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缘由:
在家闲得无聊,整理一些健康的生活习惯,一方面是给自己一些提醒(好让自己尽量按照健康的生活习惯去做),另一方面是方便以后参考。
正文:
参考解答:
【起居有常,饮食有度,远离妄念】
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是【早睡早起】,比如:11点之前睡,7点起床。
饮水的【5要】和【5不要】。晨起喝温水,小口喝水,工作时保持喝水,身体不适多喝水,饭前饭后喝水(尽量不在吃饭的时候喝水)。
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每一天的工作、生活、娱乐、学习。
避免久坐!!!
坚持锻炼。
定期体检。
注意牙齿健康。饭后及时漱口,晨起喝睡前记得刷牙,必要时借助牙线进行清洁,定期更换牙刷。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
均衡营养、合理运动、优质睡眠、缓解压力、积极心态。
不偏食,不挑食;细嚼慢咽;杜绝暴饮暴食。
学习如何冥想。
少油少盐少辣,尽量清淡一点。
常给房间通风,在室外空气好的时候。
注意清洁和保湿,做好这两件事,就足够解决很多皮肤问题。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某种压力或刺激状态下,确实有可能让头发越来越少。面对脱发,想开点是有好处的。
保有对生活的热情,保持如孩子般对世界的好奇心。
适当的压力不是坏事儿,把压力当坏事儿才是坏事儿。
不着急,慢慢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活得久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多抱抱你的家人、爱人、朋友,可以有效缓解压力。
不要意气用事,年轻时有点脾气是正常的,但有脾气归有脾气,出格的事情还是不能干,否则最后苦的还是自己。
心存敬畏。敬规律,敬天地,敬良心,敬道德。有所为有所不为,道德底线不能突破。
不要脸——很多时候真的管用。
参考链接:
作为医生的你有哪些健康的生活习惯?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247420
起居有常,饮食有度,远离妄念
https://mp.weixin.qq.com/s/AXU7DICC6uk1iaG4bpwN4Q
如何科学提升免疫力?来自哈佛学者团队的干货总结
https://mp.weixin.qq.com/s/kiQ9X4-GEWZCzJ68LrITXA
=END=
自我管理 如何成为快乐高产的程序员
https://www.codingstyle.cn/topics/78
`
# 前言
身为 IT 中人,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们有以下这些痛点:
* 书上说的那些好习惯:早起、冥想、瑜伽、读书,总是坚持不下来。
* 每天总会有乱七八糟的事情打乱规划,而这些乱入的工作由于涉及上层的诉求,优先级都挺高,更可怕的是,自己也逐渐习惯或适应了这种工作习惯。
* 工作中越来越发现欠缺的知识太多,所以潜意识里面压力很大。
* 有时候经常调整优先级,最终多头并发而普遍进展不大。
* 工作与生活失衡,公司的工作量是按 200%~300% 来规划的,每天 15 个小时在公司,更少时间在家,回到家已经累成狗了。
* 容易被其它事情分散注意力,特别是受情绪影响。
* 计划的多且要求高,执行的时候觉得困难容易放弃。
* 工作变化比较快,工作计划无法做定。比如突发会议,突发问题,突发需求,有时候还要突然要和同事谈心…
* 宠物或孩子生病了要照顾。要上班还要健身,感觉一天没做什么事情就过去了。
* 以前跟别人学过时间管理,也实践过,但是断了之后就没有办法继续坚持。
* 如果你也存在这些痛点,期望本文对你有所启发。
有人说 21 天养成一个习惯,有人说平均要 60 天。其实这里面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个是习惯是有几种分类的,它们养成的时间差别巨大,据统计「行为习惯」大约需要 30 天,「身体习惯」大约需要 60 天,「思维习惯」大约需要 180 天。行为习惯比如拿筷子的姿势,用左手写字等。身体习惯,比如早睡早起,健康饮食。思维习惯比如结构化思考,正向思考等。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我发现 30 天挑战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30 天专注于一个目标。 这一年来,我完成了如下的 30 天挑战:
* 早睡早起
* 跑步 5 公里
* 读书 2 小时
* 记录时间
* 晨间仪式(晨间日记,唤醒身体,自我暗示,复盘等)
* 冥想
* 懂你英语口语练习
* 薄荷阅读英文读物
* 积累幽默素材
* 视觉元素练习
* 写一篇文章
当然也有一些没有完成的:
* 瑜伽
* Sharp Eyes(一种训练眼睛以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 Photo Reading – 影像阅读
* 零秒思考
* 结构化思考
通过 30 天挑战,培养习惯变得容易了,小伙伴们互相激励,遇到困难一起解决。也让我更能体会到哪些东西对我更有用,更有价值,哪些对我无用,应该放弃而不觉得可惜。
`
千万别手贱做这7件事,伤身又毁容!尤其是第一件
https://mp.weixin.qq.com/s/v0u1FFwG4sQit4SGBaNXEg
`
生活中,我们总会有一些手贱行为
比如网购时,不停地买买买
跟风网红剪刘海,结果做完后各种后悔
最可怕的是,有时候“贱”起来,对自己都下手!
各种抠抠挖挖,挤挤撕拉……
结果不是毁健康,就是破相!
1. 挤痘痘
挤痘不仅容易留下痘坑痘印,导致破相,还可能引起败血症、脑膜炎、肺脓肿、海绵窦炎等疾病,分分钟把你送进ICU!
所以,管好自己的手,不要乱挤。
2. 掏耳朵
但其实,人的耳朵有自我清洁能力,可以自行将耳屎排出。如果频繁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自然屏障,刺激耵聍腺分泌旺盛,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如果掏得太深还有可能刺伤鼓膜,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还有很多人习惯用棉签掏耳朵,这样不但没有把耳屎掏出来还会将它捅的越来越深,造成耳屎排出受阻,医学上就称为耵聍栓塞。
3. 撕倒刺
其实倒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皮肤太干了,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注意保湿。
如果手上有了倒刺,千!万!别!撕!
用指甲刀把突出来的倒刺剪掉就好。
4. 撕嘴皮
嘴唇非常容易因为缺水而干燥起皮,于是,手贱党又忍不住想开撕了。
结果一撕又停不下来了,而且每撕必破,因此很多人就是通过这种行为第一次尝到自己的血液是微咸铁腥味的。
另外,不要用舌头去舔嘴唇,不仅起不到滋润的作用,反而会越舔越干。
5. 抠鼻子
如果你只是鼻子痒的时候偶尔抠一抠,那还问题不大。
但有的人就是随时都有想抠的冲动,而且是完全抑制不住的那种……这种就要归类到「手贱」行为了。
我们的鼻子其实非常脆弱,鼻腔内有很薄的粘膜,鼻部前端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鼻黏膜比皮肤薄得多也敏感得多。
手指频繁地、用力地抠挖鼻子,破坏鼻腔的保护屏障,对脆弱的鼻粘膜造成损伤,除了可能抠流血,还会增加患鼻炎的风险。
6. 抠肚脐
这个抠肚脐眼的行为可不太好~
一是如果力度过大,容易弄伤肚脐娇嫩的皮肤,有可能引起炎症,还可能化脓,使细菌侵入腹腔内重要的血管。
二是用力抠肚脐可能会对小肠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统的不适。
7. 抠血痂
其实血痂是伤口或疮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结而成的块状物,呈黑红色,对伤口有保护作用,痊愈后血痂会自行脱落。
因为用手抠掉后,不仅伤口可能会再次感染细菌,加重伤口愈合的速度,还会进一步伤害皮肤本身的自我保护屏障。
所以,请你不要到处抠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