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方量化-DeepSeek-理想主义者的深度求索


=Start=

缘由:

明天要开始休假了,今晚本来准备随便刷刷手机就睡觉了的,但是躺在床上刷到了一个名为“解密DeepSeek和其创始人”的系列视频(时长累计接近40分钟),这是我近期除了“灌篮高手”/“士兵突击”系列视频之外花的时间最长的系列视频了,介绍的是最近非常火的DeepSeek相关的内容,之前也没想到我能看进去,结果完整的把视频听完了(一分钟也没有快进,有时反而会回退去重听一部分内容),觉得内容很好,本想着下来自己去搜索视频中提到的那个对幻方量化创始人梁文峰的采访文章,没想到在下一个系列视频中播主提到主要内容来源是“暗涌Waves”公众号之前的文章。

于是赶紧去检索,终于找全了那2篇文章——看文章的效率还是要比看/听视频的效率高很多,尤其是这种重点在于文本的内容上。在此转载并对其中我觉得对我有启发的内容进行标记,方便后面时常回顾和参考。

标题是参考第3篇参考文章的标题取的。

正文:

参考解答:

不是所有人都能疯狂一辈子,但大部分人,在他年轻的那些年,可以完全没有功利目的,投入地去做一件事。

创新就是昂贵且低效的,有时候伴随着浪费。所以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够出现创新。

热爱,扎实的基础能力。其他都没那么重要。

选择合适的人,交给他重要的事,并且不干预他。让他自己想办法,自己发挥。

创新需要尽可能少的干预和管理,让每个人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和试错机会。创新往往都是自己产生的,不是刻意安排的,更不是教出来的。

如果追求短期目标,找现成有经验的人是对的。但如果看长远,经验就没那么重要,基础能力、创造性、热爱等更重要。

不一定是做过这件事的人才能做这件事。幻方招人有条原则是,看能力,而不是看经验。

AI能力是模型、数据和算力这三者的组合。

当不存在碾压对手的技术优势时,(大厂和创业公司)双方都有机会。对于分散的、碎片化的垂类场景,更适合灵活的初创公司。

从商业角度来讲,基础研究就是投入回报比很低的。

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或许不能单纯用钱衡量。

大厂很难单纯去做研究,做训练,它更多会是业务需求驱动。

你会如何去辨别哪些是信仰者,哪些是投资者?信仰者会之前就在这里,之后也在这里。

不一定是做过这件事的人才能做这件事。幻方招人有条原则是,看能力,而不是看经验。

做一件事,有经验的人会不假思索告诉你,应该这样做,但没有经验的人,会反复摸索、很认真去想应该怎么做,然后找到一个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解决办法。

我们不会故意回避有经验的人,但更多是看能力。


以下就是第1篇参考文章中的摘录内容:

创业十余年,这是这位鲜少露面的“技术宅”型创始人第一次公开受访。
巧合的是,4月11日,幻方在发布做大模型公告时,也引用了法国新浪潮导演特吕弗曾告诫青年导演的一句话:“务必要疯狂地怀抱雄心,且还要疯狂地真诚。

以下为对话:

Part1. 做研究,做探索

“做最重要、最困难的事”

「暗涌」:前不久,幻方发公告决定下场做大模型,一家量化基金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
梁文锋:我们做大模型,其实跟量化和金融都没有直接关系。我们独建了一个名为深度求索的新公司来做这件事。幻方的主要班底里,很多人是做人工智能的。当时我们尝试了很多场景,最终切入了足够复杂的金融,而通用人工智能可能是下一个最难的事之一,所以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怎么做的问题,而不是为什么做的问题。

「暗涌」:你们要自训一个大模型,还是某个垂直行业——比如金融相关的大模型?
梁文锋:我们要做的是通用人工智能,也就是AGI。语言大模型可能是通往AGI的必经之路,并且初步具备了AGI的特征,所以我们会从这里开始,后边也会有视觉等。

「暗涌」:因为大厂的入局,很多创业型公司都放弃了只做通用型大模型的大方向。
梁文锋:我们不会过早设计基于模型的一些应用,会专注在大模型上。

「暗涌」:很多人认为,创业公司在大厂形成共识后下场,已经不是一个好的时间点。
梁文锋:现在看起来,无论大厂,还是创业公司,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碾压对手的技术优势。因为有OpenAI指路,又都基于公开论文和代码,最晚明年,大厂和创业公司都会把自己的大语言模型做出来。大厂和创业公司都各有机会。现有垂类场景不掌握在初创公司手上,这个阶段对初创公司不太友好。但因为这种场景说到底也是分散的、碎片化的小需求,所以它又是更适合灵活的创业型组织的。从长期看,大模型应用门槛会越来越低,初创公司在未来20年任何时候下场,也都有机会。我们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不做垂类和应用,而是做研究,做探索。

「暗涌」:为什么你的定义是“做研究、做探索”?
梁文锋:一种好奇心驱动。从远处说,我们想去验证一些猜想。比如我们理解人类智能本质可能就是语言,人的思维可能就是一个语言的过程。你以为你在思考,其实可能是你在脑子里编织语言。这意味着,在语言大模型上可能诞生出类人的人工智能(AGI)。从近处说,GPT4还有很多待解之谜。我们去复刻的同时,也会做研究揭秘。

「暗涌」:但研究意味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梁文锋:只做复刻的话,可以在公开论文或开源代码基础上,只需训练很少次数,甚至只需finetune(微调)一下,成本很低。而做研究,要做各种实验和对比,需要更多算力,对人员要求也更高,所以成本更高。

「暗涌」:那研究经费哪里来?
梁文锋:幻方作为我们的出资人之一,有充足的研发预算,另外每年有几个亿的捐款预算,之前都是给公益机构,如果需要,也可以做些调整。

「暗涌」:但做基础层大模型,没有两三亿美元,连牌桌都上不了,我们如何支撑它的持续投入?
梁文锋:我们也在找不同出资方在谈。接触下来,感觉很多VC对做研究有顾虑,他们有退出需求,希望尽快做出产品商业化,而按照我们优先做研究的思路,很难从VC那里获得融资。但我们有算力和一个工程师团队,相当于有了一半筹码。

「暗涌」:我们对商业模式做了哪些推演和设想?
梁文锋:我们现在想的是,后边可以把我们的训练结果大部分公开共享,这样可以跟商业化有所结合。我们希望更多人,哪怕一个小 app都可以低成本去用上大模型,而不是技术只掌握在一部分人和公司手中,形成垄断。

「暗涌」:一些大厂后期也会有一些服务提供,你们差异化的部分是什么?
梁文锋:大厂的模型,可能会和他们的平台或生态捆绑,而我们是完全自由的。

Part2. 万卡储备与它的代价

“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或许不能单纯用钱衡量。”

「暗涌」:GPU是这次ChatGPT创业潮的稀缺品,你们在2021年就可以有先见之明,储备了1万枚。为什么?
梁文锋:其实从最早的1张卡,到2015年的100张卡、2019年的1000张卡,再到一万张,这个过程是逐步发生的。几百张卡之前,我们托管在IDC,规模再变大时,托管就没法满足要求了,就开始自建机房。很多人会以为这里边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商业逻辑,但其实,主要是好奇心驱动。

「暗涌」:什么样的好奇心?
梁文锋:对 AI 能力边界的好奇。对很多行外人来说,ChatGPT 这波浪潮冲击特别大;但对行内人来说,2012年 AlexNet 带来的冲击已经引领一个新的时代。AlexNet 的错误率远低于当时其他模型,复苏了沉睡几十年的神经网络研究。虽然具体技术方向一直在变,但模型、数据和算力这三者的组合是不变的,特别是当 2020 年 OpenAI 发布 GPT3 后,方向很清楚,需要大量算力;但即便 2021 年,我们投入建设萤火二号时,大部分人还是无法理解。

「暗涌」:所以2012年起,你们就开始关注到算力的储备?
梁文锋:对研究员来说,对算力的渴求是永无止境的。做了小规模实验后,总想做更大规模的实验。那之后,我们也会有意识地去部署尽可能多的算力。

「暗涌」:很多人以为搭这个计算机集群,是量化私募业务会用到机器学习做价格预测?
梁文锋:如果单纯只做量化投资,很少的卡也能达到目的。我们在投资外做了大量研究,更想搞清楚什么样的范式可以完整地描述整个金融市场,有没有更简洁的表达方式,不同范式能力边界在哪,这些范式是不是有更广泛适用,等等。

「暗涌」:显卡通常会以20%的速度在折损。
梁文锋:我们没有精确计算过,但应该没这么多。英伟达的显卡是硬通货,即使是很多年前的老卡,也还有很多人在用。我们之前退役的老卡,二手处理时还挺值钱的,没亏太多。

「暗涌」:搭一个计算机集群,维护费用,人工成本,甚至电费也都是不菲的支出。
梁文锋:电费和维护费用其实是很低的,这些支出每年只占硬件造价的1%左右。人工成本不低,但人工成本也是对未来的投资,是公司最大的资产。我们选的人也会相对朴实一点,有好奇心,来这里有机会去做研究。

「暗涌」:你会如何看大模型的竞争格局?
梁文锋:大厂肯定有优势,但如果不能很快应用,大厂也不一定能持续坚持,因为它更需要看到结果。
头部的创业公司也有技术做得很扎实的,但和老的一波AI创业公司一样,都要面对商业化难题。

「暗涌」:一些人会觉得一个量化基金却强调自己做AI,是为其他业务吹泡泡。
梁文锋:但其实我们的量化基金已经基本不怎么对外募集了。

Part3. 如何让创新真正发生‍‍‍‍‍‍

“创新往往都是自己产生的,不是刻意安排的,更不是教出来的”

「暗涌」:深度求索团队的招聘进展如何?
梁文锋:初始团队已经集结到位,前期因为人手不够,会从幻方临时借调一部分人过去。去年底ChatGPT3.5风靡时,我们就开始动手招聘了,不过我们依然需要更多的人加入。

「暗涌」:为什么经验没那么重要?
梁文锋:不一定是做过这件事的人才能做这件事。幻方招人有条原则是,看能力,而不是看经验。我们的核心技术岗位,基本以应届和毕业一两年的人为主。

「暗涌」:幻方从一个完全无金融基因的外行,切入到这个行业,几年内做到头部,这条招人法则是其中秘密之一吗?
梁文锋:我们的核心团队,连我自己,一开始都没有量化经验,这一点很特殊。不能说是成功的秘密,但这是幻方的文化之一。我们不会故意回避有经验的人,但更多是看能力。拿销售这个岗位举个例子。我们的两个主力销售,都是这个行业的素人。一个原来做德国机械品类外贸的,一个是原来在券商做后台写代码。他们进入这个行业时,没有经验,没有资源,没有积累。而现在我们可能是唯一一家能以直销为主的大私募。做直销意味着不用给中间商分费用,同样规模和业绩下,利润率更高,很多家会试图模仿我们,但并没有成功。

「暗涌」:那你们的考核标准是?
梁文锋:我们不像一般公司,看重客户下单量,我们的销售卖多少和提成不是一开始就算好的,而会更鼓励销售去发展自己的圈子,认识更多人,产生更大影响力。因为我们认为,一个让客户信任的正直的销售,可能在短时间内做不到让客户来下单,但可以让你觉得他是个靠谱的人。

「暗涌」:这是一种非常规的管理方式,这种情况下你如何确保一个人做事是有效率的,而且在你要的方向上?
梁文锋:招人时确保价值观一致,然后通过企业文化来确保步调一致。当然,我们并没有一个成文的企业文化,因为所有成文东西,又会阻碍创新。更多时候,是管理者的以身示范,遇到一件事,你如何做决策,会成为一种准则。

「暗涌」:你觉得这波做大模型的竞争中,创业公司更适合创新的组织架构会是和大厂竞争的破局点吗?
梁文锋:按照教科书的方法论来推导创业公司,在当下,他们做的事,都是活不下来的。但市场是变化的。真正的决定力量往往不是一些现成的规则和条件,而是一种适应和调整变化的能力。很多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已经不能快速响应和快速做事,而且他们很容易让之前的经验和惯性成为束缚,而这波AI新浪潮之下,一定会有一批新公司诞生。

Part4. 真正的疯狂‍‍‍‍‍‍

“创新就是昂贵且低效的,有时候伴随着浪费。”

「暗涌」:做这样一件事,最让你们兴奋的是什么?
梁文锋:去搞清我们的猜想是不是事实,如果是对的,就会很兴奋了。

「暗涌」:这种人容易找到吗?
梁文锋:他们的热情通常会表现出来,因为他真的很想做这件事,所以这些人往往同时也在找你。

「暗涌」:大模型可能是一件无休止投入的事,付出的代价会让你们顾虑吗?
梁文锋:创新就是昂贵且低效的,有时候伴随着浪费。所以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够出现创新。很穷的时候,或者不是创新驱动的行业,成本和效率非常关键。看OpenAI也是烧了很多钱才出来。

「暗涌」:会觉得你们在做一件很疯狂的事吗?
梁文锋:不知道是不是疯狂,但这个世界存在很多无法用逻辑解释的事,就像很多程序员,也是开源社区的疯狂贡献者,一天很累了,还要去贡献代码。

「暗涌」:这里边会有一种精神奖赏。
梁文锋:类似你徒步50公里,整个身体是瘫掉的,但精神很满足。

参考链接:

疯狂的幻方:一家隐形AI巨头的大模型之路 (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4日)
https://mp.weixin.qq.com/s/Cajwfve7f-z2Blk9lnD0hA

揭秘DeepSeek:一个更极致的中国技术理想主义故事 (文章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7日)
https://mp.weixin.qq.com/s/r9zZaEgqAa_lml_fOEZmjg

DeepSeek梁文峰: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深度求索 (一篇类似于上面文章读后感的文章,写得也很好)
https://mp.weixin.qq.com/s/zPPoa8l8dDvxU_5xnz_b_w

=END=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