时间变慢了。
    39. 琐碎法则(又名“Bike-Shedding”):我们对琐碎的问题给予不成比例的重视,通常同时避免更复杂的问题。
    40. 水手效应:相比已完成的任务,我们更容易记住未完成的任务。
    41. 宜家效应:我们更看重自己部分地参与创造的东西。宜家家具总是让你动手组装。
    42. 本·富兰克林效应:我们喜欢帮人;如果我们已经帮了他们一个忙,那么我们更有可能帮他另一个忙,而不是我们从那个人那里得到了一个忙。
    43. 旁观者效应:旁观者越多,我们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小。
    44. 建议性:我们,尤其是儿童,有时会将提问者建议的想法误认为是记忆。
    45. 虚假记忆:我们将想象误认为是真实的记忆。
    46. 潜隐记忆:我们将真实的记忆误认为是想象。
    47. 聚类错觉:我们在随机数据中发现模式和“聚类”,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48. 悲观偏见:我们有时会高估坏结果的可能性。
    49. 乐观偏见:我们有时对好的结果过于乐观。
    50. 盲点偏差:我们不认为我们有偏见,我们看到别人比我们自己更多。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