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明朝那些事儿-1


=Start=

缘由:

小时候读书少,尤其是历史方面的书,现在感觉这方面知识有所缺失(其实很多方面都有缺失,除了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还有地理,还有心理学……),需要补补,所以在找这方面的书来看,但又怕讲历史的书太乏味,所以先挑选的是网络上口杯爆棚的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先学习了解一下明朝的历史。

这里整理记录一下在看《明朝那些事儿》第1部·洪武大帝这本书时做的标注和笔记,方便以后回顾和参考。

正文:

参考解答:
引子

我很喜欢历史,喜欢那些过去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回味。在我第一次接触历史的二十年之后,我开始动笔,写下了下面的这些文字,写给我自己,也写给所有喜爱历史的人。

这部书我构思了六个月左右,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写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

我想写的,是一部可以在轻松中了解历史的书,一部好看的历史。 仅此而已! 好了,就此开始吧。

第一章 童年

姓名:朱元璋
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家庭出身:贫农(至少三代)
生卒:1328—1398

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 放牛
1344年—1347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
1347年—1352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年—1368年 造反(这个猛)
1368年—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1344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上天终于准备抛弃元了,他给中国带来了两个灾难,同时也给元挖了一个墓坑,并写好了墓志铭: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第二章 灾难

至正四年(1344)到来了。

十七岁的朱重八,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朱重八和别的乞丐不同,也正是因为不同,他才没有一直当乞丐(请注意这句话)。

在讨饭的时候,他仔细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脉、风土人情,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见识,认识了很多豪杰(实际上也是讨饭者)。此时,他还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明教,他相信当黑暗笼罩大地的时候,伟大的弥勒佛一定会降世的。其实就他的身世遭遇来说,他是不是真的相信弥勒倒是很难说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心中真正的弥勒是他自己。

但朱重八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已经从一个只能无助地看着父母死去的孩童,一个被人欺负后只能躲在柴堆里小声哭的杂役,变成了能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的战士,一个武装到心灵的战士。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地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朱重八毫无疑问是后一种。

第三章 踏上征途

至正十一年(1351),上天给元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了下来,元朝的末日到了。我们的谜底也揭开了。现在看来,脱脱坚决要求治黄河的愿望是好的,然而他不懂得那些反对的人的苦心,元朝那些腐败到极点的官吏也是他所不了解的。现在他终于要尝到苦果了。

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第一个举起了反抗元朝封建统治的大旗。

自古以来,建立一个王朝很难,毁灭一个却相对容易得多,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不是没有来由的。

当愤怒和不满超过了限度,当连像狗一样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反抗是唯一的道路。反抗是为了生存。这把火终于烧起来了,而且是燎原之势。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看似强大的元帝国发生了几十起暴动,数百万人参加了起义军,即使那纵横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骑兵也不复当年之勇,无力拯救危局。元帝国就像一堵朽墙,只要再踢一脚,就会倒下来。

知道可能面对的困难和痛苦,在死亡的恐惧中不断挣扎,而仍然能战胜自己,选择这条道路,才是真正的勇气。

第四章 就从这里起步

至正十二年(1352),濠州城。

由于他很有天赋,自学过一些字,分析问题准确,郭子兴渐渐把他当成自己的智囊,朱重八在军中的地位也逐渐重要起来。

也就在此时,朱重八将他的名字改成了朱元璋。所谓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这个朱元璋实际上就是诛元璋,朱重八把他自己比成诛灭元朝的利器,而这一利器正是元朝的统治者自己铸造出来的。在今后的二十年里,他们都将畏惧这个名字。

军队中,汤和算是个奇特的人。他在朱元璋刚参军时,已经是千户,但他却很尊敬朱元璋。在军营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官职高得多的汤和总是走在士兵朱元璋的后边,并且毫不在意他人的眼神,更奇特的是朱元璋似乎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从没有推托过。

我们不得不佩服汤和的远见,他知道朱元璋远非池中物,用今天的话说,他很识时务。相信也正是这个优点,使得他能够在后来的腥风血雨中幸存下来。

第五章 储蓄资本

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从强者的行列中淘汰,历来如此。

第六章 霸业的开始

朱元璋占据了应天,对他来说是件好事。但从历史大势上看,他的形势并不乐观,自古占据北方即有天时地利,中国地势由北向南倾斜,由南方起兵进攻北方而最后获得胜利,少有先例。

第七章 可怕的对手

这两个人都是当世之豪杰,如果他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朝代,应该都能成就大业,可惜,历史注定要让这个时代热闹一点。 这是一场淘汰赛,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获得胜利。

在陈友谅所学习的东西中,四书五经和经史子集都是不重要的,他掌握得最好的是“杀人灭口”、“斩草除根”、“无毒不丈夫”之类的人生哲学,厚黑学应该也是他的专长。倪文俊欣赏的也就是他这一点,但他想不到的是,有一天,陈友谅会把这一招用在自己身上。

第八章 可怕的陈友谅
第九章 决战不可避免

在战役实施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能抓住这个时机的,即是天才。——拿破仑

第十章 等待最好的时机

陈友谅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最强大的武器,不是军队的人数,不是强大的舰队,而是人心。

第十一章 洪都的奇迹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用暴力和权威解决不了的,陈友谅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如同徐寿辉不懂得陈友谅的生存方式一样。

越接近对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强大,就会越来越畏惧。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

以颤抖之身追赶,以敬畏之心挑战。

在这场决战中,没有正义与邪恶的区分,胜利的人拥有一切,失败的人失去一切。这场决战没有规则,没有裁判,这些东西在胜负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对决战双方而言,胜利就是阿弥陀佛,胜利就是元始天尊,胜利就是四书五经,胜利就是仁义道德!

第十二章 鄱阳湖!决死战!

元末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在各路诸侯手下都有一大批勇猛的将领,这之中又以朱元璋的将领为最强,这些人各有专长,如徐达善谋略、李文忠善奔袭、常遇春善突击、冯胜善侧击、朱文正善防守。但要说到勇猛,天下无出张定边之右!

陈友谅阴险毒辣,他的将领们比他还要阴险毒辣。陈友谅迷信暴力统治一切,他的将领们比他更迷信暴力。当他的生存基础——暴力——被人掀翻后,他也就没有任何底牌了,等待他的只有灭亡。

每一种主张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势力或者利益的群体。

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说过,农民两千年的起义只是为了一块土地。不是农民就是地主!别无选择!

第十三章 下一个目标,张士诚!

张士诚是一个有着坚强的意志的人,他白手起家,最终成就一方霸业。但他的缺点和他的优点一样突出,作为乱世群雄中的一个,他有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却并不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只能是淘汰赛,胜利者只有一个。
但他是值得敬佩的,他意志坚强,反抗元的暴虐统治,虽曾投降过,但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惧,把自己的信念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不怕死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第十四章 复仇

平心而论,陈友谅和张士诚确实是他最强的对手,但从个人感情上而言,他与此二人并无仇恨,甚至还有惺惺相惜之感。但元就不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残暴王朝的统治之下,朱元璋失去了他的父母,家破人亡,自己流离失所,乞讨度日,不得已才去造反。在朱元璋的心里,埋藏着对元的刻骨仇恨。

元是蒙古建立的政权。蒙古强大开始于十二世纪,1206年,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统一漠北,代表着蒙古进入全盛时期。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就在徐达与常遇春出征山东、大破元军时,一个新的王朝在应天宣布了它的诞生。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即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

1368年正月初四,这个日子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在这一天,一个伟大的王朝建立了。

怕死的人永远不少。

在危急时刻判断出敌情,并能够及时应对,是一个将领最重要的素质。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孙子兵法》

仁不带兵、义不行贾。

兵法之所以奇妙,关键在于一个变字。所谓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战场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决断只在一线之间,进攻还是防守,前进还是退却,都要你拿主意。在你身边也许有一大群参谋,但他们往往并不站在真理一边,决断的还是你。如果参谋比你高明,为什么要你当主帅?!

现在我们来到最后一个年级,这个年级我们要学习的是坚强。(理论,实战,冷酷,理智,判断,坚强。)

当你具备了以上所有条件后,你就成为了真正的名将,但还有一点,是你必须具备的,那就是运气。

说起来似乎有点滑稽,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没准就在你万事俱备、准备大展身手时,一支冷箭射来,就此死掉,那才是比窦娥还冤,你的一切抱负和能力都无法展现了。战史上只会这样记载,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在战场上被不知名小兵射死,其人具体情况不详。

名将之路是一条艰苦的道路,非大智大勇、大吉大利之人不能为。

在这变化无穷的战场上,要想成为真正的军神,你必须在一次次的残杀中幸存下来,看着周围的人死去,忍受无尽的痛苦,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努力获取那不为人知的奥秘和规律,经历无数次失败,有勇气从无数士兵的尸体上站立起来,去打败对手。这才是真正的名将之路,一条痛苦、孤独、血腥的道路,在这条路上,能信任和依靠的人只有你自己。但只要你走到终点,光荣和胜利就会在那里等待着你。

第十五章 远征沙漠
第十六章 建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文化修养有限,但他们建立的朝代取名为元,是大有来历的,这个元字是取自于《易经》“大哉乾元”之意,也代表了其对中华文化的景仰。

连中三元,具体说来就是身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这是真正的高难度动作,必须保证全省考第一,然后在会试中全国考第一,最后殿试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这就要求考生光是学问好还不够,必须反应快,长得比较帅,才有可能获得这一称号。所以要得到这一称号是要有一定运气的,祖坟上岂止是冒青烟,简直是要喷火。

这种人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只出现过一个,此人就是正统年间的商辂,非常厉害。

自隋唐开始科举后,获得这一荣誉的只有十三个人,分别是唐朝二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二人。这些人实在是值得我们崇拜的。

要特别说明的是,很多材料记载明朝只有一个连中三元者,这是不对的,在洪武年间,安徽人黄观连中三元,永乐靖难时,黄观为永乐所忌,将其名字从登科录上划去,改第一名为韩克忠,所以在大多数历史记载中,三元并没有黄观的名字。在此特为这位忠臣和读书天才正名。

八股——这是一个很值得一提的现象,八股可以说是明朝的发明创造,这套玩意儿自朱元璋起,到明朝中期发展完善,影响了后来近五百年的知识分子,不可不说。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你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八股考试的弊端是很多的,选出的人才很多都是书呆子。著名的明朝学者宋濂形容过八股选出来的某些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活脱脱一副白痴面孔。

但八股文还是有一定用处的,比如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曾经写道:“八股文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可见,八股文是很多文体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限制下,很多优秀人才更能脱颖而出,如后来的徐阶、高拱、张居正,哪一个不是八股文拿高分的?这些人才是高手中的高手。

总的看来,这一制度还是弊多利少,禁锢人们的思维,害人不浅,

第十七章 胡惟庸案件

胡惟庸并不明白自己胜利的真正原因,不是他比刘基更强,而是因为朱元璋站在了他的一边。

朱元璋对于两大集团的斗争情况是很清楚的,他之所以没有出来调解,是因为无论这场斗争谁胜谁负,最后的胜利者都是他。无论是姓胡的地主胜利还是姓刘的地主胜利,只要保证朱地主的最高地位就行了。(认清自己。)

朱元璋,你是伟大的,但也是渺小的。在历史规则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你是那么的弱小,你的抵抗是那么的无力。

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第十八章 扫除一切腐败者!
第十九章 空印案郭桓案

朱元璋从小就被官府欺压,自己的悲惨遭遇很大程度上是贪官污吏造成的,这也使得他很不喜欢这些当官的,即使官员们为他干活,在他的内心中对这些人也存在着极大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一旦遇到某些因素的触发,就会迅速扩大,进而蔓延到对整个群体的信心缺失。

正如俗话所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被蛇咬过的人,他被官吏们欺压了几十年,怎么会信任这些人?

所以如空印案、郭桓案这样的案件一发生,朱元璋就会迅速将风潮扩大,在他看来,官员都是不可信的。

第二十章 最后的名将——蓝玉

但凡重大军事决策上拿主意的时候,就会有一群人在你身边叽叽喳喳,这个说前进,那个说后退,这个说东,那个说西。反正说对了就有功劳,说错了也是你做决策,责任推不到自己身上。这种便宜大家都会去捡,最可怜的就是统帅,因为他是最终的决定者,也是责任的承担者。这个责任并不是赔点钱,或者道个歉就能解决的,因为如果判断失误,付出的代价将是十几万人的性命!

成吉思汗的子孙称黄金家族。

仇恨往往比爱更有生命力,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十一章 蓝玉的覆灭

很多看上去不相干的事情,其实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在那枯燥的历史资料里面往往隐藏着事实的真相。

第二十二章 制度后的秘密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完美的东西,任何制度都有缺陷,任何体系都有漏洞。

朱元璋这一生有过很多厉害的对手,顽强的张士诚、凶狠的陈友谅、纠缠不清的北元、狡猾的胡惟庸,以及骄横的蓝玉,这些人都是一代人杰,然而他们都败在了朱元璋手下。直到他遇到了最后一个敌人——历史规则。

在历史的进程中,命运之神会从芸芸众生中挑选一些人,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你被挑中,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但你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这是一场残酷的比赛,当机会到来时,你若要真的有所建树,就必须比其他人更优秀、更强大,因为最终的胜利者只有一个。

事实证明,在这场斗争中,朱元璋失败了。原因何在呢?答案看起来似乎深不可测,其实很简单:因为朱元璋只是历史的执行者,他并不是历史的创造者。

即使没有朱元璋,也会有李元璋、王元璋来完成历史的使命,推翻旧的王朝,建立新的帝国。

历史是一个好客的主人,但却从不容许客人取代它的位置。历史也从来就不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可以支配创造的。所谓时势造英雄,实乃至理名言。

真正支配历史的人,不是朱元璋,是稻田里辛勤劳作的老农,是官道上来往的商贾,是朝堂上进言的官员,是孤灯下苦读的学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注定默默无闻,都无法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们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从古至今,从无例外。

然而很多事情只要开了头,就很难收尾了。

第二十三章 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们

自古有云: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

而对于这个婴孩而言,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似乎就是他一生的宿命。(朱棣。)

人不怕穷,只怕比。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失败中获取胜利,在经历无数次残酷的考验后,朱棣最终掌握了战争的规律。

残酷的战场让朱棣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

风雪之夜,行军虽然辛苦,但敌人也必然会丧失警惕,因为他们也认为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行军。然而决胜的时机往往就在出其不意之间。

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 ——拿破仑

简单的占有是小聪明,暂时的放弃才是大智慧。

对于朱棣而言,残暴是一种手段,怀柔是另一种手段,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是次要的,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所在。

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压抑自己的感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勉强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是朱棣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朱棣出生在权力编织的网络中,成长于利益交汇的世界里,但凡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就算你不去找别人麻烦,但只要你有着皇子的身份,麻烦就会找上你。在这样的人生中,父亲、母亲、兄弟都只是一个符号,他们随时都可能因为某个原因成为你的敌人。
亲人都不能信任,还有谁是可以信任的呢?
无论何时何地,没有人可以信任,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这就是朱棣的悲哀。而在这样的世界里,只有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没有人敢来冒犯你、侵害你,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就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的封建皇族万年不变的权力规则,不适应规则,就会被规则所淘汰。(适者生存。)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于知道了结局却无法改变。

是时候了,让我们给朱元璋一个公正的评价吧。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追逐,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第二十四章 建文帝:建文帝的忧虑

总结以上三人,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饱读诗书,都是文人,都有远大理想,都是书呆子。 书生误国,并非虚言。

第二十五章 等待中的朱棣:朱棣的痛苦

从经济学上来说,造反的成本太高,而且很容易亏本。根据以往数据显示,亏本者的结局一般都是死。

姚广孝,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出生于后至元元年(1335),只比朱元璋小七岁。出生于乱世的他从小好学,擅长吟诗作画,十四岁出家为僧,取名道衍。交际广泛,当时的名士如杨基、宋濂等人和他关系都不错。

第二十六章 准备行动
第二十七章 不得不反了!

如果你喜欢别人的东西,就把它拿过来,辩护律师总是找得到的。 ——腓特烈二世原创

朱允炆虽然从朱元璋那些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关键的一条规则他并没有领会,这也是朱元璋一生的信条。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第二十八章 你死我活的战争
第二十九章 朱棣的对手

不接受是容易的,但要挺身而出反抗就难了。

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一定是先进的武器和士兵的数量,而是人的决心和智慧。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愚蠢的朱允炆并不真正了解他的这位朱棣叔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棣是一个无赖,他可以使用任何他想用的方法,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行。而朱允炆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不知道,对付无赖,只能无赖。

第三十章 离胜利只差一步!

失败算不了什么,希望的丧失才是最大的痛苦。

朱允炆终于发现,所谓拥有天下的自己不过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无助的人,他的一生并不是用来享受富贵和尊荣的,从他坐上皇位的那一天起,痛苦已经开始,他要防备大臣、防备藩王、防备宦官和身边的所有人。他和他的宝座是一个公开的目标,要随时应付外来和内在的压力与打击。他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守护自己的权力,一旦权力宝座被人夺走,也就同时意味着他生命的终结。因为皇帝这种稀缺产品在一个统一的时代有且仅能有一个。这既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法则。

第三十一章 殉国、疑团、残暴、软弱

所谓气节这样东西,平日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也经常被当做大棒来打别人,但真正的气节总是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而在这种时候,坚持气节的下场往往不会是鲜花和掌声。

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在面对屠刀时体现出自己的气节。气节就是真正的勇气。

黄观作为朱允炆的亲信和殉节者,遭到了朱棣的妒恨,他把黄观的名字从登科榜上划去,所以明朝的历史上只留下了一位连中三元者的记载:黄观,洪武年间连中三元,其登科名为篡权者朱棣划去,尽忠而死。我相信,真相是永远无法掩盖的。

有气节的人并不只有以上的这几个人,与齐泰一同在广德募兵的翰林修撰黄岩、王叔英在听到齐泰被抓的消息后,知道大势已去,便沐浴更衣,写下了他们人生最后的遗言:

生既已矣,未有补于当时;
死亦徒然,庶无惭于后世!

参考链接:

明朝那些事儿 by 当年明月
http://www.mingchaonaxieshier.com/

明朝那些事儿(壹)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873231/

=END=


《 “[read]明朝那些事儿-1” 》 有 2 条评论

  1. 《万历十五年》与《明朝那些事儿》,哪个更真实客观?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10355/answer/26388512
    `
    首先回答作者问题,《万历十五年》符合事实,《明朝那些事儿》作者讲的不全面,有些地方有失偏颇。

    ==

    我觉得,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个作者写作的历史,其实都反映他对时代处境和自我问题的思考,作者的红火也因为它迎合了时代心理。石悦和黄仁宇两个人,在历史写作上都取得了成功,能力和水平是没有必要争议的。我觉得重点要看的,是他们的人生轨迹,以及写作时的动机和思考。

    这种写作风格的差异,也反映了黄仁宇和石悦两类历史写作的特点。从投笔从戎到退伍读书,黄仁宇的人生经历,已经足够波澜动荡了。但他也见证了国民党兵败大陆,苦涩品尝着自己在美国的流落生涯。他需要挖掘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思考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失败的原因。而石悦和我们并没有那么动荡的经历,但又厌烦此时此刻的平淡无趣,想从历史中寻找自己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去挖掘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于是这种历史写作和阅读,也构成对现实自我的反叛,对碌碌无为的内心抗议。

    黄仁宇的书写得很悲凉,而石悦的书写得很励志。没有体验到黄仁宇那段动荡的经历,你是无法真正读懂万历十五年背后的思考。而我们可以轻易从明朝那些事儿中,投射自己青春时曾经的人生梦想。这或许就是两者的差别吧。
    `

  2. 谁能告诉我朱元璋为什么被吹的这么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739813/answer/1378193220
    `
    1,开局一无所有,连名字都是八八这种随便起的。是中国历史上起点倒数第二的皇帝,但倒数第一的那位没有实现大一统。
    2,当时北方汉地已经在异族统治下几百年,但朱八八依然能够收复和进行政治文化的统一,这点的难度一直被无视了,但是其实比击败蒙古人更难,请参考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
    3,经过教员评估,历代皇帝军事能力排第二,仅次于李世民。
    4,以南伐北,在缺乏大规模骑兵就很嫩战略性胜利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5,在光复华夏之后,妥善解决了异族融合的问题。
    以上,历朝创始人,排名前三,毫不为过。

    ==

    1、自从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至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将其收复,今天的河北和京城,有近500年脱离中原王朝独走,胡化现象已然十分明显。500年啊!

    明朝和朱元璋招黑其实是今天的现实因素造成的。
    元、清黑不得,尤其清朝。
    宋、民有公知护着,号称最尊重知识分子的朝代。
    汉唐太辉煌,黑起来容易找骂。
    隋朝一个过度阶段,刚开黑就结束了。
    环顾一圈,还是大明黑起来够格。靶子够大,黑料够多,黑起来够安全,绝不会有引来像爱新觉罗后人给领导写信这种情况。
    你看看人家易三国,高谈阔论,引古射今,那叫一个爽:“明朝皇帝是历史上最差的一届”。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