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后真相时代


=Start=

缘由:

整理一下之前看过的《后真相时代》一书,摘录一下其中觉得比较有感触的内容,方便后续回顾和参考。

PS:(寻找&借助竞争性真相)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正文:

参考解答:

讲述真相的方式有很多,其中许多方式并不诚实。

本书是为所有愿意真诚沟通但也知道真相需要选择的人写的。它是为所有厌倦了被政客、营销人员和公关人员用符合真相定义的花言巧语牵着鼻子走的人写的。

前言 当真相崩塌时

没有比被倾听者误解的真相更糟糕的谎言了。 ——威廉·詹姆斯

安第斯困境(好像一个酸奶广告里就是安第斯?)

我们将会看到,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故事、背景、吸引力和道德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片面有时比虚假更误导人。)

许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起事件、一件事物或者一项政策,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competing truth)。

思维模式是指我们关于自己和周围世界的一组信念、思想和意见。我们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以及我们选择的行为。

我们往往更容易接受与我们现有思维模式相符的真相,抗拒那些与我们内心观点相冲突的真相。(我们只愿意相信、看到我们愿意相信、看到的事情。)

我们都在通过不同视角看待世界,这些视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听到和读到的不同真相塑造而成的。其他人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引导我们看到真相的某些方面或某些解释。(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想法。如果不是这样,要么非常聪明,要么就是愚笨。)

我们的看法涉及的空间、时间和事物超出了我们的直接观察范围。因此,我们不得不根据其他人的说法和我们的想象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其他人的说法成了我们感知到的现实的一部分。由于我们根据感知行动,因此其他人的说法也会影响客观现实。

更多的信息不会使演讲变得更加真实,只会冲淡中心思想。(要聚焦,中心思想不要超过3个!!!)

政客们善于通过编织真相营造错误的印象。报纸用吸引眼球的标题歪曲真相,然后在阅读率较低的正文部分介绍事实。

精通竞争性真相的弗兰克·伦茨(Frank Luntz)表示:“我唯一不相信的就是谎言。除此以外,你可以使用几乎任何语言。”

每个人都有意图,沟通者自然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不过,这种选择可能符合道德,也可能具有欺骗性。(目的决定想法。)

  • 倡导者(advocate):用竞争性真相营造比较准确的现实印象,以实现建设性目标。
  • 误传者(misinformer):无意中传播歪曲现实的竞争性真相。
  • 误导者(misleader):故意用竞争性真相营造他们知道不正确的现实印象。

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我们会谈论某件事物是否优秀或理想,或者它的价值是多少。这通常是主观判断,但我们认为它们是真相,而且可能会与任何认为它们不实的人争论——至少,它们对我们来说是真相。我们对未来的一些预测以及我们的一些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也是如此。(错把主观当客观。)

当你明智地解读真相并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讲述真相时,你几乎一定会变得更加富有、快乐、稳重,更具吸引力(可能而不是必然。)

我们的大多数陈述是真实的,但它们并没有传达完整的真相。这是因为,即使最为平凡的主题也是非常复杂的。真相的片面性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沟通特点。(片面真相。)

我对沟通提出了三条道德标准:

  1. 它在事实上是正确的。
  2. 它是想取得受公众支持的建设性结果。
  3. 它不会使受众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第一部分 片面真相:沟通者选择的真相

第一章 复杂性

真相是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

现实是复杂的(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点。)

问题是,没有人真正拥有整个画面。生活是极为复杂的,你不可能看到整个画面。(真是生活中你是不会有电影/电视剧中的主角光环和上帝视角的!)

如果我们在形成关于现实的实用理解之前试图考虑所有可用信息,我们的脑袋就会爆炸。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去简化和选择。我们所有人一直在这样做。问题是,每个人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角度呈现现实世界。(贴标签是一种简化方法。)

如果我们不能确定自己听到了每个群体的声音,我们就无法接近事情的全貌。

证实性偏差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会下意识地滤除与我们的想法存在冲突的思想或数据。因此,我们很容易对非常重要的问题做出极具选择性的描绘。

相机永远不会说谎……不过,你可以为同一场景拍下一千张不同的照片。(要注意!!!)

复杂性策略 #1 忽略

对于所有人来说,忽略是一个很自然的策略。

主题越复杂,忽略不利真相的机会就越大——因为其他方面可以说的事情太多了!

我们会看到,人们常常通过忽略来隐藏重要真相和歪曲现实。(避重就轻。)

这是沟通者用于影响现实的另一个关键策略。面对令人不快的真相,他们不是忽略它们,而是将其淹没在其他大量真相之中。

复杂性策略#2 混淆(把水搅浑。)

贝尔波廷格炮制的大多数演讲、社交媒体帖子和口号都是真相。不过,该事务所之所以获得如此丰厚的报酬,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转移了公众对于古普塔家族的注意力。

如果你一定要混淆视听,请对你引入的无关真相进行仔细选择——它们可能会对你造成伤害。

复杂性策略#3 关联

误导者可以通过混淆将坏消息淹没在其他真相的海洋之中,也可以通过关联使人们觉得两个或更多无关真相之间存在联系。(主动引入脏数据,误导判断。)

复杂性无处不在。我们认识的人、我们去过的地方和我们依赖的事物具有的多面性超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

本章的主题是复杂性,但它的观点很简单:我们面对的大多数问题和实体过于复杂,无法得到完整描述;我们不得不表述片面真相,因为生活过于复杂,我们无法做出全面的表述。

只要我们选择强调的角度能够比较准确地呈现我们知道的事实,那么简化和选择对于沟通者和听众都是一件好事。

源于复杂性的片面真相具有各种特点。在下面几章,我们将探索4种片面真相:历史、背景、数字和故事。

第二章 历史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

历史策略 #1 忘记过去

强制遗忘也许不切实际,但沟通者可以引导我们远离那些不符合他们需要的历史真相。

误导者可以通过忽略过去的罪恶回避批评,也可以通过忽略和淡化对手的成功来削弱对手。

如果忽略是操纵历史真相最简单的形式,那么偏差选择可能就是最常见的形式了。

选择性历史叙述可能极具误导性。(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策略 #2 有选择地记忆过去

对过去的理解对于我们的现在和未来非常重要。我们的历史塑造了我们的身份。它影响了我们的思考方式。

我们就是我们的历史!

我们的所有行为至少部分来自我们对于过去的理解。

过去可以被无限改写。

第三章 背景

背景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对现实的印象。

背景可以改变意义。(比如:运用相对指标而非绝对。)

在不同背景下,同一个故事会给人完全不同的印象。确定需要强调和需要淡化的背景是影响现实的一个重要环节。

物体并不仅仅是物体——它拥有背景,这影响了我们对它的看法。(没有谁是独立存在于世的,有背景且会相互影响。)

我们对于许多物品的反应主要取决于背景,而不是物品本身。

如果你手头宽裕,而且非常喜欢这幅画(毕加索《阿尔及尔的女人》),你可能会出几千美元。你的出价一定不会超过30万美元。这意味着原作的巨大价值不在于它的物理实体本身,而是在于它的背景——它的来源、故事、品牌、稀缺性、独特性。它的帆布和颜料最多值几千美元,它的背景价值则超过了1.79亿美元。

背景策略 #1 设置框架

设置合适的背景可以为某种观点创造出令人信服的框架,这个框架可以影响人们对于框架内信息的处理方式。

框架可以帮助我们解读事件,也可以被人用于操纵和劝说我们。

背景策略 #2 忽略相关背景

为了误导听众,许多职业沟通者会故意操纵或忽略背景。

政客喜欢对于反对者的文字断章取义,以曲解反对者的立场,更好地反驳对方。这有时被称为“稻草人辩论术”:政客首先树立稻草人——对于对方观点的故意曲解——然后将其击倒。

一个与此相关的技巧是对某个权威人物的话语断章取义,以支持某个论点。

第四章 数字

只要拷问数字,它们就会承认任何罪名。 ——格雷格·伊斯特布鲁克

数字策略 #1 选择有利单位

数字策略 #2 使数字看上去变大或变小

数字策略 #3 隐藏或夸大趋势

数字策略 #4 挑选统计量

第五章 故事

让事实见鬼去吧!我们需要故事! ——肯·凯西

故事策略 #1 通过连接事实暗示因果关系

故事策略 #2 用故事定义身份

故事策略 #3 ……

故事策略 #4 将故事作为证据

第二部分 主观真相:可以改变的真相

第六章 道德

杀人是被禁止的。所以,所有杀人犯都会受到惩罚,除非他们杀掉一堆人,最后吹响了胜利的号角。 ——伏尔泰

善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道德策略 #1 妖魔化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总是有一些人持有和我们完全不同的道德观念。对他们来说,他们的道德真理是合理的,正如我们的道德真理对我们来说是合理的。

道德策略 #2 影响群体道德

世界卫生组织、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世界各地类似的公共卫生机构有数千名工作人员。为了把工作做好,他们需要持有——或者形成——将群体利益置于个体利益之上的道德真理。在极端情况下——比如埃博拉爆发——这可能意味着让一些人死去,以便保护多数人。大多数人会远离相信这种实用主义道德真理的家庭医生。(位置决定想法,屁股决定脑袋。)

道德策略 #3 让道德变得不重要 商业领域出现了同样令人担忧的群体道德。

每个群体形成了一套与社会其他成员相去甚远的道德真理。所以,道德真理是主观的和可变的,改变自身道德真理的群体会采取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做法。

正如戏剧导演理查德·艾尔(Richard Eyre)所说:“改变始于理解,而理解始于认同别人,即同理心。”

道德是习惯的结果,”亚里士多德写道,“我们的所有道德都不是自然出现的……我们通过公正的行为变得公正,通过温和的行为变得温和,通过勇敢的行为变得勇敢。”换句话说,通过这些行为,我们可能会成为我们所扮演的角色。这件事不会立即发生,但是如果我们日复一日强迫自己做出合作或慷慨的表现,我们的习惯最终就会内化成道德真理。

对于陷入道德困境的组织的领导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亚里士多德是正确的,对正确行为的激励最终会使员工形成正确的思想。

对于理想道德真理遵守者的提拔和奖励会使这个道德真相逐渐根植于整个组织之中,不管犬儒主义员工最初的态度如何。所以,当其他一切办法失效时,你应该激励你的员工,使他们的行为符合你希望鼓励的道德真理。

伪装的品德完全有可能转变成真正的品德。(你鼓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认识到道德是主观的,具有破坏性的群体道德可以得到改变。通过同理心、激励、逻辑论证以及关于合意性的新定义灌输新的道德真理。

第七章 吸引力

己之蜜糖,彼之砒霜。 ——卢克莱修(Lucretius),《物性论》

我们可能会根据我们所认为的善恶道德采取行动,但是对许多人来说,喜好是一个更大的动力。

时尚是愿望主观性和可变性的最明显体现。

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对于各种事物存在不同的品味。

失败很好吗?和其他许多事情一样,这取决于上下文。(背景很重要。)

农业当然是很理想的。 大多数农业实践者并不这样认为,

另一方面,农业支持了精英的发展,将少数人从喂养自己的苦役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专注于建设军队、发展宗教和赞助艺术家。对于不需要接近农业生产的精英来说,农业一直是一项神奇的发明。

农业和失败的例子说明,即使是表面上看起来普遍被人接受或者普遍不被接受的事物也可以被描绘成完全不同的色彩。这并不是个例。

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说:“事物本无好坏之分,事物的好坏来自思想。” 或者,换一种说法,几乎任何事物的吸引力都存在竞争性真相。

吸引力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

理论上,我们可以对我们想要的理想事物进行选择,并且推动其他人朝着相同的方向前进。

吸引力策略 #1 劝说人们喜欢对他们有益的事物

从生物学上说,快乐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机制,是为了劝说我们追求对进化有用的目标,比如食物和性。

“大脑之所以提供快乐,是因为它可以让人知道哪些活动应该重复、哪些活动应该回避,要想做出良好的决策,你需要对经历质量做出良好的衡量,”

你可能读到过关于人类长期喜爱糖分和脂肪的论述,但是没有神经学证据表明大脑不能通过训练喜欢上卷心菜而不是蛋糕。我们是杂食动物,我们应该可以食用任何食物。“

实际上,你可能拥有不止一个目标。你每天早上起床的目的取决于你自己。所以,目标是可以构建的——这不会降低它的价值。

如果员工觉得他们在以某种方式帮助别人,那么许多员工往往会更喜欢自己的工作,并且会更加勤奋,这一事实可能会使那些从根本上讨厌商业的人感到吃惊。

公司成立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赚钱,但是它们的员工常常渴望带来改变,这种趋势似乎正在增长。如果我们要使工作变得更加吸引人,我们需要理解和回应这种渴望。

吸引力策略 #2 让人们反对一些群体

只要改变人们的欲望,你就能改变世界

改变品味并不容易,但它是可能的。

只要努力,我们就可以喜欢上对我们有益的事情。

学着喜欢对你有益的事情——这是可能的!

用名称、目标声明和其他竞争性真相帮助你周围的人做同样的事情。

第八章 财务价值

价格是你的付出,价值是你的收获。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定价不能仅仅基于生产工作。相反,一件事物的价格取决于我们共同认可的价值。

股市泡沫就是如此:“精明的”交易者知道股票定价过高,但是认为一些“愚蠢的”交易者随后会以更高的价格买入,从而使这些“精明的”交易者获利。这种理论被戏称为“博傻理论”。

风险和不确定性很难客观量化,因此它们是竞争性真相的重要来源。(不确定性是谎言的重要来源。)

财务价值策略 #1 将所有相关因素包含在主观估值中

我们在每一个维度上都会受到其他人的强烈影响。(人的社会属性。)

同绝对估值相比,我们更擅长相对估值。如果没有之前的价格知识,我们并不知道某件事物应该值多少钱,但我们通常可以判断一件事物对我们的价值大于还是小于另一件事物。营销人员利用了这种对比效应,他们设置了“锚定”价格,以提升我们对其产品的估值。(锚定效应。)

财务价值策略 #2 用价格锚和其他技巧影响其他人的估值

我们对于事物的财务价值存在许多奇怪、反常或不理性的思维方式,上面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我们的估值思维存在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估值是错误的;它们是我们的真相。要求千禧一代为音乐赋予更高价值是没有意义的,正如批评食客为几片扇贝支付37美元是错误的。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在市场经济中做出选择,而且需要承担后果。(做出选择,同时承担后果。)

大多数人不太善于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的估值。我们不知道我们真正的价值,而且没有充分考虑从事某项工作的隐性成本和风险。

对于价值进行更多反思几乎总是值得的。

弄清事物对于你的真正价值,而不是被其他人设置的价格所左右。

第三部分 人造真相:人们一手打造的

第九章 定义

当我使用一个单词时,它仅仅具备我想让它具备的含义——不多也不少。 ——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的蛋头先生

定义策略#1 根据定义解释情况

大多数词语的定义并没有这么精确。这给人们带来了回旋余地。对于这些词语,人们喜欢——或者有机会——精心选择符合情况的词语。

定义策略#2 根据情况歪曲定义

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时间进化,吸收我们试图描述和经历的世界的复杂性。

定义策略 #3 通过修改定义转移辩论方向

这种由科技驱动的定义变化是营销人员、社会创新者和科技预言家影响现实的绝佳机遇。对于其他许多人来说,这也是一段令人紧张的时期。

在充斥着可变定义的世界上生存可能很快就会成为所有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坦率对待定义。如果修改定义有助于澄清或推动辩论,应及时修改定义。

与时俱进,承认定义会随着其他一切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第十章 社会建构

想象是趋向于变成现实的事物。 ——安德烈·布勒东

作家尤瓦尔·诺亚·赫拉利将社会建构描述为“我们集体想象的产物”。只有当足够多的人相信它们时,它们才会获得真实性。(共识。)

社会建构策略 #1 社会建构的选择性描述

作为演化中的社会建构,欧盟为留欧派和脱欧派提供了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描述它的机会。欧盟可以是自由贸易区、未经选举的规则制定者、超级政治力量、道德捍卫者或者防御堡垒。归根结底,欧盟的真相取决于成员的想法。(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社会建构策略 #2 重新定义社会建构

每个专家都会为品牌提供不同的定义,但品牌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对顾客的承诺。

为了维持这个承诺的信誉,为了在反复交易中维持它的价值,它需要——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

社会建构可以改变,也可以创造和消除。合适的话语可以像神奇的咒语一样创造出一些社会建构。曾经不真实的事物可以变成现实。

我们使用的大多数钱币叫作“法币”(fiat money),是由政府法令确立的,不代表任何具有基本价值的资产。fiat是拉丁词语,表示“让它成为”,是我们通常认为由全能神或疯子发出的那种无中生有的命令。为了让这些货币拥有价值,我们必须相信和信任创造它们的政府和中央银行——后者本身也是社会建构。

只有通过共同想象,只有大家共同放弃疑虑,金钱才能发挥作用。(共识就是生产力。)

承认社会建构是我们想象的产物,我们可以在需要时改变它们。(一切皆是虚妄。)

如果你拥有必要的影响力,你可以对社会建构做出不同的描述,从而修改社会建构。

第十一章 名字

如果玫瑰被称为蓟或臭菘,它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美好了。

名字策略 #1 用煽动性的名字游说

名字策略 #2 用负面外号抹黑

你并不特别。你不是美丽而独特的雪花。

通过改变事物的名字,我们可以改变它们的含义以及人们对于它们的反应。

名字策略 #3 通过改变名字来改变感知

“语言就像火焰一样,”伦茨评论道,“根据你的使用,它可以为你的房子供暖,也可以将其烧成灰烬。”

如果产品或概念不太令人接受,请尝试更名。

当心…… 使用煽动性名字劝说你不恰当地购买、投票或行动的人。给你或你的项目起破坏性外号的对手。 通过改变辩论措辞改变结果的误导者。

第四部分 未知真相:影响未来的真相

第十二章 预测

当你不知道未来将会发生什么时,你不会做出支出决定、投资决定、招聘决定或者是否找工作的决定。 ——迈克尔·布隆伯格

先发制人战争和预防性战争的实际区别在于时机。两种战争的军事行动都是为了阻止对方未来的攻击。先发制人战争对抗的是迫近的威胁,预防性战争阻止的是在更加遥远的未来发生的不太明确的攻击。这完全取决于你对预测的信心以及你所认为的它们变成现实的时间远近。

这为误导者留下了将战争证明为先发制人战争的回旋空间,即使他们私下里对于敌方迫近的行动存在疑惑。宣布你的国家将会遭到攻击不一定是说谎。不过,暗示这种攻击很快就会发生则可能是一种巨大的误导。

事情总是可能出差错。这意味着你总是可以做出不同的预测——为未来提供竞争性真相。

第十三章 信仰

谁敢说只有他发现了真相? ——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

后记 最后的真相

没有人能够将他称为说谎者。这主要是因为,谎言存在于他的头脑中,他所说出的任何真相都带有谎言的色彩。 ——约翰·斯坦贝克

出版后记

2016年英国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最终留欧派的摆数据、讲事实的平铺直叙败给了脱欧派的情绪煽动。直到结果出来之后,大众才如梦初醒,明白自己成了罔顾真相的情绪煽动的傀儡。

参考链接:

后真相时代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387422/

后真相时代,镰刀飞舞
https://mp.weixin.qq.com/s/xzuK3-hcRfvGh-fmJL8A9g

后真相时代:我们只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
https://mp.weixin.qq.com/s/xITTcYXIF39jsFT0S6huAQ

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了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575756/answer/949825369

后真相时代:操弄信息的指导手册
https://mp.weixin.qq.com/s/7dlW2KrvpNWMxPrC8ROqSg

在后真相时代如何保持清醒——读《后真相时代》| 读书笔记
https://mp.weixin.qq.com/s/5OzSIcxyYFCSzQXEq2nM3w

青记独家丨后真相时代反转现象剖析及主流媒体的应对
https://mp.weixin.qq.com/s/snBc_R_LUCG4VUwLYdIhcA

=END=

, ,

《“[read]后真相时代”》 有 1 条评论

  1. 《后真相时代》:你永远都无法知晓的“真相”
    https://mp.weixin.qq.com/s/EUxRbie4xk46ukFcXUiKkg

    后真相时代,我们该如何面对频频出现的反转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m1dpkrQbAaK-S73OJFegBA
    `
    #1 后真相时代的来临

    如今,我们对于反转新闻,似乎越来越司空见惯。有人说,我们进入了后真相时代。

    在2016年年底,《牛津词典》公布了当年的年终热词——后真相(post-truth),后真相一词源自政治领域,意为“客观事实对民意的影响要弱于情感和个人信念”,如今却拓展到了社会领域,通俗来讲就是,人们不再关注真相的本身,而更注重情绪的宣泄和观点的表达。

    #2 反转从何而来

    反转的来源有二。
    第一类反转:假新闻和事实真相构成的反转,这类新闻从初期就完全是人为的谣言;
    第二类反转:媒体在报道事件时,随着调查的深入,之前的选择性报道的部分事实与全部事实真相构成的反转。

    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和更高的关注度,媒体和个人会倾向于制造出更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其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夸大和虚假的成分,这就为第一类反转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由于新闻热度的时效性,更早发布的消息往往能带来更多的流量,因此媒体在报道一些事件时,往往不会去深入调查、仔细考究真实性,而是在求快和求真上选择了前者,这就为第二类反转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3 我们该如何面对反转

    避免反转新闻的产生,信息的传播者、接受者、管理者这三环都需做出努力。

    01 媒体——求真意识、坚持操守
    02 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正面回应
    03 公众——辨析真假、理性思考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这句话用来约束自己再合适不过,但却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有的时候我们“未知全貌,强行置评”,又有时我们“未知全貌,却自以为知全貌”。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逻辑判断能力,避免做出过于简单的判断,更要对真相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因为事情有时远比想象中错综复杂。

    在后真相的时代,我们总是急着表达自己的观点,急着宣泄自己的情绪,急着去伸张正义,急着去站队,可当事件发生反转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关心真相和那背后的人呢?

    当舆情“反转”成为常态,我们必须学会“让子弹飞一会”。
    `

    后真相时代,李田田事件呼唤“延时表态”
    https://mp.weixin.qq.com/s/K5HswUeTURpDKm69QJJZWQ

    老陈荐书 –《后真相时代》
    https://mp.weixin.qq.com/s/Xdwf1Kwej2mBG7JsA4jtcw

    必做专题10 | 后真相时代,已经没人在乎真相?不,我们依然在乎…
    https://mp.weixin.qq.com/s/M4sSvu9pS-A0QjkjpqXnPQ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