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


=Start=

缘由:

如果你是一个注重生活品质和自身形象的人,不管钱多钱少,还是渴望让自己与众不同。

既然我们的社会存在等级,为什么我们不去尽可能地了解它呢?这个话题可能过于敏感,却也不必让它永远暧昧不明。

正文:

参考解答:

译者序

第一篇 敏感话题

在美国,人们忌讳谈论社会等级,但他们的敏感恰好说明了社会等级存在的严酷事实。

第二篇 解剖等级

美国大熔炉到底有多少社会等级?人们的常识认为只有两种:富人和穷人,或者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随着生活水准的普遍提高,这一简单划分显然不再适用。

看不见的顶层/上层/中上层/等级地图/中产阶级/上层贫民/中层贫民/下层贫民/赤贫阶层/看不见的底层

第三篇 以貌取人

相貌、身高、胖瘦、衣着都是人们社会等级的特征。比如微笑,贫民妇女的微笑就要比中上层阶级妇女更频繁,嘴也咧得更大。

容貌/微笑/身高/体重/衣着/颜色/质地/易读性/整洁/西装/总统衣着/政客穿着/低品味标志/衬衫领子/饰物/雨衣/长裤/领带/帽子/高级品味:古风崇拜

第四篇 住房

小心你的房子,它会使你的社会等级一目了然。车道、草坪、房子的外形、院子里摆放的东西、门牌号码的写法……这些都能指示出你的社会等级。

车道/围墙/门牌号码/车库/草坪/家畜/院内摆设/花草/谁的房子/户外家具/汽车/室内陈设和装潢/上流社会起居室/中上层阶级起居室/中产阶级起居室/贫民阶层起居室/电视机/电视节目/厨房和卫生间/宠物

第五篇 消费、休闲和摆设

消费选择、休闲方式和室内摆设也是社会地位的陷阱。你喜欢喝什么饮料,看什么电视节目,抑或根本没有电视,读什么杂志……都会确凿地暴露出你的社会层次。

喝酒/用餐/食品/甜食/购物场所/下馆子/电视食品广告/超级杯派对/度周末/旅游/体育运动/邮购商品/“收藏”/可读性装饰/各阶级商品目录/个人化饰物

第六篇 精神生活

作者讨论了美国的大学,因为大学主管人们精神生活的等级。此外,阅读也与人的品味和等级密切相关。

大学/读物/《圣经》/观念

第七篇 “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

一个人怎么说话,说什么话,当然毫无例外地会显示等级和品味。另外,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有没有自信,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说话习惯。

第八篇 升与降:贫民化趋势

人们的社会地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升有降。从整个社会角度看,世界正趋向于贫民化或者大众化,这一趋势已经无可逆转。

往上爬/沉沦/贫民化趋势

第九篇 冲破常规的另类

那么,有知识有创造力的人们呢?如果他们不想在社会等级的夹缝中随波逐流,应该怎么办?好在已经诞生了一个新的人群:另类。另类是富于创造力又热爱自由的人们的最后出路。

第十篇 练习题、客厅评分表与读者来信问答

中译本第1版序言:等级、格调,新的社会话题

中译本第2版序言:品味——社会等级的最后出路

====

译者序

1999年《格调》一书初次在中国出版时,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甚至学术界也卷入其中,其争论焦点就是:这是中国人的真问题还是伪问题?12年过去了,我们似乎仍然没有获得一个确切的答案。一方面,恶俗仍然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蔓延,所有福塞尔在80年代美国观察到的社会等级符号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泛滥,攀爬上财富阶梯顶端的人们正花样百出地炫耀财富,而且形式更为极端。另一方面,由于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社会生活的重心正在向追求公平和正义转化,人们如果连住房都买不起,还能侈谈生活格调吗?

中国的改变太快,以至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品味。然而,不管生活正在变得多么艰难,只要有机会改善,人们还是希望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得体,生活更有情趣,更丰富充实。这种根深蒂固的倾向,任由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无法摧毁。所以《格调》一书所揭示的道理并没有改变:如果你是一个注重生活品质和自身形象的人,不管钱多钱少,还是渴望让自己与众不同。

第一篇 敏感话题

实际上,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人们恰恰会暴露他们对社会等级的敏感:越是感到烦恼和愤怒,越说明等级存在的真实和严酷。

事实上,对社会等级高度敏感的恰恰是中产阶级。

底层的人们乐于相信,等级是以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来作为标准的;生活在中层的人们承认金钱与等级差别有关,但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和从事的工作类型同样重要;接近上层的人们认为品味、价值观、生活格调和行为方式是判断等级身份不可或缺的标准,而对金钱、职业或受教育程度则不加考虑。

就像一位木匠所说:“我讨厌说生活中存在着等级差别,只不过,人们跟与自己背景相似的人待在一起更舒服。”

“报酬……在生活中是别人对你的尊重和赞赏。忽略和轻视,则是对你的惩罚……渴求他人尊重的欲望就像天然的饥饿感那样真实,而世人的忽略和轻视则像痛风病或结石一样引发剧痛……”

美国政府的结构形式为公民们创造了一种均等的条件(或至少是幻觉),个人为了得到社会认可,确立个人自尊,将因为某种难以言说的焦虑而经历旷日持久的挣扎,那焦虑就是,如果人人都是人物,则人人都不是人物了。

民主要求它所有的公民生而平等,而平等主义则坚持所有公民应死而平等。

无论我们就“平等”发表什么看法,我认为每个人在某方面正日渐体会到奥斯卡·王尔德曾谈到过的一点:“人类的平等博爱并非仅仅是诗人的梦想,它是一个令人十分沮丧和深感羞辱的现实。”似乎,我们从内心深处需要的是差别,而不是聚作一团。差别和分离令我们兴趣盎然,融合则令人油然生厌。

“‘无等级社会’看来越来越像是一个乌托邦幻觉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了它们自己的等级结构,”尽管那里的等级主要是建立在官僚体系和阿谀奉承的基础上,“既然无论如何都会存在等级,我们为什么不让它以更有机、更异质、更多样化的‘西方固有形式’存在下去呢?”因此,既然我们的社会存在等级,为什么我们不去尽可能地了解它呢?这个话题可能过于敏感,却也不必让它永远暧昧不明。

第二篇 解剖等级

我们不禁要问:美国社会里一共存在多少社会阶层?最简单的回答是:两种——富人和穷人,雇主和雇员,地主和佃农,资产阶级和贫民阶层。或者,不考虑经济和政治因素,只考虑风度和生活格调,则有绅士和无赖两种。

两分法的确能简易而又有效地强调不公和表达痛苦。但一种三分法也同样被很多人采用,这很可能是因为,“三”这个数字代表着胜利、希望、智慧。它总能奇特地预示征兆,令人联想到民间传说,甚至还颇有神秘的魔力。

如果说,在等级划分上,普遍为人接受的数字是三层,社会学家们则更倾向于五层: 上层 中上层 中层 中下层 下层

我的研究结果使我确信,这个国家的等级最好分为如下九类:

有一点最开始就要弄明白:区分这些等级的绝非只有财富一项标准。“不可能只根据金钱,”一位工人说得尤为正确,“因为谁也不会确切知道你这方面的情况。”与金钱同样重要的因素还有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乔治·奥威尔说过:“从经济上说,毫无疑问只有两种等级,富人和穷人。但从社会角度看,有一整个由各种阶层组成的等级制度。每一个等级的成员从各自的童年时代习得的风范和传统不但大相径庭——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他们终其一生都很难改变这些东西。要从自己出身的等级逃离,从文化意义上讲,非常困难。”

罗素·林内斯也正是因为数年前就注意到品味、知识和感知力比金钱更能决定人的社会等级,才提出一个三重结构的说法,即把人分为有高度文化素养的人、有一般文化教养(中产阶级趣味)的人和缺乏文化教养的人。

并不是说最上层的三个等级没有钱。界定他们地位的关键因素并非只是金钱,而是他们拥有金钱的方式。作为衡量一个等级的指标,金钱的来源远比金钱的数量更有意义。将上层的三个等级区别开来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他们继承的财富与自己实际挣得的财富之间的比值。“看不见的顶层”(像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梅隆家族、福特家族、文德比尔特家族等),完全依靠继承来的财产。无论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多么庞大,如果是靠自己的劳动挣来的,比如像电影明星们,就不能位列这一等级,尽管他们的巨额收入和挥金如土的消费可以使他们模仿这一等级的身份。继承的财产——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老钱”——是标志头三个等级的不可或缺的原则,而且最好这个家族的财富已经传了三代或四代人了。

①看不见的顶层
一个看不见的阶级。他们的钱来源于继承遗产。他们曾经喜欢炫耀和挥霍。后来,他们在媒体和大众的嫉恨、慈善机构募捐者的追逐下销声匿迹了。

②上层
一个既富有又看得见的阶级。可能是大银行的主管,还喜欢参与国会某委员会的事务。他们贪图安逸,有时还很有趣,家中宾客川流不息。但有一点:他们对思想和精神生活毫不关心。

在上层阶级的成员面前,你必须注意不要随意夸赞他们,因为那会被视为不恭——那里的一切理所当然地美丽、昂贵、耀眼,这点是毫无疑问的,不需特意提及。只有中产阶级才习惯性地回报别人的恭维,因为这个阶级需要从恭维中获取信心。

③中上层
一个有钱、有趣味、喜欢游戏人生的阶级。所有比这个阶层低的阶级,都渴望成为中上层阶级。

拥有最多和最完备的保龄球设施的城镇,一定是等级最低的地方。没有一份好的报纸,或者宗教气氛过于浓厚的城市,有品味的阶层不会居住。

指出一个地区为什么不具备社会学意义上的等级地位较为容易,而要指出一个地方为什么可取则比较困难。

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新闻报纸的质量,也是这个城市(在等级意义上)可取程度的标志。

④中产阶级
一个最谨小慎微、了无生气的阶层。他们是企业的螺丝钉,“可替换的零件”。他们最惧怕“他人的批评”,因此是为他人而存在的。他们是全社会中最势利的一群人。

有助于我们辨认出中产阶级的是它的一本正经和心神不宁,而不是其中等水平的收入。

据《白领》(White Collar,1951年)和《权力精英》(The Power Elite,1956年)的作者C·赖特·米尔斯称,“地位恐慌” 是最具中产阶级色彩的焦虑形式。

大部分时间被当作奴隶对待的中产阶级,对实力和成就抱有一种狂热的错觉,实在是不足为怪的事情。

字典中对“势利小人”一词的通常解释是:“把出身或财富当作检验价值的惟一标准的人。”

中产阶级的另一个标志是迫切要让自己从属于什么的欲望,以及他们用购物等机械行为满足这一欲望的方式。

没有比中产阶级更小心谨慎的了。一位“管理顾问”告诉斯特兹·特克尔:“你的妻子和孩子应该守规矩,你应该克己、遵守社会规范,你应该小心注意自己的行为。”

贫民阶层的痛苦是身体上的,可他不劳动时是个自由人。但在每一座灰砖小盒子里,总有那么些可怜虫,从来就不知道自由是什么滋味,只除了蒙头大睡的时候。

⑤上层贫民
一个被称为“蓝领贵族”的阶级。他们靠手艺吃饭,认为自己和律师、医生们一样也算“专业人士”。他们的钱夹总是鼓鼓囊囊的,外边还会勒一根皮筋。

一般讲,工种和他们焦虑的类型将贫民阶级依次划分为三个等级。上层贫民是熟练工人和手艺人,比如印刷工人。中层贫民是电话接线员、公共汽车司机。下层贫民是毫无技能的体力劳动者,比如码头工人。上层贫民独有的焦虑是害怕丧失或降低等级地位:他深深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木匠而骄傲,并希望这个世界能正确无误地理解他和体力劳动者的区别。中层贫民特有的焦虑是担心丢掉工作。至于下层贫民,咬啮他们内心的苦痛是感觉到自己可能永远挣不来足够的钱或者自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干不成自己想干的。

确定某人究竟是中产阶级还是上层贫民成员有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此君的工作服和“最好”的衣服悬殊越大,所属等级就越低。

上层贫民是很聪明的,至少是精明。

开车的时候,上层贫民阶层的男士们坐在前座,他们的妻子被安放在后座。(如果是中产阶级,总是前座一对夫妇,后座另一对夫妇。而在中上层阶级中,你很可能发现两家的丈夫分别和另一家的妻子同坐一排座位。)

如果你是一位上层贫民,你所做的一切正是这个商业社会要求你必须做的。

⑥中层贫民
一个在工作中失去自由的阶层,由于经常受到老板的斥责而对生活心存怨恨。他们生活中惟一的乐趣,也许就是串亲戚。

中层和下层贫民之所以处于如此情形,是因为他们在一个凡勃伦称为“人对人的强制性压制”中扮演着牺牲品的角色,这一现象委实令人不快。(施加这种压制,而不是让自己被人压制,是那些更幸运的人们的特权:经理、教师、作家、新闻记者、神职人员、电影导演等。)

被监督的程度,通常比收入更直接地显示等级差别。这就表明,整个等级体制更像是在识别自由的价值,而非仅仅宣扬金钱的价值。你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监督,比你从这种受监督的劳动中领回报酬的多少,更能显示你的真实等级。

如果一个人的恭顺服从总是第一位的,他或她一定是个中层或下层贫民。职业阶层从事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不发生差错或失误,即使发生,也可以远远逃避后果,做到事不关己、无人问津则更好。千万不能因为立刻被发现并遭到老板的斥责,而蒙受耻辱和丢脸。

⑦下层贫民
一个没有明天的阶级、非法移民的大军,过一天算一天是他们的常态。正是这一阶层,承担了美国社会中最低下的工作。

劳动阶级的最底层——下层贫民的特征是:明显地感到就业不稳定。

⑧赤贫阶层
一个无家可归、流落街头的等级。懒惰、失望和怨恨压倒了他们的自尊。这是人们看得见的最贫穷的一族。

赤贫阶层与“看不见的底层”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比后者钱多一点,而在于他们“看得见”。“看得见”的底层出没在充斥着廉价酒吧、乞丐、酒徒的街道上,是随身携带购物袋生活的人,是在公共场所长篇大论地向听众诉苦的人,是那些从纸袋裹着的酒瓶子里喝酒的人,是那些出于渴求别人的认可而当街“表演”的人们。

⑨看不见的底层
一个在慈善机构和管教所里度过一生的阶级。像看不见的顶层一样,我们看不见这群悲惨可怜的人。

如果你能找到一个美国人,此君对自己的等级地位完全无忧无虑,请把他披挂好展示出来。这样的家伙我还从来没有见过。

第三篇 以貌取人

为什么敏锐的人能在一瞥之间判断一个人地位的高低?他捕捉哪些特征?

【容貌】首先,优美的容貌。当然,各个阶层中都不难发现容貌姣美之人,但相貌漂亮通常是上层等级的标志。

【微笑】再者,微笑,另一个等级标志。这意味着,不要笑得过头。

【身高】身高在英国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是可信的等级标志。甚至在美国,有等级地位的人也很少会是粗短的小个子。

【体重】由于62%的美国人体重超重,所以,以示区别的一个不费力的办法就是身材苗条。

既然肥胖既惹眼又多余,上层阶级便拒斥肥胖。麦克尔·科尔达在他的《成功!》一书中一语中的,他发现“瘦很昂贵”。

整洁的等级意义是个更复杂的问题,它也许并不像艾莉森·卢里认为的那么简单。她发现整洁“是一种地位标志,因为保持整洁总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但煞费苦心达到的一丝不苟的整洁,可能是你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是否会下滑心存忧虑的体现,也可能由于你对他人的评价过分在意,这两项都是低层等级的特征。

社交场合最糟糕的表现莫过于:当你应该显得不修边幅时却很整洁,或者当你看上去应该邋里邋遢时,你却一身笔挺。

有关手表的普遍等级准则是:越科学、越技术化、越富于太空时代特色,等级就越低。这一准则也适用于“信息量”过于密集的手表,

钱虽重要,却不总是等级地位的标准。

第四篇 住房

中产阶级对思想意识的忧虑,明显地流露在他们中流行的一个词“好品味”当中,这个词儿的意思按照罗素·林内斯的解释就是:“绝无冒犯,毫无特点”。

对科技的兴奋和对进步的幻想带有典型的贫民特征。中下层贫民还喜爱“爱之船”、“吉利根岛”之类的情景喜剧,这些节目对话轻松,情节拖沓。

第五篇 消费、休闲和摆设

事实上,通过饮料来区分不同的社会阶层,其实一点都不难。有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将社会上层和底层划分得清清楚楚,那就是饮料的甜度:较干还是较甜。

美国下层社会对甜东西的消耗量大得惊人。根据洛普民意调查(Roper poll)的统计,百分之四十的美国人(当然其中多数是贫民)每天至少要喝掉一罐可口可乐或类似的饮料。

下馆子是中产阶级和贫民阶层的专利,他们利用这个机会玩类似“当一天国王或皇后”的游戏,通过点菜和侍者的服务感受一阵子被人伺候的滋味。

如果说“周末”主要是一个贫民阶层(因为是雇员)的概念,那么“避暑”就是一个中上阶层或者更高阶层的概念。

观光业深为中产阶层喜爱,因为他们能够从中“买到感觉”,如C·赖特·米尔斯所说的“哪怕只是很短的时间,更高阶层的感觉”。

一项高级别的运动项目,从定义上说,就是一种要求大批昂贵用具。或者昂贵设施,或二者兼备的运动。最理想的是,这项运动应该能够迅速消耗物品和各种服务。例如,高尔夫球就要求许多亩未经耕种、建筑或用于商业目的的宝贵土地。完善的高尔夫球场还需要经常除草、浇水、修剪,并用价格昂贵的机器滚压草坪。

同时需要绚丽的奢华和精打细算的审慎,这两个矛盾的需要在不幸身陷中等阶层的人们内心经久不息地交战着。

对美国人来说,个人化并非必不可少,但通过商品目录购物却似乎能使他们实现这一点。并不是因为他们需要这些商品,而是因为他们需要通过购买行为来实践有关选择的幻梦。邮购释放了有关权力的幻梦,并且还无须冒险与那些可能会质疑你权力的人碰面。邮购不需要的物品这一举动,隐秘地重新验证了凡勃伦所谓的“明显是出于挥霍和敬意的消费,却带来了精神上的收益。”在特定的情绪中,当我们扪心自问自己想做什么、我们的价值是什么的时候,我们都是在仿效“朝圣者比利”㉕的母亲。“跟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库尔特·冯尼格特说,“她一直在尝试建立一种生活,即找到她从礼品店买到的每一样东西的意义。”

第六篇 精神生活

鉴于美国是个如此年轻的国家,根本没有一个世袭的等级和封爵制度,也不存在王室加封荣誉的传统,甚至连一条众人皆知的可以往上爬的社会阶梯也没有,因而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人更加依赖自己的大学体系,指望这个机构培养人们的势利观念,建立社会等级机制。在别的国家,人们不仅仅依赖大学来实现社会地位,还有其他的传统途径。

有种假设被深深织入了美国神话,那就是:有一张大学文凭就意味着某种成功,而不问是从哪一所学校得到的。

进入某个不入流的学校证明了如下事实:“本来进大学是为了受到尊敬”,而在那里待了四年以后他发现自己全然没有受到更多的尊敬,因为他上的是一所没名气的大学。

那些读书和写书的人与那些不读不写的人之间的区别本身,”汤姆·沃尔夫⑰说,“承担着一个伟大的社会分层意义。”

作为读者,贫民阶层的人很老实,对高雅的东西绝不试图装模作样或附庸风雅。只有在中产阶级里,阅读品味才是一个令研究者感兴趣的话题。在这些人里,假装斯文、蒙骗、歪曲得以大行其道。上层阶级才不在乎你对他们读的书怎么想呢,贫民阶层也不在乎。

幸运地受过较多教育的人阅读是为了获得惊喜,而中产阶级阅读是为了使自己的观点被肯定。

【观念】两个高高在上的阶层,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没有多少观点和看法。

贫民阶级与中产阶级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迷信的谦恭态度。

第七篇 “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

不论你继承了多少财富,你的工作是否可靠,你的居住条件怎样,你的外观如何,也不论你的私人车道形状和面积、你家起居室和前廊的摆设如何,你的饮料的甜度如何,你吃正餐的时间早晚,你邮购什么商品,也不论你上的学校在什么地方,你对它有多少敬畏,以及你读什么样的书报——只要你一张口说话,你的社会地位就暴露无遗了。

“一个人的言谈永远是他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的告示牌。”

本·琼森说:“语言最能表现一个人。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

语言是判断一个陌生人社会地位的最有效工具。

语法在中产阶级和下层之间划出一条界线,发音和词汇的选择将上层阶级与中产阶级分隔开。

优雅,是对中产阶级的致命诱惑,这个阶级指望依靠它将自己与上层的傲慢无知和贫民阶层直率的粗鲁区分开来。

不稳定的心态与势利心理无与伦比的融汇,练就出一种精巧的均衡,才使中产阶级的信心和勇气立于不败之地。

中产阶层在委婉语的丛林中穿行并不仅仅因为这有助于躲避事实,这一喜好还出自他们对奢华的渴慕。大多数委婉语都有助于满足这一欲望。

贫民阶层喜欢那些惯常只见诸于报端的词语。

如果说出人意料的沉默是高等阶层的标志(很有必要,例如南希·米特福特提到的,在听到“见到您真高兴”这样一句话后应该沉默),噪音和叫嚷则属于贫民阶层。

贫民阶层必须当众展示自己的存在和出现,因此公共场合里的交谈都是为了让别人听见(或者仰慕)。贫民阶层似乎希望以自己生气勃勃的喧嚣,以其音调、速度和节奏来博得他人的恭维。中产阶级出于对被取笑和失败的恐惧,在社交场合绝不会有这种表现,“让贫民阶层去表现吧,他们反正就那样了。”

上层迄今仍认为出售(不论什么)是种粗俗的行为,原因是促销商品的方式主要与夸大其辞有关。因此,发音尽可能轻而短促是上层人士的作风,而贫民阶层总是喋喋不休地把每一件事重复上两三次。“嗯。”是上层人士常说的一个完整句子。

如果每个阶层都会对特定的词语作出独特的反应,上层最喜欢的词可能是“安全”或“液体”(secure和liquid),中上阶层则喜欢用“对的”(right),比如指做事做对了:“我真的希望玛菲的婚礼一切都不出差错。”中产阶级也喜欢这个词,但真正让他们兴奋的词是“豪华”(luxury),比如“那些漂亮的单间‘豪华’公寓 ”。“一尘不染”(spotless)也是中产阶级宠爱的词,比如“一尘不染”的地板、桌布、碗等等。上层贫民则不厌其烦地使用“不费力”(easy)——不费力的学期、六篇不费力的课文。往下的阶层当然更喜欢“免费”(free)一词,“只要免费,没有我们不要的”,下层贫民家庭主妇常会这么说。

只须稍稍注意一下各个阶层使用的日常习语的区别,哪怕最感情用事的人也会相信,这个国家不但有一个严格的社会等级体系,而且,那些语言学意义上的等级界限几乎是不可跨越的。

令人黯然神伤的是,一旦长到成年人的岁数,这些标记就几乎成了我们不可磨灭、没法更换的烙印。我们一生都无法从我们出身的阶层逃离,即便我们采用本章提供的所有建议、接纳所有高等阶层的言语风格,并与所有低层的惯用语彻底决裂,大抵仍然无济于事。

第八篇 升与降:贫民化趋势

【往上爬】改变阶级属性之困难,并没有吓住数以百万计一心想往上爬的人,也没有吓住成千上万渴望沉沦的人。

【沉沦】如果说,不论是在现实还是幻想里,向上爬是容易被人理解的,那么一心想往下滑到社会底层则是不可思议的,尽管这样的事情比大多数人注意到的要多得多。

仅仅下滑一个等级的想法很少见,如果你是中上层或中产阶级,要想成功地沦落,就必须下沉到很深的底层。但几乎没有人真正成功地沦落了,就像没有人能卓有成效地进军名利场一样。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就算你的谈吐没让你露馅,你的语法,你对服装、轿车和精神生活的品味也会让你暴露无遗。

当然,有很多人社会地位的降低根本不是故意的。通货膨胀、失业、停滞的经济和下降的生产力造成保罗·布卢姆伯格所称的“美国阶级制度的欧洲化”,即“一个更僵化的社会结构、更严重的贫富不均”成为显而易见的事实。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进步后,“美国大众现在发现他们重重地摔了下来”,过去在社会顶层还有空地方,现在呢,布卢姆伯格说,“不祥的是……似乎只有社会底层才有足够的栖身之地。”

【贫民化趋势】令人悲观的是,可以说整个社会都陷入到沉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称之为贫民化趋势,这个词暗示了在发达的工业化社会里,每一样东西都将无一例外地趋于贫民化。贫民化趋势似乎是批量生产、批量销售、大规模通讯以及群众教育不可避免的伴生物。

如果一样东西没人想要的话,就不会有人得到它。

大众捣碎了它周围一切与众不同,一切优秀、独特、历练和经典的东西。

贫民阶级表面上看起来是失败者,事实上却是永远的赢家。奥特加在1930年写道,新兴的贫民阶级是“各个阶层的侵略者”,强行用他们的方式玷污迄今为止神圣不可侵犯的艺术、文化、复杂和微妙的领域。然而,时间却表明,事实上贫民原地未动,并没有侵略任何阶级,倒是社会顶层自动下滑来使自己适应他们的需求,因为购买力越来越集中到贫民阶层手中。

事实上,自助是最贫民阶层式的。贫民喜欢这种做法,是因为它将买卖交易过程中遭人羞辱的危险降到了最低。

第九篇 冲破常规的另类

那么我们呢?我们属于哪个阶层,对于社会阶层造成的束缚,我们又怎样想呢?

另类是“自我培养”的人(这里借用了C·赖特·米尔斯的说法)。他们是自由职业者,从事着被社会学家称为“自治工作”的职业。如米尔斯所言,如果中产阶级“永远是别人的人”,那么另类根本不隶属于任何人。

不受人管辖正是另类的一个显著特征。他们思想独立,不受社会习俗的约束,举止和行为都自由自在。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有敬业精神,工作没完成便决不放手。他们的脑子里根本没有“退休”这个词,这个概念只对那些受雇于人、为挣一份工资疲于奔命的人有意义,而那些人通常都鄙视自己的工作。

做一个另类就如同拥有了上层人物所拥有的大部分自由和一部分权力,只是没有他们那么多钱。另类可以算是“没钱的贵族”。

如果说想象力贫乏、理解力有限的人竭力想钻进中上层社会,那么,那些有着天赋过人的心智和洞察力的精英们则正在奋力摆脱束缚,准备走进另类的行列。只有超然于阶层混乱造成的压抑和焦虑的另类,才是一个真正享有硬币上允诺的自由⑪的美国人。

第十篇 练习题、客厅评分表与读者来信问答

……

中译本第1版①序言 品味——社会等级的最后出路

阅读有许多种标准,有趣是其中之一。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社会等级或地位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谁高谁低?怎样识别,识别的标准是什么?作者并没有用学术的社会研究方式回答这些问题,而是绕开理论上的争论,从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日常话语里呈现出的特征来分析判断人的社会阶层。按作者的话说,他只从“可以看见的事物和可以听到的话语所传递的信息来分析人的社会阶层,而不考虑他们的种族、宗教信仰和政治观点”。作者认为,宗教信仰和政治观点不可见,而种族虽然可见(肤色),却并非个人选择的结果,因而不在作者的考察范围内。作者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显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那些品质。因此在阅读时,这本书不应被看作一本学术研究专著,而应当被看成是一本社会等级表象观察指南。

那么作者的等级标准是什么呢?通过大量的观察之后,作者认为,正是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而这些品味格调只能从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

我开始意识到作者的尖锐所在,人的生活品味随着他的成长一旦形成之后,一般不再会发生大的改变。即使经由有意识的熏陶和训练(我不由得想起全国各地正在兴起的礼仪学校,刚从礼仪学校毕业的人又开始随地吐痰了),似乎也收效甚微,只能使人再次想到“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说法,是不是贵族倒不那么要紧,但是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格调则绝非易事。由此推论,用生活品味考察人所属的社会等级更为衡常、更为有效。一个人可以在一夜之间暴富,但却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自己的生活格调。

作者实际上嘲讽的是人们在等级问题上暴露出的虚荣、自大、粗俗和缺少品味。这些特征并非偶然的选择结果,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种标准,无论你承认不承认这样的事实,有品味有生活格调立刻能够使人们对你刮目相看(文化痞子和玩世不恭者除外。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的人数同前几年相比正在越来越少),使你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欣赏,从而提高你的社会地位。金钱固然重要,但是只有金钱并不能使你获得普遍的认可、尊重和赏识。你怎样花你的钱,用它购买什么样的消费品,这种消费方式使你呈现出什么特征,则成为更加要紧的问题。

在停笔之前,我不由地想到法国后现代大师罗兰·巴特,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他所希望的理想生活,他说:“有点钱,不要太多;有点权力,也不要太多;但要有大量的闲暇。钱和权力对于一个生活在商业社会里的人来说不可全无,否则你会生活得没有尊严和安全感。但无止境地追逐金钱的生活也不值得,因为缺少品味。

读过此书之后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想想,你真正想过的生活是什么?

中译本第2版①序言 等级、格调,新的社会话题
  1. “阶级”还是“格调”
  2. 真问题还是“伪问题”

尽管此书谈论的是美国的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但受全球市场和商业文化渗透的影响,各国社会生活中的共通性已经越来越普遍。因此,不仅仅是作者的视角具有启示性,作者描写的生活内容也已经有了大量的中国翻版。

  1. 中国之现实

无论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还是教育、阅读、运动、娱乐、休闲等文化需求,以及越来越多地对法治、权利、社会公正等的政治需求,在今天的中国,都是人们迫切渴望全面改善的事物。如果实现这些需求的过程重新出现了社会分层,恐怕也是历史的必然,它既造成了差异,也提供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 知识分子悖论
  2. 也谈“炒冷饭”
出版后记

《格调》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畅销书,90年代末引入我国后畅销了很多年,还引发了国内的“品味之争”,使“品味”、“格调”一类图书成为一时的出版风尚。

距离本书上一次出版已将近十年了,这期间中国的社会形态有所变化,但国人对等级、阶层问题的敏感程度丝毫不亚于作者笔下的美国人,2005年天涯论坛的史上最牛帖——“周易大战”所争论的就是这类问题。据网友判断,“周易大战”中的胜者周公子击败伪贵族的制胜法宝就是《格调》,可见《格调》影响力之深远。

只要读过这本书,任何一个敏锐的头脑都能发现作者笔下的美国社会与当今中国社会之间奇妙的相似:书中讲到的大部分现象在今天的中国也能一一找到对应,比如彻底沦为旅游观光业的旅行,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升级”为大学,房地产商人用“家”的概念促销……因此,本书对今天的中国社会而言仍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参考解答:

=END=

,

《 “[read]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 》 有 2 条评论

  1. 听说你想过上流生活
    https://mp.weixin.qq.com/s/Bu8LUTCsUtu6qKfFjQhxpw
    `
    我说几点关于消费的建议吧。
    1、日常记账,了解自己的收入和开支。
    2、大宗消费,列出最基本核心的诉求,并严格控制预算范围。
    3、保持稳定现金流,控制还贷在收入中的比例,并预留风险防范的资金。
    4、父母给你资助,不是理所当然的,不能得寸进尺,更不能将父母当作无休止的提款机。
    5、谨慎借贷,建议除了车,房之外,不要借贷。以及坚决不要借高利贷产品。
    6、量力而行,不要攀比,信心和尊严来自于内在的自我认知,而不是外在的修饰。内心强大胜过一切。
    7、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性冲动,各种电商平台,营销大号,种草大号,主播直播,他们确实太厉害。不要太沉迷于其中。
    8、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各种富豪大佬眼里,很可能你所心心念念的那些玩意,其实一文不值。那你知道这些人眼里什么最值钱么?就是你现在拥有的,年轻,健康,活力。你羡慕别人的时候,别人其实也在羡慕你。

    适度消费,量力而行,控制负债,轻装向前。

    吐槽几句,上流生活真的不值得羡慕,最近两年,上流人士们不是有点烦,是非常烦了。
    坐牢的,跑路的,边控的,限制消费的,多的数不清了。
    就算还没有进入以上名单的,很多人都不太敢公开说话了你们明白么,要不就天天在微博朋友圈表爱党爱国忠心,要不就一句话都不说了,想想为什么。王健林都不说话了,王思聪都删微博了,那些曾经当红的投资人你看还有几个更新微博的。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说这句话不知道读者能不能理解。
    所谓上流人生,没那么潇洒。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