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缘由:
整理总结一下近期看书、听分享学习到的知识,方便以后参考和回顾。
正文:
参考解答:
先框架,后细节;快速、系统的逐步进行分解。
尽早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多次迭代进行收敛。
三个方法:
- 以终为始(时刻牢记目标,不忘初心)
- MECE(Mutually Exclusively 相互独立(不重),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完全穷尽(不漏))
- 80/20原则(抓重点)
如何实现”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落实MECE原则:
- 确定问题的范围;
- 寻找符合MECE的切入点;
- 考虑是否可以进一步细分;
- 确认有没有遗漏或重复;
首先,判断/确定一下现在在讨论的是不是一个问题,如果是一个问题,它的范围在哪?
其次,在寻找切入点的时候,切记以终为始,即我们希望分类后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如果实在是想不到什么分类的切入点,我们可以试试最简单的一种二分法:A和非A。有个非常经典案例,那就是7喜,它当初打出的口号就是“非可乐”。
另外,不管走到哪一步,请时刻记住“以终为始”,当初是因为什么出发。
在运用MECE法则时,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你得到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只沿着一条思路前行,那么很容易误入歧途或是钻入牛角尖。开阔你的思路,尝试不同的道路,你或许可以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重要信息,或是突然迸发出新的想法,这都是极其珍贵的。
2.尽可能多地收集事实依据
MECE法则要求深入地分析和了解对问题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尽可能多地收集事实资料,以事实为依据,呈现真实的信息。详细列出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事实,资料越多,对问题的认识就越全面,从而提高证明或推理的正确度。
3.利用图表分析问题
复杂的问题之所以复杂,往往是因为其中包含着过多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有的能够清楚地看到,有的则隐藏其中,它们互相交错、彼此关联,即使你可以列出所有因素,也未必能够将其梳理清楚。图表是一种直观的手段,它帮助你简化问题、理清思路,分清问题的主次,把问题的结构更加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借助图表思考问题,能够帮助你全面且完整地了解问题、分析问题。
参考链接:
=END=
《 “结构化思维-MECE” 》 有 15 条评论
5W1H分析法
http://wiki.mbalib.com/zh-tw/5W1H%E5%88%86%E6%9E%90%E6%B3%95
https://www.cnblogs.com/xiaoxuch-zhl/p/3534676.html
http://www.woshipm.com/pd/13130.html
`
Why(原因)
What(目的)
Who(谁)
Where(地点)
When(时间)
How(方法)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
管理随感(3.2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a84550102x9yo.html
`
一个好的自我管理者需要做到的最基本的就是PDCA闭环,简单来说就是凡事有计划,凡事有记录,凡事有执行,凡事结果,凡事有改进。任何事情从小事做起,能够真正坚持下去,日积月累,持续迭代,那么就一定会带来从量变大到的质变的过程。
一个人要懂得谦卑,过分的自信往往只会限制你自己的成长。
`
不掌握这个神秘的思考方式,还想混互联网圈?
https://mp.weixin.qq.com/s/jlouXdAJZ-1NdFJS92ac-A
`
结构化思维能让我们开启良性循环:
1.更全面更系统地思考,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设计方案更经得起推敲
2.让别人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表达,有助于顺畅沟通
3.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影响,正向滚动
结构化思维的核心就是整理,就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
逻辑思维:理清思路,表达自己的技巧
https://mp.weixin.qq.com/s/fhtgNGLXkeeE12Q62qL1LQ
SCQA 架构如何理解?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80205
`
SCQA结构的优势在于,它其实一直在引导你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而非自说自话。从文案的角度而言,可以利用这一结构提升消费者的兴趣与接收意愿。
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情景,事实引入。
C:complication(冲突),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要求有冲突。
Q:question(疑问),怎么办?
A:answer(回答),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
`
SCQA模型架构
http://www.iyunying.org/zhuanti/scqa
一个超级通用的SCQA模型
https://www.jianshu.com/p/44cf51095b51
SCQA模型(归纳总结)
https://www.jianshu.com/p/b946e06c9fa9
金字塔原理
https://www.jianshu.com/p/b3e6d5c7e9ef
`
简单点说,金字塔原理就是要先表明中心思想,再说论点、论据,然后层层延伸,状如金字塔。
文章的条理清晰,才能让看文章的人一眼明白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先看写作要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
1.一篇文章必定只有一个中心思想。
2.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3.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个范围。
4.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逻辑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也可以是步骤,如:第一、第二、第三…)、结构顺序(如:北京、上海、厦门…)、重要性顺序(如:最重要、次重要…)。
构建金字塔结构
# 自上而下法
先抛结论,然后列出几点来支持自己的结论,再层层详细展开。当自己心中对问题已有思路,就差清晰的表达出来时,适合用自上而下法。比如,写年终总结时,基本知道自己要写的主题是什么,平时的成绩、遇到的问题、下一年的规划等也有个大概构思,此时,就可以采用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结构,条理清晰的表明自己的想法。
# 自下而上法
当自己心中,对于想要表达的内容,思绪还比较混乱时适合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构建金字塔。即:先归类分组,然后概括每组思想,最后提炼主题,完善整个思考过程。如果要成文,建议思考时可以自下而上,文章还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写出来,比较直截了当,易于理解。
`
超实用干货:高手做事情,都有体系感
https://mp.weixin.qq.com/s/RrV83-I2CHZsr-mLPk3-uA
`
工作中拥有“体系”思维非常重要。
它能够让我们思考和做事都变得特别有条理,并且极少出现无用功,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不少高手,他们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体系感上。
体系,是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形成的一系列方法的组合。
1. 确保目标唯一
这世界上没有一种方法能适应所有的情况。想要搭建高效可执行的体系思维,首先要明确你的目标是什么,有且只能有一个。
这是大前提。
2. 搭建方法组合
分步骤,看情况,建闭环。
那么如何来判断第一步是不是对的?
记住一个法则:
如果这件事做不好,会导致后面所有事情都陷入迷茫,那么这件事就一定是正确的第一步。
什么叫思考闭环呢?就是当你搭好一个思维体系框架后,还要知道用什么指标来评估这个体系的产出效益。
所谓有始有终,就是这个意思。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如何培养体系思维?
首先,确认你的目标,有且只有一个;
然后,围绕目标分门别类找到不同的情景组合;
接着,顺着每一个情景往下延伸出相应的方法步骤。尤其注意第一步要找对;
最后,针对每一个方法步骤找到对应的关键结果指标,建立你的体系闭环。
`
技术人“结构化思维”训练的一点想法和实践
https://www.cnblogs.com/NaughtyCat/p/structured-inventive-thinking-in-action.html
易炜:结构化思维文章汇总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f256ba0102z5r5.html
`
一、结构化思维基础
1、结构化思维到底是什么鬼?
2、图解金字塔原理基本结构
3、MECE原则真的是合理的吗?
4、图解!麦肯锡の工作术
5、5分钟看透金字塔原理
6、老说麦肯锡?BCG表示不服!——策略思考解构!
7、自制金字塔原理学习卡
8、你真的会用逻辑树吗?
9、关于思维导图
10、啥叫有逻辑?给你个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定义!
11、垃圾分类,原来它的逻辑是这样的……
二、常用结构分享
1、能力意愿矩阵,在生活中你会用吗?
2、结构为王——《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
3、自我能力盘点的SuToKa工具
4、故事结构:英雄之旅
5、提高说话逻辑性的PRES法
6、S便签法
7、用便利贴可视化你的逻辑
8、神奇の图表工作术
9、丰田A3报告、A3思考法到底是个什么鬼?
10、如何清晰思考自己的职业路径?
11、如何用OKR帮助个人成长?
12、最近在国外火起来的GIST规划工具,了解一下?
三、结构思维应用随笔
1、天哪!这是什么语言?怎么切换回来!?
2、要安慰还是要解决问题?
3、用人生企划概念图规划你的人生
4、看日剧学假说思考
5、谁和你说看剧就是浪费时间了?
6、问题分析与解决重磅PPT分享
7、一张图搞定丰田独步江湖的问题解决力
8、这时结论先行?找抽不是?!
9、掌握故事的力量
10、解密好声音汪峰的说服技巧
11、PPT分享 | 结构化招聘的全流程把控
12、日本房东怀疑我拿他东西,看我用结构思维优雅的打脸
13、讲故事的小窍门,让文字具有画面感!
四、部分案例分享
1、把故事作为商务演示的主结构,会怎样?
2、3分钟说服听众!他是如何做到的?
3、结构化表达 | 公司获利,客户舒爽,和我有啥关系?
4、你会做签到表吗?什么?!这是在侮辱我智商!
5、案例分享 | 理清这3个要素,你的汇报也可以惊艳全场!
五、部分批判性思维文章
1、学会区分【观点】和【事实】,不要成为屏幕后的那个杀手!
2、你又被莫名的说服,结果发现哪里不对啊……
3、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啥不一样?
4、为啥批判性思维里也会聊信念?
5、6个问题帮你成为批判性思考者
6、日本人这样区分逻辑、横向和批判性思考?
`
浅谈如何搭建知识体系
https://mp.weixin.qq.com/s/E0u7LmT__x4R9mWNxfDDjA
`
在电影《教父》中,有一句台词:“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 知识 VS 知识体系
1. 什么是知识 ?
根据柏拉图的定义,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
在这里又会有一个常见的疑问,信息是不是知识?个人认为知识一定是信息,而信息则需要加以过滤、加工方可成为知识。知识是客观并可重复的,它能够指导我们决策或行动。
2. 什么是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有三个特性:目标性、体系性以及抽象性,多使用逻辑树进行构建。
目标是指方向聚焦,体系有重点。体系是指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前 2 层分支的平衡性越好,归纳程度也越强。而抽象则是知识体系是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表现,呈现了知识的特征或本质。再进一层,什么是好的知识体系呢?除了上述所描述的有目标、够全面、抽象程度高,还有一点则是知识体系应该是相互独立但非无限穷尽的。
有的知识仅须停留在知道,有的则需要运用并且创新。
3. 知识体系的作用
16 年美国生物学科学家估算大脑的存储容量约为 1000 万亿字节,相当于 1000TB。但同样容量的数据为什么在检索、使用的时候,人脑却远比电脑低效呢?检索从数据表的角度理解是索引和表结构,使用从代码的角度理解是类的封装和继承。建立知识体系,目的是建立类似电脑的数据存储和应用结构。从而认知知识全貌及迅速找到知识的关联。 前者用于查漏补缺,后者则用于知识的高效检索及组合使用。
# 构建知识体系的步骤
整体分为 4 步:找方法、建框架、收集知识、学习方式。
* 找到自己的普适性方法
* 明确体系的方向
1)明确体系目标
2)明确体系的广度以及深度
* 收集知识
1)评估优先级
2)主动降噪
3)找到专业领域的大佬
4)付费知识>免费知识
* 学习方式
1)在翻译中学习
2)在使用中学习
3)在复盘中学习
单次知识的提炼很容易,但是坚持才能带来质变。1900 年到 1999 年,道琼斯指数增长了 176 倍,但它的年复合增长不过 5.3%而已。
`
干货 | 麦肯锡的十大经典方法
https://mp.weixin.qq.com/s/G_dF9kl3ay9AjVD3lNNhEw
`
1.80/20规则
这一规律不见得总起作用(有时候面包正好翻了个面),但只要你睁大眼睛剖析你这一行的80/20的例子,你就会拿出改善这一规则的办法。
2.甭想把整个海洋煮沸
要更明智地工作,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跟你的问题相关的数据太多了,你也可以做出很多分析。但对于其中的大多数数据和分析要忽略。
3.发现关键驱动因素
有许多因素影响你的企业。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关键驱动因素上。
4.电梯测验
要对你的解决方案域是产品或是企业)完全了解到一定程度,那就是能在30秒之内清晰而准确地向你的客户域是顾客或是投资者懈释清楚。
5.先摘好摘的果子
有时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机会会让你轻易获胜,会立刻有所改善,甚至会在整个问题解决之前就出现这种情况。
6.每天制一个图表
7.一个垒一个垒地打
8.要关注大画面
9.只管说”我不知道”
10.不要接受”我没有什么概念”
`
技术人如何加速成长?提升你的思维和学习方式
https://mp.weixin.qq.com/s/EMZrnDRGCoIAloSFr1js5w
`
阿里妹导读: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新人的阶段,不管是初入职场,还是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作为技术新人,我们常常会面临哪些困惑?普通人和非凡人的差异在哪里?除了体力上的勤奋,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加速成长?本文从第一性原理、结构化思维和多维度思考等方面分享如何从思维深度上提升自己,分享关于技术人成长之道的心得体会。
二、新人的困惑
每个人都有新人的经历,也有新人的困惑,过几年后新人也慢慢变成了老人,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收获成长呢?
* 如何融入团队,如何在繁忙的业务中提升自己
* 进来后发现和想象中有很大的差别,没有沉淀,完成功能为主
* 业务对技术的挑战不多,学不到东西
* 新人如何保证先活下来,然后再求发展
* 事情很多,但是总不能很快拿到结果
* 有没有快速成长的路线,能够有明显的进步和成长
* 要学的东西太多,没人告诉我如何成长
* 如何借助阿里的平台,有更好的收获
三、从普通人到非凡人的四个阶段,思维决定高度
靠谱的人:很好的完成事情
专业的人:借事修人,在某些领域上成为专家(兴趣使然体力上勤奋)
不同的人:愿景驱动,做成自己的产品(思想上的勤奋)
非凡人:成就非凡事业的决心,思维层次和认知上有突破(思想格局上的勤奋)
五、从思维方式上入手,思考力提升后,成长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1、第一性原理——锻炼了解背后的本质的能力,是提升思考力和做事逻辑的有力助手
2、结构化思维——让你解决问题的思路、表达更清晰
3、多维度思考——提高自己思考、设计、方案的全面性和深度
关于思考力,我其实有很多的感触。我们一直在路上奔波,很累很辛苦,但是成长却甚微。如今小时候的很多疑问也得到了解惑,小时候特别不解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也不理解周游列国的孔子,也不理解靠八股文、写文章写的好的人就能中进士中状元。人和人最大的差异就是认知和思考的能力,当然思考后也要有行动力,有思考也要有落地的能力。
新人从外面公司进来,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从思想上改变,从体力上的伪勤奋到思考上的真勤奋,是每一个新人的成长之道:
* 总结自己行事的方法:解构、重组。从时间维度解构问题、按照业务节点解构问题。
* 在不同的业务做实例化的架构和策略:要有逻辑的解构,把关键的点找到,并有逻辑地定义问题和制定策略,用四两拨千金的方式去拿到关键结果,把关键的问题解掉。
* 总结属于自己独特的思考和逻辑:在支持业务时,我们总能接收到不同的信息,在做技术时,我们也能从外界得到很多输入和经验,但是一定要消化前人的总结,并根据自己的业务和技术的痛点,总结属于自己的观点。例如高内聚,低耦合,实际上在支撑业务时,表现出来的是边界错位,导致维护困难,形成缠绕式依赖。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自己总结成:边界原则,一个领域的边界确定了,职责就会清晰,依赖就简单了,维护性就更高了。
* 做每件事,想想做这件事情的结构是什么:对业务来说,我们根据业务活动形成业务的闭环思维,这样可以把问题各个击破。如果要解决线上问题,一般可以按照时间序,将问题的处理分成前中后,这样就能找到关键的薄弱项进行优化,解决线上问题的效率会事半功倍。定义问题和分析价值,要能升维到客户思维、战略思维,不仅仅从自己的局部的业务看,我们总能找到最关键的价值去支持,去做策略。
* 做每件事情,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每个方案的缺点是什么,学会用同一个维度来评价方案的优劣,这样深度就有了。
* 先立再破:看别人的设计或者观点,有没有自己要学习的地方,先学习可以学习的地方,再去用辩证的思维看。很多时候,别人的设计和别人说的话,不一定是对的。
* 对技术要有严格的逻辑思维,对每个链路的架构设计,对每个分层的复用架构,对每个名词,都要思考逻辑是否正确。
`
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https://www.bmpi.dev/self/build-personal-knowledge-system/
`
在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很快就因为技术变革而过期。所以经常学习不只是一种需要,而是一种必须。
学习是一种我们生来就具备的能力:我们可以在学校中学习,也可以在社会中学习;可以在书籍里学习,也可以在与人交流中学习;可以自学,也可以在游历中增长见识。
我们可以从获取信息通过学习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也可以进一步将多种知识转变为自己认知的提高,不断提高的认知加上阅历的提升,最终可能成为某种智慧。 ( 本文只探讨从信息到知识这一环节。 )
从信息到智慧的过程中,学习贯穿整个流程。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流程,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编排出适合自身的持续学习流程,它能帮助我在信息洪流中实现阶段性的人生目标。
1. 信息输入 —— 现代社会不缺优质信息,缺的是如何找到优质信息。
2. 目标设定 —— 给自己设定个目标很重要,甚至是个人知识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设定一个长期目标?可以从自身如需求、兴趣、性格、特长、时间等方面考虑,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在确定 我的中长期目标 时也花了很多时间,甚至在确定后不断的微调。
3. 知识内化 —— 在获取了大量信息后,我们需要对信息做整理内化,这个过程是信息到知识的一个中间过程,主要的处理流程是通过构建我们的笔记系统,合理的把大量的信息分类整理并建立双向链接,建立卡片式的知识片段,在我们需要输出某类领域知识时,我们可以快速找到这些相关的片段供我们进一步的使用。
4. 知识输出 —— 通过知识输出的方式去学习是更高级的学习方式。
5. 知识应用 —— 知识输出只是帮助我们从理论上系统化的学习,而直接做一个相关的项目会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该领域知识,甚至知识的意义也在于有具体的场景应用。我们的工作就是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应用。只有在熟练应用某领域知识后,我才能确定我真的掌握了此领域知识,也就是获取了该技能。
如果你要掌握某个领域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一个相关的个人项目,你可以独立完成或者参与已有的项目。
idea 不重要,重要的是具体的做法。一旦我有了某个让我产生幻觉的 idea,我都会去搜索一番,很大的概率是别人已经做了。不过这不重要,可以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借鉴改进它。
`
技术人必备的6种思维
https://mp.weixin.qq.com/s/9vbHYrBRZ7eleYjSX2e2wQ
`
00 思维的重要性
在回顾一些往事时,我们有时候会发现,自己处理过的某个事情其实可以做得更好;在一个团队中,两个技术水平相当的员工,但在工作的成效上,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在职场中,随着职级的晋升,老板对你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除了知识和见识,思维方式也是大家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软实力。为了加强理解思维方式对于技术运营的重要性,这里从一个案例开始介绍。
小A和小B是安全运营团队同一届的校招员工,小A负责病毒样本的静态鉴定,小B负责病毒样本的动态鉴定,两人的技术都很扎实,且很努力,三年后,两人都顺利晋级,成为团队的技术骨干。
有一天,组长叫来小A和小B,和他们交代:“部门准备做企业安全,而威胁情报和威胁发现的能力,在ToB安全业务上尤其重要,你们分别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上,思考下要怎么做。”
过了两天,小A和小B都拿出了方案。小A觉得威胁发现的核心是威胁分类和家族识别,首先把威胁分好类,然后识别出具体是哪个家族,如果不是已知的家族,则排查是否是新的家族。小B要基于沙箱做专家系统,解决人工发现威胁效率较低的问题,把分析员的经验集成到专家系统,通过自动化来提升效率,量变引起质变,进而提升能力。
过了一个月,小A的项目有了初步进展,通过对静态特征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案,可以较好地对已知威胁进行分类和识别,但在未知威胁的发现上遇到了难题,小A计划通过引入网络数据和行为数据来解决。这个时候,小B的系统建设也基本完成,实现了从0到1,开始添加专家规则。
又过了一个月,小A在引入行为数据和网络数据之后,效果非常好,通过威胁分类和家族识别的方法,实现了对老家族新动向的监控,同时成功挖掘出多个新的恶意家族。但小B的项目遇到了瓶颈,他陷入了添加专家规则的泥潭,成效甚微。
最终,组长以小A的分类监控系统为主,对活跃恶意家族同时使用小B的专家系统为补充的方法,并和在线计算引擎、行为分析引擎进行对接,构建了威胁发现体系。
在这个案例中,小B从威胁发现能力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方法的主要缺陷,然后设想通过提炼专家规则实现自动化处理。这是大家惯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小A则把威胁发现的问题,设计成机器学习中常见的分类和聚类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创新了另一套方法。并且当实践中遇到难题,能够换个思路引入更多维度的数据。进而成功解决了难题,达成了目标。
在这个案例中,组长在项目的进程中,进行了系统性地思考。设计并整合了各个模块和组件,使得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和准确地生产。
01 逻辑思维
02 水平思维(创新思维)
03 全局思维
04 系统性思维
05 大数据思维(基于“数据相关性”理论,通过引入信息来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
06 算法思维
算法思维的核心思想是把运营工作理解成算法,由输入、算法、输出三部分组成,通过不断优化改进算法,使得运营工作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系统和人,在这种思维中,都是算法的组成部分。
`
有用的思维模型
第一章:沟通篇—专治表达困难症
* 一、SCQA表达模型
* 二、FAB法则
* 三、PREP结论先行原则
* 四、麦肯锡30s电梯法则
* 五、非暴力沟通
* 六、乔哈里视窗
* 七、 沟通漏斗理论
第二章:提效篇—专治效率低下症
* 八、刻意练习
* 九、时间管理四象限
* 十、费曼学习法
* 十一、头脑风暴
* 十二、PDCA循环法
* 十三、 KPT复盘法
* 十四、RIA便签读书法
第三章:思维篇—思维进化好帮手
* 十五、80/20法则
* 十六、逆向思维法
* 十七、 黄金圈法则
* 十八、 MECE分析法
* 十九、 5W1H分析法
* 二十、情绪管理ABC法则
==
一、SCQA模型——标准的SCQA用法是为了先用SCQ拉齐各方认知,然后用A说明解决方案,一般用于信息和方案的同步
SCQA模型是一个“结构化表达”工具,是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它由4个部分组成:
* Situation (情景) : 说明目前处于什么状态,遇到什么情况
* Complication (冲突) : 承接情景,表达该背景下的冲突
* Question (疑问) : 提出这些冲突导致了什么问题
* Answer (答案) : 陈述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总结来说,场景不同,我们汇报的重点不同,使用SCQA模型的侧重点就不同:
* 需要尽快落地的,先说A(开门见山式),说清希望对方做什么;
* 需要吸引对方的,先说C(突出忧虑式),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 需要拉齐认知的,先说S(标准式),在大家一无所知情况下,确保大家认知拉齐;
* 需要理清头绪的,先说Q(突出信心式),确保问题拆解清楚;
==
二、FAB法则——梳理事物核心特点,了解受众关键需求,总结输出价值优势,让对方相信你是最好的
FAB法则,是一个极其好用的说服性演讲结构。它能够层层递进地梳理事物优点,提炼符合受众切身利益的需求,总结能够打动受众的亮点和优势。用FAB法则来组织说服语言,可以让我们的表述清晰易懂,精准影响受众的选择。
FAB法则,即属性,作用,益处的法则,FAB对应的是三个英文单词:Feature、Advantages和 Benefits。FAB法则可以说是销售的“秘密武器”,它能达到的效果就是精准切中用户需求,从而影响用户选择,让对方相信你的是最好的。
FAB法则 =
Features 特点/属性
+
Advantages 优点/好处
+
Benefits 对受众的收益
1、属性 (Features)
你的产品所包含的客观现实,所具有的属性。比如,课桌是实木做的,实木做的就是产品所包含的某项客观现实、属性。
2、作用 (Advantages) 指产品给客户带来的用处,强调产品能做什么。比如,课桌可以放置物品,办公学习。
3、益处 (Benefits)
即给客户带来的利益。比如,课桌是实木做的,那么实木做的给客户带来的益处就是非常轻便,且环保无味。
FAB法则怎么用?跟我三步走,让它发挥最大价值:
第一步:提炼事物的特性
可以从卖点、属性、特点对你要陈述的事物进行亮点的罗列。
第二步:了解受众的需求
自嗨的说服和介绍没有用,还要结合受众的需求,去提炼它更感兴趣的功能。
第三步:组织FAB表达
当卖点、属性、需求这些元素都掌握之后,就可以运用FAB的逻辑和话术又快又好地组织好说服语言。
使用过程中还有几个小tips,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 表明特性时,抓佳几个核心特点即可;
* 引述优点时,要尽量引述受众都可以接受的一般性利益;
* 陈述利益点时,要特别指出该事物对受众本身的价值,来作为说服对方思考决定的最后总结。
在职场中,每一次沟通其实都是一次说服与表达,不管是汇报方案、阐述创意,还是推荐候选人,运用FAB法则都能让我们的想法输出更清晰。
==
三、PREP原则——结论先行,再说依据,并举例子,最后强化结论。在短时间内将必要信息传递给对方。
PREP即结论先行原则,来源于日本顶尖咨询师大石哲之的《靠谱》一书。整个框架强调在陈述观点时要先说结论,然后用数据化的内容来说明原因,再通过一些贴切的案例来强化印象,最后重复核心观点,完成一次完整的表达。这个原则的适用性非常广,咨询报告、日常邮件、笔记、汇报、沟通等,都可以通过PREP简洁明了的讲清问题,在短时间内将必要的信息传达给对方。
所谓PREP,即在陈述观点时要让结论先行,使他人在第一时间就能了解到这次对话的重点;再说明原因,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辅助强化中心思想,做到有理有据;最后重复你的核心观点,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清晰闭环的表达。
Point-结论先行
让对方第一时间知道你想表达的观点
Reason-摆出依据
告知理由,客观公正,表达准确,强化观点
Example-举个例子
以案例支撑结论与依据,增强理解与说服力
Point-结论先行
强化焦点,聚集思维,加深认同,达成一致
PREP原则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它符合听众在接受信息时的注意力曲线:在最初和临近结束时注意力最集中,而在谈话过程中接收的信息很容易被冲没。因此,开篇点题和结尾重申能够让听众最大限度地接收关键信息。
==
四、麦肯锡30秒电梯法则——高度总结、语出惊人、激发兴趣,为后面的沟通机会做铺垫。
学会30s沟通法则,让我们从容把握机遇,凝练表达,不再恐惧职场汇报。
30秒电梯法则是由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独创的一种极度高效的表达法则,它要求员工凡事都要在30秒内就把结果表达清楚。
30秒很短,势必要求我们直奔主题,而非事无巨细沉浸其中。通常人们只能记住123,而记不住456,因此麦肯锡建议人们在30秒内将要说的事情归纳为3条(“报幕员”),即首先要讲清楚最关键的报告、目的和原因。
在使用“电梯法则的过程中遵循这3个要点,可以帮你更好地利用“黄金30秒 :
一、高度总结
* 抓住重点
* 浓缩内容
* 把内容控制在3点以内
二、激发思考
* 用亮点引起对方兴趣
* 为后续深入详谈打下基础
三、语出惊人
* 开头必须特别吸引人
* 让对方精神大振、竖起耳朵
小结
麦肯锡30s电梯法则的核心主张是结构清晰、简洁明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先要有一个好开头,再将要表达的内容尽可能凝练成3个要点 (“报幕员”即报告、目的、原因)。30秒虽短,但只要表达清楚了核心,引发了听众的兴趣,自然也就为后面的沟通机会铺垫了道路。
==
五、非暴力沟通——描述事实而非观点,表达感受而非宣泄,说出需求,表达请求而非命令。真诚才是最大的必杀技。
非暴力沟通是由马歇尔·罗森博格提出的一种表达我们的感受、需求,并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的方式交流,也被称为善意沟通。
非暴力沟通包含4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但在每个步骤中需要注意分离4对概念:
1. 观察——分旁事实和评价;评价容易导致让地位不平等,自己高高在上
2. 感受——分离情感和想法;想法容易导致“都是你的错”的倾向
3. 需要——分离需求和回应;说服容易陷入自我辦护,也会带有指责
4. 请求——分离请求和命令;命令容易导致对方的反抗
学会非暴力沟通4步法,打造坦诚清晰的职场沟通:
1. 观察中描述事实而非观点,不带评判;
2. 表达自己的感受,而非宣泄情绪;
3. 说出具体明确的需求,拒绝模糊;
4. 表达清晰的请求,不要命令。
描述事实(而非观点),表达感受(而非宣泄),说出需求(拒绝模糊),表达请求(而非命令)。
==
六、乔哈里视窗——真正有效的沟通发生在公开区,因为双方彼此了解,信息可以共享,沟通的效果可以更好。如果希望扩大公开区,就需要通过寻求反馈缩小盲区,通过自我暴露缩小隐藏区,不断探索缩小未知区。
乔哈里视窗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学会运用乔哈里视窗,可以帮助我们最大程度扩大沟通开放性,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沟通效率。
乔哈里视窗模型 (Johari Window)最初由乔瑟夫 (Joseph)和哈里 (Harr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被分为4个区域的窗子:开放区、隱秘区、育目区、末知区,而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
1. 公开区:自己和别人都知道的部分。(比如名字、性别、职业等)
2. 盲目区:自己不知道但别人知道的关于自我的部分。(比如你牙里塞了个菜叶,自己没发现,但别人注意到了。)
3. 隐藏区:自己知道但不想让别人知道的部分。(比如你的隐私,或机密)
4. 未知区: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部分。(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一些内容)
将人际沟通信息依据这种方式区分,有助于拉齐彼此不对称的认知,避免“鸡同鸭讲的窘境,同时也为增进关系建立良好基础。
如何利用乔哈里视窗打开人际关系、改善沟通呢?“乔哈里视窗”理论认为,真正而有效的沟通,只能在开放区进行。因为这在一区域内,双方彼此了解,沟通的信息可以共享,沟通的效果更让人满意。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大双方的公开象限。
扩大公开象限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自我揭示,缩小隐藏区;二是恩请反馈,缩小盲目区。
理想的“乔哈里窗”模型是这样的:
* 通过寻求反馈缩小盲区,通过自我暴露缩小隐藏区,通过不断探索缩小未知区,从币达到开放区的最大化。
* 沟通是双向的,在多听、多说、多问的过程中逐步 正确地认识自我和他人,才能建立有效沟通,达成共识,取得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