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缘由:
整理一下前两天在公司内部听的一个分享——《好内容应该是怎样的叙事结构?》,分享由墨问西东的首席内容官小盖带来。对我来说,很长时间没有听到于我有如此获得感的分享了,很高兴——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线性递进,三幕戏,什么样的内容没有获得感……),但我自己也要非常清楚一点——能听懂不代表能做到,要想做好还需要不断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练习,希望自己能持续练习,加油。
正文:
参考解答:
一、什么样的内容(对观众而言)是一个好内容?
- 获得感——从结果角度说
- 冲突——从选题的吸引人角度说
- 线性递进——从过程角度说
二、什么样的内容没有获得感?
- 通篇都是观众已经知道的废话
- 能纵深的地方不纵深,内容太浅
- 照本宣科,没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搜索引擎搜出来的一样
三、为了要具备获得感就应该做到
- 起码要有一些别人不知道/没想到的“私货/干货”
- 私货/干货/纵深从哪获取?从平时的实战经验中来,从深入思考中来,从广泛涉猎阅读学习中来
-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很大概率不是第一个碰到这个问题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都不是原创,但是,你能做的就是实测有效——你自己实际验证过,把从搜索引擎中搜出来的一些错误的/无效的内容进行了剔除,(有可能的话)还加上了自己想到的/从其它项目经验中借鉴而来的更优的方式方法,这个时候你就不是照本宣科,你提供的内容就具备了很强的参考意义和价值,能对其它人起到帮助
四、冲突是个什么意思?
用户 | 你 |
这个太复杂了 | 这个简单呀,你这样看 |
这个简单啊 | 不,这里面暗藏玄机 |
我理解应该是A | 不对,应该是B |
这个问题我不会啊 | 哈哈,我会,你听我讲 |
酒香也怕巷子深,你要学会吸引目标群体的注意(因为现代社会用户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你如果不能做到有效吸引,那TA们就会被其它更有吸引力的内容给拉走),TA们首先要能被你的选题给吸引住,点开你的文章,你们之间才能产生更多的连接,否则好的内容很可能会被淹没在如今的信息洪流中。
五、所以你该怎么做?
做内容之前,先问下自己,我的内容是否能够触发用户的某个XX冲突呢?
六、线性递进
实际上好的演讲稿是没有什么记忆难度的。
From 罗振宇的一次直播
好的内容应该是像小溪水一样。从起点到终点,从高处到低处,它的流动应该是很自然的,并且看起来还很简单,没有分支,就像银光闪烁的绸带一样。
From 小盖的一次内部总结
不是罗列知识,而是设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不是一股脑的和盘托出,而是有节奏的娓娓道来。
“
《04 | 事务:账户余额总是对不上账,怎么办?》
1、抛出大场景问题:为什么总是对不上账?
2、分析说它的本质其实是冗余数据的一致性问题,解释(知识点1)
3、怎么解决,使用数据库事务,ACID(知识点2)
4、ACID很好,但(转折、递进)不能十全,你要理解事务的隔离级别
5、给出事务隔离级别的解决方案(知识点3)
6、总结,给出大场景问题的解决方案
”
“
逐字稿的逻辑其实是,你写的时候,你在想象将来在台上怎么表演,所以,你就要按照那个情境,把你整个要说的话和节奏感都写下来。
你是初级演员,你走在正确的路上的话,你脑子里是100分,写下来是70分,在台上就是50分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更厉害之后,你脑子里可能七八十分,结果发现舞台上是90分,你在舞台上也会更自在,会有很多你没有预想到、但突破了原有预想的东西。大概有这么一个进化的过程。
From 《李诞脱口秀手册》
”
七、三幕戏
- 第一幕:引出问题。先把主人公的日常模式给呈现出来,然后再打破模式,构建冲突,推出问题。
- 第二幕:试着解决问题。主人公踏上征途,为了解决那个问题,他又遇上了一连串的问题。这块就是我们上一次讲的线性递进。
- 第三幕:彻底解决问题。经过前面的努力,最后主人公找到了一个解决终极困境的方法。最后,设计收尾时刻,让用户满意。
八、常见内容范式
提出来问题
–>引入知识点1(小问题1)
–>引入知识点2(小问题2)
–>引入知识点3(小问题3)
–>引入知识点4(小问题4)
–>彻底解决问题
–>总结
九、常见分享结构
1、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2、我们是怎么做的?从宏观到微观
3、这件事情里,我们的经验是什么?
十、一些补充
问题一:文笔不好,怎么办?
能讲出来就能写,讲不出来的只能说明你很可能还没想的特别清楚——在此之前要多想,或者也可以借助动笔写来帮助你理清思路,写草稿又不用关注文笔/结构,先写出来再说。
问题二:写作的流程
找冲突点,写提纲,下笔写完,写完再改(不要写着写着就不断的自我否定进行更新),等一段时间再看。
放一晚上;决策一定要过夜。
问题三:为什么要创作
写作是梳理思路的好方法,甚至可以说写作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
写作是种很好的管理方法,比如亚马逊的6页备忘录文化;
写作是将网状的思考线性化的表达出来。
问题四:技术的分类
在不同的阶段要讲不同的内容:
早期讲what
中期讲how/讲案例
后期讲原理
参考链接:
学院来信521:如何做好分享型演讲?(1/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3698530398579845&wfr=spider&for=pc
学院来信522:如何做好分享型演讲?(2/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3788479822418270&wfr=spider&for=pc
学院来信523:如何做好分享型演讲?(3/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3886006740272311&wfr=spider&for=pc
学院来信524:如何做好分享型演讲?(4/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3983506611063220&wfr=spider&for=pc
如何做好一个 TED 演讲?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30622
如何做好一个五分钟以内的演讲?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586726
怎样讲好故事?成为讲故事的高手,看这几本书就够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305362745003974&wfr=spider&for=pc
=END=
《 “如何做好内容分享?” 》 有 3 条评论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288 期):技术写作的首要诀窍
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4/01/weekly-issue-288.html
`
# 技术写作的首要诀窍
技术写作非常重要,产品的开发、推广、维护都需要它。
跟大家想的不一样,技术写作的好坏,跟语文水平关系不大,更多是一个技巧问题。
因为技术写作的评价标准,不是艺术性,而是表达是否清楚明白。它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巧妙的比喻、深刻的感悟,只需要把问题说清楚。
把问题说清楚的关键,在于你的思想是否清楚。
当你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只要掌握几个基本诀窍,就能写出一篇很好的技术文章。(一次只讲一个点,把这个点讲清楚讲透;当某个问题很复杂时,将内容分成多个文章进行说明,每篇文章把每个点讲清楚,然后再用一个目录串起来就好)
今天,我来说说,技术写作的首要诀窍是什么。很简单,就是一句话:文章采用单线结构。
所谓”单线结构”(也称”线性结构”),指的是一篇文章只说一件事,按照线性顺序进行叙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平铺直叙、层层递进。
这就好比一个游览区,只有一条游览路线,从入口到出口,跟着箭头一路走,就能看到所有景观,非常明白清楚。
如果同时有好几条路线,游客就会糊涂,到底选哪一条?会不会错过景观?要是这些路线还互相交叉,那就更糟糕了,游客非串线不可。
只要采用了单线结构,技术文章就不会太差。即使内容是难懂的,至少结构是清晰的,一环扣一环,读者能知道自己卡在哪一环上。只要克服了这个难点,就能继续往前走,不会有陷入迷宫、找不到方向、如坠五里雾中。
`
有用的思维模型
第一章:沟通篇—专治表达困难症
* 一、SCQA表达模型
* 二、FAB法则
* 三、PREP结论先行原则
* 四、麦肯锡30s电梯法则
* 五、非暴力沟通
* 六、乔哈里视窗
* 七、 沟通漏斗理论
第二章:提效篇—专治效率低下症
* 八、刻意练习
* 九、时间管理四象限
* 十、费曼学习法
* 十一、头脑风暴
* 十二、PDCA循环法
* 十三、 KPT复盘法
* 十四、RIA便签读书法
第三章:思维篇—思维进化好帮手
* 十五、80/20法则
* 十六、逆向思维法
* 十七、 黄金圈法则
* 十八、 MECE分析法
* 十九、 5W1H分析法
* 二十、情绪管理ABC法则
==
一、SCQA模型——标准的SCQA用法是为了先用SCQ拉齐各方认知,然后用A说明解决方案,一般用于信息和方案的同步
SCQA模型是一个“结构化表达”工具,是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它由4个部分组成:
* Situation (情景) : 说明目前处于什么状态,遇到什么情况
* Complication (冲突) : 承接情景,表达该背景下的冲突
* Question (疑问) : 提出这些冲突导致了什么问题
* Answer (答案) : 陈述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总结来说,场景不同,我们汇报的重点不同,使用SCQA模型的侧重点就不同:
* 需要尽快落地的,先说A(开门见山式),说清希望对方做什么;
* 需要吸引对方的,先说C(突出忧虑式),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 需要拉齐认知的,先说S(标准式),在大家一无所知情况下,确保大家认知拉齐;
* 需要理清头绪的,先说Q(突出信心式),确保问题拆解清楚;
==
二、FAB法则——梳理事物核心特点,了解受众关键需求,总结输出价值优势,让对方相信你是最好的
FAB法则,是一个极其好用的说服性演讲结构。它能够层层递进地梳理事物优点,提炼符合受众切身利益的需求,总结能够打动受众的亮点和优势。用FAB法则来组织说服语言,可以让我们的表述清晰易懂,精准影响受众的选择。
FAB法则,即属性,作用,益处的法则,FAB对应的是三个英文单词:Feature、Advantages和 Benefits。FAB法则可以说是销售的“秘密武器”,它能达到的效果就是精准切中用户需求,从而影响用户选择,让对方相信你的是最好的。
FAB法则 =
Features 特点/属性
+
Advantages 优点/好处
+
Benefits 对受众的收益
1、属性 (Features)
你的产品所包含的客观现实,所具有的属性。比如,课桌是实木做的,实木做的就是产品所包含的某项客观现实、属性。
2、作用 (Advantages) 指产品给客户带来的用处,强调产品能做什么。比如,课桌可以放置物品,办公学习。
3、益处 (Benefits)
即给客户带来的利益。比如,课桌是实木做的,那么实木做的给客户带来的益处就是非常轻便,且环保无味。
FAB法则怎么用?跟我三步走,让它发挥最大价值:
第一步:提炼事物的特性
可以从卖点、属性、特点对你要陈述的事物进行亮点的罗列。
第二步:了解受众的需求
自嗨的说服和介绍没有用,还要结合受众的需求,去提炼它更感兴趣的功能。
第三步:组织FAB表达
当卖点、属性、需求这些元素都掌握之后,就可以运用FAB的逻辑和话术又快又好地组织好说服语言。
使用过程中还有几个小tips,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 表明特性时,抓佳几个核心特点即可;
* 引述优点时,要尽量引述受众都可以接受的一般性利益;
* 陈述利益点时,要特别指出该事物对受众本身的价值,来作为说服对方思考决定的最后总结。
在职场中,每一次沟通其实都是一次说服与表达,不管是汇报方案、阐述创意,还是推荐候选人,运用FAB法则都能让我们的想法输出更清晰。
==
三、PREP原则——结论先行,再说依据,并举例子,最后强化结论。在短时间内将必要信息传递给对方。
PREP即结论先行原则,来源于日本顶尖咨询师大石哲之的《靠谱》一书。整个框架强调在陈述观点时要先说结论,然后用数据化的内容来说明原因,再通过一些贴切的案例来强化印象,最后重复核心观点,完成一次完整的表达。这个原则的适用性非常广,咨询报告、日常邮件、笔记、汇报、沟通等,都可以通过PREP简洁明了的讲清问题,在短时间内将必要的信息传达给对方。
所谓PREP,即在陈述观点时要让结论先行,使他人在第一时间就能了解到这次对话的重点;再说明原因,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辅助强化中心思想,做到有理有据;最后重复你的核心观点,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清晰闭环的表达。
Point-结论先行
让对方第一时间知道你想表达的观点
Reason-摆出依据
告知理由,客观公正,表达准确,强化观点
Example-举个例子
以案例支撑结论与依据,增强理解与说服力
Point-结论先行
强化焦点,聚集思维,加深认同,达成一致
PREP原则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它符合听众在接受信息时的注意力曲线:在最初和临近结束时注意力最集中,而在谈话过程中接收的信息很容易被冲没。因此,开篇点题和结尾重申能够让听众最大限度地接收关键信息。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19 期):如何拍出爆款视频
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4/09/weekly-issue-319.html
`
MrBeast 是美国第一网红,可能也是世界第一网红。他是 Youtube 订阅者最多的频道,2024年9月拥有3.17亿粉丝。
他每个视频的拍摄成本至少100万美元,制作团队有250人,可想而知,他的视频收益多么可观。
他们公司的员工培训手册(下载地址1,2),最近流出了(下图)。
这是一个36页的 PDF 文件,是他本人写的,主要内容是告诉员工,如何在他的公司工作。
在第一页,MrBeast 要求员工熟读这本手册的每一句话,读完以后还要考试,通过者可以得到1000美元。
里面有很多 MrBeast 拍出爆款视频的经验总结,我觉得视频从业者必读,下面摘录几条。
(1)点击率 是最重要的指标,计算公式是点击视频封面缩略图的用户数量,除以看到缩略图的用户数量。
视频的标题(包括缩略图)决定了点击率,视频必须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
《我在家50个小时》是一个很蹩脚的标题,不会有人点击,改成《我吃了50个小时的番茄酱》,就会有点击。
然后,缩略图是一个人坐在满满一浴缸的番茄酱里面,就比一个人坐在前院,点击效果好得多。
一般来说,标题越极端越好,《我不喜欢香蕉》不如《香蕉是地球上最糟糕的食物》。
(2)观看时长 也很重要。Youtube 后台有详细图表,展示每个视频的观看时长百分比。
上图下方的曲线,就是视频在每个时点留存的观众百分比。可以看到,第一分钟最关键,留存的观众从100%快速下降到66%。
这就是说,三分之一的观众在第一分钟就放弃观看。上图的这个视频一共有6000万人次观看,但是在第一分钟我们就失去了2100万观众。
如果我们可以改善第一分钟,呈现更有趣的内容,可能就会少流失几百万人。第一分钟是每个视频最重要的一分钟。
(3)重新参与。视频的第1分钟告诉观众,他们会看到什么,然后从第1分钟到第3分钟开始疯狂推进故事。
假设有一个10分钟的视频,讲述一个人在树林里生存了几周。那么,前3分钟不要按部就班展示他每一天怎么过,而要让观众知道他已经生存了多日,唤起用户的情感和好奇心,想看看他能走多远。
这称为第三分钟重新参与,激发用户的兴趣,期待真正印象深刻的内容。
(4)视频的中段 是第3分钟到第6分钟,在这里可以规划所有最令人兴奋和有趣的内容,目标是让观众爱上这个故事、人物以及视频本身。
如果我们能让观众看完视频中段,他们就很有可能看到最后。通常在第六分钟,需要加入另一个非常有趣但需要更多解释的内容,让用户重新参与一次,将故事推动到后半部分。
(5)视频的后半段。一旦有人花了6分钟看这个视频,就表示对故事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很可能会坚持看到最后。
通常,不太有趣的内容会出现在视频的后半段,但是永远不要发出视频结束的信号,这样观众就不会关掉视频。
让观众坚持到最后的一个方法,就是保留悬念,比如看看谁能最后赢得10万美元,获胜者直到视频结束才揭晓。所以只要我们不让视频变得无聊得要死,人们很可能会坚持到最后。
另一个方法是阶梯式展示,比如《我买了世界上最大的烟花》这个视频一开始就展示了所有的烟花,然后点燃1美元的烟花,接着点燃10美元、50美元、75美元、1,000美元、10,000美元、40,000美元、100,000美元,最后点燃一个破世界纪录的烟花。
(6)总结。人们观看的时间越长,视频的效果就越好,这就是为什么我对每一秒都如此执着。
在视频开始时吸引观众,将内容变成一个令人惊叹的故事,让观众投入其中,没有沉闷的时刻,然后在视频结束时以突然的结局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