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记录模版


=Start=

缘由:

  • 对于别人而言——你没有记录下来(让他们知道、看到)的工作内容对于你的领导或是其它人来说相当于没有做。
  • 对于自己而言——首先要聚焦自己的核心工作内容和任务,避免跑偏,同时也方便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和重点,易于后期回顾和改进。

正文:

参考解答:

0、OKR

为什么要OKR?
  • 聚焦:成功的组织往往是“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集中精力去打造顶级产品的组织”
  • 协同:透明的OKR将每个人的工作与团队工作、部门项目以及整体组织的使命联系起来。
  • 追踪:在每个OKR周期对OKR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进展情况、识别障碍、改进关键结果。
  • 挑战不可能:挑战促使我们远离舒适区,超越能力的边界,不断向梦想靠拢。
OKR是什么?

一个目标(Objective) + 多个可量化的关键结果(Key Results)

目标是你想要的,关键结果检查和监控如何达到目标。有效的关键结果应该是具体的,可衡量的,有时间限制的,有挑战的,又能达到的(SMART)。

OKR 和 KPI 的区别在哪?

OKR关注人,而KPI关注事。OKR靠关注人来实现事的目标,而KPI把人和事割裂开来。

使用OKR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而使用KPI的时候,我们的思维第一反应是“我们的职责是什么?”。

一个使用KPI考核的公司,对于员工无非就是:在指定的时间段内,我要完成哪些任务。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完成了KPI才能拿钱拿奖励,于是乎大家拼命干活。

OKR相对于KPI而言,不是一个考核工具,而是一个更具有指导性的工具,说白了是一个Plan-Do-Review(计划—执行—评估)的周期。它的存在主要不是考核某个团队或员工,而是帮我们关注目标,聚焦操作,做好自己。

推行OKR需要一把手非常在意「人」,在意「组织」。因为OKR和KPI有一个本质区别是:OKR关注人,而KPI关注事。OKR靠关注人来实现事的目标,而KPI把人和事割裂开来。只要一把手真正关注人,那么他拥抱OKR非常自然,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如果一把手只盯着业务数字,那么他从骨子里只喜欢KPI,因为那是他想要的东西。考核什么,就得到什么,千真万确啊!

如果有了一把手的拥抱和支持,OKR往下推广需要注意什么?我觉得有三点非常关键。

第一,制定过程的全员参与。即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必须都参与OKR制定会议,并且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OKR的决议不是老板做的,凡是老板自己闷在屋子里写出来的OKR,最后都是失败的。先不说决定是否英明,首先参与者不会觉得自己是某个事情的owner,只是觉得自己被安排要去完成任务,哪里来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的OKR制定过程是老板提供信息,引导大家一起制定出来的。只有这样制定,真正的KR责任人才会有主动性积极性,在后续的工作中才有主人翁意识,也会迸发最大的激情和潜力。

第二,频繁Review。做了一个很好的OKR,但是没有每周review,OKR必然落空。这就像你自驾远航,你需要不断比对自己和目的地的相对距离,方向,看看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在刚开始学会开车的时候,曾经有惨痛的教训,因为听信一个路盲车友的带路,当天走错了400公里!这也是启发我在百度地图上发明「双屏导航」的根本原因 —— 我希望在任何时候都看到自己现在和目的地的相对距离。这个发明已经影响了高德、腾讯地图的设计,看看未来会不会影响谷歌和苹果地图。如果两三个月做一次OKR的制定,但之间从来不review,这个OKR还是落空的。

第三,自己每天用。一件事怎样才能深入人心,就是让这件事使之受益。我一开始只是帮助其他团队实施OKR,但总觉得有问题,后来当我在生活、工作中开始尝试使用OKR时,才找到了真正的原因 —— 原来OKR是需要自己多用。我现在在工作、生活中碰到的难题,都会第一时间用OKR做一次分析,找到目标和关键结果。我在团队内部也在推广OKR,我们团队的周报按照OKR的精神呈现和review,我每周会花至少一小时和团队成员review周报。不仅如此,我还按照OKR的精神为每日要事排序,写日报。除了我之外,我也要求团队成员写日报,我每天review并给出反馈意见。我们在相关部门的OKR火种小组实践中,也要求这个部门的总监和小火种们写日报。开始肯定有很多不满意,但是耐心解释,仔细辅导之后,都会感受到其中的好处。最明显的好处是,他们知道该如何培养自己的组员,提升其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了。

1、已经登记过的OKR任务(主R)

实际工作内容

比如:

日志收集

简短描述+截图+具体文档链接

数据分析

简短描述+截图+具体文档链接

对结果的作用
指标提升

简短描述+截图+具体指标和计算方法+具体文档链接

2、已经登记过的OKR任务(主S)

略,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岗位类型和工作内容以及具体情况来分解。

3、日常运营/事件溯源/突发任务

日常运营

核心工作内容+耗时间精力的一些事项

序号日期背景概述+截图说明具体文档链接
1


2


事件溯源

序号日期背景概述+截图说明具体文档链接
1


2


突发任务

序号日期背景概述+截图说明具体文档链接
1


2


参考链接:

OKR落地为什么难?
https://mp.weixin.qq.com/s/LUUg5cb23R-8-JT8Upxedg

思维导图 | 谷歌领英都在使用的OKR工作法是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b_ZmNMLciJb9WUq1fMLuUQ

21张思维导图读懂《这就是OKR》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233539/

=END=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