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行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


=Start=

缘由:

一方面是现在越来越觉得只做技术(或者说技术人员只关注、注重技术),你的发展是很受限的;另一方面是想多学习、了解一点其它方面的知识。所以这里整理一下此前看到的以及专门搜集到的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和思维方式以及技术转行做产品的注意事项等文章和讨论,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方便以后参考。

注:主要内容和结构参考的是腾讯大讲堂的一篇文章「如何转型做产品经理?」。

正文:

参考解答:
一、你了解你要做的产品么?

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 你要做的产品,是满足谁的什么需求的?
  • 它的整个产品实现流程是怎样的?产品价值?
  • 当前市面上是否已经有相应的开源/商业产品?你的产品和它们的有何不同(优势在哪)?
  • 产品现有的方向与未来可拓展的方向(可选)
二、做产品经理需要的能力有哪些?
  • 专业能力4项: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数据分析、商业思维
  • 通用能力4项:项目管理能力、领导力、学习能力、思维模式

1、可以从各类招聘产品经理的招聘广告上,了解到所需要的能力。

2、通用能力列表参考如下:

(1)新人入门 公司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内部转岗的容易胜任)
(2)熟悉领域 特定产品的行业知识等(相关行业转来的容易胜任)
(3)业务规划 更偏商业敏感度,战略层面(运营人员也要做)
(4)产品规划 未来做什么产品达成业务目标
(5)用户研究 用户洞察,研究的方法(用户研究员)
(6)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相关(商业智能团队)
(7)需求分析 需求的采集、开发、管理等
(8)产品设计 偏狭义用户体验(UED,交互设计师)
(9)文档撰写 主要是PRD、Demo、MRD等文档沟通协作与各种周边角色沟通协作
(10)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相关(项目经理)
(11)产品运营 运营,推广,营销面(产品运营人员)
(12)熟悉技术 对特性产品技术面的了解(做过技术的容易胜任)
(13)团队管理 人员培养,组织进步方面(做过管理者的容易胜任)

3、专业能力

相关产品所对应的专业能力,以数据产品经理为例,需要了解数据分析工具,比如Excel、R、Python、SQL等等,可视化竞品,比如Tableau、FineBI、Saiku 等等。

 三、思维方式的转变

1、用户思维:看到表面——系统有提供哪些功能?
2、产品思维:需要仔细规划——使用你产品的是哪些用户,他们关注哪些功能,他们什么时候看,他们用产品来干什么?他们使用产品的流程是什么?
3、技术思维:如何用技术实现,系统架构是什么?

产品经理的思考要点是:
谁是目标用户,解决什么核心问题,核心功能,使用场景,给用户的价值,如何一句话介绍产品,与同类产品差异,盈利模式。

四、产品设计流程&所需要的文档
以数据产品为例,一般我们进行的设计流程是:

1、需求分析(商业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分析,产品需求分析,产品规划)
2、产品主线功能设计(数据接入,数据加工,数据展现等等)
3、数据可视化设计
4、通用数据指标分析,建立,接入流程设计
5、用户管理模块设计(权限等)

其他流程制定:产品迭代,开发维护更新等流程。

涉及的文档:

产品设计:BRD、MRD、PRD、FSD(每个产品团队所需文档会有所差别)
各类产品管理,项目管理流程文档 (可选)

PRD大致包括的内容:
1、变更日志(日期,版本号 修改内容  修改原因 修改人)
2、解决谁的什么需求,目的是提升什么体验,以什么数值衡量
3、PRD产品逻辑(功能逻辑,交互逻辑,边界逻辑)
4、功能设计(业务流程,信息架构,产品原型)
5、产品原型(线框图,交互图)

五、产品经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1、老板想法不明确:(引导性转化,多提问,明确战略意图,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2、设计师的争论:(设计功能的目的,用户价值,业务价值,设计方式的选择 用户群体,产品在用户心理的认知程度)
3、与工程师的沟通:开发思维,技术可行性,实现难度,实现成本,我们需要带着可能的答案去提问。请教从专业的角度评判需要多久
4、与一线人员沟通:是否是用户原始的反馈,还是一线人员加工过的

如何定位问题?

定位问题:影响范围(能控制的区间,能影响的区间,不能控制的区间)
能控制的区间(如何解决)
能影响的区间(需要外部协助,需要改变外部环境?我们就是做去影响问题的进程,并且采用各种方式,把问题过渡到可控制的区间)
不能控制的区间(认清问题现状,向外部寻求帮助,一步步推进

定位问题:是不是真实存在,问题影响范围是多大?

如何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直关注问题是什么,以及问题带来了什么影响和后果。
问题定位,问题起始节点,递进式解决问题。
从问题和答案中获取洞察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问题的本质和一般规律。
学习了解从用户的角度和使用场景设计产品,解决用户问题。

产品从无到有经历了什么?

需求产生,需求分析,需求评估,产品设计,设计评审,技术评估 ,产品开发,测试运维,上线。

我们在收集用户需求的时候,问卷、电话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当面多观察用户做了什么?比如,他们是如何使用竞品的,看着他们操作,看下中间是否有停顿或者其他疑难的地方。

做产品需要有MVP思维:化繁为简,最小可行性产品,客户反馈,快速迭代。


好产品经理极度稀缺
  • 第一、好产品经理必须具备足够的生活阅历
  • 第二、好产品经理必须洞察人性
  • 第三、好产品经理必须保持克制
  • 第四、好产品经理必须懂生意
  • 第五、好产品经理必须是管理专家
  • 第六、好产品经理必须有决策权,但决策权是自己打出来的

 

参考链接:

=END=


《“如何转行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 有 24 条评论

  1. 为什么产品经理这个行业装逼的人这么多?
    https://mp.weixin.qq.com/s/pXhyXKtfC2dGPTA5c92SNg
    `
    整合20位PM的经验之谈,对“为什么产品经理这个行业装逼的人这么多?”进行回答。
    综合而言,他们主要观点为:
    1、装逼的不止是产品经理,各种职位都有自己的装逼路线。
    2、说产品是自己“孩子”的不算装逼,而且也已经算谦虚的了。
    3、互联网行业会装逼、装得好也是一种能力。
    4、不是产品经理装逼,而是这个掌握设计发言权的职位门槛越来越低了。
    `

  2. 伤害技术人的13项法宝,太残忍了,刀刀见血,请勿轻易尝试
    https://mp.weixin.qq.com/s/o9gclVkonqjgS21mNSvRXg
    `
    一、初级伤害
    1. 帮忙在代码里看一下,这里的产品策略,产品逻辑是怎样的?
    画外音:文档没积累,产品没沉淀,抛出法宝“代码里看一下”。
     
    2. 除了把xx改成oo,其他的产品策略与产品逻辑,和原来一样。
    画外音:前人挖的坑,后人怕搞出问题,抛出法宝“和原来一样”。
     
    3. 确实上线后效果不是很好,系统都有bug,产品还不让试错么?
    画外音:产品成功了,牛逼;产品失败了,抛出法宝“允许试错”。
     
    二、高级伤害
    4. 就把xx改成oo就行,是不是很简单,半天应该搞定了吧?
    画外音:感觉很简单呀,抛出法宝“不就是改个xxoo么”。
     
    场景一:
    原来已经实现微信支付了对吧,就加一个支付宝支付,应该很简单吧?
     
    场景二:
    就是实现一个淘宝商城,照着做就行,应该不复杂吧?
     
    5. 颜色换一下,其他页面流程和竞品一样,下载竞品看一下,照着做。
    画外音:文档懒得抄,原型懒得画,抛出法宝“和竞品一样”。
     
    6. 抱歉抱歉,有个需求优先级比较高,可能要临时插入一下。
    画外音:高伤法宝“强行插入”。
     
    三、暴击伤害
    7. 所有渠道入口要埋上点。啥,有哪些入口?到代码里看一下不就知道了么?
    画外音:太乱了,梳理不清楚了,抛出法宝“所有的点”。
      
    8. BAT都能实现,为什么你们不能实现?
    画外音:50人的团队,200台服务器,3个月的时间,确实能实现。技术上,哪有实现不了的。
    暴击法宝“别的公司都能实现,为什么你们不能?”
    注意配合鄙视的表情。
     
    9. 上线时间点已经定了,需求范围也不能砍,上线质量肯定是不能牺牲的,余下的你们自己想办法!
    画外音:暴击法宝“倒排期”。
     
    四、毙命伤害
    10. 这么简单的需求,怎么需要这么长时间?不就数据库加几个字段,服务加几个接口,页面逻辑稍微改造改造就行了么?我可是原来做过开发的。
    画外音:毙命法宝“质疑排期”,“老子原来也干过开发”。
     
    11. 怎么主流机型都漏测了,你会不会呀?这么简单的SQL都弄错,你是新来的吧?统计埋点都不会,还有比这更简单的需求么?
    画外音:毙命法宝“质疑能力”。
     
    12. 别问这么多了,老板说的,做就是了。
    画外音:毙命法宝“老板说的”。
     
    五、满血绝杀
    13. 抱歉抱歉,前面有个地方没想清楚,这个需求可能还得修改一下,修改的不多,只有十三个页面,二十多个产品逻辑,三十多个原型交互。
    画外音:绝杀法宝“需求变更”,越接近上线时间,伤害值越高。
    `

  3. 告别滴滴之际,重温俞军的3条核心产品方法论 | 三节课独家
    https://mp.weixin.qq.com/s/38Px1fhrAV_ur6QqvV7skg
    `
    俞军的产品军规:从12条到3条
    原来的12条“军规”:
    1.PM首先是用户;
    2.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3.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4.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7.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8.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学别人是怎么做的;
    11.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

    那新的军规有什么不一样的呢?简单来说,这次俞军将自己的方法概括为:
    1.产品价值分析法: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换用成本
    2.用户样本量:用户即需求,用户是自然人的某一类需求,用户不是自然人,随着内外部场景变化会发生变化。
    3.怀疑精神:自我迭代。

    说起来容易,但做到太难。
    遵循事实、做出合适的推论,并且不断的反思和怀疑你做出判断的前提,是我这次沟通的最大的收益。
    保持怀疑,不断自我迭代。
    `

  4. 面试了20位「产品总监」候选人,我陷入了焦虑
    https://mp.weixin.qq.com/s/3olF37XigA7Pjz77byP82A
    `
    公司在招产品总监,to B 业务,定位于中高级人才,启动了猎头。
    经历了太多份的简历的筛选与面试后,依然没有在这个岗位找到合适的、匹配的产品总监。
    1、为什么候选人很优秀,依然被无情刷掉?
    2、猎头或者招聘经理,知道应该要找什么样的人吗?

    ① 候选人的基本情况
    1、年龄
    2、经验
    3、管理
    4、学历
    5、动机

    ② 候选人的专业能力
    #1、轻界面设计,多ERP实战经验
    #2、执行力强,聚焦项目交付质量与进度
    #3、个人都会具备一定的销售能力

    ③ 宁缺毋滥
    临时抱佛脚都不愿意,不关注应聘公司的产品与业务。
    对从0到1的理解,过于偏重项目上线,而非商业结果。
    管理岗,如履薄冰,不应该那么草率。
    `

  5. 项目是如何死掉的?太过真实!
    https://mp.weixin.qq.com/s/tJ_C6nQgwiUzl4_O0nn9UA
    `
    做项目多年,见过成功的项目,也见过太多失败的项目;成功或失败,都是项目的宿命。
    我总结了项目失败的几点要素,供有志于将项目做失败的同学参考。
    绝大多数人在面对失败的可能时,嘴巴上都是说不要,不要的。但身体上却往往做出相反的举动。
    比如以下10点因素。

    1.不可达到的目标
    2.无法执行的计划
    3.贫乏的项目资源
    4.失控的变更管理
    5.缺乏态度及立场
    6.无能的团队建设
    7.奖罚不清
    8.缺乏风险管理
    9.经验不足的乙方PM
    10.经验不足的甲方PM

    总结一下:一个成功的项目,离不开甲乙双方的协作及共同努力,缺一不可。但是,只要大家能灵活运用以上一两点要素,保证项目必败!
    本人失败型经验有限,总结的可能不全面,欢迎各位补充。
    `

  6. “ 字要大,logo要大!” 这一世界性的难题终于被解决了…
    https://mp.weixin.qq.com/s/cneZyJ4m6s5PK2KSQ1tQFQ
    `
    ===>>>翻译需求,匹配专业。

    作为一个设计师,无论什么行业。
    一旦进入到真实的工作之中,不是在做毕业作品,也不是在做飞机稿了,那你的工作内容其实是离那个状态很遥远的。
    因为毕业作品啊飞机稿啊,它们的重点是理念,是为了创新,为了与众不同,甚至只是为了参赛获奖。
    但在大部分的实际工作中,设计是要解决问题的,要传达信息,要促进销售啊等等。
    其实说白了,你本质上的目标只有一个:满足公司或者客户的需求,从而为用户创造价值。

    这些是我们公司微信群的一些截图,这个头像是我们的CEO脱不花。对,她在公司跟设计师说的最多的三个字就是:
    字要大。字要大。字要大。
    我相信做过设计的朋友,一定遇到过老板或者甲方跟你说这三个字。
    就算没做过设计,也一定能体会作为一个追求美的设计师,看到这三个字,是什么感觉。
    那为什么一直以来,甲方的“字要大”和设计师的审美之间,这个矛盾永远不可调和?
    其实是因为缺少一个步骤:翻译。我们仔细想想,当她说字要大的时候,到底是在说什么?真的只是要把字放大吗?其实不是的。
    字要大的意思,翻译一下:是要醒目、显眼、信号强。
    OK,Get了这一点,接下来就好办了。

    前面这几例子中,我收到的反馈从来没有变过,只有一条:字要大
    那我给的这些解决方案,是不是字要大呢?
    你也可以说是吧,虽然实际上没有一个是把字放大了的。
    但因为字要大背后的意思其实是信号要强,这些改变都做到了信号强。

    对于所有手艺人来说,其实经常都会面对这种问题,就是我们作为内行,有时候面对一个不是内行的人提出的需求,感觉很难做。
    比如一个程序员,老板说我要做一个人工智能软件;一个运营,甲方说,咱们搞一个事件营销、病毒传播;一个产品经理,老板说我要像微信那样的用户体验……
    我觉得面对这种情况,解决思路都是一样的:翻译需求,匹配专业。按照这个思路,一定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办法。
    `

  7. 在阿里,我如何做好技术项目管理?
    https://mp.weixin.qq.com/s/xAxBNQcjsI7z4aT0WQavNg
    `
    导读:在技术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技术人员作为PM(项目经理)是非常常见的。有些同学得心应手,有条不紊,能得到清晰稳定的预期结果;有些同学则在过程中遇到各种闹心的事,最后不是项目上不了线,就是带着问题或各种人员的不满硬上。当然这两种都是比较极端的结果。理性思考下,这里面有没有规律在?今天,阿里高级开发专家墨玖和你聊聊,如何做好一个技术项目的 PM。

    ★ 项目启动
    ★ 需求评审
    ★ 项目排期
    ★ 设计+测分评审
    ★ 研发过程
    ★ 冒烟+联调+提测
    ★ 测试
    ★ 产品验收
    ★ 项目发布
    ★ 复盘总结
    ★ 其他的补充

    作为PM你要时刻反思:
    1、真正的业务诉求是什么?
    2、项目有没有偏离轨道?
    3、这个人跟你做项目能不能得到成长、成就?
    4、他有没有被你推到了墙角?
    5、你是否能观察判断到可能的风险并最好规避、次之解决?
    6、你会否会因为一个项目,一场仗而得到一批干将?
    `

  8. 产品经理如何设计MVP?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108772941186541&wfr=spider&for=pc
    `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产品)

    越是早期的产品,越需要更关注产品的核心功能,实现产品的核心价值。

    第一,产品模型的合理不能确保功能也会受到用户认可,快速投入到市场中验证是最妥当的方法。互联网产品的迭代速度快、消耗资源少,这也就为试错提供了较低的成本机会,让我们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来检验产品功能。

    第二,产品的核心功能就可以解决用户问题,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就未必要等到产品非常复杂完善后,才能吸引用户,对外公布。只要能解决问题,越快把产品提供给用,就能越快获得这些用户。

    MVP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利用MVP来发现用户的痛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优化MVP的功能,使它最终符合用户的需求,达到更高的预期。

    在设计MVP时,推荐参考的方法有:
    1、奥卡姆剃刀法
    2、用户访谈
    3、去掉可人工处理的功能
    4、确保只有一个功能

    设计MVP时,我们要清楚自己的产品是要解决用户什么问题?只要有了清晰的定位,抓住核心功能,就能快速设计出属于自己的MVP。
    `

    如何做一个新产品的第一个版本:关于MVP和上线时间的权衡
    https://mp.weixin.qq.com/s/BAwNDs3NkLVU5seQ0cITgA
    `
    因为人手永远不够,老板要求上线的时间永远都紧迫。
    `
    http://www.woshipm.com/tag/mvp

    MVP的真实含义:选择
    https://www.jianshu.com/p/eacdeaed2219

  9. 项目经理必会的5个表达套路
    https://mp.weixin.qq.com/s/-fGHOrtdP6Wl_x3XKCvnCg
    `
    1、总分总基本结构
    结论:把你想表达的内容浓缩成一句话,当成结论放在第一句,这样别人就知道你的主题是什么。
    要点:也就是支撑你结论的案例、数据或者理论,“要点”必须客观公正,切勿主观评述,否则它会变成你的另一个结论。
    总结:也就是把你的结论再次强调一下,当然你可以换种说法,以增加说服力。

    2、SCQA故事框架套路
    SCQA故事框架用于时间不是特别紧迫的情况下,如果你有机会娓娓道来,运用这个模型,效果非常好。
    因为,听故事是一个人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它的优点在于制造悬念,然后给出答案。
    情景:将你所要表达事件的背景说明一下。
    冲突:在这个背景下产生了哪些矛盾?
    疑问:这个矛盾要如何解决?
    回答:最后给出答案。

    3、钩子表达套路
    之所以叫“钩子”,是因为人的思路一般是比较混乱,每一个钩子就如同一个话题的支撑,钩住你想表达的内容,不至于散乱。
    介绍四种钩子给大家,分别为:
    时间钩、关联钩、天秤钩和调焦钩。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钩子法则下都有三个小钩子,也就是三个小主题。
    为什么是三个?因为“三”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既不冗长,也不单薄。

    4、电梯演说套路
    “电梯演说”在很多大型的咨询公司非常盛行,已然成为所有人的必修课。
    他们认为:再复杂的一个项目,如果不能在1分钟说清楚,都说明表达能力欠缺。
    这个套路的本意就是:即使与别人在电梯间的短暂相遇,你也能清楚准确的表达观点。

    5、RIDE说服套路
    如果对方已经有了决定,想改变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此时RIDE说服模型就可以派上用场。
    关键是,在说服过程也要按“风险、利益、差异、影响”这样的顺序。
    R风险:开头先说不采纳你方案会带来什么风险。因为同样的价值,人在失去时比获得时更为敏感,所以把损失风险先摆出来。
    I利益:由于之前说了风险,降低了对方心理阈值,这时再说接受你的方案可以得到的利益,让对方产生一面天堂一面地狱感觉。
    D差异:人都喜欢比较特别的东西。说完风险和利益,再说你的方案与众不同之处,让人眼前一亮,感性得到升华。
    E影响:最后要谈一下你方案的负面效应。
    所有的东西都会有瑕疵,你如果说的太完美反而会让对方多疑,这时你需要说一条方案的缺点,让理性为你加持。
    不过一定要让对方知道,这个负面影响是有限的,付出的代价也是微乎其微的。

    “不仅仅思考可以左右行动,行动也可以触发思考”。
    `

  10.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iamsujie
    http://iamsujie.com/
    从MVP(Product)到MVP(Prototype)
    https://mp.weixin.qq.com/s/tYWQWRRCGKYP1184eooVqA
    `
    从MVP到MVP
    第一个MVP是最小可行产品(Product),第二个是最小可行原型(Prototype,我最早是在《启示录》第二版英文原版书里看到的)。
    随着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VUCA(不稳定的Volatility、不确定的Uncertainty、复杂Complexity、模棱两可Ambiguity),在方法论上,我们倾向于用更小的成本来验证方向的正确性,消除部分不确定性。
    于是第二个MVP被提了出来。
    `

  11. 控制需求变更的3种解决方案
    https://mp.weixin.qq.com/s/wG0R7dEtwwrw4uQBsxVorQ
    `
    需求变更是最让开发人员头疼的事情了。每次需求变更,都要更改设计、修改代码、重新验证……一次次的变更,把开发人员的热情逐渐消磨殆尽。
    对于管理者来说,需求变更意味着增加成本、延长开发周期、拖延进度……
    所以,无论开发人员还是管理者都不希望需求变更不断出现!

    那么,怎么控制需求变更呢?
    宝玉老师在《软件工程之美》中给出了3个控制需求变更的解决方案:
    1. 提升需求确定性
    2. 提高需求变更的成本
    3. 降低响应需求变更的成本
    `

  12. 产品大神俞军写了一本书,看看他说了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E0gqcq4YQTSAHSfs2hfgMQ
    `
    4.产品是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效用组合

    价值只是用户的主观判断,产品的功能和属性本身都只是交换媒介,用户从产品获得和感知的,只是一组效用,且对这些效用的评估有个体差异和情境差异。因此,有些纯粹从技术角度评估的进展,如某个数值提高了或降低了百分之多少,跟最终的用户感知效用不见得有高相关性。

    所以分析产品的用户价值时,我们不要把产品当成一个整体来看,而是要拆成用户视角中的各种效用,然后来分析各种产品属性迭代对一个(或一组)效用可能的影响,进而分析预判这个效用变化对应的用户行为变化。

    比如,用户打车这样一个行为,结合我们上述提到的效用的多样性,我们可以将它拆解为:满足从A点到B点的需求,还可以是满足遮挡冷暖空气或风雨的需求、省时间的需求、省钱的需求、节约体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其中一个很关键、很基本的需求就是安全。而安全还可以细分为隐私安全、交通安全、支付安全、财物安全、人身安全等。
    `

  13. 业务越来越复杂,组件越来越多,技术人该何去何从?
    https://mp.weixin.qq.com/s/2g_K_0s6aSE1dO–D-zkVA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怎么样才能避免被技术工具拖累呢?

    一、基础
    学技术也是一样,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技术的内功是什么?无外乎算法与数据结构、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无论多牛逼的软件都是建立在这三大块的基础之上的。
    打好基础之后,面对层出不穷的技术组件,才能避免盲目追随,做到有的放矢。

    二、抽象
    抽象之与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吹捧都不为过,神作《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SICP)》开篇就介绍了抽象这个概念。
    实际上,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不是因为我们从娘胎就带来了世界观,而是学习了一个又一个简单的认知之后,形成的复杂认知。
    设计良好的计算系统就像设计良好的汽车或者核反应堆一样,具有某种模块化的设计,其中的各个部分都可以独立地构造、替换、排除错误。

    三、重构
    《人月神话》给老张留下的其中一个深刻印象是:再好的设计也会腐烂。熵增是宇宙规律,软件当然也逃不出其魔爪。技术架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演进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业务的发展导致系统负载爆了
    当初过早优化针对的场景迟迟没有出现
    出现了更牛逼的技术方案

    学不会动态的看待系统架构,必然会被其拖累致死。而避免这一切的手段就是重构。

    四、砍需求
    这可能是最简单的,但是确是最不容易做到。
    围绕互联网公司究竟是技术驱动还是业务驱动的讨论很多,老张坚持认为没有纯粹的技术驱动,不说当今世界科技巨头把持着最好的技术专利,回头看计算机的出现还是因为造原子弹产生的算力缺失。

    新的需求往往意味着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入。但是,对代码负责的不是产品经理,而是开发人员。面对不合理的需求,如果开发一开始没有大声的说不,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开发自己。
    `

  14. 硬核:一些关于本质的思考
    https://mp.weixin.qq.com/s/k9DextIfSZnbuZmMoP-K2A
    `
    一、「产品经理」的本质思考


    * 分享主题:我们没有创造产品,只是产品的翻译官
    * 分享人:洪桃李,友信证券董事兼总裁
    * 有趣的观点:互联网产品经理一般没有创造产品,而是「翻译」了产品。C端产品经理把自己变成深度用户,翻译了使用场景;B端产品经理进入客户工作场所,翻译了工作场景。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了中国近代最有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

    所谓的信雅达其实是代表三个意思,首先就是要能够确保翻译的完整性,忠于原文的观点;其次则是语言的通顺性,具有可读性与可接受性;最后则是整体翻译的意思传递,传达作者原本的情绪与感受。能够确保达到这三个标准的翻译,才是高品质的翻译。


    二、「未知的未知」的本质思考

    * 分享主题:商业思维力,变革时代的商业逻辑
    * 分享人:沈拓,清华大学X-lab未来生活创新中心创始人
    * 有趣的观点:伟大的作品,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对于本质的下探思考,能够帮助我们穿越「未知之墙」,进入「未知的需求」领域探索。

    谷细功是一位日本咨询届的大牛,他写了一本书叫《高维度思考法》。在这本书中,他认为「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

    * 已知的已知: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就能够知道答案。比如考试的时候,试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不管是谁只要记住书里的知识,就能取得好成绩;

    * 已知的未知:寻找已提出来的问题的答案。比如不认识的字,这个字对于我是未知的,但是只需要查字典就能得到准确的答案。这种类型的未知也属于有正确答案的;

    * 未知的未知:从问题本身出发,自己去发现问题,定义问题。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找到最本质的点,聚焦在问题本身。我们在没有苹果手机之前,压根没有想过手机居然能够没有键盘。同样的在没有spacex之前,我们压根也没有想过火箭原来还能回收。

    实际上这三种关系,对应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是解决问题型,另一种是发现问题型。两种问题思维模式的边界在于「已知的未知」和「未知的未知」之间,一道厚厚的「认知之墙」。

    一直在解决问题的人,永远不可能发现问题。

    三、「产业链变革」的本质思考

    * 分享主题:从消费互联网过渡到产业互联网,中后台能力变革
    * 分享人:刘永平,阿里云战略合作CPO
    * 有趣的观点:顾客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消费需求渗透到各行各业,倒逼产业互联网进行信息化重构升级,以满足新的用户需求。而数据智能与中台模式是未来产业互联网的重要重构方向。

    目前的产业互联网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即从个体消费需求成熟渗透到行业,倒推产业进行信息化重构提升,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1.消费体验习惯已渗透行业,倒推产业进行信息化重构;
    2.消费行为推动产业渠道变革,提升渠道效率;
    3.消费环境倒逼商业模式重构。


    四、「有效营销」的本质思考

    * 分享主题:AI驱动下,用产品化思维布局未来营销
    * 主讲人:王子乔 腾讯市场总监,《内容引爆增长》作者
    * 有趣的观点:社交媒体时代,真正的有用的营销方式是“失控”理论。在AI的帮助下,能够将失控变得可控,成为真正打动消费者的营销方式。


    著名的编剧大师罗伯特麦基说过:
    市场营销的目的是打动消费者,而不是打扰消费者。
    `

  15. 如何抢功,甩锅,立于不败之地???
    https://mp.weixin.qq.com/s/naiPFZT10VWBn1RGxETIXA
    `
    职场生存,口舌之争,这些诡辩逻辑学会了吗?
    (1)曲解对方论点,占据道德制高点;
    (2)用时间顺序性,推导出因果关系,证明自己工作有成效;
    (3)用相关性,推导出因果关系,证明不是自己的锅;
    (4)引经据典,打比喻,举例子,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这样的同学,请不要出现在我的团队。
    `

  16. PMO访谈 | 谈高效运作和风险管理
    https://mp.weixin.qq.com/s/KFPWiKg4wWnPQSmpsdyKGQ
    `
    不懂技术的PMO,不是好Manager

    “怀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永远怀抱最好的希望, 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不畏惧,不放弃,无论结局如何,只要努力了就没有遗憾。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也是如此,设置项目目标提出最好的希望,通过各种专业项目管理方法进行总体规划、协调、推进。在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等维度寻求最佳平衡点,同时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做好应对措施,提升产品交付的成功率,降低最坏情况发生的概率。
    `

  17. 所有人问俞军
    https://mp.weixin.qq.com/s/tD13z9FLzVyMxvAvrEEPeA
    `
    俞军老师前几天在知乎参加了一场问答活动,留下了不少很有启发的内容,授权转发在此,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索引:

    # 产品和创新
    * 产品经理必须有创新能力吗
    * 如何做一个好玩的功能
    * 用户case从何而来
    * 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
    * 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 如何增强产品sense和同理心
    * 洞察力可以训练吗
    * 深度思考能力如何加强
    * 如何更理解交易
    * 如何有效建立用户模型
    * 对哪款产品印象深刻

    # 新人入门
    * 应届生如何选择岗位
    *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 前几份工作会影响后面的工作领域吗
    * 为什么没有面试邀请
    * 职场会存在韩信这样的天才吗

    # 工作中的困惑
    * 怎么看待阶级固化
    * 如何看待产品经理不重视产品运营的建议
    * 初创团队如何积累首批用户
    * 2B和2C产品经理哪个更受欢迎
    * 新产品的用户case从何而来
    * 如何提升长远规划能力
    * 不喜欢行业怎么办
    * 如何看待管理混乱的问题
    * 用户价值能否量化

    # 职业发展
    * 如何看待跨界产品经理
    * 是否认同儒家对人才的划分标准
    * 产品总监的工作范式是什么
    * 如何在被细分的状态里做好规划
    * 3、5年的坎儿该怎么过
    * 汽车产品经理如何转行
    * 2020 年产品经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行业认知
    * 传统制造业产品经理如何应对
    * 5G时代产品经理有什么机会
    * 产品经理未来有没有可能进入大学课堂
    * 如何看待直播行业
    * 如何看待 AI 方向
    * 为何在 2000 年对搜索情有独钟
    `

  18. 张小龙的77条产品原则
    https://mp.weixin.qq.com/s/7YYKg6szb5L3eK_srom5Hg
    `
    本文主要从6方面总结张小龙的产品理念,主要包括:

    1、产品的基本原则 (14条)
    2、如何发现需求? (22条)
    3、如何设计产品? (20条)
    4、怎样才算是好产品? (8条)
    5、如何提升产品气质? (8条)
    6、关于产品的细节 (5条)

    有一些尽管已经是耳熟能详,不过不妨再完整地看一看,想一想。

    最后说的就是——我所说的都是错的。这是我在微博里面的签名。这个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今天说的大家不要当作一个正确的东西,事实上只是一家之言,大家可以想办法去找到证据推翻它。

    因为教条是没有意义的,我平时也不大喜欢到处分享东西,因为分享的效果不一定是最好的。

    相反每个人自己体会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就像我们要解释一个问题,什么是光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对一个瞎子,他生下来天生就是瞎子,你跟他解释一辈子什么是光他也不会知道。除非他睁开眼睛看了一次,那不用解释他也知道了,否则什么是光这个问题,对于一个瞎子而言是解释不清楚的,不管你用多少的语言都解释不清楚。
    `

  19. 沉迷竞品分析的人人网是怎么翻车的
    https://mp.weixin.qq.com/s/I8KPu8MNM-XaA_S04yK0oA
    `
    一件轶事:
    记得人人网 V4 还是 V5 来着,一部分设计长得跟当时 Facebook 的新版一模一样,交互全变了,被用户一顿喷。但是这种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做的改版,一般都不解决用户问题,而是解决划地盘问题。毕竟“借鉴”先进产品设计经验啊,怎么能随便改回去。所以即使用户喷得很厉害,也没改回去。
    但 Facebook 改回去了。因为 Facebook 当时在做 Split Testing,恰好一个效果不好的 Testing 被分配到了人人网产品经理的 Facebook 账号上,促成了人人网改版的动机。
    他抄了一个数据很糟糕的产品设计。

    这里的逻辑在于:

    1.我们并不保证知道对方的决策背后真正的依据是什么
    2.对方的决策不一定是正确的
    3.我们的决策如果依据对方来进行,那么这个决策叠加了多种未知状态,很难量化
    4.难以量化的决策大部分都不是好决策

    最终,对 Facebook 来说 Testing failed 是蜜糖,对人人网来说是砒霜。

    # 从众,是一种人性

    为什么大家总喜欢“借鉴”呢,因为从众是一种人类天性。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首要工作能力是“理解人性”,那么就应该理解“从众”这种人类天性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有研究表明,从众有利于我们克服恐惧[2]。这个结论如果推导到互联网产品上,你会发现很多公司和团队似乎在出于恐惧而不是出于用户需求在设计和实现他们的产品。

    # 毁灭你,但与你无关

    这件事就像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改变了扒手职业一样。现金少了,手机不离手,能偷的目标也少了。

    如果扒手们看不清这一点,不搞搞互联网灰产黑产进行产业升级,那就只能失业了。那我们能说支付宝和微信最初是为了打击扒手犯罪吗?当然不是。对于落魄的传统扒手产业,支付宝微信们看都没有看过一眼。

    # 创新,不是做功能

    很多时候,用户们告诉我们他们想要一个功能,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需要这个功能。产品经理作为产品设计的专业人士,如果在产品设计上对用户唯命是从,那要这一职业有什么用?

    我们的工作并不是照搬每一个用户的要求,而是应该树立合理的原则和产品哲学,在保持原则和哲学一致性的基础上,去探寻用户话语背后真正的需求。

    # 关注用户,而不是对手

    Set your course by the stars, not by the lights of passing ships.

    比如我就把这句挂在签名里,作为对 First Principle 的生动诠释:把自己的产品看作一艘船,那你就是领航员。你要做的是保养好你的六分仪和星图,根据几百年不动的星光,给自家的大船找一条到新大陆的好航线。

    作为互联网产品经理安生立命之本,我们应该关心的是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对手的。在一大堆需要权衡的问题中,用户需求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一个,所以少做点竞品分析,多给用户留点儿时间。
    `

  20. 技术人员想成功转型为项目经理,这两点很关键
    https://mp.weixin.qq.com/s/tgGNbiHKcBfmyiKyV3Aj7g
    `
    “学而优则仕,技而优则管”的观念被很多像李伟这样的技术人员所推崇。不少技术人员甚至把“在30岁之前转型为项目经理”当成了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硬性指标。

    从技术人员转型项目经理,可不仅仅是换个工作这么简单。这其中不仅需要对项目管理工作有足够的了解,还需要对自身性格和能力有充分的认知和把握,否则盲目转型只会给自己的职业之路徒增坎坷。

    具体来说,技术人员需要做好两方面的适应。

    一、性格上的调整
    技术人员想要成功转型项目经理,首先就要从性格上做好相应的调整。

    项目管理工作是偏向于与人打交道的外向型工作,优秀项目经理大多在性格上都具备脸皮厚、嘴巴甜和心思细三个特点。

    脸皮厚,是指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敢于在不同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惧怕犯错和失误,哪怕说错话了,也能淡然处之,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化解。

    嘴巴甜,是指项目经理要乐于与陌生人打交道,能快速熟悉相关方的性格,了解相关方的喜好,并与相关方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心思细,是指项目经理要充分考虑客户的想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推己及人,解析客户的深层次需求。

    技术人员因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很多时候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往往被人看作是“低情商”的代表。

    因此,技术人员想要成功转型项目经理,性格上的调整必不可缺,只有具备了脸皮厚、嘴巴甜和心思细三个特点,才能算是拿到了项目管理工作的“入场券”。

    二、工作方式的改变

    技术工作的核心在于“技”和“干”,“技”是指面对技术难题时攻坚克难的能力;“干”是指面对繁重、复杂任务时执行的能力。

    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则是“管”和“查”,“管”是指对项目资源的管理配置能力,而“查”是指核查项目是否按照要求完成的检验能力。

    许多技术人员转型项目经理后,没有及时把握住两者之间工作方式的差异和变化,采用做技术工作时的老思维、老方法去应对项目管理工作的新问题,从而让项目管理工作陷入了许多误区。

    这些误区有可能拖延项目的进度,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值得我们警惕。

    误区一:以“干”代“管”
    误区二:重“技”轻“需”

    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又烦琐的工作,技术人员虽然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但对项目管理的认识只能说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因此,技术人员要想成功转型项目经理,还是要站在项目成功和组织战略落地的高度,跳出技术的思维窠臼,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

  21. 以产品经理为例,分享我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
    https://sspai.com/post/67015
    `
    # 搭建知识框架
    确定搜索范围,广泛搜集资料,建立初步的结构框架。

    # 完善知识框架
    筛选出关键词,使用 MECE 分析法逐层分解
    修正、合并或建立联系

    # 践行并应用
    践行
    应用

    # 更新知识框架

    # 总结
    这套方法的核心虽说在于知识框架的搭建上,但搭建时运用到的搜集整理能力、践行时的快速学习能力、举一反三能力、运用时的知识迁移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方法说起来简单但践行并不简单。
    `

  22. 我现在 32 岁了,正在学 Java ,学完找工作好找吗?
    https://www.v2ex.com/t/859436
    `
    Question:
    我现在自学 java ,零基础,生活压力很大,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还要养家养孩子,有时很绝望,为了能多赚点钱,学习 java ,希望薪资高一些,你们觉得我还来得及吗?

    Answer:
    能理解老哥,不过如果是一般本科非科班学历,之前也没有开发经验,还是慎重一点吧,32 岁在中小厂差不多是技术负责人了,这个年纪入场会很尴尬
    ==
    惊了,这么想不开。简单说,学了也赚不了多少钱,浪费时间。这个年纪干什么其他的都行,学 java 就是想不开
    ==
    java 这玩意学 1-2 年 这么说 你就算每天 8 小时 也就能学个明白,看似是学 java,其实是学习计算机整个体系,基本的 html,css 到 javase 再到 web 以及泛化到整个 java 生态,年纪有点大了,不推荐,等你很努力的学明白了,你估计得有个 35 岁,前提是你不偷懒,此外诸如很多的计算机底层算法数据结构等等,你可能无暇顾及,到头来,可能辛辛苦苦学了半天,工资收入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会带来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的落差感,除非你真的不是为了赚钱很感兴趣,那是另外一回事了,你不 care 收入,就去学 37-8 能出个头吧, 最起码得 5 年
    ==
    想想三十多岁了还没工作经验,本身工作就难找,Java 的数量还那么多
    ==
    如果是听了 Java 赚钱快,那么学完了也找不到好工作
    如果是学了 Java 是为了解决问题,尤其是别人棘手的问题,那么多少岁都没问题
    ==
    你在国外这年龄还行,国内很多公司,你连简历这关都过不去,很多都卡面试者 30 岁。小公司喜欢年轻的,大公司喜欢资深的。30 多了,不要想在国内搞技术了,技术的苦,年龄太大了,国内做技术转型最好时间是毕业一两年内
    ==
    不是打击你,人家工作 10 年,35 岁被优化,你没有经验怎么跟人家比,而且初级 java 也就几千块钱一个月。
    ==
    我觉的现在零基础学 java 就太慢了,年纪也大了和别人没有什么竞争力,你想怎么样才能比得上人家,你也想实习开始做?每个月拿 3k 的工资养家?我觉的不太现实。虽然什么时候学编程都没有问题,计算机很多中低岗位也不挑学历,但是你时间经济压力不允许你想刚毕业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去换岗。认清现实也很重要。不过我也不能帮助你什么,他们也不能帮助你什么,只能说加油吧陌生人。
    ==
    楼主提供的信息太少,感觉更像是感情宣泄。
    网友就算想帮忙回答你的问题,也很难匹配到你的关注点……

    > 我现在自学 java ,零基础
    「零基础」是指没有学习过任何计算机科学课程?还是有别的语言基础只是没接触过 java ?

    > 生活压力很大,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还要养家养孩子
    每周能有多少时间放到学习 java 这件事上?预计能坚持半年还是两年?

    > 为了能多赚点钱,学习 java ,希望薪资高一些
    现在收入是什么水平?期望掌握 java 后达到什么水平?

    > 你们觉得我还来得及吗?
    码农入行对外部资源依赖很少,主要靠自己努力。
    如果有决心有毅力家庭支持,任何时刻开始都是来得及的。

    但仅从楼主行文信息来看,转行码农的成功率可能不会太高。
    如果真正零基础,按最佳情况去分析的话,我猜测你需要两年左右时间才能真正入行:
    1. 半年左右自学啃一遍计算机科学教程(或培训班课程)
    2. 找一个小团队 996 一年,学会看需求写代码改 bug 发版本(一线城市也许能拿个 8k~10k/m )?
    3. 换一个稍微有些规范的成熟团队,自我革命半年学会团队协作开始追求质量(一线城市也许能拿个 12k~15k/m ?)
    4. 如果没有非常好的境遇,再过三四年可能就到达码农生涯的顶点了,当个小 leader 吵吵架摸摸鱼(一线城市 < 30k/m ?)
    ==
    我现在也 32 ,去年底到现在自学了一段时间前端
    过程中的压力太大了,经常陷入自我怀疑,再加上人快到中年生活中总有一些琐事围绕,不能像青年时那样专注。
    最终还是放弃了,很可惜,也很无奈。

    楼主加油吧
    ==
    不用担心,哪怕找不到工作,自己接接活或者做点项目,也是可以大大改善生活的,前提是要学好。

    如果你英文水平 OK ,或者有决心学好英文,你甚至可以接很多欧美的远程工作,不用担心什么年龄问题,全职兼职都很多,工作也相对轻松,收入非常可观。

    很多人都喜欢给自己设限,什么年龄啊什么经验啊,不要像他们一样。这些固然有些不利,但阻碍你的主要是你自己,不是这些问题。

    当然这不是一天一个月或者一年就能改变的事,如果你想很快改变处境,那你只会很快放弃。

    以三年为期,设定好目标,一个一个去完成,像玩游戏做任务一样,慢慢的就接近目标了。
    ==
    不要给自己找那么多理由,这种例子我现在看到的还有很多,只不过现在没什么人写了。现在论门槛,肯定要比以前高很多。但是论学习的便捷性,现在也比以前强太多。是关注不利因素劝自己放弃,还是关注有利条件鼓励自己,都是个人选择。

    我上面也说了,不需要往好的方面想,我做事之前一般习惯往最坏方面想——找不到任何工作。但哪怕找不到任何工作也是可以增加收入的,增加收入才是目标。哪怕这个目标也无法实现,也磨炼了意志力,再去尝试别的也容易得多。

    至于你觉得 996 更轻松,这个是你个人观点,我懒得说什么。什么没有下文,我建议你 996 之外多关注下外界。

    ———————-

    很多人开口就是没人要,这句话已经限制了自己的思维。

    昨天好像还在 V2EX 看到一个自己创业做客服系统的,半年过去,收入已经和他在北京上班一样了。别人正准备注册公司,正规化运营。

    如果当初他发个帖子来这里问大家,我相信 90% 的人会说不行。我自己肯定也会说不看好,那东西很简单,说真的看上去没什么竞争力,推广也不一定有什么效果,网上又有免费的,很难相信有人花钱用。

    有些事情,不试下不知道的。

    像辞职创业的,那做不成是损失了工资的,还可以劝别人谨慎点。楼主只是业余学习,学不成无非浪费时间,有什么必要去打击别人了。

    那时间不学习也无非是浪费到看电视打游戏刷抖音上面,都是浪费我觉得学点用不上的知识也是好的,自己就算用不上,起码有利于教给下一代,而且这种学习精神也可以给孩子带来影响。
    ==
    人生还是要看长远点。

    现在努力肯定改变不了现状,但是可以改变几年之后的状况。现在的困境是以前的行为造成的,而现在的行为决定了以后的状况。

    现在学东西肯定不如以前学东西,但肯定好过以后学东西。

    当然,楼主不一定非要学编程,学编程也不一定非要学 Java 。

    比如上面有人说了送外卖什么的,这个也是可以考虑的。不过送外卖又什么太多要求,先试试别的,不行再送外卖呗。毕竟现在学编程肯定比以后学容易,送外卖等等也无妨。
    ==
    我可没看什么软文。

    我上面已经说了,底线思维。

    你们一开口就好像学 Java 找工作就得进阿里,做外包至少几万起步,做产品创业至少得年入百万。不但如此,还要永远吃香。

    人生不是这样的。

    对于楼主来说,能找份工资不错的工作是很好的,不然比现在多点收入也是不错的。能增加一万是很好的,增加一千也好过没有。

    当然,直接去兼职送外卖,这个增加收入比较有确定性。我想楼主不会没有考虑过,很可能他觉得那些兼职的辛苦程度超过了学编程,或者他对编程更感兴趣。

    我是从楼主的角度看问题,你是从自身的角度看问题,看到的完全不是同一件事情。
    ==
    你只看到了多赚钱,就已经不适合这个行业了。
    等你真正踏进来的时候,会发现焦虑只会比现在更大,而不是更少。
    你要面临的挑战,如大家回复的一般,这些问题每一件都在这条路上击垮你。
    ==
    30 岁开始学编程,入门学的 JavaScript 。现在 31 岁,两个月前开始转 Java ,刚收到了一个公司的 offer ,已经在走入职流程了。公司挺好的,待遇是之前文员工作的 2.5 倍。

    – 能不能转?
    – 能

    – 难不难?
    – 难

    35 岁之后怎么办,我还没有想过。可以确定的是,35 岁的文员不比程序员好多少。
    `

  23. 现在 30 几岁,开始学这些技能中的一种,还能找到类似工作的可能嘛
    https://www.v2ex.com/t/859474
    `
    Question:
    很多码农都有转行的困扰, 如果你 30 几岁,被迫毕业,又有家境生计困难,0 基础,学习以下技能中的一种,有可能找到类似工作嘛?
    注意这里的前提是:0 基础,0 基础,0 基础。
    * 外贸
    * 跨境电商,整合资源做销售
    * 设计师 + 广告方向
    * 英语,方向可能是培训机构老师之类
    * 西语,方向也可能是老师,或者去拉美出差之类
    * 律师
    * 医生,包括兽医
    * 写小说,当网络文学作家
    * 开面包店,小餐饮店,或者加盟什么 xxx 餐饮
    * 拿到驾驶证,当司机, 可以是长途货车司机,也可以是滴滴,也可以是私人司机
    * 自媒体,抖音,公众号,视频号
    * 还有其它,期待各位继续补充
    你们觉得哪种胜算更大,更有可能。

    ==

    Answer(s):
    外贸 => 资源累积型行业, 送人头
    跨境电商,整合资源做销售 => 资源累积型行业, 送人头
    设计师 + 广告方向 => 资源累积型行业, 送人头
    英语,方向可能是培训机构老师之类 => 你和一堆海龟抢饭碗么……..而且教培行业才挨铁拳啊
    西语,方向也可能是老师,或者去拉美出差之类 => 不熟
    律师 => 30 入门, 学出来 40, 然后还是 0 经验起步?
    医生,包括兽医 => 同上
    写小说,当网络文学作家 => 人脉累计型型号, 送人头
    开面包店,小餐饮店,或者加盟什么 xxx 餐饮 => 主动寻求破产系列
    拿到驾驶证,当司机, 可以是长途货车司机,也可以是滴滴,也可以是私人司机 => 这个可以有
    自媒体,抖音,公众号,视频号 => 资源累计型行业 , 送人头
    ==
    从个体角度看: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他容易混的行业你可能寸步难行。
    从(平均)普通可能性看:都难。
    如果不难,那大学制度就是个笑话,学区房就不值钱,户口也不值钱了。30 岁都能轻松转行,那还上什么大学?
    ==
    确实如楼上所说,普通人没什么天分,只能熬个熟练度,或者先发优势
    ==
    自己创业本质上是手上的(客户、供应链、技术)资源变现啊
    那么问题来了, 考虑找工作的哪来的资源……没资源去创业那不是送人头么……..
    ==
    实话实话,出路不多。

    所以大家年轻的时候还是要多学点东西,多接触些不同的东西。

    这个行业也有走向萎缩的一天,到时候失业的会很多,不要到时候发现除了编程什么别的也干不了。

    至少至少要学会理财,这个非常重要。

    如果每个月能攒下五千,每年平均搞个 8~10% 的收益,二十年后也不用担心工作了。(买指数基金就好,不要乱炒股)

    每月 5000 ,每年 8%,二十年后有三百万的样子,到时候每年二十万收益应该够生活了,当然物价会涨,不过我相信到时这收入还是超过大部分人的。怕不够,每个月可以再多攒点。
    ==
    打工人哪有什么出路
    ==
    没有资源积累且跨圈的可行性都不高。因为试错的机会几乎没有,承担风险能力很低。这里且不说前期的大笔投入。
    你这个贴子的主题是其实是抗风险,事实上靠谱且稳定的就是体力换钱,或者小本生意。小本生意的精力付出要比出力气大很多。
    ==
    看完这个帖子发现自己除了写代码啥都不会
    `

回复 abc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